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5 毫秒
1.
环境影响评价是环境类专业应用性比较强的专业必修课。结合环境影响评价EIAPro A、EIAPro W、EIAPro N等虚拟软件,引入案例式教学法,从教学理念、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实践结果表明,通过引入案例教学与虚拟软件,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
《环境质量评价》课程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本文通过实施案例教学,主要包括教学案例的选取、案例教学过程的设计等方面,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增加了师生间的良性互动,从而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使学生能够完整准确地理解并掌握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正确灵活地运用这些基础知识和方法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满足市场对环评专业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以培养学生环境影响评价实践能力为目标,环境影响评价职业资格考试为导向,采用渗透式教学、案例式教学和实践式教学等,对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和实践,将课程教学与职业资格考试紧密结合,提高了学生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能力,也为学生今后顺利通过职业资格考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案例与现场教学方法以及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现状,并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相关内容案例与现场教学实践。案例和现场教学法教学效果总体较好,但应关注如何教学内容安排、案例选择、教学效果等评价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案例与现场教学方法以及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现状,并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相关内容案例与现场教学实践.案例和现场教学法教学效果总体较好,但应关注如何教学内容安排、案例选择、教学效果等评价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为了适应社会对职业资格标准和就业准入制度重视的需要,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目的,文章详细分析了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式教学的确立依据、物质基础以及课堂内容紧密结合案例的讨论式教学、学习过程的考核和学习方法的训练等内容,最后讨论了案例式教学的体会。  相似文献   

7.
《环境影响评价》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单纯依赖理论教学难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通过运用实践教学方法,结合教学效果的调查,以探讨有效的实践教学模式.结果表明,课堂的案例分析、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的模拟实践、提高实践教学课时是《环境影响评价》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通过实践教学方式改进,有助于学生对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理解...  相似文献   

8.
在总结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岗位基础知识培训特点的基础上,就我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岗位基础知识培训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总结了解释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练习巩固法、口诀教学法、突出重点法、倒叙教学法等的应用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9.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是大学环境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综合性专业课。本文按照精品课程内涵,注重建设内容的质量,将教材与环评技术导则相结合,并增加案例教学,体现课程教学的新颖性和专业特色,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环境影响评价》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而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是课堂理论教学的延伸及实践。在学生培养向工程应用型倾斜的教育大环境下,充分利用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以增强学生对环评相关知识的实践应用愈为重要。本文对《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与实践,结果表明,案例教学和任务驱动等教学法的应用,可较为显著的提高该课程设计的效果,提高学生对环评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1.
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作为水文地质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文章在剖析目前课程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基于案例教学,从优化课堂教学内容、提升案例教学效能、合理安排教学活动、完善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探索。实践结果表明,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对于进一步完善水文地质专业课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探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环境影响评价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应结合实际环评工作进行教学活动;我国环评制度发展迅速,而教材相对滞后,这就要求教师以最新的环评动态和热点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新、调整和补充;教学应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并引导学生关注环评动态,引导学生不断拓宽知识面;以信息量大且直观性强的多媒体教学为主,辅以灵活性强的板书教学可以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是高职高专环境类专业的主干核心课程之一,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学生运用环境影响评价知识的能力。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理论和实践教学的经验积累,主要从课程标准制订、教材选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和考核方面出发,分析探讨了高职高专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的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4.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是教育部确定的五类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类型之一。为解决“环境影响评价”课程传统线下教学中的难点问题,在课程教学中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实践。构建了“课前预习+课中研习+课后复习”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包括课前知识传递、课中知识内化、课后知识提升三个环节。在教学实践中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融合了课程思政、线上导学、翻转课堂、案例分析、小组辩论、模拟仿真、过程考核等多种教学方法,在教学内容、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方面形成了鲜明特色。学生成绩纵向比较结果表明,教学改革效果良好,为高校“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针对在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的传统授课方式的缺陷,提出案例教学改革方式,并对案例教学的内容、效果、不足及展望等方面进行系统探讨.  相似文献   

16.
针对环境伦理学课程教学和实践活动进行了初步研究。文章首先探讨了环境伦理学课程开设的必要性及其重要意义,并从教材的合理选择、教学内容的整合优化、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革以及课程成绩考核体系的构建等角度提出切实可行的教学与实践活动,以达到提高该课程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浅谈《典型案例评析》课程教学法的尝试与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学教学有必要开设《典型案例评析》课程。该课程教学是一种新型教学尝试,具体包括课前准备和课上讨论与评判两个阶段。该课程教学应在案例选取、案例汇编、教师选任、授课对象与时间确定、教学效果把握等方面改进。  相似文献   

18.
生态旅游是旅游管理高等院校的一门专业课程,也是一门文化素养课程,传统授课方式教学效果差。高等农林院校许多专业具有自身优势,结合生态旅游课程特点,从优化教学内容、增加案例教学、加强实践教学、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创新教学理念以提高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等视角对高等农林院校生态旅游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了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