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Halliday系统功能语法中的及物性理论作为一种重要的语言工具,对从句子角度阐释语言特点有很好的效果。它对分析京剧语篇的及物性,探讨京剧语篇的语言特点有很大的帮助。通过分析发现,为了实现京剧的交际目的,京剧创作者往往采用更多的物质过程小句、关系过程小句和心理过程小句,这就说明了不同类型的语篇体裁决定了不同类型的过程小句的分布。这对推动京剧这一艺术的普及与发扬光大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依据有无形式标记,古代汉语的被动句可分为意念型被动句与形式被动句两类,而形式被动句又可分为若干小类。从形式被动句入手,从谓语结构的发展变化及搭配角度来探讨古代汉语被动句式中的结构。  相似文献   

3.
许多语言学家从句法平面上研究了被动句的用法,而本文则是以Halliday提出的三大纯理功能之一语篇功能理论为基础,从语篇层面上分析了被动句的语篇功能。经分析,被动句在语篇功能层次含有六种表现形式与功能:突出主题形式和功能、引入主题形式和功能、转换主题形式和功能、凸显焦点形式和功能、对比焦点形式以及语篇衔接与连贯形式和功能。被动句的这六种语篇形式与功能往往共同作用于语篇的结构与重组,使语篇成为一个结构上衔接、语义上连贯的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4.
何鑫 《现代语文》2006,(9):127-128
零主语"被"字句简称"零被句",是近代汉语中一类较为特殊的句子.俞光中在《零主语被字句》(1989)一文中,将其定义为:"被"前没有被动受体,句子没有主语(不是省略)的两种被字句.这两种"被"字句分别是:R1(被一人抱住刘知远);R2(正在途中,被鲁智深要行便行,要歇便歇,那里敢扭他).俞氏还指出,R1"被"表动词被动,因此是被动句;R2"被"不表示动词被动,因此是被字句但不是被动句.换言之,"零被句"从语义角度可分为表被动关系的被动句和不表被动关系的"被"字句两种.  相似文献   

5.
中动结构是一种介于主动句和被动句之间的特殊语法现象。本文在对前人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对中动结构的定义、分类、特征以及生成过程加以归纳总结,以期初学者对中动结构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古代汉语中有两种"见Vt"结构,汉代以后盛行的是"见"表指代义的第二种"见Vt"结构,"三言二拍"中"见Vt"结构,其用法有:用在句尾、分句末尾、后带语气词、带宾语、带补语、单独或组合作定语、表被动。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孟子》一书为研究对象,对书中表被动意义的句子做了考察,其中大约有150个表被动意义的句子,大致可归纳为两类:一类是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一类是无形式标志的被动句。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有"见"字句和"于"字句两种。  相似文献   

8.
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为语篇分析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及物性理论是Halliday纯理功能中的核心内容。是描述小句的系统,包括六个过程: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行为过程、言语过程、存在过程。通过对《声声慢》及其英译文及物性系统的描述,可显示两种不同语篇的特点,也可发现译文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9.
被动概念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方式之一,被动语句同时存在于英汉两种语言中,英语和汉语表达被动概念的结构形式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本文从英汉被动句的结构形式、语义功能两方面入手,分析二者的差异,以了解英汉两种语言中被动句的不同的结构形式和意义范围。了解二者的差异,将有利于我们帮助学生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更好地学习语言,并尽量克服母语负迁移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叙事语篇的主题与事件时间的关系是语篇认知研究中尚未深入探讨的课题.叙事语篇的发展构建于事件认知表征的基础之上,并且由表征事件与非事件的情状句共同达成语篇意义.在此建构过程中,事件情状句与非事件情状句以三种基本原则方式运作:完成性事件句推动语篇事件发展;非完成性事件句构成语篇事件场景或同时由完成性事件句启动成一连续整体事件中的小事件;完成性与非完成性事件句为语篇导向的非事件句和语篇意义的合理构建作支撑,以构建完整连贯的叙事语篇,实现语篇主题意义.  相似文献   

11.
英语中定语从句屡见不鲜,因此,有必要对其汉译方法加以系统地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合译法可将定语从句译成汉语的“的”字结构,或与主句合译成一个汉语句子,从而使译文符合汉语的某些特殊句式;也可通过分译法将定语从句译成并列分句或译成一个独立的句子;还可将定语从句译成汉语偏正复句中的各种分句。  相似文献   

