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奥运场馆旅游交通图》的策划与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奥运马上就要来到我们身边了!作为地图编辑.能为奥运做点什么,是我们思考最多的一个问题。2006年8月23日,中国地图出版社取得北京奥组委授权,独家编制出版《北京奥运场馆旅游交通图》。“作文”命题拿到手了,下面的问题是如何做好这篇奥运文章。  相似文献   

2.
黄斌 《声屏世界》2007,(8):66-66
随着北京申奥的成功,在北京奥组委的指导、协调下,中央及在京的各类媒体开展了一系列宣传奥运的活动,让全国人民对北京的奥运会充满期待。欣喜之余,在2008年奥运脚步日趋临近之际,地方传媒能为奥运宣传做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3.
2007年,为迎接北京第29届奥运会,中共北京市委、市政府向全市人民提出“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的号召后,我一直在思考:作为一个已经退休多年的档案人,自己究竟能为北京奥运会的召开做些什么?正在这时,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推出“评书奥运”节目。因为我在该台的“茶余饭后话北京”节目担任过一段时间的嘉宾,因而被主持人聘为该评拈文稿的执笔人之一。  相似文献   

4.
要将同题新闻做得足些足些再足些。新闻的传统法则是“短些、短些、再短些”,在报纸只有四个版的“薄报时代”,这是没错的。但在版面空间扩张了无数倍的“厚报时代”的今天,对那些读者关注、主题重大、新闻价值含量高的新闻,则需要做得足些、足些、再足些。这既是满足读者新闻欲、知情权的需要,也是同题竞争之必需。要将新闻做得不留空档、不留死角,做得读者想知道什么,我这里就有什么,  相似文献   

5.
为校对立学     
《图书校对学》出版了,中国版协校对研究委员会主任周奇先生在《出版发行研究》上撰文说,《图书校对学》的出版,“实现了现代校对学‘零’的突破”。作为本书的主编,感到欣慰。回顾过去,在为校对立学方面我们作了些什么,学到了什么?瞻望未来,在校对学的研究上还要做些什么? 一、做了什么?  相似文献   

6.
科学认识中国媒体的做大做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统宇 《新闻界》2002,(6):12-14
世纪之交,中国新闻界曾有这样一些炙手可热的热点:产业化、集团化、做强做大、应对WTO的挑战,等等。现在,这些热点在不知不觉中有降温的趋势,人们在高潮过后开始进行冷静的思考:做强做大的内涵和外延是什么?做大是否就一定能做强?怎样科学地认识中国媒体的做大做强?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思考,是因为媒体在做大做强的过程中,程度不同地出现了一些问题,有些问题还很严重。一、国外“传媒大鳄”的日子并不好过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阴影下,世界传媒巨头正经历着一个艰难、寒冷的冬天。排名世界传媒集团前三位的美国在线—时代华纳、…  相似文献   

7.
20 0 0年 4月 2 5日上午 ,由广东图书馆学会主办的“图书馆与社区文化”学术沙龙 ,在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举行。学术沙龙由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乔好勤教授主持 ,学会秘书长林庆云等二十多人参加。与会会员围绕图书馆如何推动社区文化发展 ,各抒己见 ,进行了气氛轻松而热烈的讨论。1 图书馆服务社区文化大有可为林庆云秘书长首先发言。他认为 :从图书馆的职能角度来看 ,本身就具有社会教育职能。服务基层、服务社区是图书馆的工作之一。我们这个学术沙龙就是要探讨图书馆到底应该为社区文化做些什么 ,能做些什么 ?做了些什么 ?社区又对图书馆…  相似文献   

8.
文心 《编辑之友》2006,(2):13-15
当前中国出版业正处于体制转型、技术替代、管理创新的巨变之中,在这场变革中,出版理论研究到底该做些什么,能够做些什么?笔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所长郝振省同志. 文心:当前的出版变革特别需要理论指导,我国的出版理论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可为什么许多业内人士对出版理论并不重视呢?  相似文献   

9.
李青 《出版参考》2009,(14):38-38
流行乐巨星迈克尔·杰克逊突然陨落,大大小小的媒体都做了不同程度的报道,杂志也不例外。美国业内著名人士“杂志先生”侯赛尼就此专题出版的部分杂志做了一个点评。通过这种横向比较,国内杂志同行也许能从中悟到些什么。  相似文献   

10.
中国正在走向21世纪。中国西部广播如何迎接新世纪,在前进道路上将面临什么样的机遇与挑战,应该做些什么、能够做些什么?这是我们已经站在世纪之交的门口的西部广播工作者必须思考、研究的重大课题。应当说,对世纪的到来,给中国西部广播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目前,中国西部广播进入21世纪的发展战略目标、布局、思路等正在形成,但尚未完全明晰、确定。现实与未来,要求我们为绘制“设计图”、“施工图”提供依据,为构建新世纪的广播大厦添砖加瓦。1.立足现实、思考未来必须把握的四个原则(1)承认不平衡性的原则。中国东部与西部…  相似文献   

