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蔡娟 《惠州学院学报》2000,20(2):105-108
现行高师课程体系总体上未能满足培养具有人文素质、能力素质和适应时代需要的新型师资的需要; 高师课程体系的改革应紧扣高师培养目标、师范性定位、实践性和时代需要来进行。普通教育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教育专业课程, 是高师课程体系的有机整体, 改革当追求人文性、学术性和师范性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2.
蔡娟 《惠州大学学报》2000,20(2):105-108
现行高师课程体系总体上未能满足培养具有人文素质、能力素质和适应时代需要的新型师资的需要;高师课程体系的改革应紧扣高师培养目标、师范性定位、实践性和时代需要来进行。普通教育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教育专业课程,是高师课程体系的有机整体,改革当追求人文性、学术性和师范性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3.
高师院校教育改革的核心是教学改革,关键是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我们要在把握影响高师院校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因素的基础上,遵循全面发展、整体优化、师范性与学术性统一、科学性与人文性统一原则,积极探索优化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4.
本在分析了目前我国高等师范院校课程体系中存在的比例失调,师范性不强,重专业轻通识,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高师课程体系改革的几条对策。即高师课程体系改革应建构科学的课程体系,合理安排课程类别与比例;增大教育课程比重,突出师范性;增大通识课程比重,加强通才教育;加大实践性课程比重,重视实践环节。希望这些观点能够在高师课程体系改革中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分析了目前我国高等师范院校课程体系中存在的比例失调 ,师范性不强 ,重专业轻通识 ,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了高师课程体系改革的几条对策。即高师课程体系改革应建构科学的课程体系 ,合理安排课程类别与比例 ;增大教育课程比重 ,突出师范性 ;增大通识课程比重 ,加强通才教育 ;加大实践性课程比重 ,重视实践环节。希望这些观点能够在高师课程体系改革中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高师续本科教育是与高师普通本科教育并存的一种特殊层次的师范教育 ,二者虽然培养目标一致 ,但教育对象各异。现行高师教育课程体系在人文性及师范性方面的缺陷 ,必然导致高师续本科教育对象人文素质不高和师范性特征不明显。高师续本科教育不仅要避免重蹈覆辙 ,而且要全力弥补现行高师教育课程体系已造成的人文性及师范性不足 ,努力将教育对象培养成为“会为人师、会教学育人、会教育科研、会学校管理”的新型中学教师  相似文献   

7.
高师课程体系与初中课程体系各有自己的特点,前者可以概括为专业性、学术性、职业性和生活性,后者可以概括为基础性、综合性、差异性、生成性。两种不同层次的课程体系以高师学生为中介,形成了多维度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8.
高师续本科教育是与高师普通本科教育并存的一种特殊层次的师范教育,二者虽然培养目标一致,但教育对象各异。现行高师教育课程体系在人文性及师范性方面的缺陷,必然导致高师续本科教育对象人文素质不高和师范性特征不明显。高师续本科教育不仅要避免重蹈覆辙,而且要全力弥补现行高师教育课程体系已造成的人文性及师范性不足,努力将教育对象培养成为“会为人师、会教学育人、会教育科研、会学校管理”的新型中学教师。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教育的"儿童文学化"趋势要求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加强儿童文学课程的建设。构建全新的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程体系势在必行。层递性、实践性、综合性和地域性是构建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程体系的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10.
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的素质在于职前课程.本文分析了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提出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存在过于注重学术性,课程内容重复较多;师范性不足,实践教学低效;课程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提出高师课程要进行整合课程科目;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完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1.
杨曦 《怀化学院学报》2006,25(3):98-102
纵观整个20世纪的中国文学,自鲁迅以来,一直到世纪末的新写实主义作家,在其浩浩荡荡的作家队伍中,有相当多的作家都在自己的作品中描写农村生活,反映农民的生活,他们的创作活动大多与农村生活息息相关,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20世纪中国文坛半数以上的作家都可以归入“乡土文学”作家的行列,而他们的作品又构成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主流,因此“乡土文学”可说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一条主干。从“五.四”时期的为人生和反帝反封建到八、九十年代的回到生存本身,20世纪中国“乡土文学”的主题发生了多重变迁,对整个20世纪中国“乡土小说”的主题变迁作了系统的梳理。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职业指导课程20世纪中期由欧美各国兴起,20世纪末传入我国.2003年我国教育部将之纳入课程体系。大学生职业指导课程改革应从教学理念更新、校本课程开发、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法改进等几方面开展。改革的核心是减少指导内容,增加训练环节,切实提升大学生的职业素养与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剧,各国纷纷将外语作为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相关数据分析表明,英语从20世纪初的冷门学科到世纪末已然跻身为被80%以上的国家纳为学校课程体系的一匹黑马,剖析其原因主要有国际局势的变幻、世界文化圈制度化动态影响以及语言不再被看作意识形态的载体.  相似文献   

14.