12.
对英汉复句组织特点和英语定语从句与汉语的形容性修饰成份的语序进行粗略的对比 ,分析了翻译英语定语从句中可能遇到的障碍并简要论述了其译法。由于英语定语从句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表达不同的概念 ,起着不同的功用 ,译者常须根据句间句群间的逻辑语义关系与汉语规范重构汉语译文。  相似文献   

13.
英汉语言表达由于民族思维的差异有着许多不同的表达方式,但也有其共性,英语有不同类型的从句.汉语也有相应的表达,其中英语条件句是常见的从句,汉语也有条件句,但与英语条件句相比,汉语条件句的表达用词更丰富,形式更多样化,本文归纳了汉语条件句的类型,并就其含义译成不同类型的英语条件句,从而使读者对英语条件句有进一步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英语定语从句在汉译时一般只考虑语序调整和逻辑关系的具体化,而忽视主从句的信息地位,也很少考虑主句和定语从句信息地位的改变对译文交际效果可能产生的影响。针对这一情况,提出了英语定语从句汉译的信息对等原则,认为为保证译文的交际效果与原文一致,翻译时就应该尽可能保证汉语译文中原英语定语从句所承载信息的信息地位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5.
毛伟 《培训与研究》2005,22(6):31-32
随着中国与国外交往越来越频繁,对外贸易日趋增多,这使得了解英语广告十分必要。英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广告英语的教学时,必须让学生了解广告英语的一些词与句用法上的特点,再引导学生分阶段、分步骤去实践。  相似文献   

16.
英汉语中的小句结构统一表现为嵌套时态短语的话题短语投射。英语小句中的时态成分在不同小句类型中具有实现事件论元的可选性特征,其句法结果为英语名词小句和形容词小句中的主语移位至话题短语指定语位置,而英语动词小句中话题短语指定语的位置由小代语 pro 占据。话题短语指定语位置上成分的不同造成了英语不同小句中主语被动化提取的差别。汉语中的时态成分同样在实现事件论元方面具有可选性特征。汉语补足语小句中的时态成分选择不实现事件论元,因此汉语名词小句和形容词小句中话题短语指定语位置上的成分为小代语 pro。汉语独立小句中的时态则选择实现事件论元,其主语实现为话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系统地梳理了英语存在句和汉语存在句国内外研究现状,并从宏观和微观角度,指出英汉语存在句对比研究现存问题。由此,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框架,本文发现:意义上,英汉语存在句都表达存在过程,建构存在情形,涉及位置、过程和存在方三个基本语义成分;形式上,二者语义成分的基本配置方式不同。英语存在句通常呈现"There+过程+存在方+位置"形式,而汉语一般呈现"位置+过程+存在方"的形式。总的来说,英汉民族都认识到"某地存在某物"这样的情形,但是二者感知方式不同,英语倾向于先物后处所,汉语则倾向于先处所后物,最终导致存在情形的体现形式有别。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英汉比较的理论探讨了英语定语从句的翻译方法。如果定语从句结构简单,就直接翻译成汉语的定语结构;如果定语从句结构复杂,就应该灵活运用其他的方法来处理,如重复先行词、译成状语从句等方法。总之,不管英语定语从句结构是否复杂,都要翻译成正确的汉语习惯表达法。  相似文献   

19.
英汉比较与英语定语从句的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磊  杨彦丽 《双语学习》2007,(3M):80-81
本文运用英汉比较的理论探讨了英语定语从句的翻译方法。如果定语从句结构简单,就直接翻译成汉语的定语结构;如果定语从句结构复杂,就应该灵活运用其他的方法来处理,如重复先行词、译成状语从句等方法。总之,不管英语定语从句结构是否复杂,都要翻译成正确的汉语习惯表达法。  相似文献   

20.
委婉语是英汉广告创作者在特殊情况下用来创作广告以达到广告目的的修辞手段。在英语广告中,委婉修辞手段是常用的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技巧。从英汉广告委婉语的语用功能、表现形式着眼,用大量实例分析委婉修辞在英汉广告中的具体应用,解释委婉修辞在英汉广告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