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使教育模式产生了质的飞跃,探索并构建基于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是教育界亟待解决的课题。为适应在校园网络环境和互联网环境下基础教育的新学习方式的开展,我校积极探索网络环境下的学科教学改革。下面笔者以语文网络学堂的教学实践为例,谈谈如何构建基于网络环境下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而有效地优化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良好的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2.
一、问题的提出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中小学"校校通"工程的全面实施,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借助网络丰富的信息资源进行教学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学生小课题研究最大的特点是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能力,改变传统教与学的方式,教与学的重心不再仅仅放在获取知识的层面上,而是转到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上,使被动地接受转向主动地探究学习。基于网络下的学生小课题研究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提出的。二、学生小课题研究的基本步骤基于网络环境下学生小课题研究一般采取课题研究小组的组织形式。在整个研究活动过程中,都是由…  相似文献   

3.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中小学“校校通”工程的全面实施,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借助网络丰富的信息资源进行教学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学生小课题研究最大的特点是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能力,改变传统教与学的方式,教与学的重心不再仅仅放在获取知识的层面上,而是转到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上,使被动地接受转向主动地探究学习。基于网络下的学生小课题研究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提出的。  相似文献   

4.
"网络环境下建构性学习环境的设计研究"是中央电教馆专项课题"基于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子课题.本文总结了该子课题三年的研究情况,着重阐述了课题研究的成果,探索了如何优化专题学习网站模块的信息呈现,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情境;如何优化网站的组合结构,为学生提供渐进学习环境;灵活设置交流平台、学习工具,为学生提供协作学习环境;设计多层次、多形式的形成性练习,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检测学习情境.课题还探索了网络环境下教学流程的设计,以最佳地发挥环境设计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石春玉 《山东教育》2005,(10):34-34
信息化教育最根本的特征是教育信息资源的利用和信息技术特别是多媒体网络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如何利用当今宝贵的信息资源使学生在一个更广阔的空间学语文用语文,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在互联网资源的支持下,语文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学生也在互联网资源环境中增强了学习能力,现就网络环境下阅读教学的优势谈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6.
《基于网络环境的课程整合研究》课题基于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经过大胆探索总结出网络环境下学科教学工作和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形成了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五段”工作机制和“六环”教学模式,初步实现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促进了学生知识更新能力和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和发展空间,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7.
《基于网络环境的课程整合研究》课题基于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经过大胆探索总结出网络环境下学科教学工作和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形成了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五段”工作机制和“六环”教学模式,初步实现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促进了学生知识更新能力和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和发展空间,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8.
网络技术具备丰富的信息资源共享、网状的信息呈现方式、开放的时空范围和强大的交互功能等优势,为教师创设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实施新课程提供了理想条件;各种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学科资源库、教育专题网站、教育论坛、网上大学等,为学生开辟了全新的学习空间和方式。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各个学科的教学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网络环境下数学教学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如何将网络技术与数学教学有机整合,  相似文献   

9.
李锦兰 《河北教育》2004,(10):30-30
作文教学耗时、低效,一直是困扰广大教师的一个问题。自从我校开展了《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学》这个研究课题后,我们开始致力于研究网络环境下的作文教学,并做了一些大胆的尝试。通过实践,我们真切地感到:网络为作文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作文因网络而变得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10.
以网络化、数字化、多媒体化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正在改变人们传统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也影响教育的内容与方法,促使教育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式的变革。我们在进行全国“十五”课题研究中,大胆使用网络教室,在网络环境下进行语、数学,英语等学科化知识的教与学的实验与研究,发现在这种教学环境下,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固定的、一成不变的、单向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1.
我校开展《基于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研究已经三年了,这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旨在通过创设一个信息量大且颇有人文色彩的网络环境,使学生在情感内驱力的作用下,积极主动地去获取、整理、创造性地加工信息,切实有效地实现对当前知识的意义建构过程,最终更进一步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本文以教学《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为例,探讨如何在小学教学实践中实施“基于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一、构筑平台,学习方式多样化教师利用Microsoft Frontpage网页制作软件,自行设计集图、文、音、像等信息于一体的《圆明园的毁灭》的学习…  相似文献   

12.
潘俊华 《成才之路》2014,(28):42-42
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学,利用互联网上的大量资料以及传播迅速的特点,大显独特的内在魅力。网络环境下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不仅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也有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交流的能力,让学生快乐地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3.
何雪珍 《广西教育》2005,(7B):61-61
2001年以来,我校开展了《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构建自主学习模式的实验研究》的课题研究。我作为历史学科的负责人,在研究当中获益非浅,建构了可以让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进行自主学习的学习网站,制作了不少网络课件。在实验研究中,我们认真比较了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模式和传统的教学模式,发现在信息时代的今天,让学生掌握和利用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模式来学习,有许多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可能具有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讨论在网络教育环境中教师提供哪些要素支持在线学习,教师如何更好地协助学生完成在线学习,以及学生如何发挥主动性进行在线的协作学习。通过探讨网络环境下教师引导学生的在线协作学习,旨在通过网络环境下的教师教学和辅导学生学习研究的经验总结,为课题"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提升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研究"提供网  相似文献   

15.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学生小课题研究,能使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网络环境下得以实现,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围绕本校语文科组的《在语文教学中建立新型的“三维教学体系”》课题,笔者开展了《依托网络,开展语文主题活动》的研究,旨在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使学生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掌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从而在学习过程中较好地整合知识和能力,激发创造潜能。基于语文主题活动的特点,我们依托网络优势,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相似文献   

17.
《网络环境下的互动英语教学实践与研究》课题是全围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与教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专项课题《中小学信息技术比较研究》的子课题。自2002年1月开题以来,学校立足信息技术科研前沿,优化网络环境,突出英语教学的互动性,探索出了一条在网络环境下改革英语教学的新路。  相似文献   

18.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充分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中央电教馆教育技术研究十一五立项《网络环境下探索学习模式的研究》课题的研究,对网络环境下中学研究性学习模式的建立和开展进行探索和反思提供了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9.
历史学科与信息技术的课程整合离不开庞大.便捷的网络环境,五联网以其内容丰富,可选性强、覆盖面广等特点.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想像力,并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获取信息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参与意织,使学生的学习方法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符合课改的方向。对教师而言,重要的是如何尽快熟悉网络环境下的各种信息技术及其运用.即“入门”.“到位”,才能引领学生操好互联网这柄双刃创在茫茫史海中辨明方向,破浪前进。围绕着探求网络环境下的历史教与学模式.寻找网络化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最佳结合点,我们提出了本课题。  相似文献   

20.
2000年下学朋开始,我校承担了全国十五规划课题、广东省十五重点课题“思想政治课网络教学与学生主体性发展研究”的课题研究,在师资培训、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课网络教学的调查问卷、学生学习模式的转变、网络教学模式的设计和实验、思想政治课网络环境的建构、思想政治网站的制作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