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作者和出版社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合作伙伴;出版社编辑洞悉作者、物色作者、服务作者、培养开发作者,讲究与作者真诚合作的艺术,是建立和发展出版社高素质作者队伍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2.
从选文作者构成的角度对人教版初中语文实验教材的分析,发现新作者多、外国作者多、中国古代作者多、不同身份的作者多等特点,而传统名家作者少、女性作者少、少数民族作者少、同龄作者少等不足。这些发现可为编审者、执教者、研究者提供参考,以便在实际工作中加以弥补和改进,确保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从选文作者构成的角度对人教版初中语文实验教材的分析.发现新作者多、外国作者多、中国古代作者多、不同身份的作者多等特点,而传统名家作者少、女性作者少、少数民族作者少、同龄作者少等不足.这些发现可为编审者、执教者、研究者提供参考,以便在实际工作中加以弥补和改进,确保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新闻类学术论文与参考文献的主体互文性是作者、互文本作者、学术群体、读者之间的关系,表现为:(1)作者与互文本作者、学术群体的一致、交叉、极性互补关系;(2)作者与读者的一致关系。作者与互文本作者、学术群体的互文是作者构建学术论文的观点、理论、方法的基础,是学术论文发展与创新的基础;作者与读者的互文表现出作者构建学术论文是以“读者为中心”。学术论文与参考文献的主体互文性表明:(1)作者具有多重角色:作者、互文本作者、学术群体、读者。(2)参考文献是独立的主体,也就是说,参考文献对作者角色的建立具有反作用。(3)学术论文的创新是建立占主导地位的作者角色,并发展成为未来的互文本作者角色、或未来的学术群体的代表角色。  相似文献   

5.
新型的学报编辑作者关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有编辑作者关系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认识上的偏差、合作关系的非共生性、信息沟通的单一线性。这造成编辑和作者之间的相互不理解甚至误解。要构建新型的高校学报编辑作者关系就必须消除认识上的偏差.体现编辑选择稿件的客观、公正和公平;编辑作者多元化互动,体现编辑作者的共生关系;建立多渠道沟通,实现编辑作者的认知层面、情感态度和学术价值多元融合;关注青年作者成长与培养,实现编辑作者关系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郑诗锋 《培训与研究》2008,25(6):110-112
现有编辑作者关系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认识上的偏差、合作关系的非共生性、信息沟通的单一线性。这造成编辑和作者之间的相互不理解甚至误解。要构建新型的高校学报编辑作者关系就必须消除认识上的偏差.体现编辑选择稿件的客观、公正和公平;编辑作者多元化互动,体现编辑作者的共生关系;建立多渠道沟通,实现编辑作者的认知层面、情感态度和学术价值多元融合;关注青年作者成长与培养,实现编辑作者关系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做好学报的作者工作是办好学报的一个重要条件,若想构建新型和谐的有利于学报发展的高校学报的编辑作者关系,学报编辑就应从尊重作者、加强与作者的沟通、注重对作者的培养并建立作者数据库几个方面入手,这样学报的编辑工作水平才能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8.
尊敬的广大作者、读者:《电化教育研究》自实行文章标注通讯作者以来,发现了诸如通讯作者未履行相应义务的问题。为规范《电化教育研究》通讯作者署名问题,结合国际上学术期刊通行的做法,现对通讯作者署名作如下说明:1.通讯作者必须是研究负责人、成果责任人、通讯联络人。原则上,通讯作者应具有高级职称。  相似文献   

9.
作者中心主义是作者权体系的灵魂核心,其产生于法国大革命时期。它将作者置于著作权权利结构的中心,并赋予作者神圣的精神权利。作者中心主义的哲学基础是浪漫主义、康德与黑格尔的人格权理论、近代主体性哲学和传统解释学,这些哲学为作者的文学财产权提供了合法性基础,这也是作者中心主义得以源远流长的内在原因。但结构主义、语言哲学、哲学诠释学的兴起与主体范式的破产直接动摇作者中心主义的哲学基础,使作者权扩张的合法性遭受质疑。  相似文献   

