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7 毫秒
1.
大强度训练对散打运动员免疫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12名男子散打运动员在冬训大强度训练后,运动训练对其部分免疫指标的影响,以监控运动训练.结果显示:大强度训练后,实验组和对照组运动员CD4 、CD4 /CD8 细胞比值均显著变化(P<0.05),恢复24 h后,NKT细胞有显著差异变化幅度可以反映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的程度、对训练的适应及恢复情况;综合指标分析能够更准确地评定运动员的机能状态和监控运动训练.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9名备战十运会的中长跑运动员冬训期间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以监控训练。结果显示,冬训大运动量训练期,男、女运动员的血红蛋白、血尿素、血清肌酸激酶、睾酮等指标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化,经过适度调整以后逐渐恢复。从而表明,选择适宜指标对运动员进行机能监控,对于保持其最佳运动状态,提高运动成绩,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优秀运动员冬训期间训练效果的生理生化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优秀运动员冬训期间训练周期进行生理、生化指标测定,旨在评定身体机能状态和评价运动训练的效果。结果表明:在冬训周期性训练中,血红蛋白、尿素氮没有明显的变化(p>0.05),皮质醇明显增加,血睾酮、T/C明显下降(p<0.05),训练完成后,运动员的乳酸无氧阈和无氧功明显增加(p<0.05)。表明经过冬训后运动员的运动能力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4.
优秀赛艇运动员身体成分变化特点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优秀男女公开级赛艇运动员为研究对象,研究在相同训练目的、相似的训练计划指导下的全年训练周期中男女公开级赛艇运动员身体成分(体重、瘦体重、体脂、体脂百分比)的系统变化。研究结果发现:男子公开级运动员体重无显著性变化;瘦体重从冬训起逐渐升高到冬训结束时最高,与冬训初期有显著性差异,随后缓慢下降仍高于冬训中;体脂随着冬训开始逐渐下降,到冬训结束时皮脂最低,与冬训开始时有显著性差异,随后皮脂升高,夏训后开始下降;体脂百分比呈现出与体脂相似的变化。女子公开级运动员在整个训练周期体重从冬训开始就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夏训结束时体重减少,与冬训初相比有显著性变化;瘦体重从冬训开始就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到夏训两次测试都显著低于冬训初;体脂冬训中期有升高的趋势,到夏训开始时最高,与冬训初有显著性差异;体脂百分比呈现出与体脂相似的变化。结果提示:男女公开级赛艇运动员整个训练周期身体成分变化特点不一;冬训和夏训身体成分变化可能对全年训练效果的达到起到一定影响;建议加强身体成分监控提高训练效果,避免训练走弯路。  相似文献   

5.
男子自行车运动员高原训练生化指标监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监控河南男子自行车中长组高原训练期间的生化指标变化,对运动员在高原期间的身体机能状况及重点训练课进行评价.结果表明Hb、BUN、CK、WBC等生化指标能够准确的反映运动员的机能状态,血乳酸值能较好地评价所采用的训练手段对队员无氧能力的影响.为以后男子自行车运动员的高原训练安排提供依据,更好地促进男子自行车运动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国家帆船帆板队运动员训练生化指标的跟踪测试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国家帆船帆板队运动员冬训期间的生化指标跟踪测试,发现冬训期间的运动量对运动员的刺激比较明显,可为小周期或阶段性训练的安排提供参考;还可及时发现病情隐患,为运动队的医疗监督提供依据.这符合当代高水平竞技运动中科学训练、科学服务于训练的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7.
我国优秀射箭运动员脑功能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配合国家射箭队选材与训练监控而探索优秀射箭运动员脑功能专项特征,采用神经电生理学与运动心理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国家射箭队运动员冬训期脑电地形图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健将组被试大脑神经系统机能状态最佳,神经调控能力强,该组运动员对冬训阶段的训练负荷较适应;国际健将组被试大脑神经系统专项特征最明显,但该组运动员存在一定的神经疲劳,表现在恢复期出现明显的大脑失衡现象;一级组被试表象时兴奋易扩散,a波指数适应性明显下降,β指数明显上升,却不能及时恢复,尤其在过度换气后的恢复期θ波指数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8.
对8名自行车男运动员冬训期间的膳食营养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运动员的蛋白质、脂肪摄入偏高,糖、维生素A和钙均摄入不足,热能处于负平衡状态。主要原因是蛋类、肉类摄入过多,主食摄入过少所致,为此本文对如何进一步改善自行车运动员的营养结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从发展趋势看,较成熟运动员的训练系统中,运动负荷是影响运动成绩的主要因素。本文拟通过对两名青少年标枪运动员92年至93年冬训过程实际完成的负荷进行检查分析,以期能够更好地认识训练现状,加深理解和调控负荷内部结构关系及动态变化,从而能合理地安排运动负荷。  相似文献   

