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11个烤烟品种接种赤星病病原菌后,定期测定叶片的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多酚氧化酶(PPO)、硝酸还原酶(NR)和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观察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相对抗赤星病强的品种,PPO活性上升;POD同工酶活性变幅大而快,接种初期活性稍有下降,然后增强,其中以阴极端2,4同工酶带增加较快,180 h由弱酶带变为强带;NR活性变化不大;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提高.相反,抗赤星病弱的品种,PPO活性下降;POD同工酶变化不大,呈下降趋势;NR活性变幅大;抗坏血酸氧化酶在接种初期活性下降,84 h后回升.通过对不同品种的烟株接种赤星病菌后几种酶活性的测定,探察到一些抗病机理,也为进一步寻找筛选抗烟草赤星病的生化指标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野生太白米DNA进行分子标记分析,获得DNA指纹谱。方法: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标记方法对太白米进行遗传分析。结果:用RAPD标记方法可以从DNA分子水平看出种间差异。结论:本方法可为野生道地品种鉴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文章综述了分子标记技术的迅速发展,指出RAPD(random amplification polymorphism DNA)技术已经在植物品种或种质鉴定,分子系统学研究和系谱分析,杂交种子遗传纯度鉴定,遗传多样性分析,体细胞杂种、突变体等的鉴定,连锁图谱的构建(分子作图),种间基因流动分析和外源导入基因追踪,基因标记,育种过程追踪等方面得到了广泛而有效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金丝小枣是我国优良的枣类品种之一.对金丝小枣基因组DNA提取方法进行了研究,探索出了一种适合金丝小枣基因组DNA提取的方法,并利用提取的DNA对金丝小枣系列9个品种进行了RAPD技术分析鉴定,找到了特殊谱带,构建了金丝小枣系列的分子标记检索表,为准确鉴定金丝小枣种质资源提供了分子生物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不同烤烟品种(系)苗期生长发育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并比较了10个不同烤烟品种(系)苗期生长发育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10个(系)品种的出苗时间为10~13d,其中出苗时间最短的为DL04,云烟85与云烟87,而最长为DL01,红大与云97.不同烤烟品种苗期不同阶段的单株生物量及其累积速率明显不同,其中累积最快的发育阶段随品种而异,但累积最慢的时期大多为6至7叶期.从4叶期到13叶期,云97烟的生物量增长最多,而DL03增长最少;多数品种苗期根占全株的比重先是增加,然后下降,茎所占的比重随植株的发育而持续增加,而叶则持续下降.此外,不同烤烟品种叶片体内硝酸还原酶活性在苗期不同发育阶段存在差异,其中绝大多数品种烟苗的硝酸还原酶活性在后期达到最大,但DL02与云87烟却在前期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6.
对安徽省47个烤烟地方品种的主要生物学性状、抗黑胫病性能及烟叶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初步鉴定,筛选出大平板、歪把子、烟变子、娥眉俏和小尖稍等几个高抗黑胫病的地方品种。  相似文献   

7.
枇杷属植物RAPD反应体系的优化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CTAB—蛋白酶K法提取了48份枇杷种质的DNA,以西班牙枇杷品种Ullera为模板DNA,对枇杷属植物RAPD反应体系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25μL反应体系中,Taq DNA聚合酶、Mg2+、引物、模板DNA和dNTPs等5种主要成分的适宜浓度或用量分别是:Mg2+为2.0 mmol/L,Taq DNA聚合酶为1.0 U,引物为0.25"mol/L,dNTPs为0.100—0.125 mmol/L,模板DNA为25—30 ng。利用该优化体系对48份枇杷种质进行RAPD随机扩增,经琼脂糖电泳获得了清晰的扩增图谱。  相似文献   

