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教学的需要,对利用等价无穷小代换求函数极限的方法作了进一步的推广,所得主要结论,在很容易验证的条件下,将无穷小代换的方法推广到多个复合函数无穷小代数和之比及幂指函数和含变上限积分函数的情况,扩大了等价无穷小代换使用的范围。  相似文献   

2.
高等数学中利用等价无穷小替换定理求某些函数极限的时候,既简便又快捷,但又受到一些条件的限制.因此,推广对几个等价无穷小替换定理,拓展了等价无穷小替换的条件和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3.
极限是高等数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求极限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本文总结了涉及无穷小的几种求极限方法。并对常见的等价无穷小和带佩亚诺型余项的麦克劳林展开式进行了推广,便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4.
引进基准无穷小的概念,就无穷小之和的等价无穷小问题,给出若干定理及推论。  相似文献   

5.
用等价无穷小代换求极限是常用的一种求极限的方法,本文主要从分子分母中含积商,和差因子的两种不同情形分别探讨了求极限的方法和注意点。  相似文献   

6.
浅谈老子“道”的哲学及其本体论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是中国哲学的核心范畴,道论奠定了中国传统哲学本体论的基本范式及其思辨特征,而这一理论建树的奠基者即是老子。本文首先论述了"道"哲学的两个最基本的含义,一即"道"是"先天地生",为宇宙万物生命的本源,二即"道"无法用语言、言说来表达。然后对"道"的本体论做了简单的探讨,最后得出老子"道"的哲学及其本体论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7.
《秦腔》采取了一种"乡俗"的叙事策略。从文本时间特性方面看,细说慢写的风格形成了重复、弥散和绵延的日常性时间特征。对人物产生实际影响的,是日暮晨昏、节气变化、寒暑交替,这是"一堆鸡零狗碎的泼烦日子"。但同时作者又采取了两种方法来超越日常时间庸常性的拘囿。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世代生成性时间,二是疯癫叙事的手法。  相似文献   

8.
远程教育与开放教育的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放教育"和"远程教育"这两个术语在远程教育实践中经常被混淆。清晰辨别这两个概念,对远程教育的实践和研究具有重大意义。文章从两者的定义出发,对其进行辨析,充分地阐明开放教育和远程教育的本质及相互关系,最后提出利用远程教育和开放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9.
"辞"与"赋"作为两种文学体裁,在刚出现之初是有明显区别的,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后人逐渐将这两种文学体裁合称为一种文学体式。这种模糊文学体式概念的做法显然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细化研究是不利的。从释义、源流、主题、结构形式等四个方面,"辞"与"赋"可进行简要的区别。  相似文献   

10.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同做一个梦,这种描写在古代的诗歌、散文、戏曲、小说中都有体现,这其实就是一种"同梦"情结。由于文化背景、文学样式的不同,各种各样的"同梦"描写,显得千姿百态,并且各有其自身的文化意蕴。将这些体现"同梦"情结的作品放在一起综合分析,对我们深入研究文学史、文化史乃至心理学史都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相似文献   

11.
陈永平 《阅读》2013,(11):28-29
读罢四篇小文,不由感叹:原来,写具体并不难!一直以来,学生写作文,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不具体,而今天的四位小作者却在这方面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今年的暑假,全国各地多个城市持续高温,给我们增加了很多咸湿的味道。吕旻静同学用亲眼所见,将天气的热具体写出来了。你看,"把一盆凉水放在地上,没过两个小时就热了。""树叶都蔫了。""马路上,如果放上一只鸡蛋,不到两个小时,就可能吃读罢四篇小文,不由感叹:原来,写具体并不难!一直以来,学生写作文,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不具体,而今天的四位小作者却在这方面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今年的暑假,全国各地多个城市持续高温,给我们增加了很多咸湿的味道。吕旻静同学用亲眼所见,将天气的热具体写出来了。你看,"把一盆凉水放在地上,没过两个小时就热了。""树叶都蔫了。""马路上,如果放上一只鸡蛋,不到两个小时,就可能吃到熟鸡蛋。"这些都是在用具体的现象来说明天气的热,这样写,就叫具体。"小狗躺在墙角下,热得不停地伸着舌头。""它也跑到门前用爪子扒门,嘴里不停地呜咽着",这多像《骆驼祥子》中具体描写天气热的一段呀!小作者爱读书,活学活用,真好!在《我的"小伙伴"》中,蔡木芷同学用心观察,细致描写,"小鹌鹑是灰黄色的,它有一张橙黄色的小尖嘴和一双机灵的小眼睛,小爪子细瘦而锋利。"简单几笔就勾勒出了一幅图,将小鹌鹑带到了我们面前。它外表可爱,又善解人意,小作者既抓住外表,又抓住心理活动,才给了我们这样具体可触的感觉!《迷人的富士山》是一篇游记,小作者吴彦川先概括,后具体。"车上的人全都有了耳鸣",这一句把感受写具体了。"锥形的富士山像个庞然大物",既写出了形状,又用"庞然大物"写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蓝蓝的天上飘着朵朵白云,就像草原上一匹匹四蹄生风的白马,自由自在地奔跑。"通过联想把自己内心的那种自由自在的快活感受写出来了。正因为人感受到了自由自在,所以,才把这种感情转移到景物之中了。在《我改掉了"三歪"》中,王诗婷同学先点出有哪三歪:"歪着头,歪着本子,因此,写的字也歪。""舅舅的话说得我脸发烫,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我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这一句具体写出了自己真切的感受,一个"恨不得"写出了自己的羞愧,这就叫写具体呀!"手、脖子、腰、背感觉酸痛",这是在具体写出自己的感觉,"三个一",具体写自己的做法。怎样把作文写具体?我们可以像吕旻静那样用事例来写具体,可以像蔡木芷那样用简笔勾勒去写具体,可以像吴彦川那样用移情的方法来写具体,还可以像王诗婷扣住内心去写具体。写具体,并不难。  相似文献   