10.
一次性大运动量训练后不同时相机体免疫机能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短跑运动员在大运动量训练后不同时相的细胞和体液免疫状态,以监控运动训练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方法:观察了15名青少年男子短跑运动员在一次性大运动量训练前后免疫球蛋白IgA、IgM、IgG、白细胞数及IL-1的变化,分析短跑运动员的运动训练水平。结果:大运动量训练后,运动员免疫球蛋白即刻有不同程度下降,而白细胞数和IL-1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上升,但调整后各项免疫指标恢复。结论:采用监控运动员免疫指标变化的手段能客观、准确地评定运动员在运动训练过程中免疫状态的改变,为教练员及时调整运动员训练强度,保证训练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对我国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现状的思考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我国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已形成制度,呈现多层次多系列的体系,输送了一大批优秀体育人才,在国际比赛中取得较好的成绩。为进一步提高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质量,应树立正确的课余体育训练观念,理顺课余体育训练的各种关系,增加投入和改善各种训练条件,提高训练的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综述法和基础理论分析法,对传统高原训练、HiLo训练、间歇性低氧训练及高海拔地区交替训练(低住高训)理论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理论分析。通过比较发现HiLo训练和间歇性低氧训练是较为优越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3.
力量训练科学化控制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力量训练科学化控制,是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去完成的;定性控制着力量训练总体的方向,使力量训练绝对保证和专项对力量要求的高度一致性;而定量控制则主要是从负荷上去完成对力量训练的具体过程的控制,负荷结构的动态变化服从于专项的特点与定性和定量两大要素,以及由它们各自所属的子要素,共同构成力量训练的科学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4.
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周期理论争论的主要观点作了归纳与剖析,分析了现代周期训练发展的主要特点;并针对当前周期理论的发展变化,对学校业余训练的影响进行了思考。研究认为,周期训练的基本原理仍是现代运动训练所应遵循的客观规律。学校业余训练应在符合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前提下,根据现代周期训练的发展规律,灵活运用运动训练的周期性原则。  相似文献   

15.
对陈中、罗微备战2004年奥运会训练过程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有效的训练过程控制是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环节。研究通过综合现场观察、实验、录像分析等方法,对陈中、罗微备战2004年雅典奥运会训练过程控制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认为,大赛前的训练应把训练目标、训练计划、训练课实施、动作技术、训练负荷、康复营养与运动员训练行为、心理调节紧密结合,保证运动员以健康的身体、良好的竞技状态参赛。研究同时显示大型综合性比赛,其特点是比实力、比心理、比竞技能力储备、比临场指挥、比实战能力的转化。  相似文献   

16.
试以系统科学的基本理论和体操运动员的训练实践,来研究与分析体操运动员的训练环节与环节训练,结果表明:体操运动员的训练系统,由四个训练环节组成及四个一级子系统。四个环节互相关联,但又有一定的相关独立性。  相似文献   

17.
论职业足球运动员的身体训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加强足球运动员的身体训练是近代足球训练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只有根据足球运动的特点去进行身体训练,才能有利于足球技术水平的提高。本文系统性阐述现代职业足球运动员身体训练的内容结构以及其训练的原则和方法,并提出目前在国内职业足球队的身体训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供广大足球教练员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理论上阐述了产学研结合的指导思想及在我国高职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了产学研结合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关系;根据目前我国产学研结合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同时结合山东英才学院"订单式"和"顶岗实习与就业相结合"两个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实践,研究建立适合产学研结合的科学管理制度、良好运行机制和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9.
通过查阅大量的国内外文献资料,运用系统分析和逻辑思辨的方法,概括介绍了当代行为科学和运动训练科学的发展,探讨了建立运动训练行为学的客观依据及理论和实践的重大意义,并就运动训练行为学理论框架中的基本命题和运动训练行为学研究的基本出发点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指出:(1)运动训练行为学的研究需要从社会学的角度关注运动训练情境中人的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2)运动训练行为学要着重研究运动训练行为系统的整体性;(3)运动训练行为学研究方法要系统化、定量化.  相似文献   

20.
课余训练是基层开展体育活动重要环节,也是为高层输送体育人才的必备手段。教师在课余训练中起主导作用,正确处理好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掌握每个学生的基本特点,解决好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本着全面发展的原则,合理地安排训练与文化课学习的关系。突出训练中的基本技术和实践技术运用。加强和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以及良好的意志,为搞好课余训练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