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8 毫秒
1.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建立的第一个抗日根据地。它的创立,巩固和发展,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战略作用。2000年以来,史学界对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其历史地位和作用、根据地创建、财政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2.
<正> 一、新四军四师东移皖东北是战略的必然选择 1、豫皖苏边抗日根据地的状况 豫皖苏边抗日根据地,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在华中地区是早创建的一块敌后抗日根据地,位于豫皖苏三省边界,东靠津浦铁路,西濒新黄河(史称黄泛区),南跨涡河,北达陇海铁路,此地扼华中交通枢纽,为古今兵家必争之地,是联系华北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的纽带,是我军发展敌后抗战,向东挺进苏北,向西联系中原的前进阵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革命队伍在农村长期地积蓄力量,逐渐发展壮大而最后取得胜利的.中国革命实际上就是在广大农村建立、发展和壮大根据地的过程.在中国共产党内,毛泽东是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先驱.抗日战争时期,他领导党建立和发展壮大了抗日根据地.这一中国特色的革命创举,不仅为中国人民赢得了民族独立,而且为赢得解放战争的胜利和建立新中国奠定了基础.文章旨在探讨毛泽东创建抗日根据地的思想及其实践.  相似文献   

4.
淮北抗日根据地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之一。鉴于根据地初创期干部短缺的情况及动员群众全面抗日、坚持与维护统一战线的需要,干部教育成为根据地教育工作的核心。在中共中央和淮北区党委的领导下,根据地开展整风运动整顿干部思想、创建干部学校、融入具体项目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促进干部教育。通过以上实践,淮北抗日根据地干部教育取得明显成效:干部政治觉悟提高,根据地得到巩固;干部文化素养提升,根据地各项工作向纵深发展;迎合了抗战需要,培养出众多抗战人才。  相似文献   

5.
刘少奇与淮海抗日根据地的创建柳宏为淮海抗日民主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华中敌后根据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东濒黄海,为盐阜屏障;西倚京杭运河,与淮北、皖东相邻;北枕陇海铁路,可直抵鲁南;南迄淮阴,与苏中接壤,既是华中几大战略区的结合部,更是联络华北...  相似文献   

6.
华中抗日根据地,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创建并发展起来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抗战期间,日伪不仅加紧对华中抗日根据地的经济封锁。而且还猖狂地进行各种走私活动,企图弱化我根据地军民的抗战力量。为保持根据地军民抗战经济力,华中抗日根据地政权非常重视反走私斗争,主要是针对粮食、毒品、货币和食盐等物资的缉私。通过强化缉私组织机构建设、建立健全缉私规章制度、构建高效廉洁的缉私队伍等一系列举措,有效地遏制了走私活动的泛滥,增强了华中抗日根据地的抗战实力。华中抗日根据地的缉私工作虽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足,其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淮北抗日根据地是新四军华中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创建发展的过程中实施了一系列廉政建设的措施。提出树立“战斗的、民主的、廉洁的”抗日民主政权新作风,制定颁布一系列惩治贪污腐败的法规条例,确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廉政建设的群众监督机制。这些措施有力地保障淮北抗日民主政权的民主、廉洁和高效,淮北抗日根据地也成为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廉政建设的一个缩影。这些廉政建设的经验为当下反腐倡廉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豫皖苏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在华中地区规模较大、建立较早的革命根据地。该根据地在财政经济方面进行了积极建设和斗争,有力地支持了革命根据地的发展,为支援抗日革命斗争,打破日军、伪军的经济封锁,活跃革命区经济,稳定和发展革命根据地等作出了一系列贡献。  相似文献   