8.
RAPD技术是一种新的分子标记技术,DNA质量是保证RAPD分析成功的关键。为获得高质量的木通属植物基因组DNA,本文采用SDS法、改良CTAB法、高盐低pH值法提取三叶木通总DNA。结果表明,高盐低pH值法不适用于木通属植物DNA的提取;改良CTAB法是合适的DNA提取方法,它们获得DNA模板纯度高、质量好,可直接用于RAPD分析。同时,对RAPD反应条件中的一些重要参数进行摸索和优化试验,建立适合木通属植物RAPD分析应用的体系,其组成为:反应液总体积为25μL,2.5μL 10×PCR缓冲液、0.16 mmol/L dNTPs2、.0 mmol/L Mg2 、0.64μmol/L引物、1 U/μL Taq酶4、0 ng/25μLDNA模板。PCR循环体系为:94℃,4 min-[-94℃,30 s-37℃,90 s-72℃,60 s-]-72℃,5 min,40个循环。  相似文献   

9.
巨鹿县金银花在国家工商总局成功注册金银花原产地标志。实验旨在为巨鹿金银花建立一套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别方法,以快速准确的鉴别巨鹿金银花的真伪,同时也对中药材基因资源的多样性起到保护作用。RAPD技术是一项重要的分子标记技术,常用于DNA指纹图谱的构建。实验通过SDS方法提取出产地的金银花基因组DNA,采用10个随机引物用于RAPD-PCR反应。成功构建了巨鹿金银花DNA指纹图谱;筛选出引物1可快速准确的将巨鹿金银花与其他两产地金银花鉴别区分。利用RAPD技术可准确鉴别出巨鹿金银花,为中药材鉴别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DNA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原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综述几种DNA分子标记技术:RFLP是用限制性内切酶切割不同个体基因组DNA后,含同源序列的醇切片段在长度上的差异,可靠性较高、但操作烦琐,信息含量低;染色体原位杂交是利用特异性核酸片段作探针,直接同染色体DNA片段杂交,在染色体上显示特异DNA,准确、直观,但技术非常复杂;PCR是模仿DNA在生物体内的自然复制过程来扩增DNA片段,安全性好,快速易行;RAPD是以人工合成的碱基顺序随机排列的寡核苷酸单链为引物,对所研究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产生多态性的RAPD片段,可以检测多个基因位点,但不能识别杂合子位点;AFLP指纹技术是在RFLP与RAPD两种指纹技术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有较高的稳定性,但对基因组纯度和反应条件要求较高;DNA芯片技术是一种以杂交测序基本理论为基础的新型生物技术,用于测序、基因表达、疾病诊断等,但造价、探针的密度与纯度还有待完善;小卫星DNA一般与RFLP技术结合以获得小卫星DNA指纹图谱,信息含量高,但它在染色体上分布不均匀;微卫星DNA既可用作探针获得指纹图谱,也可通过PCR方法进行微卫星位点多态性分析,但工作量大;ISSR即内部简单重复序列,也是一种新兴的分子标记技术,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多态性。  相似文献   

11.
SDS、CTAB和PVP法提取香蕉基因组DNA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报道了采用SDS法、CTAB法和PVP法提取的香蕉基因组DNA片段大小比较一致,都可直接用于RAPD分析,SDS法提取的DNA纯度较高,吸芽基因组DNA提取率略高于微叶,对相同clone不同单株间基因组DNA的RAPD分析结果并不表现出明显的多态性。  相似文献   

