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分析产业共性技术的商品属性,利用Stackelberg博弈理论和Nash均衡理论构建包含政府、企业、研发机构等多元主体的4种博弈模型,对不同模型下的价格、产品创新度和利润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对多元主体的协调控制有利于提高产业共性技术的创新效率,在一定条件下,政府主导的协同模型可以使价格、产品创新度和利润等指标均达到最优化;在此基础上,通过合理的利益分配,可以使各方所获收益都高于合作前。  相似文献   

2.
供应链的价值分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义飞  李仕明  李心芹 《预测》2005,24(4):44-48
对任一初始的价格输入,供应链中间产品的价格振荡过程是收敛的,还是发散的?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供应链通过价格振荡过程最终会达到均衡?本文描述了供应链中间产品价格振荡的动态过程,给出并证明价格振荡系统收敛的条件。结合一个具体供应链例子进行分析,说明过程的收敛性,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Cournot-Bertrand多维博弈模型及其均衡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谭德庆  王朋 《科研管理》2005,26(4):156-160
通过分析目前产品的竞争特点,讨论了两个企业对具有一定替代性的两种产品的完全信息静态Coumot—Bertrand多维博弈模型及其均衡。结论告诉我们,当两个企业对处于市场未饱和的一种产品产量和与其具有一定替代性的处于饱和的另一种产品价格同时进行多维博弈时,要充分考虑它们之间影响关系,这样选择的产量和价格策略才是最优策略。  相似文献   

4.
对伯川德体格博弈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剑新 《预测》2000,19(6):57-59,49
在不变边际成本的同质产品伯川德价格博弈中,通常认为唯一均衡结果是各个企业获得零利润的纯战略纳什均衡。本文的研究表明,存在使企业获得正利润的混合战略的纳什均衡,并给出了能够保证零利润伯川德博弈结果的条件。此外,还存在一种ε均衡,使企业获得(相对于ε的)较高的正利润。  相似文献   

5.
对Cartel联盟机制的非合作博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洪心  李军  武振业 《预测》2004,23(4):75-77
Cartel联盟是当前企业合作的重要形式,它以限价和限量为手段追求行业收益,然后再根据公平的分配机制分享利润。本文在古诺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Cartel联盟模型的扩展,并且对其重复博弈机理进行了分析;本文的结论是在静态博弈条件下企业的Cartel联盟不具有稳定条件,在重复博弈条件下,企业在合作均衡与竞争均衡之间的选择取决于贴现因子的大小。  相似文献   

6.
对伯川德价格博弈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史剑新 《预测》2000,19(6):57-59
在不变边际成本的同质产品伯川德价格博弈中,通常认为唯一均衡结果是各个企业获得零利润的纯战略纳什均衡.本文的研究表明,存在使企业获得正利润的混合战略纳什均衡,并给出了能够保证零利润伯川德博弈结果的条件.此外,还存在一种ε均衡,使企业获得(相对于ε的)较高的正利润.  相似文献   

7.
针对随机需求环境下供需双方订货批量问题,分别建立Stackelberg博弈模型和合作博弈模型,并求出最优解.当制造商提供价格折扣时,分别对两模型进行优化:在Stackelberg博弈模型中,给出制造商可采取的指数价格折扣;在合作博弈模型中,计算出价格折扣范围,并证明价格折扣实质是关于整体利润增加量的分配过程.最后通过算例对模型进行求解分析.结果表明,在pareto改进条件下,合作博弈模型的供应链整体利润较大,供应链成员有寻求合作博弈的动力.  相似文献   

8.
以制造商和供应商为研究对象,运用博弈理论先后比较了当双方处于3种博弈均衡(Nash均衡、Stackelberg均衡和合作均衡)时合作创新的利润差异,证明了合作博弈具有帕累托优势,并利用Shapley值法和Nash讨价还价法解决了合作后利润的分配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制造商与供应商合作创新的动力源于自身产品的边际收益;制造商与供应商的相互合作可以实现帕累托改进,从而为供应链企业增进自身收益乃至整个供应链的收益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9.
企业R&D网络化的动态博弈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新经济条件下,企业在产品市场上的竞争已经逐渐演变为产品的研发竞争.同时随着网络经济的到来,研发网络组织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而现有的企业研发博弈模型并没有考虑网络对企业研发活动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建立企业R&D网络化动态博弈模型,分析在不同组织模式下的企业均衡投资,并通过算例比较了不同模式下均衡利润和社会福利的大小.  相似文献   

