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潘丹 《资源科学》2021,43(10):2026-2041
命令控制型和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孰能更有效地提升造林面积从而更好地保护森林生态环境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利用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政策这一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和生态转移支付政策这一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6—2016年1372个县级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识别了这两类环境规制对造林面积影响的因果效应及政策相对有效性。研究结论如下:①与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相比,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对造林面积的影响更为显著且具有长期效果。表现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政策使造林面积提升了6.7%,但该效应随着时间推移呈现出下降的趋势;生态转移支付政策使造林面积提升了8.2%,且该效应随着时间推移逐步增强。②异质性分析发现,初始造林面积较高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县表现出更高的造林面积提升效应。③进一步的成本收益估算表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生态转移支付政策通过提高造林面积带来的环境健康效应分别为5926.11亿元和7256.14亿元,是其减少财政收入所产生的经济成本的2.19和1.92倍。本文结论有助于我国制定长期有效的森林环境规制政策。  相似文献   

2.
《科技风》2016,(18)
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发展是一种局部的、积聚式的发展,而不是成片的蔓延式的发展,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前提下,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本文以陕西略阳县和宁夏隆德县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为例,探讨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和建设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3.
杨喆  李晴晴  薛文晧 《资源科学》2023,45(1):144-157
【目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是近些年来覆盖较广,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生态政策之一,探索其对当地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对于政策的可持续性以及保护与发展的平衡至关重要。【方法】本文以2007—2018年中国县级行政单位为样本,将设立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利用PSM-DID模型系统分析了设立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对当地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1)总体上,设立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显著增加了当地农村居民收入,相比于未设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县,设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县的人均农村居民收入增加3.6%。(2)分地区异质性分析发现,西部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对农村居民收入产生了显著的积极影响,其平均农村居民收入上涨了4.9%,而东部和中部地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对农村居民收入影响不显著。(3)分类型异质性研究发现,水土保持型和生物多样性维护型生态功能区的设立对农村居民收入产生了显著的积极效应,分别使收入提高了2.8%和10.6%,而水源涵养型和防风固沙型生态功能区则降低了当地农村居民收入。【结论】因此,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总体上实现了绿色减贫,未来需要进一步因地施策,努力实现生态保护和社会...  相似文献   

4.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是国家为保护、恢复和提高区域水源涵养、防风固沙、保持水土、调蓄洪水、 保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而划定的需要重点保护和限制开发的区域。分析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人类活动空间变化,是环保等相关部门把握国家生态功能区宏观生态环境状况,并对其进行量化监管的重要手段。为此,本文基于面向对象方法提取了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510个县2010年、2015年两期的生态环境变化空间分布信息,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及核密度法对两期人类活动造成的生态环境变化时空分布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环境变化中,71.77%的变化为耕地、工矿、建设用地的转入,27.53%为植被的转入;核密度提取出5个热点区域,包括燕山地区、吕梁山地区、黄土高原地区、武当山地区、大别山地区,占总变化图斑数的24.64%,黄土高原地区和大别山地区变化主要来自于工矿和建设用地的扩张,燕山地区和吕梁山地区变化主要来自于工矿用地的扩张,武当山地区变化主要来自于建设用地的扩张;以变化面积加权的核密度提取出1个热点区域,即西拉木伦河地区,占总变化面积的20.53%,该地区的变化主要来自于耕地的扩张。  相似文献   

5.
生态功能区划是依据区域生态因子、生态系统类型、生态服务功能、生态系统受胁迫过程与效应、生态环境敏感性、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等特征的空间异质性而进行的地理空间分区,其目的是明确国家或区域生态安全重要区域,分析区域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脆弱区,为资源开发、产业布局、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提供科学指导,为实施区域生态环境分区监管提供基础和前提。在对已有三级生态区划方案的基础上,依据建立的生态功能区划原则、方法和指标体系,以中国县城尺度为最小区划单元,采用空间叠置的方法,综合中国土壤侵蚀模数、生态敏感性和生态环境问题(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重要性),将中国分成33个水源涵养功能区、57个水土保持功能区、19个防风固沙功能区、11个沿海防护功能区、62个产品提供功能区和86个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区,并概述各类生态功能区的分布特征,为生态保护与建设的重点、目标、措施的确定以及区域产业结构与布局的调整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针对迁西县生态环境空间管控制度在实践中可能存在的困难进行研究,着重从自然生态功能区分类、水和大气环境质量分区管理制度等主要问题结合国家生态保护红线及"三线一单"制度研究提出建立健全综合协调机制、生态空间保护管理分工、搭建科技支撑的动态监测平台、完善公众参与机制和建立合理绩效及反馈体系等5个方面的生态空间管控措施作为研究重点,为今后迁西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布局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文章根据广西主体功能区区划,以广西钦州三区县为例,通过测算三区县的不平等指数及社会福利指数,描绘主体功能区政策实施前后近十年三区县间福利水平的变化情况,进而实证分析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对福利效应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广西主体功能区政策推行后,不同区域间(县域)福利不均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而相关性表明通过减少地方政府税收,增加政府在公共医疗卫生、义务教育、社会保障上的支出,在不同程度上能够缓解功能区之间福利水平不均衡发展的状况,其中公共医疗卫生支出作用效果最为明显。基于此,政府需加大主体功能区转移支付力度,完善税收体制,增加一般性转移支出,以实现区域福利均等化目标。  相似文献   

