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现代竞技武术套路向“高、难、美、新”的方向发展和现代武术套路规则的实施,使武术套路比赛更加具有竞技性、可比性、观赏性,在太极拳套路自选比赛中也加了A、B、C三级难度的指定动作,指定高难度动作已成为整个套路的核心。旋风脚7200接叉、摆莲540°接雀地龙、旋子720°接叉技术动作是目前武术套路比赛中运动员选择较多的难度动作,也是在训练和比赛中最不易完成的动作,动作完成的成败与否直接影响成绩的好坏。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据统计法等,对这三种难度动作进行研究,探索武术指定动作的科学领域,提高我省运动员在今后全国锦标赛中的成绩,促进武术运动项目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运用小角度平面定点扫描拍摄技术,对武术套路运动员的5次腾空飞脚分解动作进行了现场拍摄,并用国产爱捷录像分析系统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助跑阶段的频变化不大,而步长呈减小趋势;腾空阶段第二次击响处在上升阶段接近但还未到达最高点,这就为身体处在最高空时作好优美造型腾出了时间;落地时重心偏低,下落的时间较短,造成了缓冲的范围较小。  相似文献   

3.
跳跃动作是花样滑冰自由滑动作技术的核心。运用国际先进的艾利尔运动技术分析软件及生物力学三维录像分析方法,对世界上高水平运动员的跳跃动作进行运动学分析,得出运动员起跳后在Z轴方向腾空高度、X(运动主方向)方向的速度和环节角度,空停时间等参数并进行了科学的分析为教练员和运动员攻克难度动作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选取武术长拳类C级难度动作 "旋风脚720°+马步"作为研究主体,采用高速摄影仪对"旋风脚720°+马步"动作的技术特征进行运动学时间特征的分析.结论如下:"旋风脚720°+马步"在时间参数上的特征表现为:运动员完成一次动作时,总时间平均为1.27 s,起跳阶段、腾空阶段、和着地阶段平均用时分别为0.35 s、0.72 s、0.20 s,腾空阶段的总时间最长,起跳阶段时间长于着地时间.在腾空阶段的上摆和夹伸保持两个阶段所用时间百分比明显长于夹伸阶段,两个阶段所用的时间百分比分别为41%和44%.说明"旋风脚720°+马步"起跳时间短,腿上摆速度快,夹伸动作迅速,可使空中姿态保持优美,完成高质量的击响动作.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90年亚运会女子跳马决赛前空翻类动作为研究材料,着重分析探讨了:①上板技术与顶板强度问题,认为助跑最后一步单腿起跳不仅要充分有力,而且在腾空过程中两腿应经屈腿折叠再主动伸膝快速向前超越上体,以保证上体较竖直髋前送的上板姿势;②第一腾空摆腿应是充分有力的大背弓快摆腿、早摆腿,快速摆腿不仅可缩短第一腾空时间,而且有利于完成充分有力的推手,大背弓后摆腿宜作屈肘前伸或屈肘伸摆的手臂动作;③缩短第一腾空时间对提高第二腾空高度有重要意义。主要应提高身体翻转和摆腿速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预观察青年男子羽毛球运动员原地正手杀球和跳跃腾空正手杀球动作上肢肌肉工作特点的差别。方法:研究使用高速摄像机和表面肌电仪同步测量8名国家青年男子羽毛球运动员原地正手杀球和跳跃腾空正手杀球动作。结果:运动学数据显示两种杀球动作中各个环节的速度都是由近端到远端依次递增;伸髋角和引臂角以及击球瞬间上肢各个环节的角度没有统计学差异,但杀球速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尽管两种杀球动作总体来说相近,但是在两种杀球动作中部分上肢肌肉的激活时序、击球前肌电幅值有显著差异,并且发现在球拍与球接触之前的时相,跳跃腾空正手杀球上肢肌肉的电活动更强。结论:尽管两种杀球技术动作结构很相似,但是原地杀球与跳跃腾空杀球的神经肌肉控制模式不同,跳跃腾空杀球时,运动员的神经中枢要提前激活一些肌肉,并且使一些肌肉的激活水平更高,以便获得更高的球速。  相似文献   

7.
