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摘要:为了更好的理解新课标、科学合理地发挥体育与健康教科书的指导作用,本文基于人类发展科学和动作科学理论及实践,运用文献资料法梳理U12——14阶段健康个体的发展特征、采用案例教学法针对武术运动项目(健身长拳、健身南拳、健身短棍)进行案例教学。综述文献概括发展特征,即,动作发展特征为基本动作技术向专门动作技术过渡,生长发展特征为男生开始突增且功能不协调、女生持续稳定且功能稳定,认知发展特征为大脑额叶仍在发展,情绪发展特征为情境性启动明显。案例教学得出发展视角下武术运动项目技能学习相关因素涉及动作约束因素、发展过程、劲力以及生物发展轨迹等特征。基于发展特征分析武术运动项目案例教学得出相关启示,即为了更科学合理的教学,体育教师应该拓展(动作)发展科学的相关知识体系。研究结果将为一线体育教学实践提供间接参考。  相似文献   

2.
摘要:为了发扬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健身锻炼功效、发挥中小学踢毽子活动的育人功能,以及科学探索不同年龄阶段健康个体在学习踢毽子动作时的典型动作特征。采用现代动作学科知识理论研究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传承传统文化的具体体现,也是实施体育育人的操作手段。梳理文献资料得出U6—14阶段健康个体典型的动作发展特征,即U6—7阶段的学习运用自我、U8—9阶段的基本动作过程学习、U10—11阶段的基本运动技能的学习和应用,以及U12—14阶段的基本动作技术向专门动作技术过渡。录像观察得出踢毽子活动的动作发展序列特征,即,整体发展序列的5个阶段和4个部位发展序列的不同阶段发展特征。案例教学实验分析了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教科书、教师用书中关于踢毽子课程设置的客观性,得出U6—7阶段和U10—11阶段踢毽子课程设置难度大。本文揭示了儿童、青少年踢毽子动作的学习与掌握不仅依赖于直接教学,更要关注儿童、青少年的发展;体现儿童、青少年对特定运动项目的学习特征是自然发展的,而不应是学习与训练促成的。  相似文献   

3.
摘要:为了促进校园足球教学的科学实施,基于动作学习理论视角研究校园足球教材课程设置。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实验法,针对《校园足球》和《体育与健康》教材有关足球课程教学内容进行研究分析。实验对象为健康中小学生。得出校园足球课程设置中,比赛设计区分度较低、足球用球的选用欠明确、U6—7阶段空间方位练习内容缺失、U10—14阶段部分前须技能不足影响足球运动技能的学习与掌握,以及U12—14阶段“青春期尴尬”的客观现象干扰课程设置规律。依据动作学习理论,科学阐释校园足球教材设置中质疑或不符现象,建议校园足球教学中应根据学生不同发展阶段设置不同人制的足球比赛活动,以及在足球教学中增设空间方位学习内容。体育课堂评价中对动作发展特征(青春期尴尬现象)和前须技能给予充分认识,以提高足球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武术之美学因子亦是武术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提炼出武术审美的理想追求对当代武术的创新性发展乃至武术学科的多元化建构均具有积极作用。通过史料整理与分析,发现武术审美追求呈现出“三部曲”的态势。形美只是武术审美的初始阶段,随着武术审美文化的不断纵深发展,神美转而成为武术追求内在美的重要向度。形美和神美是构成武术动作评价的二维指标,武术动作之“完美”的和谐性、统一性最终聚焦于武术审美的理想追求——形神兼备。明确形神兼备的武术审美追求之终极指向,能为当代武术的创编与展演、教学与训练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2007年、2008年全国武术锦标赛女子太极剑比赛前16名运动员动作难度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2007年和2008年参加比赛的前16名选手动作难度的选择上更趋于一致性.但动作难度的发展存在不平衡性.跳跃类动作难度组合趋于稳定,连接类动作难度组合有待发展.  相似文献   

6.
基于霍华德·加德纳博士的多元智能理论和相关的智能教学专著,对我国普通高校武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多元智能理论对我国高校武术教学的启示:应设置多元化的教学内容、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科学化的教学评价,以期促进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步伐。  相似文献   

7.
基于霍华德·加德纳博士的多元智能理论和相关的智能教学专著,对我国普通高校武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多元智能理论对我国高校武术教学的启示:应设置多元化的教学内容、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科学化的教学评价,以期促进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步伐。  相似文献   