8.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我国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遏制,进而引发了决策者对我国何时达到生态环境质量拐点的疑问。"何时达到拐点"直接关系到面向"百年强国"的生态环境保护战略部署。文章在重新界定生态环境质量拐点内涵的基础上,建立了生态环境质量拐点衡量指标体系和预测分析框架,研判了我国不同领域生态环境质量拐点出现的时机。结果发现,2025年前后,我国基本能够实现以常规监测指标衡量的生态环境质量拐点,但实现公众感知的生态环境质量拐点要到2035年前后,实现考虑新型污染物等新因素的生态环境质量拐点则要到2050年前后。面向"百年强国"的生态环境保护战略,既要做好针对当前面临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打好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攻坚战规划,也要做好针对当前难以解决以及未来潜在的新的生态环境风险,前瞻布局,打好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持久战准备。在此过程中,除了进一步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外,还要发挥科技在解决我国生态环境"瓶颈"和"难点"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过去一年,一场以"绿色"为主题的革新正在青海高原快速蔓延:三江源、青海湖、祁连山等重点水源涵养区和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决策、评价、管理、考核和生态补偿等制度进一步完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重要内容之一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全面启动;智慧生态畜牧业、生态旅游、新能源等生态经济产业发展蹄疾步稳,"大美青海"生态画卷徐徐铺展开来。未来,青海将按下绿色发展"快进键",走向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  相似文献   

10.
京津冀、长江三角洲和粤港澳大湾区3个东部超大城市群是我国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高速发展伴随的高强度人类活动给城市群的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严重影响了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基于多维生态环境数据,分析了3个超大城市群生态质量、环境质量、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和生态环境治理能力4个维度20年来的生态环境演变历程,评估了国家和地方层面环境政策和举措的成效。结果显示:2000年以来,3个超大城市群的生态用地稳中有增,生态系统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水环境质量不断提升;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污染排放明显下降;生态环境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持续增强。《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的实施对城市群生态保护和大气、水及固体废物等污染的防治作用显著。研究讨论了超大城市群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对应的保护发展对策,为超大城市群后续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基于财政均等的中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近年来中央财政对地方转移支付的绝对额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增长,但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中国地区间财政能力差距却日益扩大.为了缩小地区间财政差异,有必要对作为财政均等化主要手段的转移支付制度加以改进,逐步弱化目前以税收返还加专项资金配套为主的转移支付模式,构建以均等化为目标的转移支付体系.为使改革方案在政治上具有更高的可接受性,可以设定中央对地方资金返还的最小数额,并根据不同地区的财政能力加以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12.
耕地保护县域补偿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中国现行的土地制度与政策、行政与财政体制,以江苏省13个省辖市、27个县级市和25个县为研究区域,分析了县级政府多重角色选择与责任规避的机理,揭示了县级政府规避耕地保护的责任,导致耕地过度损失的原因,以及实施耕地保护县域补偿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了构建补偿模式,并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县级政府具有独立经济人的特性,耕地保护与耕地非农化之间存在巨大收益差距,且地方财政收入高度依赖建设用地出让收入,是其热衷于推动耕地非农化的主要原因;要彻底改变这种状况,必须补偿地方政府因保护耕地所导致的财政损失,缩小耕地保护与耕地非农化之间的边际收益差值;在省与县财政转移支付体系中设立耕地保护补偿项目,并以省内耕地现状数量与质量、人均粮食产量及耕地保护的机会成本损失为基准,建立补偿资金转移支付预算模型,不仅具有客观公正性,还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如果实施补偿,补偿资金成为耕地保护好且产粮多的县域重要财政收入来源,将会有效激励县级政府耕地保护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3.
生态系统评估服务于国家生态保护与修复决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秀波 《资源科学》2006,28(4):10-10
随着我国人口增加和经济快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生态状况呈现出“整体恶化、局部改善”与“边治理边破坏”的总体格局,生态恶化问题正由局部扩展到更大范围,从流域的一部分扩展到全流域。这种状况还将持续。我国环境保护的目标是“到2010年,重点地区和城市的环境质量得到改善,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基本遏制;到2020年,环境质量和生态状况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4.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能为确立生态环境保护激励机制和完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与数据支撑。本文基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2002-2010年的土地利用变化分析,全面评估了水源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其动态变化情况,据此确立了生态补偿的上限标准和分摊机制,并尝试根据生态服务功能和动态价值变化确立生态补偿支付标准。结果表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2010年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2 724.56亿元,比2002年减少了125.38亿元;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受水区生态补偿上限标准为46.12亿元/a,其中中央政府为18.45亿元/a,受水区地方政府为27.67亿元/a;生态补偿支付标准中央政府为7.1亿元/a,河南、河北、天津和北京分别为4.26亿元/a、3.93亿元/a、1.12亿元/a和1.34亿元/a。本文最后建议改革现有南水北调工程水价机制,继续加大生态补偿中央纵向转移支付,逐步建立生态补偿横向转移支付机制。  相似文献   

