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栋 《今传媒》2005,(11X):4-6
2005年9月,本是继“超级女声”后一个传媒平淡期。可就在此时,9月19日至30日的“李敖神州文化之旅”打破了近一个月的平淡,一场传媒风暴随之来临。北京、上海、香港,海内外近两百家媒体风涌云集,全程关注和报道了这一文化活动。可以说,在人们的印象里,没有一个文人或学者的归来会像李敖这样如此兴师动众,甚或是惊天动地。媒体为何如此关注和报道这一活动?是什么导演了这场传媒盛宴?这次活动将对中国传媒文化产生哪些影响?本刊特约记者采访相关学者和媒体人士,带读者一同走进“李敖大陆行”传媒盛宴的背后。  相似文献   

2.
郝国庆  韦玲 《今传媒》2005,(11):37-39
当代传媒用“娱乐至死”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构一切,用丧失痛感、近而丧失知觉的“糖衣炮弹”使我们慢性中毒,在这种“甜蜜恐怖”下,任何试图执传媒之牛角进行人文运作的努力都闪现出某种悲剧美。而陕西电视台近年来逆风飞扬,策划了一系列大型文化活动上的一些努力,试图用文化“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 11月28日,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栏目以“中南传媒造就出版传媒第一大股”为题,用近10分钟的时间报道了中南传媒贯彻落实中央文化战略,创新转型,跨越发展的新气象、新成果。这是近年来中央主流媒体推荐单一文化企业的最长时间,“中南传媒现象”再获赞誉,湖南文化产业形象又一次得以提升。  相似文献   

4.
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一度将“传奇”、“艳异”奉为小说圭臬的张爱玲,晚年转而向往起“平淡而近自然”的创作境界,  相似文献   

5.
对于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沟北村村民张敏来说,2006年9月29日是一个喜忧参半的日子。就在这一天,他和同村的渔民丛培巨、邵惟超一起结束了9天的“行政拘留”而重获自由,但同时:他们需要在一份“拆迁协议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至于他们被派出所拘留的原因则是“在威海湾非法无证养殖,拒不服从政府拆迁”。2006年9月24日到27日,威海市环翠区政府以非法养殖为由,对其管辖的威海湾3700亩的网箱渔业养殖区进行了集中的清理和拆迁,对“拒不服从”拆迁的渔民实行强制拆迁,对个别阻碍拆迁的渔民施行行政拘留。在这之前,威海湾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形成…  相似文献   

6.
一条汇集海内外众多现代传媒产业、投资总额约300亿元的“国际传媒大道”即将在北京南城兴建。 记者从5月22日开幕的第五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国际现代传媒高新技术成果展览会上了解到,目前,“国际传媒大道”的开发建设已经取得重大进展。其中,由新华通讯社等单位  相似文献   

7.
9月3日,胡锦涛同志在三次讲话中多次提到“苏联”。如他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讲话,就有四处提到“苏联”——“苏联最早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提供了宝贵援助”“苏联红军开赴中国东北战场”“远东国际法庭以及中国、苏联等国的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的审判”“在中国东北战场上英勇献身的苏军烈士”。然而,从苏联解体以后,我国传媒上开始出现“前苏联”一词。例如:前苏联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前苏联共产党领导前苏联人民打败纳粹德国;1917年列宁领导俄国无产阶级推翻沙皇,于1922年建立了前苏联;前苏联民歌…  相似文献   

8.
澎潮 《新闻前哨》2005,(10):75-76
9月13日《湖北日报》千字通讯《掌握话语权传递中国声音》,是记者在“世界华文传媒论坛”现场经过认真采访、深入思考、明辨是非,再“跳出论坛”,放眼全球华语传媒现状,写得很有政治、文化品位,很有“主心骨”,很有逻辑性,颇具新闻学功底的一篇时评。特别是在“论坛”期间,弘扬正气,侧面抨击了西方主流媒体对中国发展的严重误读,立意高,有政论性和正确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9.
女性在新闻传播中的"存在"状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女权主义作为一种思想活动和一种政治策略已经有了很长的历史。而且,在文化研究和文化社会学领域之内,对大众文化中的女性形象所表现出来的不断增加的兴趣,已经成为广泛复苏的女权主义和女权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因此,就传媒对女性问题所作的关注,特别是对于女性在新闻传播中的“存在”状态的分析是对日益兴盛的女性问题研究的最好回应。1995年9月,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中国北京召开。在由189个国家政府和观察员签署的《行动纲领》中,确定了一个重大的关注领域即  相似文献   

10.
2006年是中国传媒业体制改革力度最大的一年。关于传媒体制改革的理论研究文章也自然成为本年度新闻传播学研究的重点和焦点之一。这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9月,国务院公布《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指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传媒产业是文化产业的一个  相似文献   