8.
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对武术教学评价进行了剖析,依照多元智能理论所提出的人的8种智能,将高校武术教学评价内容体系细分为以下内容:对于学生身体运动智能的武术技术考核评价,对属于语言智能的基本动作及成套动作教学步骤讲述的评价,对属于数学逻辑智能的难度动作、基本身法、步法的教法步骤评价,对属于音乐智能的武术动作节奏感及节奏控制评价,以及对学生在武术学习中的社交智能的评价。研究认为,在武术教学评价的方式选择上,同样需要建立多元体系,包括有多元评价方法,多元的评价主体,武术教学评价的静态评价向动态评价过渡,以及在武术教学中实现评价功能的根本转化。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中有关难度动作创新的条款分析,评价了“难度动作创新”条款出台后对武术套路技术发展的作用和价值;论述了难度动作创新将对创新群体提出的新的要求;介绍了进行难度动作创新的普遍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普通高校武术选项课教法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校武术选项课的设置是体育教学改革的产物,根据武术运动的特征和自身的教学实践,从运用电化教学,培养学生习武意识,注重品德教育,培养良好学风;以基本功,基本动作为基础;注重套路与对抗练习相结合;集体教学与个别辅导相结合;运用造型示范,激活学生学习主动性;注重理论教学,从传授健身方法七个方面,阐释了高校武术选项课的教法。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武术文化与当代休闲生活的融合进行分析和研究。体育休闲娱乐活动是社会休闲生活的一种主要选择。武术既是具有体育属性的运动项目,又蕴含着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思想,是其他运动项目所没有的。武术文化的整体观、泛道德观及鲜明的娱乐性是与当代休闲生活的价值选择相符的;同时,武术社会生活休闲化也是它今后发展的一个主要领域。  相似文献   

12.
通过调查研究,总结出武术技术学习有四大特点和五个学习阶段,分析了影响武术技术学习的主要因素,指出发展武术技术学习能力可以从学习心理指导、学习方法指导和培养良好的武术学习习惯入手。  相似文献   

13.
格斗是武术发展的核心动力。但目前我国武术与民族体育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反映专业和学科内涵的主干课程建设相对薄弱。签于此,北京体育大学武术学院率先开设全面反映武术搏击全貌的"武术格斗"为主干必修课程。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在分析"武术格斗"课程开设现状的基础上,结合专业特点和社会要求,较为系统地探索"武术格斗"课程的建设问题。研究表明:"武术格斗"课程的开设收到了良好效果,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如部分课程目标定位过高;实践中教学内容不够统一,教学时数相对不足;对不同专项的学生缺乏区别对待,缺乏针对性教材等。为此,研究进一步确立了不同专项学生的课程目标,并组织了针对性的课程内容等。建议进一步完善武术格斗大纲,统一教学内容,并注意不同专项学生的教学差异,同时有针对性进行教师的培训进修,并尽快组织编写针对性的武术格斗教材。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三套国际武术竞赛套路长拳中难度动作的选择、布局、分值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并讨论其发展过程中的所存在的问题及内在规律,以期对提高与完善国际武术竞赛套路长拳中难度动作的创编起到引导作用,从而促进国际武术竞赛套路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享运动"思想为依托,论述了分享武术运动在我国全民健身发展中的优势及武术增强"举国体质"的作用,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2002年--2004年3年全国锦标赛各自选项目前12名男子优秀选手的评分结果(最后得分、动作质量分、演练水平分及动作难度分)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并对评分进行相关分析,旨在总结和分析新规则男子自选项目的评分结果,为武术套路运动员的训练、竞赛以及技术发展趋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福建省体育教育专业武术课程教学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提出武术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必须向“淡化套路,突出技法,强调应用,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的方向改革。  相似文献   

18.
课内外一体化模式的武术课学习评价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托文献资料提出改革方法,在高校武术课中实施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基础上,学习评价进行了实验对比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为推进高校体育课学习评价体系的改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代表,在群众中有着广泛的基础,它对于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应进一步宣传、推广和普及,充分发挥其在全民健身计划中的作用和功能。  相似文献   

20.
就不同目标设置对体育系武术普修课教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运用实验测试、数理统计及专家访谈等方法进行教学研究,以便帮助练习者有更多机会评价成绩,改进方法,并付诸于行动提供直接的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