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醉翁亭记>是初中语文课本中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佳作,几百年来以其崇高的思想境界和独有的艺术魅力受到历代文人墨客的推崇.文中的太守虽遭贬谪,却能在与民同乐中得到心灵的慰藉,这是一种和谐;太守与宾客、百姓同游滁山,人与自然交织一体,融于一画,这也是一种和谐;除此之外,文章思想内容丰富,音韵流畅优美,这又是一种和谐.本文主要从官民和谐、天人和谐、音韵和谐三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2.
教育是一种生态系统,这主要是指教育是由有机成分通过有机联系而构成的一个整体。从这个观点出发,本文认为在教育领域实现和谐的理念有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教育系统和平行系统之间的和谐;二是教育系统内部的和谐。从这个两个内涵出发,本文进一步探讨了和谐教育的理念与发展、规则、差异、冲突等观念之间的关系,认为和谐教育是一种发展的教育、和谐教育需要合法的规则、和谐教育要尊重正当的差异和和谐教育需要有序的冲突。  相似文献   

3.
营造和谐校园环境是构建和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校园环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是广大师生在特定的环境中创造的一种与社会、时代密切相关。又有校园特色的人文氛围、校园精神和生存环境。加强和谐校园环境建设,构建和谐校园研究是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全体师生和谐发展的需要。几年来。在“营造和谐校园环境”这一子课题研究中,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4.
幼儿园一日活动是实施幼儿园保育教育的主要途径,孩子们一天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幼儿园度过的。这需要教师科学合理地安排好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全面提高幼儿园一日活动质量,促使幼儿体、智、德、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和谐"作为一种社会状态,包含着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人的和谐.和谐社会需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物质资源的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为了实现人与人的和谐这一更高目的,同时,也需要人与人的和谐来促进.  相似文献   

6.
朱春花 《培训与研究》2008,25(10):101-103
教育是社会系统中的一种现象,社会需要教育的支持,教育需要社会作依附。教育的和谐会推动社会的发展,帮助社会和谐;社会的发展与和谐,又会推动教育的进步。社会和谐与教育和谐是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相互依存、交互影响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和谐,配合得当和匀称的意思。形象一点说呢?和谐是一种自然美:青山绿水,那是一种恬静;春梅绽雪,那是一种素雅;秋穗披霜,那是一种端庄;霞映澄塘,那是一种绚丽。这里的美,美在自然,美在和谐,若“登山山无脉,临水水无源”,便谈不上和谐了。和谐是一种默契:“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宝黛初会,心灵感应,似曾相识,息息相通,这是一种和谐;夕阳西下,两位银发夫妇相携相扶,漫步在故乡小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处处亲切,处处情深;海峡隔不断柔情,风风雨雨几十年,终究博得彩云归,这又是一种和谐。和谐是一种规律:月亮绕地球转,地球绕太阳走,…  相似文献   

8.
教育是社会系统中的一种现象,社会需要教育的支持,教育需要社会作依附。教育的和谐会推动社会的发展,帮助社会和谐;社会的发展与和谐,又会推动教育的进步。社会和谐与教育和谐是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相互依存、交互影响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从三个方面论述了马祖道一禅法的和谐理念:一是从"即心即佛"探讨出和谐思想来自于人的内心,来源于自心对于现实生活的感悟;二是从"非心非佛"挖掘出和谐思想得自于我执的祛除;三是从"平常心是道"提炼出和谐思想服务于社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和谐课堂教学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歧奖 《中国教师》2008,(23):39-41
<正>和谐教学是一个由来已久的问题。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对这一问题进行过思考,在他所创建的儒家教育思想中就闪烁着和谐教学的理性光芒,他的教育功能观、培养目标观、教学方法观等都蕴涵着和谐教学的理念。近年来,这一问题再度引起很多学者和一线教师的关注。因为,我们现实的课堂  相似文献   

