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IS100中,属于电子政务方面的信息系统有35个。在过去的一年,电子政务承上启下,从政府主体到IT产业,再到公众服务,大小项目轮番上场,新的服务层出不穷,上演了一场精彩大戏。电子政务成为我国信息化的主战场,12金工程是主力军。 通过电子政务,政府希望能够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增加透明度,加强宏观、微  相似文献   

2.
区块链技术已拓展延伸到金融管理、物联网、公共服务等多个领域,世界各国也在积极探索并深入研究这一技术在电子政务服务中的应用,这些应用研究能帮助政府更加高效快捷地处理电子政务,并能提升用户使用体验、优化事务办理流程.通过对比分析国外爱沙尼亚"E-Residency"项目和国内"海淀政务"云平台项目,探讨了区块链技术在电子政务服务中的应用范围、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提出在以满足公众政务需求为目标的基础上,通过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完善对不同业务的协同治理以及推进信任体系化建设等策略,切实保证电子政务服务的方便快捷、透明规范、可靠可信.  相似文献   

3.
中小企业在开展国际贸易时,由于自身和环境的局限性,需要借助政府的电子政务服务完成相应的活动.本文以中小企业对电子政务服务的诉求和电子政务服务的态势为依据,论述电子政务为中小企业国际贸易提供服务的引导机制、支撑机制和增值机制.  相似文献   

4.
美国公共图书馆在电子政务中的合作角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文献分析法,从公共图书馆社会学的角度,对美国公共图书馆协助电子政务的现象进行了分析.认为,美国公共图书馆在电子政务援助服务与用户端服务方面承担了重要的合作角色,而这一角色扩展了美国公共图书馆传统的社会职能,在电子政务包容性和电子政务社会化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电子政务为公共图书馆提供了新的发展框架,也为电子政务发展提供了第三方的力量,这一宝贵经验值得我国电子政务借鉴.  相似文献   

5.
文章认为信息服务创新在促进日本电子政务变革的同时,正在引导日本走出一条以信息服务创新推进电子政务变革,电子政务的服务流程、安全流程和评估流程的新构,拉动ICT(信息通信)产业,以"数字日本的创新"拉升日本国际竞争力的新路.  相似文献   

6.
德国电子政务建设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电子化浪潮的来临,电子政务被提上了各国政府的议事日程,美、加拿大等国走在了电子政务建设的前列,而德国的电子政务则起步相对较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也一度落后.2000年,德国电子政务发展成熟度世界排名十几位,远落后于美、加拿大甚至法国、荷兰等国.然而到了2002年,根据Accenture公司给各国电子政务的排名打分,德国排名第9位,服务深度排第3名,迈入了锐意进取的国家行列.短短两三年时间,德国电子政务发展之快速、成就之显著令世人瞩目.  相似文献   

7.
基于主题图的电子政务门户知识导航系统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了当前电子政务门户导航系统应用现状的基础上,将主题图技术引入到政务门户知识导航系统的构建中,给出了基于主题图的电子政务门户知识导航系统体系架构,该体系框架通过建立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数据集、构建电子政务信息主题图,实现基于主题图的政务知识导航,向用户提供可视化浏览、检索导航等个性化导航服务.  相似文献   

8.
移动电子政务在中国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移动电子政务概述 移动电子政务是指借助移动通信数据服务而进行的政务活动.包括政府及公共行业应用移动通信技术实现管理、服务两项职能。移动政务具有移动性、个人性和实时性的特点.能够实现电子政务无法实现的功能.延伸到传统电子政务无法延伸的地方,  相似文献   

9.
周冰 《信息系统工程》2003,(1):11-12,15
说电子政务激情走来,其实并不夸张。去年,电子政务承上启下,在吸取以往经验的基础上盘兵布阵。从上到下,从政府主体到IT产业,再到,公众服务,大小项目轮番上场,新的服务层出不穷,上演了一场精彩大戏。从国家信息化的角度,电子政务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当然的主战场,I2金工程是主力军。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电子政务信息服务的现状,在个性化政务信息服务基础上提出进行交互式的电子政务信息服务,构建以用户模型为核心的交互式政务信息服务系统总体构架,再由抽象到具体对用户模型的建模过程和结构进行着重分析,明确用户模型在政务信息服务中的核心作用,有利于系统实现自适应检索,为用户提供一种个性化、智能化的政务信息检索服务,同时也有助于预期定位用户的需求从而进行主动推荐服务。  相似文献   

