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刊声明     
一、本刊的编辑、出版严格执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出版要求,凡投向本刊的稿件要求作者提供供职单位、地址、邮编、电话。二、本刊来稿或所约稿件10个工作日内未收到本刊用稿通知或修改通知的可另投他刊,此前请勿一稿多投。三、本刊严格执行三审三校制度,凡投向本刊的稿件,本刊有删改权,不同意删改的作者请投搞时注明。四、来稿文章受到省、部级以上基金项  相似文献   

2.
学报文稿的编辑加工就是对初审采用稿件,按照编辑原则、审稿人意见和学报出版要求对文稿的开式和内容进行修改,使其更加完善,是全面保证发稿质量并使之达到“齐、清、定”要求所不可少的工作步骤。编辑加工是审稿工作的继续和在细节上的深入,是一种再创造性的劳动。审稿主要从大的方面评价稿件的质量,决定是否采用,它不可能详尽地提出一些细节问题,更不能按排印的要求整理稿件和作必要的排版批注,而这些正是编辑加工所要完成的任务。编辑常有一些作者和审稿人所不易有的职业性特长。编辑通过较长时间的工  相似文献   

3.
编辑出版活动只有蕴蓄创新才有价值。创新是编辑价值的综合、全面映现。创新力也是编辑及出版单位的生命力。编辑创新本质上是更加能动、自觉地追求编辑出版的目的性和规律性。编辑创新主要包括:出版策划创新,编辑选择创新,编辑风格创新,出版物形式创新。编辑创新对编辑知识、技能、人格结构提出了综合性要求。编辑出版工作者必须培养起自己的创新知识体系、技能本领和思维模式结构。  相似文献   

4.
编辑修改加工的目的是提升文稿的质量,使之符合出版规范,达到出版要求。但有的修改加工却使文稿内容面目全非,失去作者的原意,甚至造成严重的侵权现象。出版需要编辑加工,需要编辑在法规授权的范围内准确地进行修改加工,但编辑修改加工需要优化控制。编辑修改加工的优化控制可以通过编辑准确把握修改权限、提高自身素质,完善《著作权法》,强化编辑部的相关管理等途径实现。  相似文献   

5.
论编辑主体及其表现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编辑实践活动的深入发展,编辑作为能动的主体在其中的作用愈益重要,面对知识化、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的二十一世纪,编辑不再是作者作品的被动审理者,而是社会精神文化产品生产的自觉参与者和积极创造者,在期刊编辑活动中,编辑的主体物征主要表现在:适时调整办刊宗旨,认真策划选题,积极物色作者,组织高水平的稿件,努力审读、修改文稿,仔细加工润色,规范出版。  相似文献   

6.
本刊声明     
一、本刊的编辑、出版严格执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出版要求,凡投向本刊的稿件要求作者提供供职单位、地址、邮编、电话。二、本刊来稿或所约稿件10个工作日内未收到本刊用稿通知或修改通知的可另投他刊,此前请勿一稿多投。三、本刊严格执行三审三校制度,凡投  相似文献   

7.
在学术期刊出版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的期刊编辑人员,其主体行为应与<著作权法>的规范和制约相契合.主要包括处理好期刊定稿周期与发表时滞问题,稿件政治关、原创性问题,被退稿件的发表权问题,编辑对作品的修改问题,向著作权人发放稿酬等问题,以维护作者和学术期刊社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8.
郎禹 《毕节学院学报》2011,29(6):125-128
编辑加工作为编辑工作的重要环节,对全面提高期刊质量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是提高稿件质量,使稿件达到学术期刊发表的要求;二是规范稿件,使稿件更符合学术期刊的规范;三是科学编排,使稿件符合学术期刊的篇幅要求。而在编辑加工的过程中适度加工、注重质疑、尊重作者是我们必须要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编辑实践中的稿件审选和修改,都要求报编辑具备政治思想、职业首先、专业造诣、字功底等全面的编辑修养。稿件的具体情况是千差万别的,学报编辑必须凭籍自己扎实的修养,巧妙地处理好层出不穷的具体情况。应该分层次地理解思想政治素养并指导编辑实践;稿件审选中应具匠心,做到细心、精心、留心;稿件修改中应注意“四慎重”。  相似文献   