腾空与过竿是背越式跳高的两个相互联系的技术阶段 ,也是影响背越式跳高成绩的主要环节。本文阐述了利用弹簧踏跳板和多块海绵包对腾空与过竿技术进行教学的方法 ,对消除学生心理障碍 ,提高练习兴趣 ,减少运动损伤和加快技术动作形成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对我国优秀跳马选手程菲完成的踺子后手翻直体后空翻转体900°和踺子转体180°前手翻直体前空翻转体540°两个高难度跳马动作的运动学规律和技术特点进行了比较分析。重点比较了这两个高难动作在踏跳、推手和第二腾空等几个关键技术环节的运动学特征,从中分析出两个动作在这几个关键技术环节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为我国年轻运动员发展和改进这两个高难动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竞走在田径项目中,是唯一以裁判主观评定技术动作的项目。根据国内有关专家和国外学者研究的腾空时限。在规则准许的范围,准确地适应国际裁判工作的要求,朝着现代高频、后蹬式的竞走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论跑步周期阶段的划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人体在不同运动状态下的力学特点,对目前国内关于跑步周期划分的不同观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以人体运动的受力特点、肌肉用力特点、身体环节的运动特点等为依据,把一条腿在一个复步中经历两次支撑和两次腾空的动作划分为支撑着地缓冲与后蹬、腾空体后折叠摆腿、支撑摆腿、腾空体前“趴地式”着地摆腿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11.
对行进间腾空中3个连续投篮动作技术做了分析,就掌握技术所需素质,训练过程等也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女子背越式跳高起跳和腾空阶段的速度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八运会女子跳高预选赛 (成都站 )中健将级以上运动员为研究对象 ,对运动员在起跳、腾空阶段的人体重心的三维速度及速度的转换进行了分析 ,以了解我国女子跳高运动员腾空阶段的运动学特征 ,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3.
楼云和克劳尔在许多国际体操大赛中,多次获得过跳马世界冠军。他们完成的前手翻屈体前空翻转体180°动作,是一个向更高难度发展的基础难度动作。通过运动学的对比,找出他们完成踏跳、推手、第二腾空翻转等方面的技术特征及技术差异,并提供了有关的技术参数,对于我国运动员改进此动作技术和进一步发展该类型动作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双杠自选动作类型与组合方式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世界优秀运动员双杠自选动作选择有明显的倾向性。支撑或挂臂撑前摆、支撑或挂臂撑后摆、飞行动作、悬垂前后摆动作是构成成套动作的“主要动作类型”。而“主要动作类型”中又以支撑前摆转体倒立、倒立前翻360°、悬垂前摆动作、后空翻成手倒立等子类动作使用最为广泛;同类动作组合逐渐成为运动员编排自选动作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5.
采用三维定点高速摄像机对北狮“高台180°飞跃直接站腿”动作进行200帧/s频率的拍摄。首先,用视讯系统进行分段解析,得出腾空阶段中狮尾不同环节、不同时间的三维空间数据;然后,对数据应用Q-TOOLS、EXCEL等软件进行解析、计算;最后,根据计算结果分析狮尾在腾空阶段运动的运动学特征。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中有关难度动作创新的条款分析,评价了“难度动作创新”条款出台后对武术套路技术发展的作用和价值;论述了难度动作创新将对创新群体提出的新的要求;介绍了进行难度动作创新的普遍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竞技武术套路追求运动成绩,而难度动作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运动成绩的好坏。随着技术动作的难度加大,腾空旋转的角度在增加,对难度动作进行尝试性研究,无疑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因此,利用先进的仪器选取C级旋转类难度动作作为研究主体,对"旋风脚720°+马步"的速度特征进行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将丰富竞技武术套路的训练理论,并以期为教练员和运动员的竞技武术套路的旋转类难度训练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前动作相关学科理论与实践作为指导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的作用逐渐体现出来,人类动作发展特征在体育课程设置、训练计划制定中突显指导意义。运用文献资料、实验法,基于个体动作发展特征针对体育与健康武术课程设置进行研究。理论层面上得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教师用书、教科书中武术课程设置的相关问题,即,动作难度和体能发展设置有待商榷、动作技术比例较低。实验得出小学U6—7阶段武术教学设置中健身操难度大、基本动作专业评价高、协调性评价有待商榷、U10—11阶段“基本掌握”要求较低。初中U12—14阶段武术套路评价中的打出“武术劲力”不宜要求。全国武术项目联盟小学阶段武术教学设置中基本动作部分内容学习难度较大,以及展演活动和教学设置欠明确。依据动作相关学科、发展科学理论与实践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意见或建议,即全国学校武术项目联盟武术教育体系设计中课程内容细化和具体设定展演活动比重等。本研究以提供给当前体育与健康课程武术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9.
跳马前手翻空翻类高难动作是跳马的一个发展方向和重点,有重要的地位。为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这类技术进行更深入、系统的研究探讨,了解其内在结构和一般规律,笔者以在11届亚运会上成功完成的动作为研究样本,对其第一腾空和推手技术作了较全面、深入的探讨,并较详细地分析了影响技术完成的主要参数间的相互关系,提供了一批运动学参数,对于深入研究和发展完善该类动作技术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采用三维影像解析法,对武术套路中旋风脚转体720°接马步动作的起跳阶段、腾空转体阶段和落地阶段进行运动学分析,旨在获得其动作技术的运动学特征参数,建立诊断动作技术的运动学量化指标,从而为广大教练员和运动员进行科学训练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