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气高浓度CO2对植物(尤其C3植物)光合作用产生较大影响.高浓度CO2对植物叶面积、叶重、光合作用速率、叶片气孔、蒸腾速率及植物产量结构、籽粒成分等均具有影响.  相似文献   

2.
对还原三氧化二铁实验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属的冶炼是使矿石中化合态的金属离子获得电子而还原成游离态的金属单质。 即:M~(n+)+ne→M 工业炼铁是用焦炭在高炉内产生CO来还原氧化铁(Fe_2O_3),反应式为: C+O_2点燃CO_2; CO_2+C高温2CO; Fe_2O_3+3CO高温2Fe+3CO_2。 在化学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高炉炼铁的原理,实验室中常用甲酸与浓H_2SO_4进行脱羧反应来制取CO气体。即:  相似文献   

3.
采用GC-MS等仪器分析手段对北京市各主要品牌的燃油进行质量分析,并建立以静稳天气下单位体积中的污染物日均变化为相对参照标准计算各污染物贡献率的新思路。首先研究机动车尾气各主要污染物(CO、HC、NO2和SO2)在单位体积的日均排放量,然后分别统计北京市两年(2013年11月-2015年10月)大气中各对应污染物实测的单位体积的日均变化量,再分别计算出汽车尾气对大气各污染物的贡献率。结果如下。1)北京市燃油普遍存在重金属含量超标,硫含量超标,不饱和芳烃含量超标,氮含量偏高(无国标制约)等问题。2)在供暖季,北京市汽车尾气排放的CO、NO2和SO2分别占总CO、NO2和SO2排放的30.1%、72.4%和6.6%;在非供暖季,汽车尾气排放的CO、NO2和SO2分别占总CO、NO2和SO2排放的53.3%、74.3%和20.3%;北京市汽车HC排放全年平均分担率约为67.8%。研究结果表明,燃油是北京市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最后为北京市大气污染的有效治理提出具体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关于乙烯制取实验的环保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中化学教材关于“乙烯的实验室制法”演示实验存在很多不足,如产生乙烯的温度较难控制,实验较费时。另外,随着反应混合液的温度逐渐升高,热浓硫酸的脱水性、氧化性明显增强,反应溶液先是浅棕色→深棕色→黑色→游离出大量黑色碳粒,生成的气体中除乙烯外,还含有乙醚、CO2、SO2、CO等气体,严重污染环境,使得到的乙烯纯度不高。针对乙烯制取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作了一些探究。  相似文献   

5.
大气压强测定实验方法的探讨朱帜,梁子明,李云波(齐齐哈尔市教育学院)(讷河四中)意大利科学家托利拆利首次用大气压强支持一定高度水银柱的实验测出了大气压强的数值,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托利拆利实验,这个实验,一直在教学中普遍被采用。在教学中为了使演示更直观...  相似文献   

6.
如图1所示,取一支长20cm的大试管,用棉签沾取Cu(NO3)2溶液涂于试管中部。加热试管中部让Cu(NO3)2完全分解,这时试管中部会沾上一圈黑色的CuO。用长滴管或长颈漏斗将甲酸和浓硫酸加入试管底,使之混合并产生CO,加热CuO部位1min,再微热混合液,可见黑色CuO慢慢变成红色的铜。尾气因含CO,可通过燃烧处理掉。  相似文献   

7.
总结了CO2气体保护焊板-板对接平焊的操作技巧,旨使学生在掌握焊条电弧焊v型坡口单面焊双面成形的基础上,尽快掌握CO2气体保护焊半自动焊单面焊双面成形的操作技巧.  相似文献   

8.
自然界中局部的能量变化和人类的生产以及生活活动向大气中排放污染物质,使大气质量发生变化,对原来的生态平衡体系产生不利的影响,危害人体健康,使环境、设备及财产等遭受破坏,这种现象称为大气污染。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全球三维大气化学模式MOZART-2,采用两组不同的污染源数据对东亚地区对流层臭氧(O3)及一氧化碳(CO)浓度的季节变化进行了模拟。通过与观测资料进行对比发现,模拟结果能较好的再现日本南鸟岛站与绫里崎站观测到的季节变化特征。由于这两观测站所处的环流场形势不同,受亚洲大陆污染物出流的影响程度有所差别,两组排放源下CO与O3浓度的模拟差异在两地的表现有所不同,在绫里崎站可以看到CO与O3浓度的模拟差异呈现出比较显著的季节性特征。  相似文献   