10.
学术期刊“一稿多投”现象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期刊遇到的"一稿多投"现象是新的评价机制的产物。作者对稿件发表时间的迫切性、投稿方式的多样化和方便性,导致"一稿多投"现象日益严重。通过查看来稿包含的信息,可以大略判断出作者是否有"一稿多投"的嫌疑。收取审稿费,与作者签订出版合同,虽然可以杜绝一些"一稿多投"现象,但完善对项目结题和研究生毕业的评价机制,编辑部克服一些出版上的困难,改革一些编辑管理上的弊端,从道德上强化编辑和作者的稿件意识,才是从根本上消除"一稿多投"现象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学报要生存和发展,作者和编辑两者缺一不可。在编辑活动中,笔者认为建立编辑与作者良好的互助合作关系,一是要尊重作者、依靠作者;二是要了解作者、当好参谋;三是要虚心向作者学习,热情为作者服务。  相似文献   

12.
学报反映本校教学科研窗口的性质以及学报编辑的素质决定了学报编辑对本校作者进行学术规范指导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目前,学术失范现象形式多样,学报通过刊登稿约、开设讲座以及编辑对初次投稿者的耐心指点、对学术失范的善意提醒、对东拼西凑者的严格把关、对抄袭剽窃的严肃批评,强化学术规范,以实现学报对本校教学科研的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13.
栏目的建设与发展关乎学术期刊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大理学院学报》“南诏·大理历史文化研究”栏目历经15年的成长,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在成为“名栏”的同时,依然存在“稿患”“稿荒”等问题。分析该栏目的稿源情况和作者结构,论述名栏人才库建设的三个重要因素,提出作者库、审稿专家库和编辑队伍建设的构想。  相似文献   

14.

This article provides an annotated list of 326 journals in criminal justice and criminology. After consulting the “notes for contributors” sections of each journal, the authors mailed a self-administered survey to all journal editors soliciting their input on their editorial policies. Journal websites were also consulted to construct the journals' mission, scope, and editorial focus. A total of 221 editors returned the survey for a return rate of 68%. The following entries present an annotation that summarizes the mission, philosophy, and editorial policies of each journal. Following the annotations, the chart documents contact information for the editors and editorial policies concerning submissions to each journal.  相似文献   

15.
论文的写作讲究一定的艺术。作者论述了期刊论文的写作要素和基本格式。认为论文的选题要独特化,格式要规范化,语言学术化。论文写作中如何运用互联网技术搜集资料和考量资料。本文还从大学学报编辑部的角度,谈到了作者投稿需要的一些技巧。  相似文献   

16.
何世明 《高教论坛》2006,(4):153-155
针对一些高校学报平庸无特色的弊端,阐述必须树立效益意识、特色意识、开放意识、竞争意识,进行制度的创新,责编与外审的优势互补,拓宽稿源渠道,提高审美效果,从而把学报打造成文化精品。  相似文献   

17.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论文投稿数量的大幅提高,为了减轻学报编辑的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学报编辑部都有必要建立自己投稿系统。本文设计和实现了一个基于贝叶斯的智能学报投稿系统。该系统采用现在先进的SSH框架整合技术,运用基于贝叶斯理论的分类器对来稿进行自动分类等操作。  相似文献   

18.
《新青年》是“白话文学运动”的主要阵地。作为现代传播媒介,《新青年》对现代文学特别是“白话”代替文言的语言变革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无论是编读互动性栏目的设置,陈独秀等人对现代传媒指导作用的充分发挥,还是基于“新青年”同人崇高品性的杂志可信度的提升,都为白话文的成功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9.
高校学报青年编辑的素质直接影响学报的质量,因此对高校学报青年编辑的培养和发展成为许多高校学报编辑部所面临的重要任务。本文分析了制约高校青年学报编辑培养的因素,提出要重视高校学报青年编辑的培养,并分析其培养途径,以期改变现状,建设优秀的青年学报编辑队伍,更好地服务高校的教研、科研工作。  相似文献   

20.
新闻编辑中署名权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署名权是作者对其作品拥有的基本人身权利,应该受到人们的尊重和保护,在现实新闻工作中这种合法权利往往受到非法侵害。认真分析思考这一问题,借以引起广大新闻工作者及各界的关注,从而使新闻作品的署名权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