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我国科技期刊管理体制特点、编辑人员结构特点和学者参与办刊的实际情况,本文从科技期刊出版流程(即内容生产和内容传播)出发,对以编辑为主和以学者为主的2种编辑部运营模式进行分析,梳理了编辑和学者在不同模式中的定位与职能,指出各自的优势与不足。提出编专深度结合的科技期刊编辑部运营模式,阐述了执行主编(或副主编)、编辑和学者的职责,分析模式的可行性,介绍典型案例。希望编专深度结合的科技期刊编辑部运营模式能对我国科技期刊的良性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
编辑如何提高审稿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篇稿件能否被期刊录用,稿件审稿质量的优劣及编辑部对文稿的初审往往起到关键的作用.我国学术类和技术类科技期刊的审稿大都采用"三审一定制",即编辑初审、专家评审,主编或编委复审,主编或编委定审.  相似文献   

3.
科技期刊编辑部办公自动化系统集成刍议《水利水电科技进展》编辑部熊水斌马敏峰科技期刊编辑部办公自动化系统主要由硬件和软件系统两部分组成。本文谈谈对系统软件各功能模块集成的想法。1.行政办公模块一般而言,一个科技期刊编辑部的规模在几人至几十人之间,行政事...  相似文献   

4.
《新闻界》2016,(1):67-68
<正>从19世纪40年代秘密的工人组织,到80-90年代马克思主义工人政党公开进入国家议会组成党团,马克思和恩格斯经历了工人政党从弱小到壮大的全过程。当党处于秘密结社阶段,党的领导机关同时就是党报或党刊编辑部,党的领导人自然也是主编。党逐步扩大,领导机关才与编辑部分开,但编辑部基本是党的领导机关的一部分,不存在党中央领导机关与党报编辑部之间的关系问题。但到马克思主义工人政党成为代议制下的国家大党之  相似文献   

5.
怎样审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纪小龙 《编辑学报》1996,8(2):81-82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因而在中国迈向21世纪的时候,发展科学技术已成为迫切需要,其中,科技期刊则是发展科技的必备条件,因而,办好科技期刊的意义是深远的。 常言道,质量是期刊的生命。固然期刊的质量是由编辑、审稿、印刷二方面组成,但审稿则是中心环节。审稿模式虽多种多样,仍以三审一定制较为普遍,即责任编辑初审、编委或专家复审、主编终审定。自1987年以来,作者陆续加入7种医学期刊的编委会,就审稿中的一些感受简纳如下。  相似文献   

6.
科技期刊编务人员服务意识的强弱已成为衡量该编辑部工作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尺之一。本文以《热带作物学报》为例,就科技期刊编务人员的服务意识及其与期刊发展的关系进行探讨,以期为科技期刊的良性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建立审稿专家库提高期刊审稿质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审稿专家库提高期刊审稿质量《园艺学报》编辑部李亚新审稿是期刊编辑流程中的重要环节。科技期刊审稿一般实行三审制,即编辑初审、编委或同行专家评审、主编(或副主编)终审。其中专家评审对于评价稿件的学术质量起着关键性作用。随着国内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与国...  相似文献   

8.
灵童 《编辑学报》2005,17(1):78-78
为了提高科技期刊质量和编辑人员素质 ,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 2 0 0 5年将举办“科技期刊编辑(主编 )岗位培训班”、“科技期刊英文编辑研修班”和“科技汉语研修班”。近期将向各期刊编辑部 (杂志社 )寄发报名通知。科技期刊编辑 (主编 )岗位培训班 主要内容为政策法规、标准规范、编辑工作和经营管理 ,以及编辑和主编的岗位职责等。授课教员为经验丰富的科技期刊编辑专家和期刊管理专家。采取授课与研讨相结合的教学形式。拟上半年和下半年各办 1期。时间 10天。考试成绩合格者 ,可获得由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岗位培训合格证书》。科…  相似文献   

9.
期刊编辑部办公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信息化管理理念和软件工程思想为指导,对科技期刊编辑部传统业务管理进行信息化改造,构建科技期刊编辑部信息化管理系统.所研制的撐姆煌ㄓ闷诳嗉堪旃低硵由编务、财务、编辑、主任、公有、信息管理6大功能模块组成,具体功能包括稿件信息与流程管理及其查阅、电子稿件管理、出版目次安排、各类公文和统计报表的自动生成与E-mail发送,以及Web网站的自动更新,并提供作者在线稿件状态查询.该系统可实现期刊编辑部稿件的信息化目标管理.  相似文献   

10.
科技期刊编辑拓展知识面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柏晶瑜 《中国编辑》2006,(2):43-43,69
科技期刊出版既是出版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科技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一个国家科技学术创新水平的窗口。科技期刊编辑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科技信息传播媒体的生命和效率。编辑的政治觉悟、专业知识、外语、文字水平的不断提高是科技期刊质量不断提高的有力保障。所以,科技期刊的一个显著特征是科学家办刊,很多院士、教授、研究员出任主编或编委。近几年,科技期刊也吸引了一批博士、  相似文献   

