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报界曾有"三步五秒"之说,说的是读者到报摊买报纸时,选择哪一种报纸,考虑的时间只在走动三步之间五秒之内.瞥一眼,买不买,就看有没有他感兴趣的信息,这时,被称为新闻"眼睛"的标题,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相似文献   

2.
武陵 《新闻导刊》2008,(3):39-40
"一辆摩托转农村,3年行程4万里。追寻新闻三贴近,经常奔波在一线。"这是《武陵都市报》记者龚杰品做记者以来的真实写照。龚杰品是一名中共党员。也是一位对新闻充满激情,并取得不错业绩的年轻记者。他是一名自己买摩托,自己加油,自己买相机,文字和摄影一人做的全能记者。他的典  相似文献   

3.
我是高淳县回乡知识青年。一九八一年三月,我被调到县广播站,一边工作,一边为省、市报纸和电台写稿。我在工作中体会到,报道农村改革不象报道好人好事那样顺手,它会遇到各种阻力。通讯员要敢于坚持真理,要宣传党的政策,要为群众说话。我采访赵木匠集资兴办加工厂的新闻,就经历了一段曲折的过程。那是一九八二年六月的事,我下乡采访,了解到我县丹湖乡花南大队木匠赵仲瑞和女婿合伙,办起了全县第一个私人电锯厂。消息一传开,震动了十里八乡,农民奔走相告,喜形于色。我觉得这是一个好的典型,值得报道。当天我兴冲冲地赶到赵仲瑞的家,向他说明了来意。谁知他头摇得象货郎鼓,苦  相似文献   

4.
<正>习近平总书记"11·7"重要讲话是对党的新闻思想的又一次丰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的创新体现,是指导新闻舆论工作的科学指南。特别是总书记提出的"四向四做",为我们新闻舆论工作者树立了崭新的职业标杆。在具体实践中,新闻舆论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需要坚持"四向四做"。在整体新闻布局中,需要书写时代主题,把握时代脉搏;在推动媒体融合、转型发展中,要提高业务水准、  相似文献   

5.
1991年3月29日,在正阳1990年度新闻表彰会上,一个残疾青年拖着不便的双腿,登上了领奖台,用他那擅抖的双手,接过县领导颁发的荣誉证书.顿时,台上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他就是陈健,一位用一条腿跨入新闻大门的农村青年。陈健今年22岁,是大林乡沿淮村农民。在他色彩斑斓的童年时代,小儿麻痹症吞噬了他的一条腿.今后怎么生活?难道一辈子就是从床头到锅台  相似文献   

6.
正确理解穆青精神在研究穆青、发掘和整理他的新闻思想和新闻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深深感受到几十年新闻实践凝结成的"穆青精神"博大精深,意义深远.我们将"穆青精神"概括为四个方面:1.热爱祖国、"勿忘人民"的民族情感.穆青认为,无产阶级新闻记者必须对劳动人民怀着深厚的感情,因为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体,是新闻报道的主角,人民的活动是新闻的主要源泉.穆青对人民群众的深切感情和深厚的"报恩" "还债"意识,成为他献身党的新闻事业的激情和动力,他采写的新闻作品也往往因此而具有巨大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7.
李红  郑勇 《新闻前哨》2020,(1):78-78
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工作者的要求,也是对新闻工作者的要求,"四力"的要求非常必要和及时。新闻现场往往稍纵即逝,新闻生产要又快又准,没有硬功夫、没有真本事是不行的,没有几把刷子是不行的。一、脚力是打造新闻生产"直通车"的基础吃苦耐劳,不怕困难,奉献精神强,是记者这个行业的职业特点。不惜脚力是基本要求。知道新闻应该往哪里跑,什么路线跑最优化.  相似文献   

8.
姚庚荣 《今传媒》2007,(9):45-47
我写新闻评论30年,第一个十年是写小评论,小打小闹"豆腐块";第二个十年既写评论也写杂文,每年要在全国报刊发表百余篇;第三个十年有幸调来《常州日报》专写新闻评论.许多评论文章被全国众多媒体转载,在江苏省报纸好新闻评比中,我的作品多次获奖.同行们也常常问新闻评论写作有什么"秘诀",我的体会是四个字:情理交融.即既要有严密充分辩证的说理,又要有迸发的激情、流淌的真情;既能说服人,更能打动人.  相似文献   

9.
"这个新闻有没有落地?国内的要不要拿到前面去做?"每到油价调整、国家出台新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某地出现"毒食品"等"举世瞩目"的民生新闻,要闻编辑中心总会响起这样的声音.什么叫落地新闻?笔者对落地新闻的理解是,不是发生在本地的新闻,通过新闻事件内部与外部的某种关联性,寻找本地视角进行采访操作,加入本地元素,便构成了落地新闻.  相似文献   

