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在新的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角色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由此,社会上对教师的评价也在悄然而变:由"蜡烛"变为"太阳";由"工程师"变为"设计师";由"园丁"变为"雕塑师";由"一桶水"变为"流动的河流"--无论怎样动人、形象的美丽词藻都在预示着教师对人成长的重要作用。但据本刊调查发现,为了让自己专业成长更加有效,教师正期待着更为客观科学的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2.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是按照事先备好的教案上课,教师是一切课堂活动的“主角”,学生在课堂中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处于被动的听和记的状态。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要求教师在英语课堂上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灌输变为引导;由高高在上的权威变为学生学习过程的合作;由完全按教案上课变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协调;教师对学生的单一的优劣评价应变为对学生的多元化及形成性评价。  相似文献   

3.
“教师实践表现性评价”(PPAT)是美国著名的“教育考试服务中心”(ETS)新近开发的一种面向入职教师的评价工具。它立足教学实践,设计了四项任务,侧重评价教师真实的教学技能,对职前教师在获得教学许可证之前的教学能力和影响学生学习的能力作出基于证据的判断。PPAT评价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点:面向真实完整的教学实践;与权威专业标准相衔接;任务驱动并基于证据;提供持续的评价反馈;重视教师专业成长评价。PPAT评价是美国基于证据的教师表现性评价的一部分,也是美国职前教师教育领域当下最前沿的改革,体现了美国教师评价领域追求评价效率与评价效果之间平衡关系的不懈努力,对改进和完善我国的教师职前培养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是20世纪80年代英国开始推行的新型教师评价制度。这种“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一种形成性评价,它不以奖惩为目的,而是在没有奖惩的条件下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从而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它的基本原则是:1.与奖惩制度脱钩;2.全员评价、全面评价;3.全员参与,共同进步;4.评价的有关材料保密;5.评价过程民主化;6.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7.单相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8.反馈评价信息;9.面向未来,考虑教师的发展需求;10.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联系本地实际,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5.
通过质性研究方法,对60所中小学教师评价执行面临的困境分析发现,当前中小学教师评价执行的困境表现出制度“嵌入性”特征,可概括为教师评价新任务与其嵌入旧环境之间的矛盾。该矛盾在评价主体维度表现为“质性评价改革与‘人情’文化环境的矛盾”;在评价内容维度表现为“‘育人’导向与‘唯升学’社会舆情的矛盾”;在评价方式维度表现为“绩效评价改革与‘预期式’激励机制的矛盾”。鉴于制度所嵌入环境的复杂性和顽固性,建议从制度设计和执行过程入手突破评价执行困境:正视“人情”文化以实现制度与文化博弈共生;提升教学效益以弥合“唯升学”与“育人”分歧;加强绩效工资监督落实以推进“优劳优酬”。  相似文献   

6.
王萍 《教师》2014,(8):122-123
传统的教师评价,是“应试教育”的直接产物,片面追求升学率;同时,也忽视教师的个体差异,用统一的标准规范,要求具有不同教学风格和方法的教师,不但抹杀了教师的个性,而且也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和学校创建特色。笔者作为一名高职学校英语教师,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践体验,建议在教师评价的主体、形式、内容、方法四个方面采用“多元化”特点,保证评价的客观公正性,充分挖掘教师的潜能,发挥教师的特长,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主动创新。  相似文献   

