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声像档案是以感光记录、磁记录和激光记录为记录技术的感光型档案、磁性型档案和激光型档案的总称。它除了具有传统档案的记录静止符号和数字的功能外,还可以记录图文、声音、动画等音频信号和视频  相似文献   

2.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与办公自动化的普及,利用磁记录技术存储的档案信息越来越多.如何最大限度地延长磁记录档案的寿命,更好地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已成为档案工作者研究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3.
检索是档案部门与用户之间互动的楔口。建立档案计算机检索系统能充分揭示和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将静态的“死”档案转变成动态的“活”信息。并向社会各界提供利用,有助于推动档案信息化事业的繁荣与发展。一、档案计算机检索系统的涵义档案计算机检索系统是以电子计算机作为检索设备,将档案信息以二进制代码形式记录在磁性载体或光学载体上,由计算机检索软件进行控制.对输入的档案信息进行整理、存储、检索、输出、统计等操作的一种检索系统。它与其他手工检索的差别在于档案检索系统是以计算机作为检索设备:档案信息不是以汉字形式记录在计算机上的.而是以计算机能识别的语言,也就是所谓的0、1形式的二进制代码形式记录的;  相似文献   

4.
新型载体材料对档案工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长期以来,档案部门所保存的主要是纸质档案,档案保护工作主要围绕纸张和字迹的耐久性展开.随着光学技术、磁记录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电子技术的发展,档案载体增加了许多新的形式,越来越多的社会活动不再采用纸张和字迹材料记录,而是以新型载体和记录方式而存在.  相似文献   

5.
电子信息汹涌而至,以档案实体为主的传统档案时代,将逐步向以光学磁性材料为载体的电子件时代过渡,一场人类活动记录、信息留存、信息传输方式的变革正在悄然进行,并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思想观念、工作方式和档案职业的未来走向。本试图从电子件“前端控制”的视角重新审视未来档案工作的角色。  相似文献   

6.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谈病历档案在医疗保险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静 《山西档案》2004,(5):45-46
病历档案是国家档案的组成部分,是科技档案的一个类别,是现代医院管理信息的主要载体,是现代医院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依据,可以追溯到悠久的历史源头。病历档案曾称“病例”或“病史”,中医称“诊籍”、“脉案”,后称“医案”,美、英等国称“病案历史”或“医学记录”。1953年我国卫生部予以正式定名称为“病案”。  相似文献   

7.
渠诚 《档案管理》2008,(5):21-23
以“档案形成在前”学说的角度看来.档案馆中的部分“档案”并非真正意义的档案.而是被赋予档案信息的文件。档案是对历史事件的最为直接的记录.而历史事件的记录又大多是关于人的言行的记录.档案因此具有记录支配社会活动的人的观念与动机的价值。分析出档案的这种价值.对未来的档案实践工作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十一五”期间,青岛市档案事业发展仍然将档案服务视为主攻方向.以公共服务型的档案事业为发展方向,以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为重点。以服务促进档案工作水平的全面提高。围绕这一指导思想,要通过实施“六项工程”。实现构建全市档案事业管理“四个体系”的总体目标.即建立全面、系统记录青岛发展历史的档案资源结构体系,科学、先进的档案信息化管理体系,开放、优质的档案服务体系.高效、规范的档案工作管理体系。进而不断提高档案信息的服务能力、安全管理能力和综合开发能力。[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从微观机理视角分析数据与记录因子的本质联系,构建档案的记录结构模型,探讨数据与档案的双轨共生机理和动态演化路径,对我国档案数据化实践提出若干建议。记录因子是逻辑上不可再分的独立记录单元。数据本质上是记录因子的结构化集合。档案具有原始记录性,其壳层结构模型由“记录核”“记录幔”“记录壳”“记录表”构成,“记录核”中的记录因子以隐性或非结构化形态存在。数据与档案分别处于“信息世界”和“机器世界”,是两种彼此相互依赖、共存互补的记录资源。数据与档案的演化分为“档案到档案”“档案到数据”“数据到数据”“数据到档案”四种路径,记录因子在“隐含态”“黏着态”“离散态”“集合态”“聚合态”之间动态变化。档案管理机构应当建立数据和档案双轮驱动的工作机制,开展记录因子抽取技术攻关,进行档案数据本体建设试点,推动国家层面档案数据资源中心协作网络的规划建设。  相似文献   

10.
何嘉荪 《浙江档案》2023,(12):32-33+36-38
德里达实际上认为,凡信息在人脑外得到记录即“档案化”。既然如此,保证信息数据及其记录、演化过程自身,从始至终“真实、完整、准确”的管理(治理)活动,可称之为“档案化管理”。今天将其延伸至“数据治理”领域,则可称之为数据的“档案化治理”。这事实上要求在数据治理中运用档案学理论,但绝非“照搬”,而是走“扬弃”之路。一方面,在区分档案学基础理论与应用理论的基础上,对不适应新技术新实践的应用理论主动“抛弃”,另一方面,对揭示客观规律的档案学基础理论则在修正补充的基础上继续“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1.
执行以“件”为单位整理归档,由于有整理操作简单、查找方便、适应现代化管理和档案的销毁鉴定等优势,越来越得到广大档案工作者的认可。目前,一些档案馆还把以“件”为单位整理档案的范围由文书档案延伸到声像档案、基建档案、科技档案等等。以“件”为单位整理档案有许多的好处,然而在编目的过程当中,人们注重的是对“正件”题名的揭示,“附件”内容却往往被忽视,从而造成档案利用的质量下降,档案的现行价值和历史价值被削弱,本文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感触,与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12.
磁记录是利用磁质材料为媒介记录、贮存和传递声图信息的,包括音频、视频、图文等不同形式的信息记录方式.  相似文献   