11.
开场白:光阴似箭.转眼已是2008年.国人期盼的第29届奥运会将在8月份举行.为此本栏将于第三期推出"档案与奥运"的新辩题,内容包括档案与奥运有何关联?档案能为奥运做些什么?奥运能给档案带来什么?欢迎读者早赐佳稿.  相似文献   

12.
1908年,当南开中学大操场上出现三条白纸黑字的大字标语:“什么时候中国能派出成绩优秀的运动员去奥运会?”“什么时候中国能派出成绩优秀的运动队去奥运会?”“什么时候中国能邀请世界各国到北平来举行奥运会并代替在雅典举行?”时,曾引起了在场师生和观众的关注。从1908年中国媒体提出举办奥运会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中国奥运新闻传播记录了中国人从观望奥运、参与奥运到举办奥运,从“鸭蛋”的耻辱到金牌第二的历史性飞跃,也记录了中国传媒人的“光荣与梦想”,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奥运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3.
随着纽约时报"未来将停止出版印刷版报纸"的声明,关于平面媒体未来的争论更加激烈.很多人认为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印刷报纸将消亡.这是许多报人都在焦虑地思索的一个问题.平面媒体会不会沦为网络的信息供应商?这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在冬天还没有来临的时候,平面媒体该做些什么?能做些什么?对于冲击最大的地方平面媒体,这个问题显得更为紧迫.  相似文献   

14.
《中国广播》2007,(9):F0003-F0003
在距离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一周年的时刻,北京星尚传媒与北京文艺广播于每天中午11点正式推出大型奥运栏目《奥运全知道》。《奥运全知道》以“奥运”为切入点,内容延展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带领听众关注和“奥运”密切相关的热点要点。《奥运全知道》的宗旨为“普及奥运知识、宣讲奥运礼仪、弘扬奥运文化”。  相似文献   

15.
开场白:市委十届三次全会提出,今年全市工作的总任务,概括起来就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营造良好局面,办好一件大事.档案部门怎样为办好这件大事--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作出贡献,本栏将以<档案与奥运>为辩题,围绕档案与奥运有何关联、档案能为奥运做些什么、奥运能给档案带来什么展开讨论,欢迎赐稿.  相似文献   

16.
八十年代喜事多,《中国出版年鉴》的开始出版,是中国出版史上的一件值得祝贺的事。现在世界上有四十多亿人口,我国占十亿,平均四个半人中有一个中国人。这些中国人在想些什么,干些什么?他们想要过什么样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这件事对人类历史的进程是不能不产生影响的。迄今社会的历史,都是跟人类的经济生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科学文化知识发展的历史。列宁说得好:“应当明确地认识到,只有确切地了解人类全部发展过程所  相似文献   

17.
从出版社的角度来看,我们出版人要做什么?我认为从大的方面看当然是做产业与文化,说得具体一点,则是“三做”,即做产业,做文化,做科技,特别是要做到产业与文化的和谐发展。关于这几年来人们谈的比较多的产业化、集团化、市场化、商业化等出版产业问题,是大家关注较多、讨论最多的话题。我们所担心的是,作为文化产业的出版,如果处理不当,出现偏颇,可能发展到后来只有“产业”而没有多少“文化”可言了。我们注意到,几乎所有的出版集团都有雄心勃勃的产业发展计划,重点是在产业规模,在码洋和利润方面,真正的文化发展内涵是很少的。出版作为文…  相似文献   

18.
笔者做数字出版很长时间了,很多问题反复的出现,也带领团队进行了一些摸索,渐渐感觉自己的很多思路明晰起来. 不要被数字出版这四个字所迷惑经常被人问起数字出版的定义和概念,也经常发现很多能将数字出版的定义和概念背出来的人依然不能明晰什么是数字出版,即便是那些真正在数字出版方面做出些实际事情的人,也只能说出一个大概的答案,然而新的问题又出现了,这些能说出什么是数字出版的人,有多少人,就有多少关于是数字出版的答案.  相似文献   

19.
出版人语     
中国已加入WTO,关于出版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应该从“话题”转向实实在在的行动,应该认真地研究国内外的市场和WTO规则,从中了然游戏规则并获得我们自身的发展空间。出版社要做基础的市场工作,做细分市场,只有把“地基”做实了,面积做大了,才能向立体空间生长,获得纵向和横向的延伸。中国少儿出版市场潜力巨大,我们社期望通过出版和教育的结合,为少年儿童建造一个新型的、现代化的文化出版新机构。  相似文献   

20.
2008年奥运会即将在北京举行。全世界的体育代表团和他们所在国家或地区的媒体都将会聚北京,全世界都会将目光聚焦中国。处于国际新闻传播中心的国内媒体将在奥运报道中做些什么.如何做得更好?在即将打响奥运新闻战的当下,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