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忧郁是一种憋闷的心境,是因精神受压抑而产生的较持久的、消极的情绪状态,严重时会发展为心理或精神障碍。它的一般特点是看任何问题总是从消极、悲观的角度着眼,遇事总爱往坏处想,常有“迫害”的幻觉;容易丧失信心;不愿与他人交往、交流,自我封闭,少言寡语;极易发生负性情绪,一些细微小事就引起忧郁与苦闷,容易自寻烦恼。  相似文献   

2.
在蒋光慈的革命现代性主题小说中,《丽莎的哀怨》作为感性叙述的“典范”与另类叙事的脚本,它的文本情绪是忧郁的,这意味着一种哀怨之结和重要过渡,标示着历史中间物意识的文本显现和叙事焦点的转移,突显了中国普罗文学发难理论与作家自我认同的矛盾纠葛。  相似文献   

3.
李白的诗歌中有着一种独特的精神气质,而这种精神气质秉承的正是中国古代的游侠精神,并且李白诗歌所秉承的这种游侠精神气质与当时的游侠传统、时代文化及李白的童年经历和成长环境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4.
自由竞争、政府干预、精神提升是实现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重要前提。如果说自由竞争规定着市场经济动源的话、那么国家干预则表明市场经济所具有的正反两面性,而经济精神突出体现了市场经济的制度气质和国别特色。  相似文献   

5.
乡愁情结是台湾学作品中的一个重要主题之一,乡愁不仅表现出对思乡的哀愁,更表现出一种对祖国和民族未来的一种殷切强烈的期望。历史造就了乡愁作家,通过女性细腻而又丰富的心灵感受来描写对大陆亲友、故旧的怀念的作家群体,女性特有的气质,与离乱后人们的心理情绪不谋而合,这也使得女性乡愁学在坛上开了日后40年绵延不绝的“乡愁学”之先河。  相似文献   

6.
五四运动不仅是一场政治运动,更是一场科学启蒙运动。以"五四"为转折,中国国民的科学概念、科学价值理念和精神气质发生了转变,科学精神得到了广泛传播。发扬工匠精神,建设创新型国家,弘扬科学精神是着力点。在五四运动爆发百年之际,本文重新审视了"五四"所倡导的科学精神及其内涵、价值,探讨国民科学精神塑造的现代路径。  相似文献   

7.
伤痕书写是作家通过书写人身心上的伤痛来表达情感的一种文学书写方式,许多作家书写伤痕主要侧重于展示锥心的痛楚,而迟子建小说的伤痕书写不是血淋淋的,具有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她以新颖的伤痕视角、诗意温暖的伤痕叙事方式与平和超然的伤痕理解,给文坛带来一种别样的伤痕书写方式。其超越的精神内涵和轻灵诗意的审美风格在日趋世俗化、商业化的社会中别具一番魅力。迟子建这种独特的美学风格和精神气质与其童年经验、宗教情怀和她的文学观念有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迟子建是中国当代文坛上一位风格独特的东北女作家。本论文认为迟子建小说的风格表现为一种纯粹、单纯的美,因而将其称为"纯美"风格,并主要从迟子建小说作品中的人物性格、景物与动物描写以及作家本人的精神气质三个面论述了其小说纯美风格的表现与成因。  相似文献   

9.
《路遥论》是一部富有个性特色的学术专著,作者着重从创作心理的角度上对作家与作品进行了深层次的解析。本文主要从研究者与作家的精神契合、作家的性格气质、心理情结和生成和表现以及人物形象的塑造、象征意象的组合等方面作出阐释与评价。  相似文献   

10.
从现代社会物质殿堂的反光镜中我们看到的是物质充溢下的精神苍白,而张承志却在贫瘠的黄土地上为我们日益苍白的精神寻找到了一种参照系——清洁的精神。也正是凭借着这种独有的精神气质,使得张承志在新时期的文坛上别具一格。本文试图从两种相互对立交叉的精神行为——放逐与追寻中来探讨张承志文化精神的内核。  相似文献   

11.
现代性 ,标明的远远不只是一种单纯的思想转型 ,而是整个生活方式或生活世界的转型。中国现代性体验的发生就直接指涉处于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人对自身的生存价值和地位的体认 ,代表着现代中国人的精神和气质。从这个意义来说 ,文化现代性也就是体验的现代性 ,即人的心理、精神、气质、性格的现代性  相似文献   

