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甘春梅  黄玉莹  黄凯 《情报科学》2021,39(11):69-75
【 目的/意义】基于过载视角,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fsQCA)对移动社交网络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影 响因素进行构型分析;结合用户使用特征因素(使用经历),探讨不同类型的过载的作用机理。【方法/过程】通过在 线问卷收集383份有效样本,利用fsQCA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结论】结果发现,当存在信息过载和系统功能过载 时,不管用户对社交过载的感知程度如何,用户倾向于不再继续使用该移动SNS。而使用经历较长的移动SNS用 户更容易感受到系统功能过载或社交过载带来的消极情绪。【创新/局限】尝试将fsQCA方法应用于社交网络用户 行为研究,揭示不同要素组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感知价值视角的移动SNS用户持续使用意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文军  周新民 《科研管理》2017,38(8):153-160
基于对国内外社交服务用户动机的梳理,分析移动SNS用户感知价值的结构维度包括社会价值、信息价值和娱乐价值。借鉴感知价值和期望确认理论,构建了移动SNS用户持续使用意向模型。以328份移动SNS用户为样本,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对概念模型中各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显示社会价值、信息价值和娱乐价值不仅直接正向影响持续使用意向,而且还通过满意度间接影响用户持续使用意向。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影响移动社交网络中用户信息安全的相关因素,从而提出了关于移动社交网络用户信息安全保护的相关策略,以达到保护用户信息安全的终极目标,并不断推进移动社交行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周静  李季 《科技与管理》2011,13(2):72-77
作为Web2.0时代的新兴产物,SNS社交网站已经成为互联网领域最热门的话题。而如何提高网站的活跃度是众多SNS企业关注的话题之一。从实证角度研究了社交网站用户的生活方式和人口统计特征如何影响其使用行为,进而影响其活跃度。发现分享新鲜事和玩游戏这两项使用行为对社交网站用户的活跃度有显著影响,而用户的某些生活方式(如创新因子)和人口统计特征(如性别、年龄、职业)又会对用户的使用行为产生显著影响。为SNS企业识别和留住活跃用户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构建了移动社交网络基于情景化用户偏好的自适应适配信息服务系统模型,提出了移动社交网络的自适应服务发现方案。解决移动社交网络信息服务的发现与推送的延迟问题,实现高效的移动社交网络信息服务推送,对移动社交网络信息服务资源、知识资源进行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6.
随着现代网络的发展,登录移动社交平台已经成为大多数人每天的日常,和亲人朋友在社交平台上的交流远远多于面对面的交谈,学习工作上的事情也大多可以用社交软件完成,在这样的大前提下,移动社交平台用户之间的信任关系必然要成为关注的重点。用户信任度可以用来详细检查用户之间所有可能的社交网络关系,本文以新浪微博为例提供了一种计算用户之间信任的方法,通过对用户之间的信任进行分析完成相应的推荐和其他服务。  相似文献   

7.
SNS社交网站是近几年来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在短短时间内得到了迅速地发展.学界现在对其的研究探讨,多半侧重于传播特征、传播价值、受众研究上,而对其盈利模式的研究较少.研究了SNS网站的传播特征、社会功能、运营现状,分析了SNS网站如何吸引用户、如何留住用户、如何将用户转化为盈利资本.分析了中国SNS网站的特点、盈利模式及遇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张继东  李鹏程 《情报科学》2017,35(11):13-16
【目的/意义】通过模型构建模拟移动社交网络中的信息传递,为移动社交网络中信息的高效传递和政府管 控提供支持。【方法/过程】基于地理社交数据来量化移动社交网络中用户对信息的传递意愿程度,同时通过将地理 社交数据中的用户地理属性添加到用户的多维特征集合中,根据用户多维特征选择传递不同内容的信息,以提高 信息的传递效率。【结论/结果】由地理社交数据构建的用户特征模型与实际情形贴切,因而通过其进行移动社交网 络中的信息传递机制研究有较高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近年来移动社交网络的高速发展推动了学术界对网络舆情的关注,网络谣言作为其中的重要 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监管部门的关注。本文通过建模仿真对谣言传播群体动态演化特征进行分析,以期为有关部 门有效应对和控制移动社交网络谣言提供借鉴。【方法/过程】本文以经典SIR模型为基础,加入移动社交网络用户 数量等影响因子进行优化,并结合传播动力学理论构建了移动社交网络谣言传播的参与群体动态演化模型,最后 使用MATLAB等软件实现模型和数值仿真。【结果/结论】实验结果显示:谣言在前期发展阶段的传播速度最快,杀 伤力也最大;移动社交网络环境对谣言传播有促进作用;网络容量越大,谣言传播的范围越大;本文模型通过仿真 验算,证明可以用于对移动社交网络环境下的谣言传播进行仿真。  相似文献   