10.
邹佳  郭立宏 《软科学》2016,(12):115-119
通过两阶段价格博弈模型和约束最优化方法,对双边平台的两部收费进行研究,得出Hotelling竞争市场中平台的均衡价格和利润,并与两种非两部收费的利润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当Hotelling竞争市场中的平台对两种价格的竞争博弈分两阶段各自单独进行时,两部收费带来的均衡利润是唯一的,而且此时两部收费的利润一定高于只一次性收取固定的费用时的利润,但有可能高于也有可能低于只对每笔交易收费时的利润;当平台在市场的一边具有排他性而在另一边不能排他时,价格会倾向于优惠不能排他的那一边的用户。  相似文献   

11.
双寡头纵向产品差异化市场的演化稳定战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石岿然  盛昭瀚  肖条军 《预测》2004,23(3):45-49
基于一个具有线性需求函数的纵向产品差异化模型,研究双寡头市场的演化稳定战略。考虑市场存在分别生产高质量产品和低质量产品的两个企业进行的两阶段博弈问题:企业在第一阶段选择战略变量(价格或产量),第二阶段确定价格的高低或产量的大小,得出了库诺特(Cournot)均衡为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且数量战略构成演化稳定战略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股份合作制企业内部分红的博弈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光 《中国软科学》2002,(10):111-114
本文建立了股份合作制企业在管理主导型和员工协商型两种内部治理结构下的分红博弈模型,研究了两种分红博弈(管理主导博弈和谈判分红博弈)的均衡状态,提出了相应的两种红利分配设计方案。本文的分析表明,在管理主导型企业里,管理者可利用年底红利实现总额关于劳动要素分红百分比的弹性,来确定劳动要素和股本要素的分红比例,但这种分红方式并不保证红利最大值的实现。在员工协商型企业中,劳动者与管理者以非协作谈判博弈确定的分红比例为基础,然后通力合作实现红利最大值,再利用获利一方补偿另一方的办法,使双方都得到比不合作时更大的红利。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员工协商型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的激励机制要优于管理主导型企业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3.
李巍  梅李军  聂凯 《软科学》2012,26(10):135-139
运用博弈理论,构建了不完全信息下中间商占主导的物联网信息服务定价模型。在供应商边际生产成本信息不完全的静态情况下,通过信息甄别合约,运用显示原理分析了实现均衡时的信息服务定价问题及双方的最优定价策略;运用Rubinstein的思想分析在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下双方信息服务定价的均衡解以及各自最优定价策略。研究表明:在不完全信息静态下,中间商可通过制定合理的信息服务价格与对供应商的转移支付来降低供应商边际生产成本不确定所带来的风险,同时中间商与供应商应共同致力于提高信息服务质量以增加收益。在不完全信息动态下,中间商若想在第一阶段、供应商在第二阶段报价成功,应努力降低自己的边际成本,并希望对方对信息服务价格的期望值接近临界值。  相似文献   

14.
在由一个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制造商回收再制造闭环供应链中,考虑系统成员间存在Nash均衡博弈、制造商领导的Stackelberg博弈和零售商领导的Stackelberg博弈等权利关系,研究并比较三种分散式决策闭环供应链的定价决策及利润问题。研究结论表明:在制造商领导的市场中,零售商的零售价与获得产品的批发价呈正相关关系;在零售商领导的市场中,制造商的批发价和回收率均与零售商的零售价呈负相关关系;回收产品的潜在期望收益是回收行为的驱动因素;在分散式决策闭环供应链中,市场无领导者时,消费者获得的收益最多,闭环供应链也越有利于降低资源消耗,且制造商和零售商均有动机成为领导者,其拥有的权利越大,议价能力会越强,获得的利润就会越多;与分散式决策相比,集中式决策闭环供应链的零售价最低,回收率和渠道总利润最高。最后,我们设计了可协调三种分散式决策闭环供应链的收益共享契约。  相似文献   

