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三全育人"模式以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是我国职业教育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核心价值与核心使命.将"三全育人"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目标有机融合,通过学校、社会、家庭、学生"四方联动"实现全员育人,通过引航、护航、保航、助航"四段融通"做到全过程育人,通过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落实全方位育人,创新"三全五育"体制机制,构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立德树人体系,形成全员、全方位和全过程育人的格局,以深化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功效,推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立破并举与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2.
张安义 《教育》2022,(1):21-24
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普通高中教育迈入了内涵发展时期.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是我国教育的努力方向.在明确"为谁育人""育什么人"的前提下,"怎样育人""如何高质量育人"成为中国教育改革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从'五育并举'到'五育融合',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教育变革与发展的基本趋势."徐...  相似文献   

3.
裴阳 《教育》2022,(15):35-37
一、五育融合的现状简析 国以人立,教以人兴.在信息化与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对人的培养提出了愈高的要求和挑战.从素质教育到核心素养的提出,再到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的"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都是一次次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再聚焦,给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努力方向和建设要求.如何培养...  相似文献   

4.
“五育”融合即通过融合的形式实现个体德智体美劳全面均衡发展的教育,“五育”融合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育策略,更是一种育人能力,是对新时代“如何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的科学回答。劳动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主要路径,是人类特有的基本社会实践活动,在“五育”之中,劳动教育被认为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协调育人价值,是“五育”的主要突破口和“五育”融合教育的关键所在,劳动教育是融通五育的粘合剂,劳动教育需与其余四育建立有机链接,形成融合互动,谋求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5.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及整体能力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是实现"五育融合"的关键路径之一,但其在学校落地实施过程中存在形式化开设、难以常态化,学科割裂、五育分离,价值体认缺乏等问题,亟需解决.从"五育融合"的视角出发,审视目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存在的现实...  相似文献   

6.
为响应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新时代新要求,小学基础教育必须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以"美"育"德"的现代化融合式教育方式凸显其实践价值。本文试图从教育实践领域出发,探讨"美"视域下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四种有效教学路径,为以美立身、立德树人找到更多接地气的实践方式。  相似文献   

7.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将习近平总书记"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论断列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在 2018 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和"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以来,教育界大致形成了"五育并举"和"五位一体"两个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前者认为"五育"是全面发展教育中的五个基本领域,共同支撑着人的全面发展;后者认为"  相似文献   

8.
面向党对新时代教育工作提出的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目标和任务,如何整体推动“五育融合”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破解的重要课题。从逻辑特征上看,新时代“五育融合”体现为培养目标的全面发展性、培养内容的均衡嵌入性、培养过程的跨界融合性、培养机制的系统协同性。基于此,应遵循立德铸魂、培智固本、健体强基、尚美培元、以劳立身之间的内在关联,着眼于实现价值引领的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以“教育方针”为依循、以“五育融合”为核心、以“共同行动”为支撑、以“类型特色”为目标,构建新时代职业教育“五育融合”的培养模式;从打造立德树人引领的“五育融合”新体系、构建评价方式优化的“五育融合”新机制、塑造社会共同行动的“五育融合”新生态、形成多元协同育人的“五育融合”新格局、培育学生自我管理的“五育融合”新动能等方面入手设计行动路向。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审视过去十余年来我国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培养定位,党的教育方针并没有得到全面贯彻落实,德智体美劳五育之间还存在严重的不平衡、不充分和割裂等问题。必须深入探究党的教育方针的理论渊源,明晰德智体美劳五育的内涵与高职特点,厘清德智体美劳五育之间的关系,进而系统构建新时代高职人才培养体系,重点从通识课程体系构建、课堂体系构建、课程思政建设、工匠精神培育等方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大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0.
林雯雯 《天津教育》2023,(18):132-134
<正>五育融合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其主旨是探索如何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目标落实到中小学日常教育实践活动中,是在五育并举的基础上追求适性育人、个性发展和五育之间的高效融合,  相似文献   

