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强 《中国传媒科技》2023,(10):130-133
【目的】教育类期刊的融合发展转型已经成为新时代背景下期刊发展的客观要求。文章旨在探究教育类期刊融合发展转型路径。【方法】基于教育类期刊融合发展转型的必要性和困境分析,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中国教师》为例,探索教育类期刊融合发展转型路径,以适应融合出版纵深发展的新变革。【结果】从内容模式创新、营销模式创新、技术融合创新、人才融合创新四个方面推进转型,教育类期刊以适应时代变化,寻求新的发展方向,实现高质量发展。【结论】教育类期刊的融合发展转型需要坚持专业化和数字化的统一,坚持“内容为王”这一核心竞争力,在此基础上拓展办刊方式,提升出版和传播质量。  相似文献   

2.
如何进一步推动期刊业创新,加快期刊数字化转型,推动传统期刊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期刊业共同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第九届中国期刊创新年会的主题,所以,我想就期刊数字化转型和融合发展问题介绍一些情况,谈一点认识. 一、我国期刊业发展态势良好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我国期刊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品种不断丰富,规模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升,形成了学科门类齐全,结构比较合理的期刊体系.从规模、数量、门类上来说,我国已经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期刊大国.  相似文献   

3.
在期刊数字化条件下,编辑面临着在编辑理念与素质、编辑业务与流程、编辑技术与方式等方面转型的挑战.数字期刊重组和期刊编排集约化运作是编辑转型的重要动因,而编辑转型是数字化期刊发展与完善的可靠保证.编辑转型的实现依赖于期刊组织创新及期刊体制机制的转换,以及数字期刊与传统期刊编辑理念的融合创新和编辑业务流程的整合,也依赖于数字期刊技术的进步,以及数字期刊编辑运作、产品制造和表达等技术标准的规范和统一.  相似文献   

4.
数字化时代新媒体的崛起,对传统纸质类科技期刊的生存与发展构成了重大挑战。拥抱新时代,主动迎接挑战,创新转型,是市场化经营行业性科技期刊的出路。《中国建筑防水》是工程与材料交叉领域的技术性刊物,近年来期刊社结合行业实际,研究市场需求,推出专业会议、微信公众号、大众科普与渗漏报修服务等新的业务平台,实现了创新转型。本文笔者将对转型的举措作以分析,以期为同类期刊社的转型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以期刊为代表的传统出版业面临巨大挑战.少年儿童关乎祖国未来的发展,而少儿期刊肩负着陪伴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重大使命,如何在新时期寻找少儿期刊转型升级的创新路径,已经成为出版业界探讨的热点话题.文章从内容创新、营销布局和新媒体传播等多个角度探索少儿期刊转型发展的新模式,以期为业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正2013年,对于中国期刊业而言,数字化转型无疑是最大的热点。一方面,在新媒体冲击下,纸媒的读者群逐渐减少;另一方面,中国整体经济大环境的低迷,给中国期刊广告业造成了明显下滑的沉重打击。如何通过创新产品形态和商业模式挖掘新的读者和市场,势必成为当下乃至未来中国期刊业的重要课题。2013年,对很多期刊人来说是异常纠结的一年,一方面,传统收入模式——发行和广告双双下滑;另一方面,全媒体转型探索没有明确的方向,即便是一些在转型方面起步较快的单位,其转型过  相似文献   

7.
数字技术的发展、创新推动了我国出版产业的转型.对期刊而言,由于受众的特殊性,其服务模式、营销策略、盈利模式也不同于其他出版物.本文从期刊出版的机制创新、产业链构建、盈利模式创新以及出版流程优化等方面,探究数字出版时代我国期刊如何实现成功转型.  相似文献   

8.
数字     
<正>4403.85亿7月19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在2016中国数字出版年会上发布《2015-2016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2015年我国数字出版全年收入规模为4403.85亿元,比2014年增长30%。而互联网期刊、电子书、数字报纸的总收入仅为74.45亿元,在数字出版总收入中所占比例为1.69%。这意味着传统出版单位在数字化转型升级和融合发展方面仍需要加大力度。  相似文献   

9.
正2014年1月11日,以"推进期刊改革,深化期刊经营"为主题的第八届中国期刊创新年会在京举办。会上,与会专家围绕新形势下期刊改革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如何深化期刊改革、如何推进期刊数字化转型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大家一致认为,面对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期刊业只有持续进行改革创新,方能立于不败之地。"改革""数字化""转型"等成为此次年会的高频词。  相似文献   

10.
全媒体时代,期刊要求生存、求发展,必须要早谋早变,善谋善变,主动向新媒体"转身".期刊转型必须以品牌策划为安身立命之本,走特色化、精品化发展之路.期刊策划不仅是专题内容的谋篇布局,而是办刊理念、生产方式、组织构架的变革与创新.期刊转型要以互联网思维为引领,寻求最佳商业模式,在价值创新、增值服务、整合营销上寻求突围.在管理体制、机制上寻求突破,在办刊理念、内容上寻求突破,以"深刻、独创、鲜明"的特色,赢得读者和市场的认可.要以互联网思维引领品牌策划,以品牌策划引领数字化转型,以体制创新引领管理转型,走专业化、系列化、精品化的经营之路.  相似文献   

