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近年来我国灾害频仍,灾难性的报道也受到了新闻媒体的重视。灾难性的新闻往往都是事件比较震撼的,同时灾难性的新闻报道都是负面性的消息,所以记者运用什么样的语言对灾难性事件进行报道至关重要。如果记者不能将报道做得恰如其分,就很可能会引起观众的反感。马航失联事件是近期我国最大的灾难性事件,从马航  相似文献   

2.
张宁 《新闻世界》2011,(9):206-207
本文比较分析了《环球时报》与《纽约时报》对于日本大地震这一灾难性事件的报道,从报道结构、消息来源、报道内容、报道视角、报道技巧五个方面,对两家报纸报道的差异进行比较与分析。  相似文献   

3.
由于中西方长期以来存在着意识形态、历史人文背景以及媒体功能认定等方面的冲突和差异,中西方媒体对灾难新闻的报道理念也有所不同。我们所说的灾难性新闻的报道理念,就是指媒体和记者在报道灾难性事件时所采取的报道方式、报道思想,以及对灾难本身的看法。下面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对中西方灾难新闻报道理念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4.
灾难性事件报道的"堵"与"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琪 《当代传播》2003,(3):75-76
在资讯日益发达的今天,公众对新闻事件的求知欲渐趋强烈,媒体在报道新闻事件时信息量越来越丰富,报道方式越来越灵活。这种变化尤其集中体现在灾难性事件的报道上。显然,面对灾难性事件,堵塞信息渠道已经不合时宜。如何成功地做好灾难性事件的报道工作成为媒体面临的一项新任务。成功的灾难性事件的报道应按照新闻自身的传播规律,运用新闻舆论引导社会舆论,降低灾难性报道的负面效果,在澄清事实的同时达到净化舆论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夏婷 《新闻前哨》2014,(10):79-80
灾难性事件包括自然性灾难事件和社会性灾难事件,灾难性事件报道就是通常意义上的"灾难新闻"。以报道灾难性事件为主要特征的灾难新闻,因灾难性事件意外出现具有突然性,冲突剧烈具有震撼性,后果严重具有负面性,影响广泛、久远具有社会性,备受各方的关注。面对灾难性事件,新闻媒体应当坚持及时、准确、客观的新闻报道原则,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提供丰富、连续的新闻信息,尊重和满足受众的知情权;讲究报道的方式和方法,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新闻理念。  相似文献   

6.
主持人语: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灾难性事件不可避免,与此相伴生,灾难性事件报道如影随形。党的新闻工作者是唯物主义者,对灾难性事件报道不能退避三舍。与一般意义上的正面报道相比,灾难性事件报道难度更大一些。难在哪里?难在既要及时报道,又要把好导向,要给人以信心而不是泄气,要有利于稳定而不是添乱。时机如何把握,角度如何选择,数量如何掌控,版面如何安排,这里面有思想导向,有宣传艺术。本期《前沿关注》讨论“把握好灾难性事件报道的正确导向”,选发6篇文章,其中有几位作者亲历过重大灾难性事件报道,如南丹矿难的揭露,巴—伽地震的目击,淮河一线的抗洪……他们以自己大无畏的实践显示,灾难性事件报道不神秘,不可怕,抓住要点,悟其规律,同样可以写出像正面报道一样鼓舞士气的篇章。  相似文献   

7.
所谓灾难性事件报道,是指新闻媒体对各种灾难事件的报道。这些灾难事件主要可分为“天灾”和“人祸”两大类,比如洪涝灾害、坠机事件、地震、瘟疫等等。灾难性事件往往以突发的方式出现,给个人与社会生活造成巨大的破坏和冲击。从传播学理论的角度来看,灾难性事件表现为自然  相似文献   

8.
“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江泽民同志谈舆论导向重要性的这番论述,对做好灾难性事件报道也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讨论如何准确把握灾难性事件报道的正确导向这一话题时,我们有必要重温这段论述,牢牢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以提升灾难性事件报道的宣传效果。按“三贴近”要求,必须重视灾难性事件报道灾难性事件,因其本身具备的反常性,自然为各类媒体所看重。党报作为媒体中的重要一员,承担着对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共同负责的特殊职责,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同样必须重视搞好灾难性…  相似文献   

9.
灾难性事件报道是指对给人类带来灾难的各种突发性事件的报道。灾难性事件一般包括自然性灾难和社会性灾难两大类。一类是以自然变异为主因的灾难,即自然灾害,如地震、海啸、风暴、冰  相似文献   