11.
近来,翻阅了1985年出版的《全国报刊内容汇编》。这是一本由北京市邮政局、光明日报社合编的资料。其中出现了一个新词:“执行主编”。一个刊物,既有“主编”,又有“执行主编”。乍一看来,我们会对此一词义不甚明白。主编是主要编辑报刊的人,又有一个“执行”主要编辑报刊的人的人。这后一个人又是干什么的呢?仔细一想,才能恍然大悟,原来主编是有名无实,虚挂空名而已,而对实干者只能封之为“执行主编”了。这种主编不编的情况,许多行业都存在着。电影界有:“导演”和“执行导演”,有一些研究生的  相似文献   

12.
论科技期刊主编的管理能力对提高科技期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科技期刊主编的人员管理和业务管理两方面能力的分析,论述了主编管理艺术对提高编辑部人员人文素养、编辑部总体业务能力和对科技期刊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张郁 《今传媒》2007,(12):66
期刊的主编是期刊的总设计师和决策人,是直接指挥编辑部一群人的"将军",因此主编是期刊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因此要办好期刊,不能没有一个好主编.新时期对科技期刊的主编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成为"一专多能的编辑家,善于经营的管理家,广纳贤才的活动家".  相似文献   

14.
作为学术理论刊物的高校学报,应是属子高层次的精神产品,它的活力、功能、价值、效益,一切都取决于它是否能经得起质量的考验。质量是学报的生命所在。因此,学报主编的基本任务,自然是不言自明的了,那就是抓提高学报质量,办好学报。学报主编(或编辑部主任、总编辑)是学报的具体负责人,是办刊治报的核心。他既要负责学报本身的编辑出版工作,又要负责编辑部的领导管理工作(现在不少高校文科学报编委会设有主编、副主编,而实际上  相似文献   

15.
科技期刊编辑部心理氛围与编辑流程质量控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东红  李金锋  柯爱茹 《编辑学报》2010,22(2):180-182
分析科技期刊编辑部心理氛围的内涵及编辑流程的质量控制。认为责任编辑角色明确有助于编辑流程质量的责任承担,支持型主编、编辑部主任有助于编辑流程有效、快速地实现。提出全体编辑参与选题及审稿决策有助于编辑流程的设计与计划、选题与组稿等环节的质量实现。强调编辑职业干预、编辑价值评价和承认、编辑职业发展和出版目标一致性是编辑流程质量的保证。  相似文献   

16.
宫福满 《编辑学报》2015,27(6):605-606
科技期刊编辑部的人数往往不多,如高校科技期刊编辑部,一个编辑部平均只有5人[1].作为一个办刊团队,编辑部是小社会、大家庭,营造一种和谐的编辑部氛围,构建一种以和谐为特质、遵循职业伦理的编辑部文化[2],可使全体编辑生活得快乐、工作得舒心,编辑部成为充满上进能量与发展力量的群体,从而使刊物获得更大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7.
院所主办的医学期刊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各级医院或医学科学研究所主办的医学期刊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提出强化兼职主编的主编意识、加强对期刊的学术领导 ,优化编辑部的人员构成、提高编辑队伍的整体素质 ,加强对稿件的质量管理等改进措施 ,以期发挥此类期刊在国内外学术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四) 八路军办事处撤离后,文化供应社因有广西建设研究会的掩护,得以继续存在和发展。 1941年初,邵荃麟同志抵桂,按照周恩来同志的指示,由邵荃麟、张锡昌、狄超白三同志组成桂林文化工作组,邵任组长,领导党与非党左翼文化工作。邵荃麟同志进入文化供应社,实际上直接领导该社工作。他对外的名义是专任编辑和《文化杂志》主编。此时因时局关系,原在文化供应社工作的曹伯韩、温涛、何鹏等人相继撤离,《新道理》杂志由林涧青接编。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因特网的发展 ,因特网用户的数量正在迅速增长。相当一部分科技论文的读者、作者和编辑都在使用因特网进行资料的查阅和信息的交换。利用动态网页技术建立基于因特网的科技期刊编辑信息发布系统 ,处理诸如来稿登记、稿件的发送与接收、稿件处理情况查询、发布编辑部信息等等编务工作 ,可以提高编辑部办公自动化水平和工作效率 ,增进读者、作者和编辑之间的相互沟通。1 系统组成与功能基于因特网的科技期刊编辑信息系统是编辑部与作者、读者交流的网络平台。系统中包含的基本栏目有 :最新动态、投稿中心、读者信箱、交流园地、文献检索…  相似文献   

20.
湖北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受省有关领导部门的委托,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科技期刊质量评估工作,具体做法是: 一,制订科技期刊质量评估标准和方法(草案) 1988年6月,学会召开全省科技期刊编辑部负责人会议,就开展科技期刊质量评估工作进行动员,并按学术、技术、情报、科普四类期刊分组,在广泛征求意见后,要求各组草拟一份评估标准和方法的办法,尔后,领导干部和部分编辑专家对各组提的办法逐条研讨,在此基础上,制订出全省的评估标准(草案),又发至各编辑部,要求讨论,并提出书面意见。回到群众中去的评估草案,在编辑队伍中引起了一定震动。同仁们纷纷提出许多宝贵意见。专家们在此基础上修订出的评估草案,既有政策性,又有可行性,既有权威性,又有群众性。为了防止在评估中出现只看内容不看形式的“裸刊”评估观点,以及只看形式不看内容的“外壳”评估观点,求得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并鼓励编辑在扶植突破性选题、培养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