10.
铜藻罐头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探讨了铜藻罐头的制作工艺。研究表明:铜藻采用2%Na2CO3煮沸5min使其组织软化,选用盐、味精、糖、酒、柠檬酸、红辣椒等配制三种不同配方进行调味,用115℃、20min杀菌后可得到制品。  相似文献   

11.
初中生物提到,大气中大量的二氧化碳会使全球的气候变暖,即可产生“温室效应”,教材中只是用文字说明,学生不易理解。为此,本人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实验装置(如图1)。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相似文献   

12.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三个课题:第一个课题主要介绍碳的几种单质;第二个课题主要引导学生探究CO2气体在化学实验室中的制取方法和实验装置;第三个课题是通过实验探究碳氧化物的性质。演示实验共有12个,其中学生探究实验1个和家庭小实验2个。本单元的教法与实验,教师可多采用对比的方法进行。例如:碳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可与前边学过的氢进行对比;CO2的实验室制法可与前边学过的H2的实验室制法进行对比等。这样的教法,会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得更牢固,理解得更深透。  相似文献   

13.
用饮料罐制作炉灶生火模拟实验效果好林春富(大连市金州区先进小学116100)自然第三册《什么力量使大气流动成风》一课中,炉灶生火模拟实验是本课的关键实验。通过实验使学生认识到,炉灶生火后,会听到呼呼响声,是由于炉灶内外空气有了冷热变化,产生空气流动的...  相似文献   

14.
为减少船舶CO2排放,提出利用NaOH溶液吸收船舶尾气中的CO2,并通过添加CaO固体颗粒物的方法来提高对CO2的吸收率.通过分析CaO固体颗粒物对提高NaOH溶液吸收CO2的效率的影响机理,推导出CaO增强因子数学模型,实验得出其增强因子为1.1.CaO固体颗粒物对提高NaOH溶液吸收CO2的效果显著,对纯CO2气体的吸收率提高10%,对船舶模拟尾气的吸收率提高15.85%.CaO固体颗粒物对提高碱液吸收船舶CO2的效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1 CO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改进 (1)实验装置(如图1) (2)原实验的缺点①实验装置复杂,操作繁琐;②实验现象不明显,成功率很低;③容易造成CO泄漏,影响教师、学生的健康。  相似文献   

16.
利用新疆1958—2011年CO2排放量和人口数据,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岭回归模型对新疆人口因素变化与CO2排放之间的因果关系和作用力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如下.1)在改革开放前,所有人口指标均与CO2排放呈现双向的因果联系;但改革开放后,农村居民消费与CO2排放失去因果关系.2)人口因素对CO2排放的推动作用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变化较大;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生活方式发生较大变化,家庭户数与消费逐步取代就业结构和人口总量成为CO2排放最主要的推动因素.  相似文献   

17.
Na2O2与CO2反应的实验安全、无毒,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选取适当的实验用品,能达到简便易行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根据要求研制了一个基于ZigBee的CO2测控系统.该系统使用单片机作为上位机,采用ZigBee搭建无线传感器网络,并且使用了先进的T6713系列的CO2传感器.当CO2浓度过高时,通过上位机进行报警,以提醒相关人员降低能耗.经测试,本次设计的CO2监测系统完全符合设计要求,有良好的工作性能.  相似文献   

19.
题目 为了验证铜生锈(钢锈的主要成分是铜绿,化学式为[Cu2(OH)2CO3]),某化学兴趣小组的成员进行了图1的实验。一个月后,才发现B中铜丝慢慢生锈,且水面处铜丝生锈较严重;而A、C、D中铜丝基本无变化。根据图1铜丝生锈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相似文献   

20.
对高中化学Na2O2与CO2的反应实验提出了新的方案,设计了一套简便快速的反应装置,实现了CO2的制取及与Na2O2反应的一体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