11.
随着电子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乡镇一级基层政府的电子政务建设成为当前电子政务发展的重点.本文首先对湖南省乡镇电子政务发展现状进行概括,然后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最后结合湖南省的省情,提出乡镇电子政务的建设思路和基本框架,探索一条发展基层电子政务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2.
论文重点对大数据给电子政务数据处理和信息服务带来的影响与挑战进行分析.大数据时代电子政务的数据处理具有数据处理复杂多样、数据存储海量、数据分析智能化等特征,论文同时分析了大数据时代的电子政务在信息公开、公众参与和在线服务等方面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电子政务在世界各国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兴起,因其本质是政府向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故政府电子化服务就成为其中最基本和最基础的组成部分.国际上著名的电子政务研究机构在测评电子政务的成熟度时,皆将政府电子化服务作为主要评估依据之一.在这方面,欧洲政府电子化服务走在了世界各国的前列,其经验和做法值得正在开展政府电子化服务的国家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为了有效利用分布在不同平台上的政务信息资源,实现政务信息资源共享,需要对分布在不同电子政务系统中的数据进行集成.首先,本文提出一种服务型电子政务架构,对运行在不同平台上的电子政务系统进行整合,通过Web Service、SOA等技术实现对政务信息资源的集成;其次,提出一种基于本体的语义中介模式,对不同平台上的信息源提供一种映射关系,并从本体角度对信息以及信息间的联系进行描述.这种面向服务的架构能克服传统电子政务模式的不足,对服务型电子政务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梅亮洁 《湖北档案》2007,(10):10-14
在电子政务建设风起云涌的当今社会,政府网站作为电子政务的主要载体,在电子政务中处于核心地位.它将政府的信息和服务在门户网站上进行集中,形成一站式服务.是政务公开的重要平台,是政府面向公众的最直接最广阔的窗口。一个政府门户网站建设运行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政府的形象,也影响着政府管理、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中国自1999年实施上网工程以来,政府网站的建设就以迅猛发展之势成为电子政务建设的最为突出的亮点.  相似文献   

16.
电子政务,简而言之,就是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改善政府的工作流程.近年来,它作为电子信息技术与管理的有机结合,已成为世界各国公共行政管理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当代信息化的最重要的领域之一. 一、国外电子政务的发展及现状 美国是电子政务的先驱.1993年,美国首次提出要"实现政府政府化,重组美国政府",各国的电子政务从此相继展开.目前,美国联邦政府一级机构和州一级政府已经全部上网,几乎所有县市都已建立了自己的站点.美国政府正在将一个个独立的网站连起来,做到网网相连,以便进行更加有效的管理和利用.除此之外,加拿大、英国、新加坡、韩国、日本等国家的电子政务发展无论从电子政务整体,还是从服务广度和服务深度等都代表了全球电子政务的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17.
论文阐述了公共图书馆开展电子政务服务的可行性和存在问题,并论述了公共图书馆开展电子政务信息服务方式,主要有:为电子政务建设提供信息,开辟政府信息阅览室,收藏电子政务信息,提供电子政务信息咨询服务,开发专题资料数据库等.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讨论了电子政务信息服务的运行模式和现状,从信息服务参与主体的差别导致的信息不完全问题入手,将电子政务信息服务置于政府与公众群体的渐进演化系统中,进而构建政府与公众的群体演化模型,通过对演化特性和政府公众群体演化相图的分析表明,电子政务信息服务的实现有赖于政府与公众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有赖于政府与公众间相互合作和信任.从而为提高电子政务信息服务能力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以公众为中心”的电子政务信息服务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公众为中心、服务社会大众是电子政务信息服务的价值追求.电子政务信息服务应该构建一种"以公众为中心"的主动引导型服务模式.这是一种基于公众政务信息需求,面向公众政务信息的活动过程的资源集约、信息集中、业务集成、服务个性化的信息服务模式.其目标是帮助社会公众获取需要的政务信息,解决社会生活过程中的实际政务问题.根据"用户中心"服务模式的特点,作者提出了一个"集成式"服务框架,并对其发挥的基本服务功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联合国正在着手全球电子政务知识库建设开发,有意在全球推动亚洲率先建设区域知识库.本文提出了建设亚洲电子政务知识管理中心的设想,同时指出上海市与联合国有着密切的联系,有着电子政务的最佳实践,还具有全球电子政务的研究能力,是亚洲电子政务知识管理中心的最佳选择.本文设计了电子政务知识管理中心知识库建设的内容结构,包括与服务对象相关的知识、与表现方式相关的知识、与政务应用相关的知识、与电子政务管理相关的知识、与电子政务推进研究相关的电子政务知识、与电子政务相关的技术知识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