12.
在科技期刊中,阿拉伯数字"2"和汉字数字"二"与汉字"两"经常出现,但众多期刊中在使用这几种表达方式时,却各不相同。以下是摘录于高校学报中有关"2"的使用情况:1、"实习2个月。"  相似文献   

13.
哈贝马斯在《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一文中着重论述了科学技术在现代生活中所起的消极作用,并用他的劳动和相互作用这两个新概念来论证后工业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形成的新格局的合理性,分析了半个多世纪以来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情况,对马克思当年在分析自由资本主义时提出的某些原理,作出了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14.
太极柔力球运动探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太极柔力球是我国20世纪90年代初兴起的一项体育运动,它是东方传统文化的必然产物。太极柔力球运动的核心思想、思维形式和价值取向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的观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合为一";太极柔力球的运动特征和运动形式主要表现在"圆"和"空"两个方面,集中体现了"太极"理念和"圆"的运动规律,是自然规律的一种表现形式。太极柔力球与太极拳是同一法则下的两个独立事物,是两种不同的运动形式,只有较好地辨析二者的区别与联系,才能为正确、务实地引领太极柔力球运动的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之前的研究性学习的基础上,浅析"教师成为研究者"这一观念的价值和实践价值,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层面,浅显的阐述了"体育教师成为研究者"在我国发展的问题,并对此提出了一些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慎到是我国先秦时期重要的思想家。虽然他被后人称为道家的代表人物,但是他的法律思想独树一帜,也是法家不可或缺的人物之一。慎到最负盛名的是他提出的"势"与"事断于法"。他主张君主的绝对权威与独尊地位,但是反对君主独裁所谓的"身治"与"贤人政治"。慎到崇尚法治。与此同时,慎到关于"公"和"私"这两个概念的解析强调了主观与客观的界限。新兴地主阶级的整体利益以为"公"与君主和各级官吏在内的阶级利益以为"私"表现了慎到对于个人利益的保护。这是先秦时期法律思想的一个高度层次,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相似文献   

17.
相比较于20世纪90年代来说,新世纪的女性文学写作无论是在题材、叙事视角还是叙事方式上都发生了明显的转向,其中尤以一些跨越前后两个世纪的创作主将们和"70"后女作家的创作最具代表性,这一转向的原因可大概归结于20世纪90年代女性文学自身的缺陷和时代文化背景的影响两个方面。面临文化语境空前复杂的新形势,女性文学将在陷落与突围的反复中继续探索。  相似文献   

18.
古汉语中的重要虚词"之",在上古汉语中常用作近指代词,表示"此、这"意义,这一用法在贵州方言中仍在使用;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通过分析比较"之""这(這)"的字源及近指意义词源,认为"之"并非普通话"这"的方音读法,贵州方言中"之"作近指词语是古汉语词义的遗留;而本方言中将普通话中的"这些、这个、这时、这里、这样"等"这"类语词读作"之些、之个、之个时候、之点、之个样子"等"之"类词,是一种同义换读现象。  相似文献   

19.
隐喻的否定形式的理解是隐喻中一个棘手的问题。高原在《谈Lakoff和Johnson隐喻理论的两个问题》一文中以Lakoff和Johnson隐喻理论在解释隐喻否定形式时陷入困境,作为一个重要理由质疑莱氏隐喻理论。分析文章在该部分的论述存在不当之处,指出"两步加工"的观点没有实证基础,由此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浅析“周期训练”和“以赛代练”理论的冲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上个世纪末竞技体育的职业化和商业化,对高水平运动员全年参加重大比赛而一贯遵循的"周期"训练理论形成了冲击,一些学者针对"周期"训练理论部分观点不适应高水平运动训练的现象提出了质疑,并相应提出"以赛代练"理论以期适应现代高水平运动员全年多次参加比赛的需要。在介绍两种训练理论的主要观点与冲突的同时,力图从方法论的层面揭示训练理论变迁的逻辑必然和哲学基础,从对这两个理论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今后运动训练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