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球前三板技术是中国运动员克敌制胜的法宝,为中国的乒乓球运动取得好成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乒乓球大球和“无遮挡发球”的改革,我国运动员的发球及前三板技术优势不再明显。分析了各时期我国运动员的主要发球特点,研究新规则下乒乓球发球及前三板技术带来的一系列变化与影响,找出目前我国运动员发球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为乒乓球教学与训练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乒乓球规则的新变化对乒乓球运动员选材标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0 前言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自从 195 9年容国团获得第一个乒乓球世界冠军以来 ,我国乒乓球运动员已经在世界比赛中获得了 2 0多个世界冠军。从 2 0 0 0年开始 ,国际乒联对乒乓球规则进行了三方面的重要修改。一是将比赛用球的直径由原来的 38毫米增加到 4 0毫米。二是将每局比赛 2 1分改为每局 11分。三是要求运动员在发球时不得用身体遮蔽发球动作。这三个方面的规则变化将对乒乓球运动的技术和今后的发展方向产生重大的影响。众所周知 ,运动员选材对于所有的运动项目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由于选材标准必须适应技术的发展 ,而技术的发…  相似文献   

3.
球拍的演变、改革,打法的创新是乒乓技术提高的基础,是乒乓球运动发展的动力,每种新球拍的诞生和打法的创新都推动着乒乓球技术的提高和运动的发展。因此,研制新型球拍和创新打法对提高我国乒乓球技术和保持我国乒乓球运动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具有重要意义。经过研究试制一种“手枪式”握柄的乒乓球拍,并根据乒乓球拍的构造特点,经实践训练,创造出了一种新的打法,效果较好。对球拍的构造、特点及利用这种球拍创造的新打法与现有球拍、打法的优缺点做了比较。指出这一研究成果在经过实践完善后一定会对我国乒乓球技术的提高和乒乓球运动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乒乓球规则的变化对乒乓球运动产生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与分析47届世乒赛,对乒乓球竞赛规则的新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规则的变化对运动员的选材、发球技术以及比赛过程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同时,对推动世界乒乓球运动的提高与发展起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乒乓球规则的演变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提出场地器材、赛制以及发球规则的演变是近年来乒乓球规则演变的核心部分。本研究认为,乒乓球运动规则对海绵的硬度与厚度、发球擦网的合法性、发球区域的规定、抛球高度的要求、"鹰眼"技术的引用、每局的最高分值等几个方面将加以限定。  相似文献   

6.
女子技术男性化已作为提高女子乒乓球技术水平的重要手段,分析女子技术男性化在乒乓球运动中的体现、作用以及发展趋势,对培养优秀女子乒乓球运动员、推动我国女子乒乓球运动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世界乒联在2000年,连续出台了乒乓球比赛的新规则,即“大球”、“11分制”、“无遮挡发球”,使得运动员体能在乒乓球运动中的作用更加明显。本文对涉及乒乓球专项特征、体能训练理论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旨在揭示乒乓球运动员的体能特征以及11分制对乒乓球运动特征、运动员体能的影响,为提高乒乓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科学化水平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发球是乒乓球比赛中的一个重要得分手段,国际乒乓球联合会不断地修订和完善发球规则。文章以“球”为中心,从“球的运动状态”、“球的运动路线”和“球的空间位置”等三个部分来解读乒乓球发球规则,在此基础上对临场裁判法进行深入探讨,以供广大裁判员在临场比赛中参考。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调查访问、观察统计、数理统计、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对陈晴在高水平比赛中的发球、接发球、发球抢攻和得、失分模式进行研究,找出培养和改进此种打法的方法,为我国乒乓球运动长盛不衰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对国际乒联施行新竞赛规则带来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新规则实施后,乒乓球运动的速度、旋转、力量三者的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新规则缩短了比赛进程;增大了比赛胜负的偶然性,提高了比赛的激烈程度;把隐蔽式发球变成了一项“开放性”技术。因此,我国乒乓球技战术指导思想内涵需作相应的调整和补充。  相似文献   

11.
对"无遮挡发球"规则引发背景及继发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乒乓球比赛中"无遮挡发球"规则的实行,使发球的突然性、隐蔽性和威胁性受到了影响,对此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对训练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2007年第29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单半决赛、决赛中直拍反胶选手在比赛时的发球站位、落点、抛球高度等指标的统计与分析,寻找出当今世界乒坛优秀直拍反胶选手发球的技术特点与规律,为即将出征2008年奥运会的中国直拍反胶选手以及我国其他乒乓球直拍反胶选手今后的训练和比赛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针对当前乒乓球技术体系的不完整性,本文在深入考查乒乓球运动过程的基础上。剖析乒乓球的运动形态,界定乒乓球的技术范畴,研究乒乓球的技术内容,从而提出了乒乓球技术体系的结构模式,对乒乓球技术的理论研究和训练实践有—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应对乒乓球11分赛制的训练学思考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为应对乒乓球11分赛制的实行,从专项训练学角度,就每局赛制缩短要求运动员高梯次起动、要求运动员调整原有节奏感以适应新赛制、提高2分发球制的发球、发球抢攻战术组合能力、重新审视训练负荷安排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思考,以期为我国乒乓球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乒乓球双打比赛中,有时会因发球、接发球次序错误得不到及时、正确的纠正,而导致比赛长时间中断,或引起不必要的纠纷,进而影响运动技,战术水平的充分发挥.本文试图运用数学和逻辑推理的方法,解决纠正乒乓球双打比赛中发球,接发球次序错误的方法问题,以便在出现发球,接发球次序错误时,能及时,准确无误地予以纠正,迅速恢复正常的比赛.  相似文献   

16.
世界优秀女乒运动员张怡宁发球动作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张怡宁在2007年世界杯女子乒乓球争夺冠亚军决赛中发球动作技术进行了统计和生物力学的分析.结果发现:在这场比赛中张怡宁发球节奏欠佳,发球旋转速度还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7.
析乒乓球新规则对乒乓球技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际乒联"大球"、"11分制"和"无阻挡发球"新规则出台后,当今世界乒乓球技术产生的变革以及今后乒乓球技术发展趋势作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怎样搞好乒乓球技术方面入手,根据当前乒乓球运动发展的趋势,对乒乓球的击球力量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怎样提高击球“爆发力”的方法,强调了“爆发力”在乒乓球技术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对网球发球体系的探究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从系统论的视角出发,认为网球发球并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动作,还应该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并阐明网球的发球体系由技术层、战术层、心理层和体能层四个方面组成.旨在更新网球发球思想观念,加深对网球发球内涵的认识,并建立网球发球理论体系,以期为指导网球发球的运动训练实践服务.  相似文献   

20.
根据乒乓球运动专项运动生物力学研究的现状、运动生物力学学科发展趋势、以及乒乓球运动发展的实际需求,对运动生物力学在乒乓球运动中应用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运用多种运动生物力学的理论力学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乒乓球运动中的多个领域进行分析和研究,是运动生物力学在乒乓球运动项目中的研究发展趋势.以期为运动生物力学如何更好地结合乒乓球专项特点为乒乓球运动实践服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