12.
梁平年画是梁平民间美术的一朵奇葩,是梁平文化的宝贵财富。当前怎样拯救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在建设现代化的新梁平中,梁平年画应该有它不可替代的作用。虽然说在现代的社会中,梁平年画既然已经失去了它原有的生存文化生态,那么我们现在在重新研究它还有什么意义吗?回答是肯定的。其实更准确地说,不是梁平年画失去了它原有的身村的文化生态,而是在社会的变革中被社会和时代所抛弃了。我们今天之所以有重新重视被时代抛弃的梁平年画,就是要研究这其中的原因和年画与梁平地区历史文化精神和风土人情的关系,从而创造出一种新的并且符合本土人情的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13.
苏曼殊与五四浪漫文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苏曼殊是20世纪中国文学浪漫主义开风气之先者。他对拜伦、雪莱的翻译,他的文学创作,以及他自由不羁、多情放诞的单纯气质,都成为五四浪漫作家的精神资源。他为现代文学贡献的艺术形象———叛逆、孤独而感伤的飘零者———也成为五四浪漫小说的经典形象。探讨五四浪漫派与苏曼殊的关系,是理解现代中国浪漫主义产生与沉寂的契机。  相似文献   

14.
李商隐的忧郁即其被抛在才志高超而肉身却委于现实泥淖的人生晕眩.由生态的凄苦到诗意的心灵孤寂,进而至深、至真、至切地体悟了宇宙人生的悲剧内蕴是李商隐忧郁的内在逻辑过程.由此可以看出,李商隐的忧郁弱化、淡化着诗人的理想与激情,因而具有一种精神落荒的特征.这种特征涵养着李商隐诗作的真味.  相似文献   

15.
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是必然趋势。既然会计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已发生了巨大变革,那么工业经济时代背景下所提出的会计假设,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  相似文献   

16.
在语文教学中,不仅阅读是一种创造,写作更是一种创造,既然每个个体所体验的生活是如此千差万别,那么,他所表达出来的内容自然更是千差万别。对于学生来说,在作文的过程中他也可以学会思考和发现自我,并体会到创造的乐趣。而传统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指导轻练笔,重形式轻内容,重课内轻课外,重共性轻个性"的现象,这影响了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又阻碍了学生思维和个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十六国时期中原政局异常混乱,河陇地区则相对稳定,汉胡互化深刻进入人们的精神领域。陇右少数民族作家秃发傉檀、沮渠蒙逊、吕光等表现出明显的汉化倾向。同时,陇右汉族作家呈现出明显的胡化特征,主要表现为人际交往的本土化,对胡人生活方式的融合接纳和人格气质以及情感心态之变化。多民族文化影响下张骏、李暠的文学创作具有典型的胡化意象,异域风情,杂胡化的尚武气质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香港著名作家徐速是一位爱国的作家,他的创作体现了深切的爱国主义情怀,表现在爱乡土爱民族文化传统和盼望国家现代化自由民主进步上,并有自己的特点.这是现代爱国主义的进步性精神,超越了传统的和狭隘的民族主义的困境,关键在于受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内在影响.  相似文献   

19.
从运动员收入来源和竞技水平的角度上看,古希腊竞技职业化由来已久。至迟自公元前6世纪起,职业运动员就活跃于竞技舞台,公元前5世纪职业化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对城邦而言,竞技职业化有利于强化希腊人的民族认同感,有利于传播希腊文明;对运动员而言,它能保障现役运动员在聘请教练、置办设备、旅行居住、招待祭祀、建造塑像等方面的正常开支,并为将来进一步发展提供良好平台。古典作家的批判一方面源于他们根深蒂固的贵族意识,另一方面与社会环境变化相关;现代作家的批判与顾拜旦对业余体育大力提倡及当时运动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0.
村上春树是日本当代一位颇具影响的新进作家.他的小说描写了繁华都市里青年的基本精神和生活状态,揭示了"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所造成的生存困扰和各种自我的失落.《挪威的森林》是村上春树的长篇小说中唯一用现实主义手法创作的作品,也是他影响最大的一部代表作品,表现了日本都市青年浓重的失落感和现代人本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