11.
全媒体时代,期刊要求生存、求发展,必须要早谋早变,善谋善变,主动向新媒体"转身"。期刊转型必须以品牌策划为安身立命之本,走特色化、精品化发展之路。期刊策划不仅是专题内容的谋篇布局,而是办刊理念、生产方式、组织构架的变革与创新。期刊转型要以互联网思维为引领,寻求最佳商业模式,在价值创新、增值服务、整合营销上寻求突围。在管理体制、机制上寻求突破,在办刊理念、内容上寻求突破,以"深刻、独创、鲜明"的特色,赢得读者和市场的认可。要以互联网思维引领品牌策划,以品牌策划引领数字化转型,以体制创新引领管理转型,走专业化、系列化、精品化的经营之路。  相似文献   

12.
数字化转型是文化创新发展的核心内容.本文以教育期刊为例,尝试梳理数字化进程中传统继承及创新发展之间的关系,并寻求一种模式,探讨教育期刊数字化发展的一种可能.  相似文献   

13.
崔京艳 《编辑学报》2009,21(5):451-452
当前中医药学正处于由传统向现代转变时期,其研发势头、学科规模前所未见.中医药期刊是中医药学发展和传播的重要基地,在转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作为期刊灵魂的编辑团队需要有超过一般的特殊素质,如思维创新、知识结构丰富、人格魅力、敏锐的视觉及穷追不舍的精神等等,方能把握契机,使期刊与转型紧密相随,并能推动和引导转型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中国科协科技期刊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了中国科协科技期刊的基本发展现状,在期刊运营现状与特点、提升期刊运营效益以及创新期刊运营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探析,提出中国科技期刊在注重提升运营效益的同时,应积极探索创新型的运营模式,加速期刊从简单的内容提供向高附加值的信息服务方向转型,提升期刊运营的整体水平,推动期刊的企业化、数字化、集群化、特色化建设。  相似文献   

15.
李莎  曹巍 《出版广角》2022,(6):56-59
专业期刊转型发展是一场不可避免的“自我革命”。文章以基础教育类期刊《中国教师》杂志为例,对媒体融合时代专业期刊转型发展的内容生产方式、编辑工作方式、营销推广方式、读者服务方式等全面重构进行分析,以期更深入地探析专业期刊转型的本质,实现专业期刊的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孔晶晶  李禾 《编辑学报》2021,33(6):673-678
融媒体时代的创新,不仅要有理念创新,还要有一系列模式创新。本文以《中国中药杂志》在期刊纸媒升级改造,数字化出版传播新模式、新技术探索,新媒体社交平台微信公众号建设3方面的实践作为案例,介绍《中国中药杂志》刊媒融合创新发展的理念和一手经验体会,以期对科技期刊全面开展深度融合转型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7.
对我国科技期刊群体从类型定位、发展特色等角度进行分析,并结合《中国中药杂志》近年来在关键发展环节上的数次转型经历与经验体会,论证在当前新的办刊环境中,以创新思维和市场化发展理念为主导,通过在期刊发展方向、内容与质量、新媒体刊网融合、行业性平台拓展等方面实行多元化、综合性的重新定位与调整,完全有可能为期刊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空间.  相似文献   

18.
2010年12月6日,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中国期刊协会主办,《出版发行研究》杂志社承办的第五届中国期刊创新年会在京召开。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李东东、中国期刊协会会长石峰、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郝振省、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长刘建生出席年会并讲话。本次中国期刊创新年会紧扣期刊业发展热点问题,将会议主题设定为"改革与转型:内容生产提升核心竞争力"。与会代表围绕这个主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会议达成共识:期刊业的改革是坚定不移要进行的,但改革的目的必须是解放生产力,在数字化浪潮面前,不适应就要被淘汰,期刊出版业必须高举"内容为王"这面旗帜,创新编辑理念和办刊思路,以优质的、不可替代的内容作为立身之本。  相似文献   

19.
2016年9月6日,中国(武汉)期刊交易博览会组委会通过《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公示了2016"中国最美期刊"遴选结果名单.9月24日,中国(武汉)期刊交易博览会现场举办"2016年度'中国最美期刊'遴选结果发布会暨中国期刊视觉艺术论坛",同时发布了2016"中国最美期刊"遴选结果,《出版广角》同《读者》《收获》《国家科学评论(英文版)》等100种期刊同时获得2016"中国最美期刊"称号.  相似文献   

20.
李锦 《新闻传播》2023,(8):59-61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获得信息的渠道也越来越多,日常接收的信息量呈几何级数字增长,人与外界交换信息的层面、频率大大提高。全媒体时代对传统科普期刊产生了很大影响,因此传统科普期刊编辑工作要加快转型创新,才能更快、更好地适应全媒体时代发展要求。本文研究分析全媒体时代对传统科普期刊的影响,探讨新形势下传统科普期刊编辑工作的转型创新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