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外文学术图书质量评价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国内10所高校图书馆的20位资深外文图书采访专家进行问卷调查,得到外文学术图书质量评价的5个重要指标及其权重系数值。通过评价指标向量和指标权重向量建立外文学术图书质量评价体系模型,并选择“数学”学科作为研究对象,以GBIP书目数据和ISI Web of Science中学术论文数据作为样本数据源,对模型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2.
王婷 《新闻前哨》2022,(3):77-78
本文分析了外文图书采访工作的重要性以及面临的新挑战和新机遇.从外文图书的采访手段和方式、采访模式以及新型采访人员队伍建设等方面阐述了新形势下外文图书采访改革创新的措施,并指出为完善外文图书采访工作,要积极开展外文图书的宣传推荐工作,充分发挥外文图书的效能,满足高校教科研和学科建设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通过引文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确立了科技类出版社的学术价值评价体系。四个一级指标包括图书的学术价值、核心作者团队、编辑的学术研究水平和出版社的学术研究能力;其中图书的学术价值和编辑的学术研究水平又包括二级指标,图书的学术价值包括获奖和基金资助图书数量、图书的被引频次、图书馆借阅次数、图书馆订购册数,编辑的学术研究水平包括编辑的学术研究成果和编辑专业水平。出版社学术价值评价体系的构建不仅能够填补科技评估领域中科技类出版社学术价值评估技术、计量方法与评估标准的空白,而且对于推动整个出版社的学术水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基于学术评价下的外文文献采访,以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专业为研究对象,利用JCR、web of science工具,挖掘该学术领域的核心作者、核心研究机构等评价指标,提出学术评价下的外文文献采访的思路和意见。  相似文献   

5.
学术图书采购是图书馆实现文献资源优化配置的前提条件,运用核心出版社理论可以充分提高学术图书的采全率和采准率。目前我国图书馆在学术图书采购方面还存在着不少误区和不足。采用现货采购以核心出版社为主、期货采购以外围出版社为主的采访模式,运用引文分析法对学术图书进行查漏补缺,可以优化馆藏资源建设,提高读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中文学术图书的缺藏将导致图书馆文献保障和服务满意程度的下降。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运用累计80%法和引文分析法,结合本馆馆藏书目数据进行调研分析,确定研究对象的核心出版社,制定合理的学术图书查缺补漏策略,为本馆今后馆藏核心出版社的确定和采访模式的优化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7.
馆藏图书核心出版社测定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分析馆藏图书核心出版社测定方法的研究现状,指出现有核心出版社测定方法的不足。提出从学科指标、馆藏指标和文献利用率三个方面测定中文图书核心出版社的方法,并建立起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的测定模型。该模型可为图书采访工作提供切实可行的重要依据,从而提高采访工作效率,使图书馆的馆藏资源最有效地满足读者需求。  相似文献   

8.
通过介绍北京市场上常见的6家外文图书供应商的资质、经营方向、特色、优势、市场份额、发展目标等情况,说明我国目前外文图书供应商的经营现状和服务水平;根据实用性和准确性原则研究外文图书供应商评价标准的着重点,并以国际关系学院图书馆2013年招标执行情况为例,探讨在招标时对外文图书供应商采用综合评分法的评价标准;制定详细的外文图书供应商评价指标,并通过履标评价验证所选外文图书供应商的准确性,对图书馆通过招标选择外文图书供应商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按需出版这一新兴出版方式在给作者、出版社及图书馆带来诸多积极影响的同时,也随之出现了两种乱象:一是学位论文按需出版中的乱象,一是免费维基百科内容中的按需出版乱象.图书馆界应采取提高外文图书采访馆员的信息素养、加强同行之间的交流、采用现场选书方式等措施提高外文图书的采访质量,规避按需出版的乱象.  相似文献   