本文回顾了中国地质大学“岩石学”课程自著名的岩石学家、教育家池际尚院士开创至今的59年光辉历程,包括“岩石学”课程开创和奠基(1950~1966),“文化大革命”的破坏及其后的复苏(1966~1980)、“岩石学”课程全面发展(1981~1996)和面向21世纪“岩石学”课程的新变革、新发展(1997~)等四个阶段。重点叙述了第四阶段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继续继承和发扬重教学、重实践、重改革的优良传统,进一步精心打造“岩石学”精品课程的变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农村教育和培训应为社区建设服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救国、科教兴国的理想持续推动了中国100年的教育改革。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教育改革的前辈看到新学摧毁了维系中国农村基层的文化和教育传统,乡村发展停滞。过去25年的教育改革和大规模发展使得农村教育问题愈加棘手。教育改革走向决策权高度集中、管理方式单一、教育内容统一,难以满足农村广大地区各类社会人群的文化教育需求。农村建设需要知识和技能,更需要有居住者参与和协作的社会支持体系。非正规教育培训、边干边学是人类传承文化知识和发展技能的动态式教育培训和自我教育培训的方式。成人的非正规教育是社会进程中参与者共同建构新社会形态、创造知识技能、达到概念和行动认同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 中国成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认真反思20世纪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认清新世纪给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将有助于我们建立崭新的中国成人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有利于富有个性和创新精神的人才培养,并有利于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因此,作为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发展 突破口的课程体系改革应引起我们的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我国学者对课程论学科建设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我国课程论的发展经历了初建、停滞、重建、成形和发展五个阶段。我国学者对课程论的学科基础、学科性质、学科地位、学科体系、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学科群建设等进行了探索。基于对这些探索的分析,笔者认为,我国课程论的发展必须解决的三个问题:能否建立一门共认的课程论;课程论的学术品位;我国课程论学派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郑庆全 《教育学报》2007,3(2):35-40
针对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几个问题的认识,结合对20世纪国外新教学论处理类似问题的思路考察,总结出20世纪国外新教学论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如下启示:如何对我国教育传统进行继承与批判;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理论和我国基础教育实践中原有的理论如何匹配和衔接;如何衡量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条件性因素;如何调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和教育实践的隔离;如何更好地应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由于道德理性对主体意识的规约与引领,中国作家在20世纪婚恋文学的叙事中基本采取了道德叙事的策略。这种叙事策略制约着婚恋文学的深层叙事结构,使20世纪中国婚恋文学呈现以道德叙事样态。道德理性在20世纪中国文化语境的流变,形成了婚恋文学中个性主义婚恋叙事、革命道德主义婚恋叙事、传统道德理想主义婚恋叙事和审美快感化的后现代道德婚恋叙事四种基本形态。婚恋叙事样态的更迭衍变又形象地展示着道德理性流变的脉络。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进入中国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完全正面的,我的理论正试图回到散文上去,与读者是亲近的,插科打诨的把我的观点说出来,非逻辑的\无理之理,我不会再写那种纯粹的学院派的理论了,我觉得那种论文是对理的谋杀。中国那些伟大的论文,《老子》、《庄子》、《论语》和《文心雕龙》哪一篇是用现在这种制蜡的论文模式,语言写的?中国最伟大的论文莫不是散文式的,包括朱熹、王阳明。如果中国的20世纪的新文化影响的论文这个小传统不自我反省,想想被文革抛弃、毁灭的那个伟大传统,只是一味地模仿西方,是没有前途的。中国当代教育的严重危机就来自以那种论文模式为基础的考试制度。而西方最近的思想家例如福科、罗兰.巴特、德里达等无不试图把他们的论文写得非理性,非逻辑,散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