7.
近三年,根据我校的教师发展性评价实施方案,每学年学校都组织各相关职能部门对全校教师进行全面、公平、公正、细致的评价。在评价过程中,我们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以教师为本”的发展性评价理念。以教师自我评价为主,坚持评价主体多元化,形成学校、学生、家长、同事共同参与的评价体系。从评价的结果和效果看,实施教师发展性评价,大大促进了我校教师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有力地促进了我校教师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8.
生存论中的人是“具体个人”。具体个人具有丰富性与整体性;具体个人是独特的存在;具体个人是个体的存在;具体个人的存在是一个不断超越的活动过程。在生存论中的“具体个人”的视阈下,对教师进行评价的各个方面都将发生变革:评价的目的由关注社会价值和功利价值转向关注教师个人的发展和人生的幸福,评价的标准由主客分离的抽象设计转向主客合一的共同构建,评价的方式由以奖惩性的评价为主转向以发展性的评价为主,评价的过程由自上而下的强制性的方式转向自我评价和外部评价互动互融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教师好像是学生自我评价的一面镜子。学生总是从教师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中判定是对自己的肯定或否定、赞扬或批评。”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尤为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成长、进步以及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发展性教师评价——教师校本培训的有效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发展性教师评价的过程反映了教师校本培训的核心思想.其对于教师成长发展具有较强的优势;通过确定评价者、商定评价方案、收集评价信息、实施评价、反馈指导等具体的操作步骤完成对教师的培养过程;在进行发展性教师评价中采取专题报告、课题研究、教学研讨、案例分析等多样化的形式,能够使教师校本培训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1.
针对“在新的课程理念下如何对教师课堂教学进行评价”这一课题进行了探索和研究,认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实施评价,首先要从观念上转变对课堂教学内容的传统评价,更多地关注对教学的主体——学生的评价;其次,在进行具体评价时,提出了采用由专家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价和教师自己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模式。  相似文献   

12.
评价教师劳动,我们常见的是“量的区分”表达充分,“质”的差异诉求不足。然而,恰恰是这个“质”的差异,体现着教师的劳动水平和贡献能力.决定着教师的成长速度和发展高度。但区分这种差异.人们一直缺乏“承载思想的技术”。  相似文献   

13.
教师评价的反思功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斯塔弗尔比姆曾经指出:“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prove),而是为了改进improve)。”①教师评价的目的,正是为了促进教师的职业发展和教师的成长。而“教师的成长=经验 反思。”(美国学者波斯纳的观点)因此,只有当教师评价具有反思功能,引发了教师的反思行为时,教师评价的目的才有可能实现。一、教师评价的反思功能之应然“反思也叫反省,它是认识主体对已发生过的认识反回去再认识的过程。”②反思是一种再认识,其对象指向“已发生过的认识”,其目的在于对旧认识的超越。教师反思正是以职业知识素养为基础,对已有的职业思想、行为、效果…  相似文献   

14.
案例讨论的问题,是关于小学生能否参与教师评价问题;小学生能否参与教师评价,是学生评教中争议最多的问题;由案例进一步引发的谁最有资格评价教师工作,涉及到教师评价中有关各方的地位,因而更值得关注。对此,我认为教师评价要以教师为本。  相似文献   

15.
文志斌  袁志武  王柳 《教师》2019,(13):114-115
发展性教师评价着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激发教学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自我价值提升,体现时代精神。建设“教师成长档案袋”,可将教师的成长资料及相关作品收集起来,重视资料积累,强调教师自省,为发展性教师评价搭建很好的平台。文章详细介绍了“教师成长档案袋”的主要内容,阐明了建设原则及意义,并依据实践提出了建设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自我评价:培养反思型教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教师自我评价与“反思型”教师“教师成长和发展的第一步 ,就在于教师自身的反思、教师自身对自身的评价和教师自身的自我改造”。“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 ,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师对自身职业活动的反思是找寻自身发展的有效途径。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G J Posner)曾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 :成长=经验 +反思。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 ,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反思被广泛地看做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因素”。据有关调查表明 ,经验型教师与学者型教师区…  相似文献   

17.
从“教学权”看教师评价与专业发展机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适应时代的要求和教师角色的转变,确保教师的“教学权”已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新使命。我国现存的教师评价体系中,“教学权”观念淡漠,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通过在评价中改革教师评价机制,赋予教师自主规划其自身专业发展活动的权利;积极推进以自我评价为主的评价方式;加强评价中与教师的沟通与交流;将明确的评价标准与个性化评价相结合;有利于确立教师的“教学权”,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8.
教师评价的局限与超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质量的教育需要高素质的教师,而高素质教师的成长需要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保驾护航”。反观当前的教师评价,仍有诸多缺陷与不足。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教师“人的缺席”,而其局限的超越将是教师“人”的回归。  相似文献   

19.
一、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变领导评价为主为教师自评为主 在评价中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由过去的领导评价为主,变为以自我评价为主.  相似文献   

20.
一、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变领导评价为主为教师自评为主在评价中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由过去的领导评价为主,变为以自我评价为主。自我评价是为了使教师处于一种主动积极参与状态,这样有利于教师不断地对自己的教育活动进行反思,对自己的活动进行自我调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