10.
任蔷  丁振国 《现代情报》2013,33(7):94-98
以人人网和新浪微博为例,通过SPSS统计软件分析比较实名SNS社交网络与微博的功能特征与用户行为特点。研究认为人人网用户活跃度与用户本身隐私保护意识有一定联系;新浪微博用户活跃度与用户的学历存在一定联系。人人网与新浪微博同时存在用户被动接收推送广告信息问题,影响了用户的体验度。探讨了人人网与新浪微博的商业化运营趋势,为实名社交网站和微博的完善与差别化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代宝  刘业政 《现代情报》2015,(2):3-7,22
论文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和大五人格模型,探讨了社交网站(SNS)用户的人格特质和认知因素以及SNS的信任氛围对用户在网站中的内容生成行为的影响作用。研究表明,大五人格中只有外向性和尽责性显著影响SNS用户的内容生成行为;此外,结果期望和信任氛围对SNS用户的内容生成行为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界定了社会化消费者与SNS用户忠诚度的概念,基于用户忠诚度的影响因素,提出了3种社交网络用户保持策略,包括:基于动机理论的用户忠诚度保持、基于沉浸理论的用户忠诚度保持、基于认同理论的用户忠诚度保持。  相似文献   

13.
张继东  蔡雪 《现代情报》2019,39(1):70-77
[目的/意义]本文以用户行为感知视角,研究影响移动社交网络主导型用户与浏览型用户持续使用的因素,为移动社交网络信息服务提供理论基础,并为移动社交网络提供商提出参考与应用借鉴。[方法/过程]分析移动社交网络主导型用户与浏览型用户持续使用意愿影响因素,引入相关变量,构建了基于用户行为感知的移动社交网络信息服务持续使用意愿模型并提出假设,最后通过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论]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娱乐、感知质量等因素均显著影响主导型及浏览型两类用户;服务质量、感知风险、知识获取、个人创新、社会认可、感知信任、感知转换成本等因素对两类用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移动商务时代的到来,商家逐渐意识到移动社交网络对产品创新扩散的重要性,因此评价网络用户重要性成为创新扩散的重要内容.基于创新扩散理论,结合社会网络中心性和信息检索相关算法构建移动社交网络用户价值评价指标UR,基于移动社交网络数据对该算法进行测度,并基于传染病模型研究网络中用户的创新扩散能力.通过评价指标与扩散效果的相关性研究发现,移动社交网络中重要性高的用户具有较强的产品创新扩散能力,UR算法优于传统中心性指标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移动商务时代的到来,商家逐渐意识到移动社交网络对产品创新扩散的重要性,因此评价网络用户重要性成为创新扩散的重要内容。基于创新扩散理论,结合社会网络中心性和信息检索相关算法构建移动社交网络用户价值评价指标UR,基于移动社交网络数据对该算法进行测度,并基于传染病模型研究网络中用户的创新扩散能力。通过评价指标与扩散效果的相关性研究发现,移动社交网络中重要性高的用户具有较强的产品创新扩散能力,UR算法优于传统中心性指标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交网络平台(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SNS)的发展,学术文献在SNS上开始广泛传播,也促进了科学家在SNS上进行学术交流,这对学术生态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学术文献在SNS传播是科学家之间的“非正式学术交流”和科学家与公众之间的“非正式科学传播”在SNS平台上的延展。本文对30290篇进化生物学(Evolutionary Biology)WoS文献数据和Altmetrics.com平台Twitter转载数据进行了时间和空间计量及比较分析,对学术文献SNS交流活动进行解读。研究发现,第一,正式交流和非正式之间的相互影响较弱,并且Altmetrics主要受到社交网络平台交流影响;第二,社交网络平台交流偏好于非正式科学传播,是一种新型的“社交网络+科普”科学传播模式;第三,社交网络平台的交流存在时空特征,在交流时间上易“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在交流地域上也具有较高的国家倾向性。  相似文献   