10.
杜玫 《新闻世界》2009,(2):57-58
“所谓灾难性新闻报道。是指新闻媒体对各种灾难性事件的新闻报道,包括对自然性灾难和社会性灾难事件两方面的报道”。  相似文献   

11.
浙江省已于2014年启动科技报告制度建设工作,并将在“十三五”期间建成全省统一的科技报告管理体 系,对浙江省科技报告制度建设进行研究探讨有着重要意义。文章简述浙江省科技报告制度建设的基本思路,介绍开 展制度建设一年来浙江省工作特色与成效,并建议从以下4方面入手深入推进浙江省科技报告工作:进一步实现与科研 项目管理的无缝衔接,推行科技报告规范化管理,建立和完善科技报告质量评价机制,进一步完善科技报告开放和共 享机制。  相似文献   

12.
由于调查性报道在采写过程中体现的独立性、原创性和复杂性,导致调查性报道如果控制不当,极易出现一些违背伦理准则的现象和行为.同时,调查性报道中更存在一些难以明确界定是非的伦理冲突行为.因此,本文尝试提出一些伦理规范方案,以保持调查性报道的向善性.  相似文献   

13.
记者发现新闻的四个阶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者的新闻发现目标包括发现事实真相、发现新闻价值、发现新闻表达方式。新闻发现思维贯穿于新闻采访写作的全过程,并通常表现在四个动态阶段:由新闻线索触发的新闻“灵感”;围绕新闻“灵感”所展开的对事实真相的预测;采访中印证事实真相、修正和确认报道主题;采访中依据报道主题和新闻表达规律发现、收集、挖掘素材。  相似文献   

14.
Being able to probive live coverage of breaking news events is one of the unparalleled strengths of television.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assess the opinions of 18–24 year olds about live television news reporting. Variables identified by respondents are characterized in one of three ways: awareness of live reporting; positive aspects of live reporting; and negative aspects of live reporting. From the more than 500 young adults surveyed, findings show most do not base their viewing habits on how often a news operation goes live or whether that operation happens to be first to hit the air with breaking news.

Respondents show strong agreement that live reporting gives the story a sense of immediacy, leading the positive attributes of live reporting. However, leading the list of negative attributes is the criticism that there are times when a live report is meaningless. There were differences in resoonses based on the market in which the respondents reside.  相似文献   

15.
2008年9月,"中国调查性报道研究"课题组在1100名人群中主要针对调查性报道的关注度和影响力进行调查.调查显示,在中国,调查性报道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报道方式,但是,其关注度和受众的满意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6.
This study helps bridge the existing divide between the knowledge on health news reporting in mainstream mass media and health reporting in media outlets serving Native American populations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current work presents the first survey of journalists working in Native-serving media outlets to identify role conceptions, perceived importance, and actual practices of health reporting. Aided in data collection by the Native American Journalists Association, findings indicate journalists (N?=?100) place a high value on their role as disseminators of culturally relevant health information. However, results conflict in regard to the prioritization of health news reporting. Although journalists recognize health news should be a top priority, they point to a general lack of will from news leadership to make it an organizational priority. Additionally, results show that although journalists have comfort and confidence in health-related reporting, access to qualified sources remains an area for opportunity.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互联网上博客世界的出现,由博客从事的“自媒体”(we media)信息传播,与专业媒体的报道之间形成了密切的互动关系。本文着重分析两种常见于博客传播中的、由博客展开的基于专业媒体报道的后续报道形式,从一个侧面探究博客传播对新闻报道循环链可能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杨扬 《新闻界》2008,(2):77-78
本文分析了要闻报道的本质与特征,以及分析实现"三贴近"的方法、路径等。  相似文献   

19.
周怡  黄玉浩 《新闻界》2008,(1):65-67
本文以山东大学威海新闻调查小组所作出的深度报道为例,分析如何认识深度报道的价值与意义,如何正确实现深度报道记者的选题定位,如何在海量的新闻信息中实现告知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和谐统一,在新闻各元素的价值博弈中实现其最高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20.
新媒体环境下的突发事件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突发事件报道的信息来源系统发生大的改变。在全世界范围内.“草根记者”在重大突发现场发布的新闻一次次产生了全球性的轰动效应。本文通过分析新的传播环境对我国现有突发事件报道机制的挑战,提出了一些加强和改进突发事件报道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