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陈蕾伊 《中国广播》2013,(12):13-17
新媒体时代,台湾广播面临着广告市场收缩、收听率逐年降低、年轻听众流失等问题。为了走出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台湾广播通过发展类型化广播、打造联播网、开展社会活动来优化播放平台;积极探索与新媒体融合的各种途径,建立广播网站、打造广播APP、融合社交媒体、探索广播可视化等。未来台湾广播将在持续经营与优化传统广播的同时,深度融合新媒体,实现传播平台、传播内容、互动模式等各方面的创新。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广播主要依靠广告收入平衡开支,在前几年媒介格局急速变化的环境下,广播的收听率下降已是不争的事实。收听率的下降连带着广告经营也出现了滑坡,单一的收入模式已经不再适用,开拓多元化的盈利渠道成为广播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于此,越来越多的广播媒体选择开发了广播购物的新纪元,与红极一时的电视购物并驾齐驱,成为大众消费中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陈佳沁 《中国广播》2013,(11):17-21
日本广播在20世纪50年代实行民主化,开创了广播双轨制。进入新媒体时代后,日本广播面临着收听率不断下降、听众老龄化问题。为赢回听众,日本广播积极与新媒体融合,制作出一批新颖的节目,并针对广播未来发展的目标进行了深层次的改良。广播与互联网融合进一步加深,移动终端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日本广播的广告收入及收听率都在持续下降,日本广播面临着如何走出广播衰退的"负螺旋"怪圈。2013年日本商业广播联盟委员会提出了"广播再价值化工程",旨在着眼"新媒体、年轻人",向日本社会广泛诉求并深入开发广播的媒介价值。日本作为灾害多发国度,灾害广播成为民众防灾、救灾的生命线媒介。东日本大地震发生后,一批临时灾害电台迅速成立,在防灾救灾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本文针对日本灾害发生的特定背景,重提了一个重要命题——新媒体支持下的社区广播和临时性灾害广播。  相似文献   

5.
陈前 《新闻前哨》2011,(6):90-91
当前,传媒业和通讯业的有机结合,成为互赢的典范。尤其表现于广播媒体果用手机短信来与听众互动交流,其意义不亚于当年热线电话引入广播。这对提高广播收听率,进一步彰显受众在收听过程中的价值,进而提高媒体融合的影响力具有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6.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说:"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对于广播媒体来说,客户是听众和广告主,而现有的广播商业模式主要是以单位时间的收听率吸引广告主,产生效益,完全放弃了对听众这一客户群的经营。这种传统的以单一广告创收打天下的商业模式因为广告播出时间的有限性和广播媒体自身的局限性,形成了广播经营创收的“天花板”。  相似文献   

7.
说农民话的陕西农村广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陕西农村广播是2003年3月28日正式开播的.作为全国第一家面向三农,以农民为听众对象的广播频率.开播两年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2003年.2004年两年由专业调查公司所做的调查显示,陕西农村广播的综合排名排在陕西广播媒体的前列.节目的收听率以及听众对节目的满意度和忠诚度等捅标都很高。2003年,广告收入是300万元.2004年广告收入达到了700万元.今年的广告创收计划是900万元.两年的实践,我们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8.
刘莹 《新闻前哨》2013,(4):49-50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媒体与大众传播的融合对传统音乐电台发起了强势的挑战。音乐广播在面临听众可能被分流的情况下,该如何守住自己的堡垒并有效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实现收听率和广告创收及电台盈利的多赢目标呢?  相似文献   

9.
当今时代,媒体竞争激烈,而以收音机为载体的广播传媒已难以逆转地趋于弱势,听众数量减少,广告经营额下降,社会影响力降低。然而,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北京交通台自2000年起连续4年刷新全国广播媒体单频率广告年收入的纪录,2002年广告收入突破一亿元大关,2003年达1.5亿元,在北京流动人群中收听率达84.7%,真可谓独领风骚。截至2004年10月底,北京交通台的广告收入已达1.7亿元。  相似文献   

10.
陈叶红 《视听界》2011,(5):75-78
广播的收听率调查已为多数电台接受并采用。在广告推介申,电台主要使用的是节目或时段的收听量、吸纳的听众人数等数据,再进一步会涉及到主要节目或时段的听众特征数据,如收听节目的听众是哪些人,以此来判断节目或时段的广告价值,吸引广告投放。广告主也主要根据节目或时段的听众收听量,来衡量节目或时段的广告价值,指导广告投放。  相似文献   

