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统一的教案和教参使教师教学个性被淡化和忽视,有经验的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自己独特的教学个性无法得到尊重和施展.教师的教学个性就是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具有独创性的教学方法,灵活处理课堂问题的技巧和风格,以及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对学生产生陶冶作用的个人魅力和人格力量.只有重视每一个教师的教学个性的培养,才能真正做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共同成长,实现教师的教育教学生命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赵兴华 《教师》2010,(21):26-27
统一的教案和教参使教师教学个性被淡化和忽视,有经验的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自己独特的教学个性无法得到尊重和施展。教师的教学个性就是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具有独创性的教学方法.灵活处理课堂问题的技巧和风格,以及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对学生产生陶冶作用的个人魅力和人格力量。只有重视每一个教师的教学个性的培养,才能真正做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共同成长,实现教师的教育教学生命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教学个性是教师教学成熟的标志,是教师"人性"在教学中的体现。教学的主体和客体的多元性和不确定性决定了教学的个性化特征,也决定了教师必须有个性。但在教育实践中,中小学教师的教学个性却由于学校管理、评价机制和教师个体思想的缺乏等原因被遮蔽了。通过教师主体回归、个体意识觉醒和自我提升可以彰显教师的教学个性。  相似文献   

4.
教师发展教学个性不仅给教学注入新鲜的活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也能实现教师的自我价值.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各种新的教学理论、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不断涌现,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的教学逐渐模式化、固定化,缺乏自主创造性,教师的教学个性在改革的浪潮中逐渐被淹没.新课程改革呼吁教师教学个性的成长,这不仅需要教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也需要学校和社会各界积极关注并提供相应的条件,科学引导教师教学个性的有效生成.  相似文献   

5.
教师在专业成长中不能丢了自己的个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在专业成长中存在误区,就是泯灭自己的教学个性。泯灭教学个性的实质是教学主体性的缺失专业成长就是教学个性的成长。教师要反思自我,使自己的教学个性日趋完美,实现专业成长。本文从教师的角度,结合教改成功实例,对此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可行建议,以期帮助教师实现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6.
今天,学生个性的培养日益受到重视。毋庸讳言,学生个性的形成除了社会、家庭的影响外,教师是一个重要因素。可以说,有个性的教师才能教出有个性的学生。但长期以来,追求升学率的单一思想,整齐划一的教学模式,已使大部分教师迷失了自我,失去了个性。在新教学理念与旧教学体制的冲突下,教师要不要张扬个性?如何张扬个性?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李允 《中国教师》2013,(9):40-42,46
<正>教学个性在学生个性形成和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已经达成共识,但在教学实践中,教学个性的普遍缺失又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尽管从现有的教学管理制度中能够找寻出诸多制约教学个性彰显的流弊,但"无论如何,自己没有成熟而坚定的看法,以致不得不受外力的激荡,这根本责任总是从事教育的人自己的"[1]。因此,基于教学个性的"自我"品性,分析教学个性形成中教师"自我"的缺失,探寻教学个性的教师"自我"路径,这对走出教  相似文献   

8.
个性是人的整个精神世界,其核心内容是主体性和创造性。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个性,创造性地设计、实施教学过程,培养发展学生个性,是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9.
个性教学的基本理论与实施依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个性教学是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阐述了实施个性教学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分析了实施个性教学所面临的巨大困难,指出必须改革现行的教育体制,革新教育观念,以及大力提高教师素养,发展经济、控制人口等,才有可能真正实施个性教学。  相似文献   

10.
个性教学是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阐述了实施个性教学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分析了实施个性教学所面临的巨大困难,指出必须改革现行的教育体制,革新教育观念,以及大力提高教师素养,发展经济、控制人口等,才有可能真正实施个性教学.  相似文献   

