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现代革命中,究竟有没有人心向背的问题呢?当然有。只是,它并不能决定国共两党之间的成败。导致人心向背发生变化的原因,才是国共两种革命力量较量胜负的所在。如果统治的国民党让人绝望,革命的共产党看起来比国民党清廉得多,能干得多,还民主得多,共产党自身又不再犯过去那样极端的错误,它又如何能不胜利呢  相似文献   

2.
正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历史的教训应当汲取,抗战胜利后的国民党政府在接收敌伪物资中的严重贪腐,以及处理刘乃沂贪腐案中的失当就是一例。一、金陵春梦何短促还都失败因贪腐1945年8月,八年抗战终于取得最后胜利。中国向何处去?以陪都重庆为大后方的国民党,面临着如何还都南京继续主政的考验,以延安为根据地的共产党,则面临着如何逐鹿中原进京赶考的严峻考验?  相似文献   

3.
电视剧《秋白之死》有段情节:国民党士兵听说狱中关着大名鼎鼎的文化人瞿秋白,竟不顾禁令,私下向他要文墨,瞿秋白的一批珍贵书稿因此得以摆脱厄运,保存至今。是什么促使国民党士兵超越阶级与政权的鸿沟,作出如此冒险之举呢?是瞿秋白书法文  相似文献   

4.
罗娟 《中国档案》2015,(2):78-79
唐生智是一位颇有影响的国民党高级将领,也是中国现代军事史上的著名人物,因指挥南京保卫战导致历史对其评价褒贬不一。翻开中国文史出版社《南京保卫战:国民党抗战将领亲历记》一书,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唐生智将军所撰《卫戍南京之经过》一文,这本带有口述史性质的亲历记,因回忆主体人物较多,且身份和角色差异较大,致使对唐生智评价众说纷纭,读者难以从中一窥全豹。那么,历史真相究竟是怎样的呢?本文依据档案史料,试图还原一个真实的唐生智。  相似文献   

5.
五 抗战时期,国民党对农业表现了前所未有的“热情”和“兴趣”。1938年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声称:“中国为农业国家,大多数人民皆为农民,故中国之经济基础在于农村。抗战期间,首宜谋农村经济之维持,更进而加奖进,以谋生产力的发展。”在所谓的“抗战建国纲领”中,国民党把农业置诸工业、交通各业之前,表示要“以全力发展农村经济”。战前由于军阀旷日持久的战争,西南农村资金枯竭,土地集中,广大农民在高利贷、高租额和各  相似文献   

6.
调查     
您心目中中国记者的形象如何?如何看待媒体公信力、是否相信新闻报道?怎样评价正在进行的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调查人:本刊记者李薇调查时间:2009年2月25日  相似文献   

7.
中国乃世界文明古国,其历史之悠久,文化之灿烂,亦是举世皆知。就古典文献中的类书而言,今存者虽200种左右,却久已为国内外学者所重视和利用。 那么,何谓类书?类书有什么特点呢?如何利用古代类书为现实服务呢?  相似文献   

8.
《曼彻斯特卫报》驻华记者田伯烈(Harold John Timperley,1898-1954)编撰的《日军在华暴行》最先揭示了南京大屠杀内幕,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占有独特地位。田伯烈在抗战初期即秘密加入国民党国际宣传处,开始了由记者而从政的生涯。他怎样发生的这个转变?他的《日军在华暴行》是国民党的策划还是他个人的行为?他后来离开国民党政府的原因是什么?本文根据新发现的和史料试图诠释这段历史悬疑。  相似文献   

9.
《声屏世界》2012,(8):170-172
近年,体育事件营销越来越受到媒体和企业重视。作为国际顶级体育盛事的奥运会,吸引了全世界的瞩目。2008年,以伊利、李宁为首的中国企业通过奥运营销尝到了甜头,越来越多的企业期望借助奥运赛事为载体来推广并提升品牌形象。随着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临近,中国受众持什么心态?与前两届奥运会相比,有什么变化?不同区域的中国受众有哪些差异?中国企业如何借奥运之机做好营销工作?如何借奥运之机整合资源,进而打造黄金品牌,超越竞争对手,进行营销突围,对于各企业来说,是千载难逢的机遇,同时也将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势如破竹般地跨过长江天险,以排山倒海之势横扫企图盘踞中国南部的国民党残余势力。但是,由于解放军既没有空军也没有海军,对国民党控制的沿海诸岛一时还鞭长莫及,无可奈何。蒋介石也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早早就把自己的大本营移到……  相似文献   