17.
社交网络用户行为是用户在对自身需求、社会影响和社交网络技术进行综合评估基 础上做出的使用社交网络服务的意愿, 以及由此引起的各种使用活动的总和, 是在线社交网 络研究的重要内容。 在线社交网络用户行为的研究对揭示在线社交网络结构的演化规律、信 息传播规律以及有效监控网络突发舆情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文章介绍了在 线社交网络用户行为的研究背景, 着重总结了当前在线社交网络用户行为的主要研究成果。 在线社交网络用户行为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于 3 方面: 用户采纳与忠诚、用户个体使用行为 和用户群体互动行为。 用户采纳与忠诚的研究解释了用户为什么使用社交网络, 用户个体使 用行为的研究揭示了用户如何使用社交网络, 用户群体互动行为的研究揭示了用户之间的互 动机理。 最后,展望了在线社交网络用户行为在用户行为一致性、用户间行为的相互影响、监 管政策与用户行为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专业性社交网络、移动社交网络等方面的研究机会。  相似文献   

18.
莫秀婷  邓朝华 《现代情报》2014,34(12):29-37
健康信息与人的生命质量息息相关,研究其在社交网站上的采纳特点和影响因素十分必要。然而关于使用社交网络获取健康知识这一行为的研究仅处于起步阶段,尚缺乏对网络用户基于社交网站采纳健康信息行为的深入认识和探讨。结合社会认知理论和现有的健康信息系统研究,选取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因子建立结构方程模型,以了解国内网络用户基于社交网站采纳健康信息的行为特点和影响因素。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实证结果证实了用户健康自我效能、健康关注、感知风险和感知信息支持显著影响了用户对SNS健康信息的采纳意向;同时感知信息支持、感知情感支持、健康关注及感知风险显著影响了用户的健康自我效能;感知风险受到用户信任倾向的显著影响。为今后针对社交网络获取健康知识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模型上的借鉴,为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社交网络用户行为是用户在对自身需求、社会影响和社交网络技术进行综合评估基础上做出的使用社交网络服务的意愿,以及由此引起的各种使用活动的总和,是在线社交网络研究的重要内容。在线社交网络用户行为的研究对揭示在线社交网络结构的演化规律、信息传播规律以及有效监控网络突发舆情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文章介绍了在线社交网络用户行为的研究背景,着重总结了当前在线社交网络用户行为的主要研究成果。在线社交网络用户行为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于3方面:用户采纳与忠诚、用户个体使用行为和用户群体互动行为。用户采纳与忠诚的研究解释了用户为什么使用社交网络,用户个体使用行为的研究揭示了用户如何使用社交网络,用户群体互动行为的研究揭示了用户之间的互动机理。最后,展望了在线社交网络用户行为在用户行为一致性、用户间行为的相互影响、监管政策与用户行为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专业性社交网络、移动社交网络等方面的研究机会。  相似文献   

20.
社交网络服务经过将近2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互联网时代最普及、用户参与度最高的网络应用之一.学者们对社交网络服务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也取得丰硕成果,社交网络的快速发展对学者们的研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通过对学者关于社交网络含义、社交网络用户参与动机、用户社会资本获得3个方面研究的梳理和总结,分析社交网络服务用户参与理论研究的成果和不足,以期有助于社交网络用户参与理论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