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心理健康成为现代人普遍关注的问题,关注大学生的健康心理尤为重要。对我校学生进行调查表明,学生在认知、情感、意志、学习、人格等方面存在一些心理问题。结合我校实际,将从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开展普及性的心理健康讲座,建心理咨询辅导站,创建良好的校风等几方面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
高校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及该课程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并对体育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进行了探讨,为充分发挥体育运动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优势和作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新课程实施下,关注与提升高三学生的心理健康既是开展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深化教育改革的要求.提升高三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需要从建构以学生为中心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重视高三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调查、强化学生的参与动机、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建立高效的朋辈咨询队伍和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培训等方面进行努力.  相似文献   

4.
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体验式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现状,基于体验式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优势,探讨体验式教学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必要性和主要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5.
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实施课程思政,有利于院校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共同发展,满足学生全面发展需求。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实施课程思政需要教育工作者清楚课程思政含义与特点,基于课程思政实施可行性,在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与教学载体等层面,实施课程思政教育,实现课程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融合,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成效,促进院校教育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前,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情况不容乐观,如作为公共必修课纳入到教学计划中的学校很少。多为临时性选修课、专题讲座课、团体辅导课,学生覆盖面较小,师资缺乏与素质不高,教材质量与教学效果不理想等问题,严重制约和影响了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整体提升,急需开展课程设置与教学管理相关研究工作,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  相似文献   

7.
海秋丹 《职大学报》2008,(1):120-121
高职学生的创业教育是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深化和具体化.要更新高职教育的办学观念、转变学生就业观念,开设创业教育课程,构建创业课程体系,建立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和实施高职教学改革等.  相似文献   

8.
当前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并且这也成为了当前社会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通过高校体育教学可以有效缓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可以切实推进素质教育,所以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对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深入分析,然后提出了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对策和路径。  相似文献   

9.
校本课程是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必要补充,是教育适应学生的重要体现。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开发适合本校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是必要、明智的选择。本文以兰州市秦安路小学为例,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进行理论总结,以期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提供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10.
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根据《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增加行为训练与心理体验的要求,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基于学生心理素质拓展训练推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实现了丰富素质教育手段与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的双突破,对于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开展行为训练与心理体验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1.
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等院校心理教育的核心是学生的心理成长和发展,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适应环境、承受挫折和自我调控的能力,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发展自我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为此,除了专业课程教育外,高等院校应该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机构,花大力气培养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人员,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从青少年和大学生的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等对学生的价值观的影响方面进行学科研究,从而了解和把握学生的心理,在诸如思想工作、文化传统教育以及爱心教育等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2.
全面性、差异性、主动性-高校体育素质教育的核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在高校实施素质教育中涌现的新思想、新做法层出不穷,强调全面性、差异性和主动性是高校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高校体育素质教育的核心价值观所提倡的重要课题。1 全面性全面性是指素质教育必须关注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要从培养目标、课程教材、教学途径、课堂教学、教学评价等方面落实对每个学生的体育素质教育全面性的教育与培养。1.1 从国外体育课程的目标看高校体育教育的全面性近几年,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等学校普遍重视了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全面性,其体育课程目标可归纳为以下七条:①养成尊重生命的观点。现在有些大学生生活无度,…  相似文献   

13.
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就在高师院校开设<健康教育>课程的问题进行了必要的阐述,指出在高师院校开设健康教育课程,既是解决高师生现实问题的需要,也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提高全民素质指示精神的需要,更是适应师范院校培养的目标面向大、中、小学校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浅谈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高尚的情操。于是心理健康教育开始被纳入学校的日常工作当中,被看作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突破口。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已经迫在眉睫了。  相似文献   

15.
课程改革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其最终目的就是要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身心的和谐发展。传统的课程科目设置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当今时代发展的需要,有创新精神、独特个性、勤奋好学才是衡量未来人才的标准,而这一切都和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分不开的。心理健康教育是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对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在当今教育领域中的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学校教育部门对于学生的心理教育的重视程度却不容乐观。只有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才能使我们的课程改革得以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心理健康》在高校已普遍开展,但课程的实效性却值得关注。本文就当前高校心理健康课程开设的特点和案例教学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中的适应性进行分析,根据教学实践和反馈提出了案例教学法的具体实施建议。教学实验结果表明,案例教学方法可有效提高课堂教学交互性,学生总体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17.
加强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在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高职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增强心理调适能力、优化个性心理品质、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是高校教育工作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育才高中是武汉市实施学分制的试点学校之一,学校开设的校本课程已多达36门。教师的投入和学生的参与热情都很高,从几次调查反馈的情况看,校本课程的开设提供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更多选择,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学生的强势能力得到了发展,由此建立起来的自信和成功又促进了其他方面的提高和增强,使“面向全体,关注差异”的育高办学理念更加显现的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开设的《影视剧欣赏》课也在这种氛围中逐渐走向成熟。一、《影视剧欣赏》的开设是对教材的必要补充1.开设《影视剧欣赏》是语文教学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心理健康教育已提到学校日常教育的日程上来.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要求培养学生健康的心态、顽强的意志品质等多方面的素质.  相似文献   

20.
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已成为我国社会各界的共识。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实施素质教育有其特殊的意义。客观地说,高校实施素质教育以来,成效是明显的,但也出现了一些偏差。如果不及时纠正这些偏差,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目标就不能很好地实现,这必然影响高校对跨世纪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为此,本文着重分析当前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偏差及其形成原因。 一、重科学文化素质教育,而轻思想品德教育 这种偏差主要表现在:首先,实施素质教育以来,学校投入较多的人力、财力、物力对大学生进行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比如调整课程设置,开设素质教育课程(包括文理渗透的课程和一些博雅课程);开办有关新知识、新理论的系列讲座,组织各种校园文化活动等。相对而言,学校对思想品德素质教育则口头上重视,真正落到实处的较少;其次,教师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大都注意本学科知识的传授,却在不同程度上忽视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有重教书轻育人的倾向。“两课”教师由于受到种种现实条件的限制,他们多只希望学生能安静听课 至于思想教育的效果则是不敢奢求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