10.
尊敬的广大作者、读者:《电化教育研究》自实行文章标注通讯作者以来,发现了诸如通讯作者未履行相应义务的问题。为规范《电化教育研究》通讯作者署名问题,结合国际上学术期刊通行的做法,现对通讯作者署名作如下说明:1.通讯作者必须是研究负责人、成果责任人、通讯联络人。原则上,通讯作者应具有高级职称。  相似文献   

11.
张妮娜 《考试周刊》2011,(53):207-208
作者的表妹无意中成为作者的学生,站在老师的角度,作者有机会发现表妹作为学生的另一面。通过接触,作者了解到表妹承受的压力、面临的问题,通过一番努力,最终帮助表妹重拾自信、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12.
汉代王充《论衡·超奇》是中国古代首篇作者论,其中系统而全面地论述了作者理论和作者批评理论.王充作者论的核心是“超奇”说,这既是对作者身份的确立和对作者价值地位的认定,又是对作者构成要素的高度概括.我们可从“述”与“作”、“尚用”与“尚文”、“精诚”与“虚妄”、“珍古”与“惜今”等角度发掘其作者意识和作者批评意识,从而为作者批评理论的建设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构建编辑与作者的和谐关系,科技期刊编辑需构建和谐的编辑理念,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加强自我和谐建设;注重培养和提高协调审稿专家、作者、读者以及编辑同仁和谐相处的能力,善于与作者及审稿专家沟通;树立“质量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公平公正对待每篇稿件;善于换位思考,尊重理解作者。唯有如此,才能与作者建立一种平等、和谐、融洽的关系,从而增强科技期刊对作者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有利于科技期刊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武斌 《文教资料》2010,(18):197-199
后结构主义宣判了作者的死亡,作者不再是文学作品中的权威话语拥有者,作者的权威、意图与身份都被解构,作品和读者取得了独立自足的地位,作者在阅读与解释中并不具有优先权。女性主义文论面临着建立女性自身的文学传统的艰巨任务,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作者问题。面对被打倒的作者,女性主义文论遭遇到历史的反讽,处于矛盾的境地,一方面赞同巴尔特宣布了作者之死,将女性从作者的家长式权威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又不愿意抹杀作者,重视个人经验在作品中的表达,谋求女性作者的身份的一种建构。  相似文献   

15.
出版产业化环境下编辑决策要牢固树立作者意识,这是由作者及其文稿在编辑活动中的重要位置与独特作用决定的。它要求编辑主体树立与作者平等相处的理念;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作者心理;善于、敢于、巧于接受来自作者的挑战;具有善待作者的慧眼与能耐。  相似文献   

16.
西方文论中的作者论有主体性作者论、超主体性作者论和非主体性作者论几种主要形态。主体性作者论将作者本人的才能、情感、意志、生活经历和体验等看作其创作的支配性因素,典型代表有天才论、传记批评、情感论、直觉论以及体验论等;超主体性作者论则认为作者受到了外在于他或他无法控制的力量的支配,比如神、无意识或集体无意识、意识形态以及传统等;非主体性作者论主要认为主体是一种语言的建构,受语言的支配,文本书写是一种语言的编织。  相似文献   

17.
隐含作者概念自提出以来引起了不少的争议。隐含作者这一概念是否具有必要性,即到底存不存在隐含作者?隐含作者在文学批评中起什么作用?通过回顾、梳理这些争议,本文认为隐含作者在叙述交际中是的确存在的,不光如此,隐含作者概念在文学批评中除了很重要的历史意义之外,还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文章对中国文化的结构、格局、未来发展及儒学、现代新儒学等中国文化研究中的十大重要理论问题发表了作者独到的见解 ,这既是作者关于中国文化的对话 ,也是作者的中国文化观  相似文献   

19.
处理好编辑和作者之间的关系对于提高出版物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编辑应与作者保持同志式的互助合作关系,与作者时常联系、如朋友般相处,以积极的态度做好服务工作,从多角度维护作者的权益。处理两者关系时还要注意明确主次关系,以同一标准对待不同的作者,严肃对待部分作者的侵权行为。  相似文献   

20.
对作者心理的探究就是站在作者的立场,走进作者的心里,带着作者那样的想法,用作者的眼光去看人看事、观物观景,也就是"知人论世"。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性格禀赋,基于文本探究作者的情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