11.
吕忠军 《今传媒》2016,(7):130-131
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全媒体时代,县级台的专业广播应该从自身实际出发寻求生存与发展之道.而广播服务类节目要提升影响力和收听率,主持人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显得非常重要.只有主持人不断增强听众意识,把听众当成知心朋友来对待,让更多的听众成为自己的忠实“粉丝”,才能确保广播服务类节目的生命力.本文结合绍兴市柯桥区广播电视总台FM106经典汽车广播的主持实践,对广播服务类节目主持人增强听众意识的方法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2.
张静 《新闻世界》2013,(9):57-58
广播与电视媒体和报纸等纸质媒体相比,具有及时便捷的特点,拥有相对稳定的受众群。进入信息时代以后,广播的发展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新闻传播日趋多元化的背景下,广播必须要注重新闻传播效果的提升,这样,才能巩固听众群,吸引更多的听众;才能提高收听率,促进广播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传统广播媒体的纷纷改革与新媒体的发展,媒体广告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广播媒体没有发行等收入,广告收入的多少几乎决定着其生存地位,而广告的质量也影响着类型化广播的整体形象。由此看来,类型化改革中的广播媒体吸引更多品牌客户,保持并发展优质客户资源是维持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旨在研究类型化广播广告如何吸引品牌客户,从而还广播媒体一个“绿色”形象。  相似文献   

14.
美国电台的广告经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广播业的主体为商业广播,商业电台因节目内容丰富多彩、贴近听众生活,形式生动活泼、灵活多变而广受听众欢迎。几个大的广播集团公司在美国广播界中占主导地位。这些大广播公司在全国各城市有许多下属电台,形成联播网。各地电台主要对所在地听众播出地方节目,也每天播出所属公司的少部分重要节目,如新闻类节目。 广告是美国商业电台的主要经济来源。美国广播业在和印刷媒体和电视竞争的过程中,一直在调整自己的经营策略,不断寻找市场空间。自1985年以来,美国广播界的广告收入一直呈增长趋势:1985年65亿,1990年  相似文献   

15.
张渤 《中国广播》2016,(7):47-51
收听率既是广播广告市场实现二次售卖的"统一货币",又是各广播媒体开展节目评估的重要参考。本文在梳理收听率调查技术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以音频传播技术加速迭代、收听终端日趋多元的媒介生态为背景,重点论述收听调查技术革新的技术图景及其为广播媒介价值提升带来的机遇。  相似文献   

16.
产业政策发力,推动广播媒体迈向新台阶。广播业不仅在事业上继续进步,而且在产业经营的道路上已经起步。收听率上升,广告实行代理制,多种联合开始,跨媒体、跨行业、跨地域经营已有先例。再努力:广播节目市场化程度不高,缺少规范的交易平台,收入来源对广告依赖性过大,广播广告与其他媒体广告相比较所占份额过低,广播的地区性发展不平衡。  相似文献   

17.
孟伟  李运 《中国广播》2015,(2):10-16
2014年是中国广播充满压力、困扰和变革激情的一年,也是传统广播媒体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一年。广播在体制、机制等顶层设计上迈出了探索性的步伐;在广播管理、经营、内容、技术自主开发等领域取得了较大成绩;通过媒体融合、应急广播、公益广播等领域的着力发展,承担了作为主流传统媒体的责任;随着对互联网音频媒体、广播广告经营、媒体版权等规制需求的增多,未来这些领域的立法也将进一步推进,为营造良性的广播媒体发展环境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批开办广播的国家之一,也是公共广播体制的创始者。公共广播体制的特征之一就是用听众观众缴纳的收听收看费经营、现在,英国的广播电视事业由公共广播电视和商业广播电视两部分组成,分别由英国广播公司和独立广播公司经营。前者的财政来源是收听收看费(广播收听费从1971年起停收),后者用广告广播的收入经营。按照英国的法律规定,商业广播电视台虽然播出广告,取得收入,但不同于美国、日本等国的私营商业台。它的经营者独立广播公司,仍然具有公共事业机构的性质。英国在1922年11月14日正式开办广播,  相似文献   

19.
万晓娟 《新闻前哨》2008,(11):92-94
现今中国的广播广告市场,实在是能让所有的广播人都引以为傲。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广播相继受到电视、互联网等新型媒体的冲击,而报纸、户外广告等广告载体的发展又让商业广播赖以生存的广告收入锐减。不过。广播媒体并没有在新媒体的冲击下销声匿迹,而是通过充分发挥其媒介特征,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迎来又一个发展高潮。特别是近几年,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信息科技的发达,互联网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当中的一部分,国内各行各业开始了与互联网的相互整合,以此来推动自身经济的上升。网络媒体、尤其是自媒体等新媒体的出现,使传统媒体开始与之互联、融合,而融媒体的出现使广播节目面临了新的挑战。广播作为一种传播媒介,面对融媒体的影响,如何提高节目与听众的粘合度成为广播节目锁定受众、提升节目收听率成为广播人必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