11.
艾红红 《现代传播》2005,(6):107-108
为促进各国华人新闻学者的学术交流,推动华文传媒与华夏文明传播的更好发展,第四届“世界华文传媒与华夏文明传播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9月23日~27日在香港中文大学召。会议由中国新闻史学会、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及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传播与信息学院联合举办。100多位来自中国内地、香港、台湾、澳门以及新加坡的新闻传播学者出席了会议。在开幕式上,会议赞助人之一的恒隆集团主席陈启宗在致辞时表示,希望有一天能出现一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优质华文大报。事实上,在西方英文传媒与西方文明强力…  相似文献   

12.
"媒介帝国主义"的"虚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莉 《现代传播》2004,(6):124-126
国内全球传播研究中 ,有人认为 ,由于西方跨国强势媒体造成了对弱势传媒国家文化输出的巨大“顺差” ,世界跨文化正呈现出“单向性”和“同质化”倾向 ,强势文化单向地流向弱势文化 ,而弱势文化在其侵入和渗透下 ,不得不认同和接受其价值取向与行为规范 ,以适应强势文化主宰的社会系统。众多弱势传媒国家怀着“狼来了”的惶恐 ,极力寻求对策以抵御这场文化入侵 ,但却因实力悬殊而显得底气不足。那么 ,这种恐慌是否真的根据确凿呢 ?试问 ,媒介帝国主义势必会带来文化帝国主义的灾难吗 ?媒介支配又一定等于文化支配吗 ?意识形态与媒介文化的真…  相似文献   

13.
一、传媒素养的基本含义传媒素养有多种不同的提法。在国内的教科书及学术文章上,又被称为“媒体素养”、“媒介素养”、“媒体教养”、“媒体教育”、“传媒素质”等等。尽管称谓不尽一致,但所指代的基本上就是同一事物。为了比较全面地掌握传媒素养的含义, 有必要把国内外传媒素养的定义作一个扫描。有人认为传媒素养是根据1933年英国的李维斯和汤普逊合作出版的《文化与环境》一书提出的“文化素养”概念演变过来的。他们认  相似文献   

14.
面对女性在传媒中的缺席的“存在”状态情况,可能有许多人不以为然,认为现代传媒对女性颇为“关注”,在大量的传媒文本中女性出场的频率挺高。的确如此,在商业文化席卷全球的今天,大众传媒的繁盛是有目共睹的。女性虽然在新闻传播中呈严重的缺席状态,但同时也在其它的传媒关注下显得风光无限。那么,女性在大众传播中到底以一种什么样的面目出现?并以什么样的方式在言说或被言说?  相似文献   

15.
吴桥 《新闻实践》2014,(1):62-64
浙报传媒旅游全媒体中心的微信公众号“钱江晚报悠游天下”注册于2013年初,在浙报集团中应该属于注册较早的公众号,在钱江晚报的微信矩阵中,可能仅晚于晚报官方微信号。运营近9个月后,用户数超过了1万个,用户数不算大,但对于只有一个记者兼做周一到周五的推送和客服、无暇顾及其他的微信号来说,成绩可以算“良+”了。  相似文献   

16.
刘娟 《新闻知识》2006,(3):71-72
一、“北青事件”回放 2004年12月22日,有“报业海外第一股”美称的北青传媒(股票代码:1000)在香港联交所正式挂牌交易。借此机会,北青传媒成功融资9.5亿港元,一时风光无限。 2005年8月,北青传媒公布的财务中报显示,公  相似文献   

17.
新闻传媒语言采用的语体是现代白话,是“熟语”:但是为了避熟就生,或为了填补语义空白,新闻传媒语言也会采用古典词汇、古典诗句等。古典语料原本已经处于“休眠”状态,一经新闻传媒采用,重新进入“活性”状态;这就是大众传媒语言对古典语言的“反作用”。新闻传媒恰当地采用古典语言是一个“双赢”的过程,既能增强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媒科技》2004,(10):43-43
“第十二届全国有线电视综合信息网学术研讨会暨2004年中国电视传媒与网络发展高峰会议(CCNS 2004)”于2004年9月18日在美丽的海滨城市广西北海市隆重开幕,来自全国各地广电局、有线电视网络公司、电视台及相关科研机构、厂商、高校近200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9.
从2003年6月诞生到今天,人民网传媒频道从一个襁褓中的婴儿,成长为一名前途无量的少年,从一个不为人知的专业频道,变成了在传媒业内渐有影响力的信息交流平台和网上传媒家园。屈指算来,时至今日,传媒频道共邀请近50多位专家学者、业界精英做客传媒沙龙,品牌栏目“传媒视线”推出66期深度  相似文献   

20.
《新闻实践》2011,(11):I0002-I0002
9月29日上午9时25分,“浙报传媒”(600633,SH)正式登陆沪市,标志着浙报集团“全媒体、全国化”战略迈出了关键一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