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网络逐渐成为人们生活、学习、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内容。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或者不愿意同外界多接触,而逐渐成为"宅男"、"宅女"。大学生"宅现象"的出现和队伍的不断壮大,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社会各界对大学生这种"宅现象"予以了高度关注,这也为新时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做带来了新的挑战。那么,如何在新时期有效应对大学生的"宅现象",如何在这种形势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将分析我国大学生"宅现象"的成因,并对这一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网络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普及和广泛使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出现了“宅居”现象.文章以河南某大学新校区的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分别从学生、学校、家庭和社会层面对“宅居”现象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分析,提出了解决大学生“宅居”现象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网络社会"里充盈着各种海量资源,诱使当代许多大学生选择了"宅"在里面的生活方式,而方兴未艾的移动互联网又使这种"宅"现象不断升级,"宅男宅女"们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乃至价值取向无不在"宅"中发生着惊人的改变。作为一种逐渐主流化的青年亚文化现象,"宅"已经给大学专业知识教育和学生价值观念建构带来了隐忧,亟须高校教育工作者对其做出积极探索,以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  相似文献   

4.
美国媒介理论家尼尔·波兹曼认为电子媒介的产生带来了生活方式的改变,大学生的"宅现象"就是典型的例子。大学生宅现象表现为过度依赖网络,沉迷于某种事物,在媒介中开展社交,性格低调自闭,生活不规律。从波兹曼的视角来看,媒介环境、信息过载、幼儿谦虚、逃避心理和娱乐至死是宅现象背后的成因。"宅现象"引发了大学生人际关系冷漠、思想萎缩和生理疾病等问题。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普及,可以帮助大学生"宅人"开启和维持一种理性的网络媒介接触习惯。  相似文献   

5.
当今大学校园中,大学生"宅"现象相当普遍,已成为高校学生工作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大学生"宅"现象的出现对大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学业的发展及高校舆情引导带来不利的影响。"宅"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包括现代生活方式的转变、大学生缺少合理的学习生活规划和大学生生活经历的不良影响等三个方面。高校应通过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网络观等措施积极应对,以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宅男宅女"是新媒体时代下出现的流行词汇,"宅"已成为了当下部分青年男女的一种生活方式。近年来,越来越多大学生加入"宅一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文章以福建部分高校为例,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大学生"宅"现象进行调查研究,探讨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宅一族"的生活状态及其引发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7.
当代大学生"宅"生活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网络的普及,"宅"成为一个时尚流行的词语,也造就了一种新的都市生活方式.作为"电脑一代"的大学生,网络应用熟练,善于接受新鲜事物,其中相当一部分已成为"宅"现象的潜在或外显群体.为此,对大学生的"宅"生活特征进行调查,探析"宅"文化折射出的现代技术文明发展与传统的社群组织方式、个体身份表达之间的深刻矛盾,及其对青...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网络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普及和广泛使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出现了"宅居"现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选取河南工业大学新校区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这一现象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分别从学生、学校、家庭和社会层面,提出了解决大学生"宅居"现象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宅"现象在大学生群体中越来越普遍,这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正确看待大学生"宅"现象,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宅"现象的概念、影响、成因、对策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在价值观多元化及社会环境信息化的背景下,大学生中宅现象大规模出现,大学生闲暇生活的现实状况令人担忧。应该通过对大学生宅现象的分析进而考察大学生的闲暇时间利用情况,分析大学生宅的类型及其价值观;对我国高校闲暇教育体制提出完善建议,以期改善大学生宅现象。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科技媒体技术的应用逐渐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而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群体,不仅迅速接受了这种新型媒体传播技术,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得到广范运用。现代社会中科技媒体不仅服务于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分析科技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科技媒体技术给现今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2.
新世纪以来,伴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传播媒介开始由以传统媒体为主流的渠道向新媒体过度,新媒体彰显出了非凡的影响力以及对宣传舆论的控制力,成为继纸媒体、广播电视媒体之后的第三大重要传播载体。并深深地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在新媒体重构的媒介环境中,其传播手段、传播内容、传播效果等元素都发生了同传统媒体相比较大的变化。对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两者之间相关元素的比较研究,并从中探寻媒介本身对传播语境的影响,是文章关注的着眼点所在。  相似文献   

13.
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在新媒体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新媒体以其丰富的形态和特性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今天,新媒体以其在信息传播的5W模式中独有的新特点和优势,为大众宣传开发了一块新平台,并在政治、经济、文化宣传等各个方面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善用新媒体平台将为大众宣传带来更加理想的宣传效果,新媒体成为未来大众宣传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14.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作为一种新的媒介,既丰富了大学生的文化生活,又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同时也正冲击着传统的大学生生活模式。如何有效地克服网络造成的不利影响,是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5.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媒体和媒体语言一方面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另一方面,社会生活和文化的改变也反映到媒体语言中。媒体的发展带动了媒体语言的丰富,进入新媒体时代,媒体语言不再只是单纯地运用语言,而是出现了以字母词、缩略语、方言、新词新语、模仿港台腔等多重话语形式并存的现象。本文从社会语言学及文化语言学角度对媒体语言中多重话语形式进行文化思考。  相似文献   

16.
在文化传播与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新媒体已经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资讯交流以及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高校学生党员培养也迎来了新的契机。新媒体为高校学生党员培养提供了新的发展平台,也对高校学生党员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从新媒体的特性出发,结合当前高校的学生党员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党员培养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新媒体技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变化,伴随其信息量的丰富性和广泛性,个性化和多元化,各种信息充斥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利用新媒体技术服务手段使大学生广泛参与高校及日常教务管理工作,促进教务管理的发展和多样化,更好地为学生和教师服务,为教务信息传递提供新的途径和多样化的手段。运用新媒体技术手段能够使教务管理各部门之间信息共享、公开,查询方便,大学生参与其中能够更快的发现问题,及时修正,及时反馈,做到教学管理及时准确完全的传达与反馈。  相似文献   

18.
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新媒体异军突起,作为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产物,开始正式登上历史舞台。网络新媒体具有诸多鲜明的特点,以其惊人的力量,极大的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及整个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等。并且,网络新媒体还具有强大的的潜在力量,具有对企业营销和艺术领域等产生较大影响的潜能。  相似文献   

19.
数字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技术对我们的生活影响越来越大。在数字媒体的推动下,标志设计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针对数字媒体影响下的现代标志设计的特点进行探讨,相信通过了解这种新兴的技术一定会对我们在以后的标志设计中提出一个新的标准和要求,不断地激励和引导我们在标志设计这个领域取得更好地突破。  相似文献   

20.
王建萍 《成才之路》2021,(11):26-27
当前,新媒体技术应运而生,并已经融入人们的生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应当主动接纳新媒体,积极探索政治思想理论课程教学与新媒体发展的融合,与时俱进,开放延伸,整合和利用好网络中健康文明的资源,推动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文章针对新媒体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利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