10.
2004年2月20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高钢走进教室,开始了他第一节<新闻写作>课的教学.他把三天前中国媒体发布的一条新闻展示在屏幕上--<温家宝:按"四个不放过"原则处理已发生事故>,然后开始读这条新闻.还没念几段,课堂上就骚动起来,学生有的交头结耳,有的打哈欠.紧接着,高钢又把另-条新闻展示在屏幕上--<多起重大人命伤亡事故惊动中国最高领导层>,他仍旧朗读起来.结果,教室里发生了戏剧性变化,大家逐渐开始平静了,目光也都集中在了屏幕上.  相似文献   

11.
结尾,不是被遗忘的角落——西方特写的结尾写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都知道写新闻时一定要重视标题和导语,让新闻从开头就吸引读者的眼球,将他引入我们叙述的新闻故事中.我们也知道新闻报道一般采用的倒金字塔经典结构,将最有新闻价值的部分放在前面.很少有新闻写作教材将"结尾"写作列为独立阐述的部分,新闻的"结尾"正在沦为"被遗忘的角落".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高度重视新闻的指导性功能,始终强调新闻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毛泽东深谙新闻的特点和新闻媒介的性质,处处注意突出新闻的可受性和新闻媒介的特色。他关于新闻宣传“又要有大方向,又要新鲜活泼”的主张,是毛泽东新闻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这一主张,是社会主义中国新闻政策的理论依据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新闻法规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立法指导原则。毛泽东主要从指导工作,统一思想的需要看重新闻的指导性功能。他不只一次地提出,各级党委要把报纸拿在自己手里,作为组织工作的一个武器,反映政治、军事、经济又指导政治、军事、经济的一个  相似文献   

13.
2016年11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会见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第九届理事会全体代表和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获奖者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四向"四做"的要求.他强调,要坚持正确新闻志向,提高业务水平,勇于改进创新,不断自我提高、自我完善,做业务精湛的新闻工作者.这是对新闻舆论战线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也是对广大新闻工作者的热切鼓励和殷殷期望.  相似文献   

14.
中国记协新闻道德委员会发出的《践行"四向四做",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倡议书,是新闻从业人员新时期的职业标杆.要做到"四向四做",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必须将思想统一到"四向"上,将行动落实到"四做"上.具体来说: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做到政治坚定;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做到引领时代;坚持正确的新闻志向,做到业务精湛;坚持正确的工作取向,做到作风优良.  相似文献   

15.
思想来自于实践中的历练,智慧基于平时不断的积累。他崇尚科研,专注实践,无怨无悔地执着于所热爱的新闻事业。之后从业界转向学界,投身教育事业,可谓是一个华丽的转身,多年来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符合时代需求的优秀新闻人才。三十多年的新闻实践和教学实际,使他在新闻理论、新闻业务、新闻人才培养和新闻改革等方面教研成绩颇丰,已经达到"新闻有思想,研究有思路、实践有办法"的至高境地。他紧扣时代脉搏,与时俱进,思维敏锐,智慧超群,时刻渗透着的学者的睿智与师者的谦逊,他是新闻界领军人物,也是本期"前沿访谈"栏目嘉宾——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赵振宇教授。  相似文献   

16.
王韬是中国近代新闻史上的开山人物,他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自由主义新闻思想体系和理论体系,其核心内容主要体现在办报立言、言论自由、民本思想、文人论政等四个方面。他的自由主义新闻思想影响了后来的一大批人,但不可否认,其思想也带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  相似文献   

17.
杨文环 《今传媒》2013,(4):144-145
王韬是19世纪中国著名的思想学家,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报刊政论家,他被誉为中国新闻记者之父,亦被称为“具在专门办报思想第一人”.笔者认为,王韬先生之所以能得如此高度评价,与他的新闻思想密不可分:重视报纸信息传播、“立言”的新闻功能观;强调报纸在社会变革中作用的新闻政论观;提倡品行诚正,博古通今的新闻人才观等.正是得益于这在当时极具震撼力的大胆思想,使后世得到启蒙,而其报刊实践及系统的报刊理论又奠定了我国近代报刊的基础,从而展示了王韬对中国新闻学的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王韬自由主义新闻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韬是中国近代新闻史上的开山人物,他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自由主义新闻思想体系和理论体系,其核心内容主要体现在办报立言、言论自由、民本思想、文人论政等四个方面。他的自由主义新闻思想影响了后来的一大批人,但不可否认,其思想也带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  相似文献   

19.
王韬是中国近代新闻史上的开山人物,他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自由主义新闻思想体系和理论体系,其核心内容主要体现在办报立言、言论自由、民本思想、文人论政等四个方面。他的自由主义新闻思想影响了后来的一大批人,但不可否认,其思想也带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  相似文献   

20.
1963年穆青同志率先提出新闻散文化的问题。1982年,他在《新闻改革的一点设想》中又进一步阐述这一思想:"我们的新闻报道的形式和结构也可以增加自由活泼的散文形式,改革那种沉重的死板的形式,而代之以清新明快的写法",并且指出"新闻报道要注意文采。也就是说,我们的新闻报道不仅内容是健康的、积极的,而且语言文字、表现形式也是新颖的,也是美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