15.
基于产品差异化的企业战略联盟形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方海燕  达庆利 《软科学》2009,23(7):61-64,67
基于产品差异化建立了一个具有R&D过程的双寡头博弈模型。从促进技术进步、产品的价格、企业的生产规模、企业的利润以及社会总福利的角度出发,研究企业的战略联盟形式选择问题。研究表明,企业的战略联盟形式的选择不仅与研发成果溢出率有关,而且还与产品的差异度以及R&D的效率有关。  相似文献   

16.
杨红  杨淑娥  张栋 《软科学》2006,20(3):28-31
以准分离均衡为基础,对产权交易定价过程进行了博弈分析,指出产权交易中一对一博弈的买卖双方存在(好,高价,买)、(差,低价,买)、(差,高价,买)、(好,高价,不买)四种可能的博弈结果;同时,给出了卖方在其经营状况差时选择以高价或低价出售的判断标准。并最终得出了连续交易的博弈结果。  相似文献   

17.
C2B网络回收平台的竞价回收机制决定了众多回收商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每个网络回收商的回收量不仅取决于自己的回收价格,还取决于其他网络回收商的回收价格。期望利润最大化是每个网络回收商的竞争目标。运用最优化理论与非合作博弈理论证明C2B平台竞价回收博弈存在唯一的Nash均衡。在完全竞争与串谋合作的不同情况中发现,完全竞争情况下Nash均衡的网络回收价格高于串谋合作下的网络回收价格,并通过数值仿真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8.
姚树俊  陈菊红 《软科学》2013,27(2):55-61
针对产品服务化供应链中产品服务价格竞争问题,提出旁支付契约的初始化模型。在Bertrand博弈基础上,利用旁支付契约,构建了双寡头市场下两个服务集成商之间的产品服务价格协调机制。提出了产品服务价格协调路径,并分别从三种不同情形,探讨了旁支付契约机制在产品服务价格协调方面的应用问题。结果表明,与非合作策略相比,借助于旁支付契约,两个服务集成商各自的收益均有所增加;运用Nash仲裁方案和Shapley值建立的收益分配机制能够对总收益增加值进行公平合理地分配,确保双方协同合作的稳定性。最后通过企业数值实例,验证了旁支付契约在产品服务价格协调方面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建立了一个分析基于不同标准的双竞争专利联盟市场绩效的动态博弈模型。考虑一个由上下游两部分构成的完全信息垂直结构市场,其上游是专利标准许可市场,下游是差异化产品市场,运用逆向归纳法求解竞争性专利联盟情况下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并与单一联盟情况下的市场绩效进行比较静态分析。研究表明,竞争性专利联盟具有更高的市场绩效:(1)双竞争联盟降低了联盟设置的许可费,有利于新企业进入下游产品市场,促进下游厂商的竞争;(2)双竞争联盟降低了联盟收益,促进了上游企业的竞争,将利润从上游企业向下游企业转移;(3)双竞争联盟降低了下游厂商的生产成本,降低最终产品的价格,增加了产品的社会总产量,提高了消费者剩余。  相似文献   

20.
顾客随机选择模式下最终产品开发与模仿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朋 《中国软科学》2004,(7):132-137
在一个相互竞争的最终产品市场中,顾客往往是在一定品牌忠诚度下随机采用不同竞争品牌的产品,因此企业在制定率先开发还是等待模仿战略时,要充分考虑创新产品在竞争市场中的扩散形态,这使博弈分析变得更加复杂。本文在Bass创新扩散条件下,研究了改进更新产品率先开发或拷贝式模仿的利润和利润均衡点,进行了完全信息动态情况下两者之间的博弈分析。同时指出了在不完全信息动态情况下,研究企业率先开发或进行拷贝式模仿博弈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