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为解决传统支架长期滞留体内诱发支架内再狭窄的问题,设计一种新型可回收外周血管支架,并对其安全性与有效性进行力学分析。首先建立支架和外周斑块血管有限元模型,对支架进行压握、自由扩张过程的有限元分析,比对分析结果与径向支撑力测试结果,发现误差小于10%,验证了支架有限元模型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再对支架植入及回收过程进行仿真模拟,分析与血管耦合条件下支架与血管生物力学性能。压握过程中支架最大应变为5.919%,回收过程中支架所受等效应力最大值为691MPa,均小于支架材料镍钛合金最大弹性应变及屈服应力。自膨胀扩张过程中血管所受最大等效应力值为0.592 6MPa,支架回收过程中血管所受等效应力最大值为0.536 6MPa,均小于血管损伤应力。试验结果表明,新型可回收外周血管支架理论上是可回收的,并且在植入以及回收过程中,其力学性能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单点与双点拉剪点焊试样的疲劳特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单点与两点焊拉剪点焊疲劳试样分别进行了疲劳试验,观测了疲劳裂纹的形状和萌生位置,分析了两种试样的疲劳性能。通过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同等载荷作用下两种试样的变形,对比两种试样的载荷幅寿命关系,认为两点试样的承载能力约为单点试样的两倍。基于此,使用单点试样的载荷幅寿命曲线,预测了两点试样的疲劳寿命,寿命预测结果与实验寿命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3.
疲劳破坏作为一种常见的失效形式,直接关系到机械结构的寿命,通过有限元软件ANSYSWorkbench能够准确计算出机械结构的疲劳寿命。通过SolidWorks建立三维实体模型,在ANSYSWorkbench中进行网格划分,对于液体冲击及螺栓预紧力作用分为两种环境进行静力学计算。将两种环境叠加处理,再通过ANSYSWorkbench中的FatugueTool模块进行非比例载荷疲劳寿命分析。然后根据管道的疲劳寿命结果,优化螺栓预紧力大小,选取最优螺栓预紧力实现管道疲劳寿命的最大化,优化结构的疲劳强度。结果表明,经螺栓预紧力优化后,管道疲劳寿命提高了10%。  相似文献   

4.
根据NISSIAN系列车用CDROM支架的结构设计模型和设计要求,建立了支架的静力学模型和有限元模型,通过对模型在规定试验载荷下的静力学和随机疲劳分析,说明了减少CDROM支架设计时的材料厚度不仅不影响产品的设计要求,而且还大大降低了产品的成本和实现了轻量化设计的要求,也提高了企业的实际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设计一种新型血管支架用于血管狭窄治疗。针对目前制备生物可吸收血管支架(BVS)在装备和技术上的不足,提出了结合生物3D 打印和静电纺丝制备复合生物可吸收血管支架(CBVS)的新方法。首先,用 PPDO材料通过3D 打印制备支架内层;然后,配制壳聚糖和 PVA 混合溶液,通过静电纺丝制备支架外层。力学性能测试显示,结合3D 打印和静电纺丝制备的支架要好于仅采用3D 打印制备的支架。在支架上种植细胞试验表明,细胞在支架上有良好的粘附和增殖,因为外层含有天然生物材料壳聚糖。所提出的复合成形工艺和方法,为后续构建可控携载药物支架提供了很好的思路。该 CBVS 可用于血管狭窄治疗。  相似文献   

6.
为了验证掘进机主驱动轴承性能,选用两套4.8 m级试验轴承,在轴承综合性能试验平台上开展复杂工况下的加载测试,分析不同工况参数对主驱动轴承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规定工作载荷工况下,径向力Fr最大波动幅度为3.57%,轴承稳态轴向力和倾覆力矩的波动幅度最大不超过3%,主驱动轴承运行状态平稳。试验后对轴承进行拆解,轴承轴向游隙和径向游隙均满足轴承技术要求,且轴承状态良好。  相似文献   

7.
发动机气缸盖是较易发生疲劳破坏的发动机零件之一,其机械疲劳强度与螺栓预紧力之间存在关系。利用Solidworks建立气缸的简化模型,导入Workbench中进行静力学分析:在Workbench中建立两个不同的载荷环境,利用组合求解功能对螺栓预紧力和气缸盖受到气缸内气体的最高爆发压力进行线性组合,完成非比例载荷的疲劳寿命计算,得到不同螺栓预紧力下的气缸盖疲劳寿命曲线,由此获知螺栓预紧力和气缸盖疲劳寿命之间的关系,这为合理选择螺栓预紧力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钎料良好的热、力学行为是微电子芯片高可靠性的重要保证.在交互温度载荷作用下,钎料层的蠕变及疲劳特性往往直接决定电子芯片的使用寿命.该文通过高、低温蠕变行为测试,构建了更大温度变化范围的Sn3Ag0.5Cu钎料蠕变本构模型.应用有限元热固耦合方法,将钎料蠕变本构模型嵌入到碳化硅绝缘栅双极晶体管(SiC-IGBT)功率模块...  相似文献   