11.
1948年9月.解放战争正以雷霆万钧之势向前推进,反革命的最后堡垒重庆正处于全面包围之中.国民党反动派进行着垂死的挣扎,在这一年里,中国的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当年下半年连续进行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中.国民党的重兵集团被解放军一个个歼灭,国民党方面完全丧失了进攻的能力,转而求和。共产党则更加坚定了决心,  相似文献   

12.
中国国民党在历史演进中,经历了几次重大的历史转折。20世纪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的转折,则是大变革时代的中国很值得深入研究的历史事件。国民党之所以败退台湾,其一重要原因在于国民党派系林立,组织松散,贪腐成风,基础薄弱,战斗乏力。1950年重新复出的蒋介石痛定思痛,以破釜沉舟、另起炉灶之决心对国民党进行全方位的改造,以期“重定革命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世所罕见的全球金融危机使中国经济正遭逢前所未有的考验,这注定令二零零九年三月开幕的全国两会镌刻出非比寻常的历史印迹。刚刚走过改革开放而立之年的中国,面对全新挑战,能否从容应对?站在崭新起点,如何谋划未来?民惟邦本,本固邦强。藏蕴其中的民生二字,为困局解锁之匙、为改革动力之源,更是持续发展之道。  相似文献   

14.
新闻观察     
新时期以来,党的思想理论代表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方向和道路,如何有效地把它公共化,使之在知识分子和青年中获得广泛的认同和理解?如何让那些对观察和处理中国问题富有价值的重要思想、学术成果被各级领导、决策者了解和掌握?《学习时报》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我的伯父申庆璧先生(云南南社名誉理事长、中国南社荣誉顾问)今年98岁高龄,是国民党元老,他虽身随云飘,羁旅台岛,但爱国之心未减当年,怀乡之情与日俱增.  相似文献   

16.
盛世修志自古有之,在新兴传播手段呼啸而来的今天,方志的呈现和传播如何与时俱进?特别是从《话说长江》到《航拍中国》已经涵育了几代观众的传播环境中,如何让观众有新知更有新悟?如何让某一地方的道听途说上升为精彩故事?近期央视播出的《中国影像方志》以现代影视手段和全新视角,打造了一部了解和认识当代中国地方社会的影像版百科全书.节目要为中国的每一个县制作一期40分钟的影像方志,这在中国方志史和电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相似文献   

17.
外媒看中国     
墙内开花,墙外之人如何看?未必全是溢美之词。大到一个国家,也是如此,由于价值观、文化传统等的不同,导致各国人对同一事件的判断有时大不相同。中国的历史如此之厚,中国的发展如此之快,国人  相似文献   

18.
张弦  秦志钰 《出版参考》2005,(11):18-19
在编辑看稿过程中,南京出版社责任编辑沈丽国女士就一连提出了50余个疑问:一名妓女,为何成为当年王莹、蓝苹(江青)等中国顶尖大腕争抢主演的角色?直到今天,风传华谊兄弟影视公司要投资4500万美元,把<赛金花>打造成好莱坞大片,原因何在?八国联军攻进北京,风月场上的赛金花如何能左右联军司令瓦德西?为什么一出<赛金花>,上海连演22场,国民党禁演,全中国轰动?从风尘女子到公使夫人,从上流社会再坠入社会底层,上过金鸾宝殿又下过大狱,有人骂入地有人赞上天.  相似文献   

19.
我的伯父申庆璧先生(云南南社名誉理事长、中国南社荣誉顾问)今年98岁高龄,是国民党元老,他虽身随云飘,羁旅台岛,但爱国之心未减当年,怀乡之情与日俱增。  相似文献   

20.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这标志着国民党南京政府的灭亡,国民党在大陆22年统治的基本结束。在这历史转折关头,新闻报道是怎样进行的?头条新闻出自何人之手,是怎样写出来的?报道有无失误,问题在哪里,又是怎样产生的?这些,至今语焉不详,含糊不清,甚至以讹传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