13.
傅薇 《档案天地》2003,(4):12-14
模糊性认识之一———信用档案的属性对“信用档案”认识的模糊性 ,首先来源于对其性质的不确定 ,有观点甚至认为信用档案已不再是档案了。例如 ,有的文章明确表示信用档案“同传统意义上其他种类的档案有一个本质的区别” ,“主要来自于各种门类 ,各个方面的档案记录 ,是对档案的加工 ,更注重其所蕴涵的信息 ,属于档案资料的范围。从严格意义上讲 ,应当称为‘信用资料’”。其理由在于“信用档案除了可能来自自身的生产、经营和实践活动 ,还可以来自对整个社会其他部门档案的咨询 ;它既可以以原始档案的身份发挥其作用 ,更多地是对原始档案…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信息化和信息社会化的进程中,档案数量越来越多。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档案载体材料不断地变化,缩微型(胶卷、胶片等)、声像型(影片、录音带、录象带等)和机读型(磁性材料、光盘)等新型载体材料相继问世,电子档案大量涌现。虽然新型载体档案的历史并不长,但由于它们具有记录速度快,记录范围广,记录密度高,记录信息形式多样,易于检索、拷贝、传递等特点,发展很快。新型载体档案与纸质档案相比不仅类型繁多,载体成分复杂,而且结构与性能也完全不同。这些新型材料均属于高分子化合物,质地较脆,不如一般纸质档案容易保存。对于新型载体档案,不仅要保护好档案信息的载体,还要保护所载的信息。因此,加强对新型载体档案保护技术的研究,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5.
杨青 《兰台内外》2023,(15):14-16
档案开放鉴定是档案部门的一项重要业务,也是新时代档案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以档案信息“供需耦合”为视角,探讨了档案信息“供需耦合”与档案开放鉴定二者之间的联系,分析了档案信息“供需耦合”视角下档案开放鉴定现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优化档案信息“供需耦合”,做好档案部门档案开放鉴定的对策措施,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档案用户教育是指帮助用户更充分更有效地接受和利用档案的活动。这种教育活动既不同于高等院校的档案专业教育,也不同于档案人员的继续教育,它是以档案用户为对象使之最佳地利用档案的一种教育。也就是说,档案馆不但给用户以“猎物”,更要给用户以“猎枪”;不但给用户以知识和信息,更要培养和增强用户的信息意识、情报利用能力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技能。  相似文献   

17.
浅谈如何开展新时期馆藏档案利用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红 《贵州档案》2002,(2):23-25
档案是人类历史的真实记录,其巨大的价值要靠人们的充分利用才能体现出来。档案馆保管着的档案文献,是档案工作者眼中的无价之宝。我们尽心尽力地以优良的设备、精良的技术和忘我的精神保护着这些宝藏。但这些只是手段,不是最终目的。档案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为党和国家各项工作提供档案利用,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服务。因此,档案利用工作是档案工作联系社会的一个窗口,也是档案工作中最富有活力的一个环节。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亟需档案信息资源。但目前,我国档案的“藏”与“用”还存在着巨大…  相似文献   

18.
现阶段档案信息化进程加快,传统档案归档模式下收归困难、流程繁琐、时效性差等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关注,如何应用信息技术实现档案信息快速处理,提供信息支持成为研究关注的焦点。本文在电子档案生命周期视域下以电子档案“生成、捕获、长期保存”为管理分期,从具体企业业务出发,结合企业电子档案管理工作实际情况,提出归档范围+保管期限+档案分类方案+N个业务标准的电子档案归档模板创新,在档案管理规划、业务设计、运行流程、工作标准几方面达成统一管理标准。  相似文献   

19.
《新上海档案》2005,(11):29-30
吴广平在《中国档案))2005年第10期上撰文认为,地方档案管理“条块分割”的现象致使地方综合档案馆档案来源范围越来越窄,档案实体和信息条块分割,无法使社会共享档案信息。文章提出,要确立档案“属地管理”的原则。在我国的档案工作基本理论中,“馆藏档案”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档案馆档案的数量、种类和馆藏结构,是多年来衡量一个档案馆整体水平的重要指标。但是“馆藏档案”的概念,仅仅局限于档案馆对已进馆档案的分析统计,不能体现一个地方属于国家档案资源的整体状况,在对属地档案的整体考量上,存在局限性和不确定性,不利于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对当地档案资源的总体把握。  相似文献   

20.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以声、光、磁为介质的声像档案的产生越来越普遍,数量也越来越多,它与其他载体形式的档案一同记录着我军的发展,具有信息记录密度高、信息传递准确逼真、信息受众覆盖面广、形象生动的特点,能直接再现活动的场面实物和音响,往往起到文字记录材料所不能起到的作用和效果,具有特定的凭证和依据作用。因此,声像档案已成为军队档案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声像档案收集工作,寻求声像档案收集的对策,加大军队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将是开发军队档案信息资源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