15.
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社会进步及现代化建设,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由于不注意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已经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如交通拥挤、垃圾围城、噪音污染、空气污浊等一系列问题。为了保证城市化的健康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需要政府及公众提高对城市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努力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16.
生态环境的检测和管理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在生态坏境监测和保护的过程中,可采取以卫星和航空遥感技术为基础的遥感技术对生态环境进行全面的监测.遥感技术的运用为生态环境的管理保护提供了动态化的监测手段,能够有效监督生态环境质量,预防生态环境污染,并对生态环境进行全方面的保护.在生态环境监测的过程中,遥感技术逐渐受到重视,采用遥感技术进行监测工作具有动态化和跟踪式的特点,能够满足对生态环境监测的需求.基于此,通过探究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和保护中的应用,以期对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生态环境的检测和管理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在生态坏境监测和保护的过程中,可采取以卫星和航空遥感技术为基础的遥感技术对生态环境进行全面的监测.遥感技术的运用为生态环境的管理保护提供了动态化的监测手段,能够有效监督生态环境质量,预防生态环境污染,并对生态环境进行全方面的保护.在生态环境监测的过程中,遥感技术逐渐受到重视,采用遥感技术进行监测工作具有动态化和跟踪式的特点,能够满足对生态环境监测的需求.基于此,通过探究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和保护中的应用,以期对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生态环境的检测和管理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在生态坏境监测和保护的过程中,可采取以卫星和航空遥感技术为基础的遥感技术对生态环境进行全面的监测.遥感技术的运用为生态环境的管理保护提供了动态化的监测手段,能够有效监督生态环境质量,预防生态环境污染,并对生态环境进行全方面的保护.在生态环境监测的过程中,遥感技术逐渐受到重视,采用遥感技术进行监测工作具有动态化和跟踪式的特点,能够满足对生态环境监测的需求.基于此,通过探究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和保护中的应用,以期对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我国空间治理体系现代化在“十九大”后的新态势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立法为本、规划先行"是空间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核心内容,能否合理规制国土空间、建设美丽家园是衡量执政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标志。"十九大"后,我国空间治理体系和空间治理能力将加快科学化、法制化、系统化、民主化的进程。主要表现在:主体功能区的基础性地位将趋于增强,主体功能区规划将扮演发展类规划和布局类规划旋转门的角色,主体功能区战略将成为指引我国国土空间有序发展的长期性和稳定性的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制度将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基础性制度的作用;覆盖全国国土的空间规划体系将基本建成,通过全国、省、县为中国基本空间规划单元,以跨省级行政区、跨地市、跨市县域的区域规划为补充的空间规划体系,规范国家和地方不同空间尺度的国土资源合理配置、空间结构合理组织、区域政策合理实施;以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为核心的生态文明制度得以确立,实施增强空间管制能力、提升科学管理水平、扩大资源承载能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和增强市场作用力度等五大行动。  相似文献   

20.
生态环境问题的提出与人类文明发展程度有关系。在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作用,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效果,是我国综合城市保护建设的主要内容。我国为了提高生态环境,采用林分抚育的方法,对生态环境薄弱的地域进行重点处理,改善环境恶化发展趋势,加强城市经济发展规划建设步伐,遏制城市贫困发展速度,实现经济快速发展,自然灾害有效控制,经济水平逐步稳定,环境保护发展模式逐步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需要林分抚育,本文将针对我国生态环境下情境进行分析,采用林分抚育的方式提高经济效益,改善物种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