9.
一部颇有特色的抗日根据地研究专著──读《新中国的雏形──抗日根据地政权》宾长初抗日民主政权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抗日武装在抗日根据地建立起来的。人民抗日武装、抗日根据地和抗日民主政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没有人民武装,没有抗日根据地,...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奔赴华北,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创建了平北抗日根据地。 平北地处日寇伪满洲国、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伪华北自治政府三个傀儡政权的结合部。在北平(京)以北,以平绥路为界与平西相连,东到京古路,潮白河畔,西至蒙疆首府张家口、北达坝上草原,长城内外的广袤国土。 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在艰苦中创建了这块抗日根据地,为抗日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起到了伟大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1.
山东抗日民主根据地创建于1937年,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党领导山东地区军民与日军展开斗争而创建的一块抗日敌后根据地。为了更好的配合我党展开的一系列抗日救亡活动,广大文艺工作者创作了大量抗战歌曲、戏剧等文艺作品,以此来宣传党的思想政策,达到发动群众、教育群众的目的。山东抗日根据地的红色音乐作品是与根据地政治文化建设相结合的,因此本文将音乐作品与山东地区的人文环境等因素进行融合,以此来分析山东抗日民主根据地红色音乐创作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冀中抗日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在华北敌后创建最早的平原抗日根据地,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之后,冀中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大规模改造平原地形,开展拆城运动,拆除县城城墙。狭义地讲,拆城运动从1937年底延续到1938年秋季,广义上讲则从1937年底延续到抗战结束,它将"不利于我、有利于敌"的客观因素转化为"有利于我、不利于敌"的战略条件,形成平原抗日游击战特有的特点,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3.
抗日战争时期,苏北盐城是新四军军部所在地,刘少奇、陈毅、粟裕、徐海东、黄克诚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创建了抗日根据地。日寇把这个根据地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后快。1941年农历八月十四清晨,驻大峄山的日伪军约两千人,气势汹汹地朝着盐城的羊口镇扑了过来。  相似文献   

14.
由于东江地区特殊的历史传统、特殊的地理位置,特殊的阶级状况、经济状况和中国共产党在东江区域打下的基础,决定了东江抗日根据地和东江纵队在抗日战争时期独具的创建特点,东江抗日根据地和以东江纵队为主体的军民共同抗战壮举,在中国抗战史上乃至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历史上都显示了独特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5.
平北抗日根据地独具的创建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巩固平西抗日根据地,坚持冀东游击战争,实现建立冀热察边大块根据地,在中国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一年之后,创建了平北抗日根据地。由于平北根据地创建的时间特殊,当时所处的环境恶劣,而它的地位、作用又非常重要,因此形成了平北抗日根据地不同于其他抗日根据地的创建特色。平北抗日根据地的开辟成功,不仅在实践上,而且在理论上,都有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以后,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惨绝人寰的侵华战争。将介石国民党实行妥协投降的方针,他们节节败退,在短短时间内丢掉了大半个中国的国土。中国共产党实行坚决抗战的方针,把自己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开赴抗日最前线,同日本侵略军展开了英勇斗争,收回了大片国土,建立了敌后抗日根据地。继一九三七年九月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后,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先后建立了晋察冀、晋冀鲁豫、晋绥、山东等抗日根据地;新四军在华中、华东地区建立了苏北、淮北、鄂豫皖、苏中、淮南、皖中、浙东、苏南、湘鄂赣、河南区等十多个抗日民主根据地;东江、琼崖纵队在华南地区建立了东江、琼崖抗日根据地。  相似文献   

17.
建党基地是指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秘密建党中创建与发展的依托基地。根据建党基地的影响大小,建党基地又分为具有全党意义的建党基地和地方性的建党基地。大别山地区是中国共产党具有全党意义的重要建党基地,这一建党基地始于武汉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创建,经大革命时期和土地革命时期的发展,形成鄂豫皖苏区根据地这一全党重要建党基地,经抗日战争时期的豫鄂边抗日民主根据地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大别山根据地而延续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大别山地区建党基地是经历了建党各阶段并在各阶段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的全国性建党基地。大别山地区建党基地具有建党时间早、党员人数多、党组织发展快、有根据地做依托等特点,为中国共产党建党提供了创造性经验,为中国共产党发展为全国性大党和夺取全国政权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是晋绥抗日根据地的一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期间建立的一个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敌后抗日游击根据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抗日民主政权和各族人民群众,在大青山极其艰苦、复杂和残酷的游击战争环境中,从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不仅在敌后的“蒙疆确保区”开辟了游击根据地,而且战胜了各种困难,使游击根据地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并坚持斗争直至最后胜利,这是同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的财政经济工作分不开的。财政经济工作,是大青山抗日斗争的一条重要战线,它为大青山抗日游击战争发展、坚持和取得最后胜利提  相似文献   

19.
晋察冀敌后抗日根据地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创建的第一个抗日根据地,也是中国国民党政府承认的地方性合法政府。当年边区政府的创建者们在敌后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十分复杂的特殊条件下所进行的农村文化建设的有益探索,不仅对动员全民族抗战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而且对于我党在当今复杂国际局势下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农村文化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江苏抗日根据地的盐区开发及其贡献于海根抗日战争期间,新四军建立华中敌后根据地后,及时开发江苏盐区,在苏北沿海荒滩上招商兴建晒盐场,一度使盐区的产销收入成为根据地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支往,为巩固和发展华中抗日根据地。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以往,对华中抗日根据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