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基于科学交流的网络文献交流模式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陈雅  郑建明 《情报科学》2005,23(10):1516-1520
科学交流的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文献交流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现代科学交流的需要,研究网络环境下的文献交流模式显得十分有现实意义。文章在论述科学交流实质的基础上,针对当前网络化的现状,提出了适合当前科学文献交流形式的网络文献交流模式——复合交流模式,并就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阐明了学术信息交流的相关概念,论述了传统学术信息交流模式和网络环境下的学术信息交流模式的优势和缺陷。以图书馆学为例,列举了目前五种网络环境下学术信息交流的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3.
浅论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交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程妮 《现代情报》2004,24(1):94-98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网络环境下的运用,出现了一种以网络为环境而进行的新型信息交流模式。通过对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交流模式与传统信息交流模式的比较研究,认为网络环境下信息交流将传统的直接交流与间接交流融合起来,具有“突破时空限制、时间间隔短、高度选择性和针对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成本低”等优势.并指出现阶段网络环境下信息交流存在的主要障碍.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消除障碍的对策和方法.并且分析这种新的信息交流方式所带来的影响,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企业中的情报交流模式及其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企业中的情报交流模式,包括传统条件下的正式交流模式和非正式交流模式、网络环境下的半正式交流模式,通过不同交流模式之间利与弊的比较,指出网络环境下的交流模式是未来企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李国红 《情报科学》2004,22(7):804-806,811
本文分析了基于Web的科学交流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基于Web的科学交流的基本过程,讨论了网络交流作为科学交流模式的必要前提及网络交流对传统交流角色的冲击,认为整个科学交流体系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而实现网上科学交流的社会化和普遍化需要全社会做出不懈的努力.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信息交流模式在网络环境和现代信息技术作用下,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由此而来的TDF(越培信息流)动摇了整个人类社会的传统的生存模式。作者对此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网络环境下信息交流有效控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信息交流模式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秦鸿霞 《情报杂志》2007,26(11):80-82,86
对米哈依洛夫的广义科学交流系统模式、Shannon—Weave通讯模型、严怡民的信息交流栈模式、许志强的情报交流守门人模式、周文骏的文献交流过程循环模式、周庆山的文献传播过程基本结构模式、拉斯韦尔5W模式、控制论传播模式、集中与辐射的传递模式、马莱兹克的大众传播过程系统模式、亚里斯多德的传播模式、罗杰斯和金凯德的辐合传播模式、施拉姆的循环模式、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进行了评述。认为米哈依洛夫提出的广义科学交流系统模式能够更全面地解释非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交流现象和规律,并指导信息交流和科学情报工作的实践;而Shannon—Weave通讯模型很好地解释了机器之间的信息互换,为基于计算机和Internet的现代信息交流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交流模式初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郝金星 《情报科学》2003,21(1):57-59
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的信息交流在网络环境下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文通过研究网络对信息交流的影响,分析网络环境下信息交流的变化,进而提出了信息交流的网络模型。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探讨网络环境下由信息交流主体、内容、渠道等的产生变化出发,分析了信息交流多元化特征;对图书馆作为中介角色在信息交流过程中,由传统和数字的融合的转变进行了探寻,提出了在当前的网络环境下构建多元化的图书馆信息交流模式的构想.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网络的兴起,非正式交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章分别从定义、交流手段、交流模式等方面对传统的和基于网络的非正式交流作了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文章认为,作为科学交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非正式交流的全新交流模式克服了传统交流的弊端,更好地适应了科学大发展的需要,然而,它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非正式交流,二者将长期共存,共同为科学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科研信息环境的发展,科学研究方式和学术交流模式进一步数字化和网络化,并且出现了越来越多富有成效的跨学科合作研究。在这种E-Research环境之下,图书馆、大学、研究机构、科技文献出版商和IT企业都在积极建设支持科研协同和共享的信息中心和网络平台。本文以四个不同类型科研协同信息平台为基础,分析现有的服务内容,结合科研协同信息空间(Research Commons)的相关研究,构建了一个以图书馆资源、工具和服务为基础的科研协同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2.
论网络载体环境下科学信息交流过程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方卿 《情报理论与实践》2002,25(2):95-98,114
The paper indicates that the scientific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process in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has lots of new characters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paper-based communication process.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dissertates 4 of these characters, that is, shortening of the communication process; quickening of communication speed and increasing of information quantity; virtualization of information organization and weakening of the door-keeper.  相似文献   

13.
学术交流与知识共享的新平台——机构知识库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钦琳 《现代情报》2006,26(9):150-151,156
数字化环境中,传统的学术交流体系已无法满足科研人员的需求,机构知识库便应运而生。它为传统的学术交流搭建了一个新平台,为科研机构研究成果提供了一个展示窗口。本文从机构知识库产生的背景、特点、现状及构建策略等几方面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4.
科技传播事业建设与发展机制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翟杰全 《科学学研究》2002,20(2):167-171
科技传播对知识经济发展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在知识经济背景下 ,必须把科技传播作为一项事业来发展。本文认为 ,发展科技传播事业必须重点解决四个方面的问题 :建立有效的科技传播政策体系 ,建设国家科技传播体系 ,发展科技传播产业 ,在科技传播中应用最新的科学技术 ;定位于“提高国家科技传播能力 ,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 ,科技传播事业应该选取一些重点发展方向 ,建立“公益—产业”双驱动的科技传播事业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15.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管理创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徐晓琳  朱瑾 《情报科学》2003,21(7):702-703,717
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赋予了图书馆新的特征,传统图书馆的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图书馆的发展。文章在论述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管理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6.
江亮 《情报探索》2014,(9):28-30
在阐释复合图书馆和信息传播学的概念、影响信息传播的技术因素、信息传播要素的基础上,引入经典5W模式和网络化传播模式,从复合图书馆的资源组织角度和用户服务角度对复合图书馆信息传播模式进行研究,进而建立基于用户信息服务传播模式。  相似文献   

17.
传统传播环境下企业营销传播活动对用户品牌态度形成具有显著影响,但社会化媒体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企业营销传播的生态环境,现阶段企业的社会化媒体传播并未获得预期影响力,需要从理论上对企业社会化媒体传播的策略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创新性研究。本文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基于企业传播信息内容主题、信息源、传播策略与用户再传播意愿和品牌态度间关系的理论假设,实证研究发现:企业社会化媒体传播对用户品牌态度有正向显著影响;信息内容主题类型、信息源、传播组合策略对用户再传播意愿有显著影响;用户再传播意愿对用户品牌态度的影响不显著等。研究结论丰富了企业社会化媒体传播的理论研究,对企业社会化媒体传播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