11.
周曙  朱方长 《教书育人》2005,(12):56-57
一、对教师个性化教学的认识 一般的观点认为教师的个性是在一定个人个性的基础上赋予了教师职业所特有的个性,包括教师个人自身的个性和教师职业的个性。教师个人的个性是从心理学上对个人所下的定义,是指一个人能力、气质、性格以及动机、兴趣、理想、信念等。教师职业的个性是指教师职业给这个群体的特殊规定性,适应教师角色规范的要求在教育活动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心理和行为倾向性。教师个性的显现和张扬离不开教学这个大舞台,因此,研究个性化教学是对研究教师个性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2.
教学个性研究引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教学个性是教师的“完整自我”在教学活动中的一种显现。通过对教学个性的内在关联进行梳理,既可以为教学文化建设、教学制度安排乃至学校发展提供方法论借鉴,又有助于教师在日常教学生活中审视自身的真实存在,理解现实的种种“遭遇”,获得恰切的身份认同,重塑教师的教学生活。在教学个性研究的方法论上,将不流于对教师类生存方式的探询,而是从生命和生活的视角逼近教师的真实生存状态,考量教学个性的遮蔽与生发。  相似文献   

13.
全纳教育是当代教育重大发展趋势之一,它将教师和学生共同纳入教育视野,倡导师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共同参与、共同体验、共同享受和共同发展。在全纳教育理念的观照下,教师的教学个性具有更加重要的价值,教师鲜明的教学个性成为培养学生个性、实现师生共同成为教学主体以及充分合作的必要条件。但现实教学中又存在教师教学个性缺失的问题。培养教师的教学个性,除了教师个人的自我提升,还要从日常教学管理、师资培训和教师评价制度等方面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4.
探析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教学个性的式微与成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具有自我个性的教学是“人性”在课堂教学的体现。新课程改革在解放学生的同时,也为教师具有自我个性的教学提供了展示的舞台。然而,事与愿违,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教学模式化、固定化,边缘化的倾向却越来越明显;当我们为解放学生、张扬学生个性欣喜时,发现教师的教学个性在改革的浪潮中逐渐被淹没。教师教学主体性的失落、教师教学能动性的枯竭、教师教学创造性的阻碍、教师教学自主性的压抑等四个维度是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教学个性式微的主要原因。新课程改革呼唤教师教学个性的成长,这需要教师主体意识的回归,教师自己积极主动的“适应”、“理解”、“体验”,学校运用开放、弹性的教学管理模式,并建立促进生命发展的教师教学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5.
王香平 《考试周刊》2011,(36):33-33
新课程改革倡导教师进行集体备课,强调集体的智慧,很多语文老师在与其他教师的合作中重视集体智慧的接纳与吸收,却忽视自己的个性创造,造成语文课千人一面,语文课堂教学缺乏特色的局面,长此以往,语文课堂将陷入僵硬、机械的泥潭。若想语文课堂重现生机勃勃、百花齐放的景象,语文教师应该对教学内容研究有个体的思考,在课堂教学中有个性的展示,把形成教学个性作为自己人生事业的航标,让自己在教学中个性飞扬。  相似文献   

16.
学生都是具有独立个性的人,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在教学中因材施教,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使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得以充分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7.
文章首先对有效的教师个性特征及其对教学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其分析主要包括教师的职业个性及情感个性两个方面。然后,基于教师的个性特征提出了如何在网络教学中实现教师个性的五种策略,以期达到个性化的网络学习。  相似文献   

18.
教学个性是特殊的教学能力,是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比较稳定和成熟的教学方式、方法、技巧的综合。教师的教学个性有益于创造教学的艺术。个性意识越强,教学创新意识就越强,就愈能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实践。独立自主的个性,是实施个性教学的前提。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具备鲜明的教学个性。  相似文献   

19.
于洁 《小学生》2010,(11):31-32
l具备独立自主的教学个性教师的个性有益于创造语文教学的艺术。教师有个性,才有语文教学的艺术。个性意识愈强,个性教学主动性愈明显,愈能有效地进行和指导语文教学。同样,个性意识越强烈,教学创新意识就越强烈,愈能创造地运用于语文教学艺术之中。独立自主的个性是实施个性语文教学的前提。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堂个性化教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只是教师一味的灌输,教师牵着学生走。一切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对课文的理解以教师的观点为观点,不给学生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遏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此,我在语文教学中对培养个性教育进行了探索。努力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以尊重个性,培养自信为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