11.
“五育并举”是新时代教育整体性、完整性的要求,是新时代“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思想的重要遵循,是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举措。高校作为对接社会发展需要和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阵地,是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人才的全面自主培养是其工作的重中之重。高校全方位推进“五育并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认识到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作用,需要切实发挥思想政治工作评价的指挥棒作用。高校应把握“五育并举”新内涵,对标教育评价改革新要求,实现人才培养新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评价要从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结果应用等方面着手进行变革,创新德智体美劳过程性评价,一体化推进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构建科学合理的思想政治工作评价体系,培养德才兼备、理想信念坚定、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教育教学体系中,一直将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作为核心目标。但在实际教学中,五育的融合并未完全落到实处,更多的是停留在理论层面,学生综合素养和能力的提升速度相对缓慢。基于此形势,学校要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就必须重新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劳动教育体系,确保学生的德智体美劳教育均能落到实处。从五育融合的角度出发,就如何构建更具完善性的劳动教育体系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究。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中小学教育中存在“五育”实施不平衡,重智育,轻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倾向,影响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这是对教育本质属性的回归。坚持“五育”并举、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4.
"五育融合"将会是小学教育的主流趋势,让小学生在接受五育的过程中,促进自身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健康发展.基于此,本文着重讨论小学教师如何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加强"五育融合"的教育工作,希望能让"五育融合"成为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利器.  相似文献   

15.
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面推进“五育融合”、“双减”精神,是育人方式改革提出的重要命题。当前中小学生教育体系中,“德智体美劳”协同育人的效能有待于进一步提升,过于强化智育的地位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新时代人才需要我们更加关注“五育”的内涵和意义,学校教育协同家庭和社会,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俞国良  靳娟娟 《教育研究》2022,43(1):136-145
心理健康教育是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为基础,培养学生心理素质为目标,开发心理潜能为宗旨的教育活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全面发展培养体系的融合,必须厘清心理健康教育与德智体美劳"五育"关系。德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导向,智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条件,体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体质基础,美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涵,劳动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无论是哪种形式的教育,都是按照教育规律对人心理层面以道德、认知、情感、意志等组成的内在系统的发展、维持和修护。心理健康教育与五育重拳齐发、双向建构,是铸造新时代大格局教育,实施教育创新的一种重要探索和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赋能小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构建"三位一体"创新型劳动教育综合育人模式.发挥家校社协同育人功能,构建"家校社"协同劳动教育综合育人机制;发挥劳动教育综合育人价值,构建"五育五入融合"的劳动教育综合育人实施路径;提升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构建信息技术环境下"项目化"创新型劳动教育综合育人学习方式.促进了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与学校发展,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18.
福建省厦门第二中学有着优良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育传统,近年来,在党和国家政策的指引下,五育融合的实践得到了更加深入的推动和总结,形成了厦门二中的"实践样本".厦门二中实践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国家大政方针的指引和支持以及学校办学理念的贯彻,探索构建了以"体"为核的"足球教育"、以"美"为核的"音乐教育"、以"劳"为核的"志愿服务"的系统化五育融合体系,为当前五育融合的基础教育探索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五育融合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既有益于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又可助推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文章遵循教学评一致性展开了高中地理五育融合评价探究;以考查高中地理教学是否促进了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评价目标,以五育融合导向、教学评一致性指导、多元化主体评价、信息技术支持为评价原则,开展了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主体、评价工具的探究;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教学阶段探究了评价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20.
汪芳 《儿童音乐》2023,(2):67-69
<正>音乐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中小学开展音乐教学不仅需要强化学生的音乐专业技能,同时还需要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通过音乐教学健全学生的人格。五育融合是在五育并举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中五育并举是要求基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同时发展德智体美劳五育。五育融合则是在五育并举的基础上发展素质教育。教师的教学能力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五育融合教学模式的质量,为此在开展音乐教学的同时,也需要重点提升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教学能力,从而推动中小学音乐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