9.
在役管道材料的低周疲劳性能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在役输油管道的X60材料进行了低周疲劳性能测试。拟合得到管道材料的应变-寿命曲线公式,依据管道材料的低周疲劳性能,预测该输油管道的疲劳寿命,为管道的安全维护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材料力学行为试验与分析的教学效果,将人工神经网络(ANN)方法引入到腐蚀疲劳实验分析中。以7075铝合金材料的腐蚀疲劳循环失效实验分析为例,应用BP算法建立了载荷参数及腐蚀疲劳寿命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建立基于ANN的腐蚀疲劳寿命预测模型,并利用VB与Mablab混合编程实现分析模块的可视化。实践证明:ANN与材料力学行为试验分析方法的有效结合弥补了硬件试验的不足,激发了学生学习材料力学行为试验与分析课程的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选取橡胶块胶板式、聚氨酯密封胶灌注式和双组分PU密封胶灌注式三种加载块与飞机结构模拟件粘接后,采用MTS810液压伺服疲劳试验机通过施加拉-压双向载荷的静强度和疲劳寿命试验方法完成了可行性研究,然后在某型飞机减速板进行了双向加载试验的考核验证,从而发展了一种施加拉-压双向载荷的试验方法。该方法能够满足复杂飞机结构静强度和疲劳试验中施加拉-压双向载荷的技术要求。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加载所采用的胶布带相比,三种形式加载块的静强度、疲劳性能和加载速率均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2.
参考疲劳标准试验方法,设计适合薄带疲劳测试的试样形状尺寸、试验参数及试验方法,用于监控材料在疲劳性能方面的变化,同时为提高材料疲劳寿命而研制新的材料、改进生产工艺提供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3.
通过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测试,金相检验和断口分析等对泵轴断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由于泵轴工艺退刀槽加工圆角曲率半径过小,加工粗糙度大而引起的应力集中,是泵轴断裂的重要外部因素;同时泵轴材料的热处理存在问题,导致材料性能下降,使泵轴在交变载荷作用下发生了疲劳断裂。  相似文献   

14.
开发了一种喷雾式反应装置喷嘴的雾化性能测试系统,介绍了实验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实验测试内容,并给出了相应的实验案例。该实验测试系统主要由动力源系统模块、雾化喷嘴模块及测量模块三部分组成,实验内容涉及流量特性、喷雾锥角、雾化均匀度、雾滴粒度大小及分布等参数的测量。通过喷嘴雾化性能测试系统的开发,为改进和优化雾化喷嘴结构提供了重要的参数,同时也为喷雾式反应装置选择雾化喷嘴提供了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常规疲劳试验方法在油气管柱疲劳性能测试中存在实验效率低、能耗高等问题,为了便于油气管柱疲劳科学实验与教学,基于共振原理研制了一套油气管柱共振弯曲疲劳实验平台,主要包括油气管柱试件、传动系统、支撑系统、安全防护系统以及测控系统。完成油气管柱实验平台的设计、加工、安装及测试。结果表明,该实验平台可有效开展油气管柱疲劳性能测试,并采用油气管柱共振弯曲疲劳实验平台开展实验教学,实现了理论与实验教学的有机结合,学生可深入了解油气管柱共振原理及疲劳损伤过程,对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疲劳监测系统是监测关键结构部件疲劳损伤状态最有效的手段,而应力求解是疲劳监测系统中最为耗时的一个处理步骤,该步骤的计算性能将影响系统的整体性能。对.NET平台的并行计算技术进行了探讨,以疲劳监测系统中的应力求解为例,构建了一个支持并行计算的应力求解器,充分利用多核CPU的硬件资源,通过真实的热工数据,测试并验证了多核并行计算技术,结果显示其能够显著提升应力求解的运行效率,为疲劳监测系统的整体性能提高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7.
冯强  仲梁维  李磊 《教育技术导刊》2017,16(11):172-175
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软件ANSYS Workbench提供了全新的协同仿真环境,其数据接口兼容众多主流三维建模软件,可实时进行数据共享与传递。利用三维建模软件SolidWorks建立某车辆制动转向支架实体模型,并将模型通过数据接口导入ANSYS Workbench。使用软件静力学模块进行有限元分析,在优化设计模块中通过改变支架结构尺寸进行参数化优化,以获取承受特定载荷下最小结构重量的尺寸方案。基于仿真平台的有限元分析与优化设计,既缩短了研发时间,又降低了生产成本,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机械零件随机疲劳载荷的统计分析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机械零件载荷的时间历程特性,分析了随机载荷的循环计数法、峰值计数法和雨流计数法等统计分析方法,提出了随机疲劳载荷的概率分布函数及疲劳载荷谱的编制方法。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一种工作于ISM频段FSK通信模块的研制与测试.电路使用CC1101芯片、利用26MHz晶振稳频,模块采用2FSK调制方式,中心频率为433.916MHz,以Atmel的Mega 16L微处理器为控制芯片.用模块进行数据包的发送,接收实验,并在两台PC机的终端编制程序,对其误码率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模块具有较好的无线通信性能.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高速货运列车转向架弹簧的耐疲劳性能,对两个炉号的棒状60Si2CrVAT弹簧钢用相同工艺热处理后,在MTS880材料试验机上进行了三点弯曲疲劳寿命对比试验,实验载荷采用阶梯式增加法;用扫描电镜对弹簧钢的疲劳断口和基体组织进行观察。疲劳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炉号的弹簧钢疲劳寿命相差很大。组织分析表明,疲劳寿命较低的弹簧钢中,淬火加热前存在颗粒状碳化物,奥氏体化时未溶入奥氏体而残留在淬火组织中,并在局部聚集,导致疲劳寿命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