10.
外国教材的遴选与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以往外国教材遴选与评价过程中一般采用的专家推荐、出版社推荐等做法中存在的主观及人为因素,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影响教材质量的作者、出版社等相关量化指标信息的综合评价模型,并根据评价模型中的评价结果,选取一定比例排名靠前的教材编出其内容结构和教材大纲,结合经验丰富的教师及专家的意见给出最终遴选结果,使评价更具有科学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 比较分析不同学科的外文学术电子图书影响力差异,丰富电子图书评价方法,为完善电子图书分类分学科的科学评价体系提供有益参考。[方法/过程] 采用Bookmetrix,以经管类、教育类的学术电子图书为研究对象,对其传统引文指标与Altmetrics指标(Mendeley读者数、关注量、下载量)、书评量的相关性与一致性定量分析,比较两学科外文电子图书各指标之间的差异并进行非参数检验。[结果/结论] 研究发现:被引量、读者数、下载量等具有较高的指标覆盖率;经K-S Z独立双样本检验,经管类和教育类电子图书的被引量、下载量存在显著差异,关注量、读者数、书评量无显著差异(p=0.05);指标相关性具有学科差异性,被引量与Mendeley读者数的相关性,经管类图书高于教育类图书;被引量测度的是学术电子图书的学术影响力,使用数据(下载量等)与补充计量学数据较多反映图书的社会影响力。评价中文学术电子图书应将多源异构数据处理转化,构建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将定性与定量方法相融合,使评价更全面、科学。  相似文献   

12.
论多维视角下中文科技图书学术影响力评价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在分析当前图书评价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现实的数据应用特征,从多维角度建立中文科技图书学术影响力评价体系,进行图书学术影响力评价的有益探索.[方法/过程]采用书评分析、引文分析、专家调查法、层次分析法、加权综合评价法等多种方法进行研究,在评价的基本框架内选取27个研究指标并将其归纳为4个维度,在确定权重的基础上选取医学领域3个学科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论]实证分析结果给出了3个学科不同类型最有影响力的图书目录;发现科技图书呈现长尾分布、外文图书翻译版影响力高等特点.最后利用CALIS馆藏图书馆数量对实证分析评价结果进行验证,证明评价体系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关于当前高校图书采购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当前高校图书采购工作的形势、任务、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增加购书经费、加强图书数字化建设、提高图书质量和采购人员素质等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4.
构建以核心作者为主要订购依据的中文社科图书采访决策系统, 通过统一搜索方法,实现从CNKI、维普、万方三大中文期刊数据库中抽取数据、分析整合,并根据该作者于某领域的发文量、h指数和主题研究连续数,以模糊综合评判法来确定该待选图书的作者是否为该领域核心作者,从而构建出具有普适意义的中文社科图书引进过程中“核心作者”决策系统,以进一步提升订购质量,并力图克服中文社科图书采访工作中因采访人员的知识局限性和读者推荐的随意性而造成的专业图书馆藏缺乏系统性建设的局面。  相似文献   

15.
外文图书采选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文图书资源,是图书馆文献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根据多年从事外文图书采选工作的实际,提出了外文图书采选中值得探讨和研究的几个问题.主要包括:"选"是外文图书采选的关键;"采"是外文图书采选的纽带;"用"是外文图书采选的检验;"数字资源"是外文图书采选的重要方面;"双语教学"教材是外文图书采选的新亮点;"网络化"是外文图书采选的发展方向等.  相似文献   

16.
学科馆员制度催生了"采访馆员学科馆员院系专家"三者协作的采选模式。本文探讨了该模式下采访馆员的角色定位,并通过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外文图书采选的案例,对采访馆员的角色定位作了较为深刻剖析。  相似文献   

17.
人文社会科学外译图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意义]人文社会科学精品图书外译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方式,建立外译图书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展现图书影响力,为图书外译的内容类型选择提供指导。[方法/过程]从反映外译图书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的10个维度出发,细化评价指标。利用熵权法计算各项指标的权重,加权平均得到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的得分,对中华学术外译项目资助的外译图书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论]40.48%的图书国内外影响力排名差值的绝对值大于10;部分国内学术影响力高的图书外译后未受到国外学者关注;外译图书的社会影响整体较低。选择外译图书的内容类型时需要同时考察该图书在国内和国外的学术影响和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18.
国外赠书是图书馆发展特色馆藏的重要来源。国外赠书的接收丰富了图书馆馆藏,节约了购书经费,对高校图书馆外文文献建设起了重要作用,因此需要图书馆对国外赠书进行科学的管理,以便为国外赠书发挥其效用提供必要的保障。  相似文献   

19.
分析高校图书馆影响藏书结构因素,将其分级量化赋于权重,建立图书采购质量最优目标函数,根据图书馆实际设置约束条件,构成图书采购的线性规划模型。参考文献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