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翻译重视语言的转换,更重视文化的转换.翻译界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因素处理方法是:以目的语为归宿的归化和以源语为归宿的异化.文章从三部分入手:第一部分详细地介绍了归化派和异化派的观点;第二部分指出译者应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读者对象选择不同的翻译方法;第三部分以翻译实践为基础,分析具体的翻译方法中体现的归化和异化.最后,文章指出翻译中归化和异化要适当,过分的归化和异化是翻译的歧路.  相似文献   

2.
英若诚是我国著名的戏剧翻译家。他在中国戏剧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就。翻译中对文化信息的处理方法,一般分为以源语文化为归宿的异化和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归化这两类。作者以英译中《推销员之死》为例,对英若诚在戏剧翻译中的归化策略具体运用进行分析,探究其翻译策略是如何处理文化负载词,习俗俚语等文化信息,并进一步总结其采用归化策略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从韦努蒂所提出的“异化”和”归化”翻译法中,可以对应地引出翻译中一般对文化因素处理的两种方法,即主要以原语文化为归宿(异化)的翻译和主要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归化)的翻译。尽管两种方法都有其存在价值,但归化翻译扭曲了被翻译文化的文化身份,而异化翻译法对于保存文化“异质因素”尤为重要,且有利于彰显多元文化,从而确立翻译中的文化认同。因此,在对中国文化中令人瞩目的古诗翻译时,异化翻译是保留中国古文化特质不二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异化与归化的讨论是在文学翻译当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归化认为译文应以目的语或译文读者为归宿,异化则主张应以源语或原文作者为归宿。本文以人民文学出版社于2009年出版的《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囚徒》,译者为马爱农、马爱新姐妹的中文译本为研究材料,探讨异化与归化的翻译方法在文学翻译中的使用,分析该译本的翻译特点。文章表明在跨文化翻译中,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的选择和应用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异化和归化除了排斥性和对立性之外,更有兼容性和并存性的一面,不存在绝对的异化和绝对的归化,它们在翻译过程中互相补充,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5.
“归化”与“异化”是翻译理论中传递文化内涵的两个重要翻译策略,在国内外曾经引起了广泛争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使用“归化”还是”异化”的能动选择受制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以“OTHER quachs,plague take them”中译本为例,笔者从归化与异化的概念、文化因素及其翻译、信息对等和归化与异化的融合等四个方面浅析了归化与异化翻译策略的异同,进而得出译者只有在翻译教学中采用归化与异化翻译策略相互融合的原则,才能够实现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内涵的鉴赏和吸收,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科学素质.  相似文献   

6.
以模因理论为指导,通过跨文化语言转化中归化与异化的分析,指出在翻译过程中,既要解构源语模因,还要重构目的语模因,并对比各自语言文化的差异,选择合适的翻译手法,来达到归化翻译或异化翻译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习语是文化的精华,因寓意丰富、短小精悍而深受人们的喜爱。但同时其强烈的民族文化特征也给英汉互译带来了障碍。"异化"与"归化"作为翻译两大主要策略,代表着两种截然不同又互为补充的翻译处理方式。本文从文化的角度系统探讨了"异化"与"归化"理论在习语翻译过程中的应用,通过对具体实例的分析详细阐述"异化"与"归化"各自的理论价值,并得出了在习语翻译过程中应以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结论,希望从理论层面对习语译者与读者有所启示。同时旨在促进中英跨文化交流,抵制民族中心主义,帮助以汉语和英语为母语的读者更好地了解彼此的语言和文化。  相似文献   

8.
翻译是一项跨文化的交际活动 ,翻译中两种语言的转换必然会涉及两种文化信息间的转换 ,过度的归化和异化都不利于信息的交流。文化再现的原则体现了翻译的实质和任务 ,英汉两种语言翻译中对文化因素处理的关键是在语言转换中再现原语文化的信息 ,其实质是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9.
归化和异化是翻译中广为运用的两种基本策略。本文以契诃夫短篇小说《ТолстыйиТонкий》译本为例,研究归化与异化两种策略在翻译中的具体运用,倡导归化与异化相结合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0.
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现象由来已久,这种现象在文学翻译中尤为普遍。主要分析傅东华译作《飘》中的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傅译一直被看作是归化译法的代表,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个译本中也采用了异化翻译策略。可以说,任何一部译作都不可能是绝对的归化或绝对的异化翻译,归化和异化作为两种翻译策略并无明显界限,它们相互交叉,共存于翻译之中。因此,译者在文学翻译中应灵活运用这两种策略,而不应走极端。  相似文献   

11.
“归化”、“异化”作为两种基本的翻译策略是翻译研究和争论的焦点之一。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重点界定了归化、异化的另一英文术语adaptation的概念并指出了它与其他英语术语的关系;明确了“归化”、“异化”和直译、意译在使用范围上的不同,对区别这两对概念提供了操作性强的标准。  相似文献   

12.
笔者认为异化和归化作为两种翻译方法比较,异化翻译拥有实践中的优势。本文从读者的主观能动性,,翻译方法论的发展,以及全球文化的一体化潮流来分析,得出上述结论。但同时我们也不能排斥归化翻译,翻译者也应当在实践中充分发挥它的补充作用,使翻译过程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国际间文化交流的势头会越来越强;作为国际间文化交流的媒介之一的翻译也会越来越注重对其中所涉及的文化因素的处理。异化、归化作为两种主要的翻译策略受到了很多学者的重视。本文试图在对异化、归化发展进行回顾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异化、归化选择的根本决定因素,同时对三种特殊情境异化、归化的选择做了具体说明,旨在最终找出翻译处理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将从历史、语言、文化这三方面重新审视归化与异化这对翻译上的传统对立体,进一步说明归化与异化不是一对二元对立体,归化中有异化,异化中也包含归化,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的角度理解归化与异化。  相似文献   

15.
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现象由来已久,而这种现象在文学翻译中尤为普遍。本文主要从归化与异化的角度来分析对比《葬花吟》的两个英译本,进而探讨文学翻译中策略的选择问题。鉴于文化交流的目的,笔者认为译者在文学翻译中应坚持"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原则。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旅游业越来越发达,为了向外国游客介绍中国文化,导游口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归化异化的角度对乐山大佛导游口译进行探讨,研究在导游口译中基于归化异化策略采取的翻译方法,以期在以后的导游口译中可以灵活采用各种翻译方法,完成高质量的导游口译。  相似文献   

17.
归化与异化--内容与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指出了翻译理论中归化与异化措辞方面的不一致而产生的误解及导致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提出归化和异化的观察角度问题,归化与异化和内容与形式的关联,即内容可归化,形式可异化。  相似文献   

18.
从文学翻译的基本使命角度审视了变异的异化翻译策略,分析了这种以异化为主、归化为副的文学翻译策略的可取性和可行性,认为文学翻译的基本使命是满足广大普通读者的审美需求,传递异域文化和引介表达方武则是文学翻译应承担的微不足道的任务.  相似文献   

19.
从汉语习语的英译谈文化异质的传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习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和文化背景。其翻译不仅要译出其意义内涵,还要译出其民族文化特征与形象色彩,源语文化的异质性的引介必然以异化策略为主,归化为辅。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将从意识形态以及译者主体性这两个方面重新审视归化与异化这对翻译上的传统对立体,进一步说明归化与异化不是二元对立体,而是归化中有异化,异化包含归化,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的角度理解归化与异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