12.
92R137抗条锈病基因推导和SSR标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小麦条锈病最好的途径.采用基因推导的方法,根据对13个具有不同毒性基因组合的条锈菌系的反应,在已知的19个抗条锈基因中,推导92R137含有Yr26,陕160不含任何已经的抗条锈基因.构建陕160×92R137的F2群体,进行抗病性鉴定和SSR标记.抗病、感病比例符合孟德尔一个基因3:1的分离比.在l9对SSR引物中,Xgwml8在抗病池扩增出双亲的标记带,而在感病池中不能扩增出抗病亲本的标记带,仅扩增出感病亲本的标记带,通过在F2单株的验证,确定抗亲的标记条带就是Yr26基因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3.
系统介绍了RAPD技术在畜禽品种(系)和类群的鉴定、群体的遗传分化、基因定位、遗传图谱的构建和标记辅助选择等方面的应用,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张家口地区呼吸道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子流行病学情况,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用随机扩增DNA多态性分析技术对31株铜绿假单胞菌进行分型,并与抗生素耐药谱分型比较。结果:31株铜绿假单胞菌RAPD分型共有9种不同的基因型,其中基因A型17株,占54.8%。抗生素耐药谱分型有6型。结论:基因A型为优势菌株,且为多重耐药,是这一年来张家口地区呼吸遭感染的相关菌株,RAPD分型在医院呼吸道感染铜绿假单胞菌流行病学的研究中有较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采用玻璃珠法从高温堆肥样品中进行了微生物总DNA的提取,以细菌16S rRNA基因 V3区通用引物进行了PCR扩增,随后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对其微生物多样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玻璃珠法能够快速、有效地获得高质量的堆肥微生物总DNA,所得的DNA分子片段在15kb以上,使用细菌16S rRNA 基因通用引物(27F和1492R)对总DNA进行PCR扩增,获得了近全长的16S rDNA序列(约1.5kb);DGGE分析结果表明,用该方法提取到的DNA种类较为丰富,多样性较好,能够进一步应用于群落结构分析.因此,玻璃珠法提取的DNA可以用于堆肥微生物的分子生态学研究及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相似文献   

16.
选用四个不同抗病性的水稻品种,测定了不同生育时期叶片中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及LOX活性.结果表明,同一生长时期相同叶片中POD活性、CAT活性均为感病品种高于抗病品种,而SOD活性及LOX活性则为抗病品种高于感病品种.这种差异可能有利于植物抗病反应的信息传递和抗病防卫反应基因的启动.  相似文献   

17.
RAPD标记技术及其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RAPD标记技术是在PCR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运用随机引物扩增,寻找多态性DNA片段遗传标记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具有操作简便、敏感性高,容易发现DNA的多态性和通用性等优点.文章简单介绍了RAPD技术在物种的亲缘关系、种质资源的多样性、DNA指纹和种子纯度的鉴定、构建分子标记连锁图、基因定位和数量性状的选择、居群及种系遗传分析和遗传连锁图的构建等方面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8.
寄生虫分类学的研究对于寄生虫病原学,流行病学及防治等诸多方面具有学术及实际意义,已知在生物学上有差异的亚种或株,具有不同的致病力,我国不同地区马来丝虫的致病性、周期性、主要传播媒介媒价以及其他生物学特性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为了弄清这些差异的原因究竟是由于丝虫本身还是由于传播媒介或患者生活环境不同等因素所致,国内学者已应用电镜、酶组织化学及同工酶电泳分析等技术对我国不同地区的周期型马来丝虫进行了比较研究,为直接从基因结构上探讨各地区的丝虫是否有差异,本实验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析技术,对我国湖北谷城(H)、四川乐山(S)及浙江安吉(Z)三个地区的周期型马来丝虫进行种下分型的研究探讨,本实验采用RAPD分析技术,对我国三个地区周期型马来丝虫进行DNA多态性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的马来丝虫在基因结构上既有同源性(三个地区的马来丝虫有共享a、c带,H、S两地区的丝虫有a、c、d、e、f g 6条共享带),又存在差异(各地区丝虫的条带数不同),说明我国不同地区的马来丝早已存在种内分化。  相似文献   

19.
将CMV-CP基因经农杆菌感染介质转化黄瓜子叶,将CMV-CP基因导入黄瓜细胞,在含有卡那霉素和羧卡青霉素的MS培养基上诱导子叶分子,获得一批转化处理的黄瓜再生苗,分化率为23%左右,转基因黄瓜试管苗移栽在蔬菜种植:沙:有机质为5:4;1的混合土中,其移栽成活率可达56%;委托省农科院品种引进中心进行转基因黄瓜再生植株对CMV的抗性接种试验结果表明:7号株系为高抗,2、4号株系为中抗。  相似文献   

20.
RAPD技术及其在果树研究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RAPD技术的基本原理与特点,及其在果树品种(系)鉴定与分类、系谱分析、连锁图谱的构建、遗传多样性检测、基因标记等方面的应用,并对该技术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