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科学交流模式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国红 《情报科学》2002,20(12):1322-1325
本文在简要阐明科学交流含义的基础上,讨论了传统交流模式对我国情报界的影响,分析了传统科学交流模式的理论在网络环境下面临的考验和网络环境下的科学交流模式的研究现状,提出加强对网络环境下科学交流模式与规律的研究势在必行。之后,介绍了两种基于论文的科学交流模式并进行了简要比较,指出两种模式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发挥优势互补,共同融合在现代科学交流模式中,但从总的趋势来看,公共域模式将因其符合社会的潮流而逐步成为占主导地位的科学交流模式。  相似文献   

2.
信息交流模式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秦鸿霞 《情报杂志》2007,26(11):80-82,86
对米哈依洛夫的广义科学交流系统模式、Shannon—Weave通讯模型、严怡民的信息交流栈模式、许志强的情报交流守门人模式、周文骏的文献交流过程循环模式、周庆山的文献传播过程基本结构模式、拉斯韦尔5W模式、控制论传播模式、集中与辐射的传递模式、马莱兹克的大众传播过程系统模式、亚里斯多德的传播模式、罗杰斯和金凯德的辐合传播模式、施拉姆的循环模式、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进行了评述。认为米哈依洛夫提出的广义科学交流系统模式能够更全面地解释非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交流现象和规律,并指导信息交流和科学情报工作的实践;而Shannon—Weave通讯模型很好地解释了机器之间的信息互换,为基于计算机和Internet的现代信息交流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科学交流的基本形式及其发展概况,认为科学交流有口头交流、印本文献交流、电子文献交流等基本形式,每种形式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技术背景下为适应社会需要而出现的,各种交流形式优势互补、同时并存。指出了印本文献交流形式中的期刊交流形式将在短期内继续处于主导的地位,电子文献交流形式将随着网络的发展和制度的健全而逐渐成为更受欢迎的科学交流形式。最后预示了将会出现的一种全新的科学交流环境。  相似文献   

4.
李国红 《情报科学》2004,22(7):804-806,811
本文分析了基于Web的科学交流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基于Web的科学交流的基本过程,讨论了网络交流作为科学交流模式的必要前提及网络交流对传统交流角色的冲击,认为整个科学交流体系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而实现网上科学交流的社会化和普遍化需要全社会做出不懈的努力.  相似文献   

5.
浅论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交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程妮 《现代情报》2004,24(1):94-98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网络环境下的运用,出现了一种以网络为环境而进行的新型信息交流模式。通过对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交流模式与传统信息交流模式的比较研究,认为网络环境下信息交流将传统的直接交流与间接交流融合起来,具有“突破时空限制、时间间隔短、高度选择性和针对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成本低”等优势.并指出现阶段网络环境下信息交流存在的主要障碍.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消除障碍的对策和方法.并且分析这种新的信息交流方式所带来的影响,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阐明了学术信息交流的相关概念,论述了传统学术信息交流模式和网络环境下的学术信息交流模式的优势和缺陷。以图书馆学为例,列举了目前五种网络环境下学术信息交流的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7.
信息交流系统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信息交流系统应包括网络环境与非网络环境,而网络环境中的信息交流只是非网络环境情报交流模式的一种延伸和发展,因此以前的情报交流系统即正式交流与非正式交流的划分还可以继续延用于信息交流系统中.  相似文献   

8.
企业中的情报交流模式及其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企业中的情报交流模式,包括传统条件下的正式交流模式和非正式交流模式、网络环境下的半正式交流模式,通过不同交流模式之间利与弊的比较,指出网络环境下的交流模式是未来企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科学中的马太效应现象,分析社会文献交流系统的某种本质性现象,并从文献交流系统的若干环节,提出克服马太效应消极作用的意见。  相似文献   

10.
李晓东  黄蕾 《情报杂志》2000,19(2):11-13
简要介绍了"科学交流"和"文献交流"两种学说,并对其进行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1.
杨瑞仙 《情报探索》2013,(11):8-10,13
对Web2.0环境下知识交流模式的特征进行分析,认为Web2.0环境下知识交流具有传统纸质文献环境下知识交流无法替代的优势,如交流速度快、成本低、不受时空限制、交流者身份虚拟化等。同时认为甄别知识的难度加大、同行评议的复杂程度加大、知识交流的安全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提出了新的挑战等,是Web2.0环境下知识交流所面临的问题。克服这些问题,有待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网络管理人员管理水平的提高以及法律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12.
网络环境下获取灰色文献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淑华 《情报科学》1999,17(6):592-594
本文以网络环境为载体,简述了灰色文献的含义、内容、特点,收集整理和科学管理等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3.
“民主模型”强调公众通过参与科技决策,同科学家、政府进行平等对话,从而实现科学传播。在交流即参与的实用主义思想影响下,“民主模型”提供的只是科学传播活动的理论构想。这就需要论述“民主模型”的实践前提、目标及方案,由此展开对公众参与科技决策的理论研究,揭示“民主模型”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当前突如其来的SARS暗示了21世纪人类生活环境的越来越变化莫测,为适应环境变化的要求,科学将越来越成为一种"行动中的科学",这就对基于传统科学观的现有科技传播体系形成了挑战。由于广告、新闻传播等在目前科技传播中处于边缘地位的大众传播力量本质上表现出对社会环境变化的强烈适应性,所以,当前的"行动中的科学"日益要求把这种边缘的科技传播力量提到中心地位。  相似文献   

15.
论网络载体环境下科学信息交流过程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方卿 《情报理论与实践》2002,25(2):95-98,114
The paper indicates that the scientific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process in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has lots of new characters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paper-based communication process.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dissertates 4 of these characters, that is, shortening of the communication process; quickening of communication speed and increasing of information quantity; virtualization of information organization and weakening of the door-keeper.  相似文献   

16.
贾佳 《现代情报》2017,37(3):96-101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科学知识的生产和交流提供更加便利的环境,而知识服务能够向科研用户提供高知识附加值的问题解决方案。本文从用户调研及需求分析入手,以Valued-added Application Platform of UC系统为基础,充分考虑信息环境安全、多学科交叉特征以及知识服务介入,设计并构建了基于知识服务的多学科群组交流社区模型。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科研信息环境的发展,科学研究方式和学术交流模式进一步数字化和网络化,并且出现了越来越多富有成效的跨学科合作研究。在这种E-Research环境之下,图书馆、大学、研究机构、科技文献出版商和IT企业都在积极建设支持科研协同和共享的信息中心和网络平台。本文以四个不同类型科研协同信息平台为基础,分析现有的服务内容,结合科研协同信息空间(Research Commons)的相关研究,构建了一个以图书馆资源、工具和服务为基础的科研协同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8.
论科研创新中的网络非正式交流及相关资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崔晓西 《科学学研究》2003,21(2):220-224
就科学研究、知识创新而言 ,信息交流过程的网络化将成为一种趋势。本文着重论述的是 :网络非正式交流与非稳定性信息资源的关系 ;网络的媒介优势导致科学交流中结构模式的变化 ;以及对网络信息流变、知识环境营造的观念认识和开发研究。  相似文献   

19.
网络环境下学术信息传播的变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燕今伟  刘峥 《情报理论与实践》2004,27(2):199-201,208
学术信息传播是人类科学活动的组成部分,是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介绍了学术信息传播模式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以参与学术信息传播过程的主要机构为出发点,探讨了网络环境下学术信息传播过程的变化,并简要分析了学术信息传播模式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