11.
从要素角度看,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方向,和谐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方式,创新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方法。这三种要素相互作用,形成了科学发展观的结构:一是人本、和谐、创新相互区别而形成的科学发展观的静态结构;二是人本、和谐、创新相互联系而形成的科学发展观的动态结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遵循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把握科学发展的核心;坚持和谐发展,把握科学发展的根本;坚持改革创新,把握科学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守望和谐     
春天,春风拂面,花红柳绿,草长莺飞。这是一种和谐。夏天,艳阳高照,蝉鸣不断,蜻蜓荷花。这是一种和谐。秋天,秋风萧瑟,落叶飘飘,天高云淡。这是一种和谐。冬天,月光清冽,雪花纷飞,银装素裹。这是一种和谐。季节轮回,草枯树荣之间,饱含了一方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13.
和谐校园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因此,一个和谐的学校必定需要一个优美的环境;一个和谐的学校要有美好的校园文化;一个和谐的学校里师生、同学之间一定是和睦的、互帮互助的;一个和谐的学校必须拥有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  相似文献   

14.
一、建立民主、和谐、轻松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敢于活跃起来 我们必须建立一种民主、和谐、轻松的课堂气氛。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做到:  相似文献   

15.
建设一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成为当代中国所面对的新主题。从美学的角度看,和谐便是一种美;从物理学角度看,这是一种对称和平衡;从哲学角度看,这便是辩证的统一;从政治和管理的角度看,这便是一种公正和稳定,所反映的是社会组织的控制和发展的良性循环。本文试从"和谐"的历史认识与现实价值目标作一思考。  相似文献   

16.
张宁 《考试周刊》2013,(2):146-146
"和谐"是一种境界,昭示着关系的融洽;"高效"是一种速度,意味着目标的实现。和谐高效课堂是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的课堂;是传道育人与教书授业的统一的课堂;是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的并重的课堂;是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的和谐的课堂,是实现目标的课堂。构建和谐高效的物理课堂就需要构建和谐的学习生态环境;建立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给学生营造平等、民主的学习氛围,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给学生提供独立创新的舞台。  相似文献   

17.
对和谐文化进行学理上的探讨,对其历史方位、时代方位和价值方位进行定位,才能明确其内涵和精神实质,解决和谐文化“是什么”这一根本问题。在宏观社会层面,和谐文化是一种理念和精神;在中观文化系统层面,和谐文化内蕴文化类型、层次和结构特征等本质内容;在和谐文化构成要素的微观层面,和谐文化代表一种文化良序。现代形态是和谐文化的形态存在,社会主义是和谐文化的灵魂。  相似文献   

18.
学生暴力事件频发的原因之一是青少年学生心灵中缺乏宽容精神。宽容是一种值得提倡的美德,它有利于个人福祉的增加和社会和谐的发展。让学生“学会宽容”,需要从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维度创设宽容的环境,这也是一种示范性的宽容教育;让学生“学会宽容”还需要直接的宽容教育,宽容教育应避免方式上的“灌输”,需要具有内容和方法上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19.
和谐校园建设是一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系统工程;树立稳定观念、人本观念、全局现念、创新现念,是建设和谐校园的认识基础;在和谐校园建设中,需要紧紧抓住宣传与教育这一重要武器,推进理论建设打牢思想基础,创新思想工作凝聚师生合力,发展先进文化建筑精神支柱。为建设和谐校园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我们认为,大力推进和谐校园建设,确立目标是前提。制定目标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出发点,实现目标是建设和谐校园的最终目的和归宿点。  相似文献   

20.
刘鑫 《教师》2012,(8):79-79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是教育工作者永恒的追求,而构建和谐课堂就是实现这一追求的重要途径。本文立足于构建和谐课堂这一目标,从如何完成构建和谐课堂活动中所提出的相关任务和要求入手,论述了加强师师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介绍了两种常见的师师合作形式以及在合作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