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研究采用比利时生产的足底压力分布测试系统(Footscan insole system)对女性自然行走时进行测试,从足底压力中心轨迹、足底峰值压强、足底冲量几个方面探讨肥胖女性穿着不同高度鞋自然行走时的足底压力动态分布特征。研究发现足底压力中心轨迹随着鞋跟高度的增高足底压力中心逐渐向前移动,并且在前后方向的位移逐渐减小,跖骨区域主要承担着身体的重量;足底峰值压力及平均压强结果显示,两组女性穿着高跟鞋行走时,前脚掌的M3和M2区呈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足底冲量结果表明,在M3区域内冲量值变化较为明显,前脚掌区域内足底稳定性较差。  相似文献   

2.
研究采用比利时Footscaninsole 2.39测力鞋垫对优秀拉丁舞运动员进行测试,从足底压力中心轨迹、足底压强曲线、脚底各个分区的压强峰值和压强峰值时相五个方面探讨拉丁舞不同舞种足底压力动态分布特征。研究发现伦巴、恰恰恰和桑巴舞运动中的足底压力中心轨迹呈现出由内侧往足中部经一拐点后往外侧上方移动的规律,且压强曲线为双峰曲线,牛仔舞的为单峰曲线;拉丁舞运动时力集中在前足内侧跖骨区,足跟和足外侧跖骨区所承受压力较小;不同舞种足底压强峰值时相呈现一定的规律。  相似文献   

3.
采用Footscan足底压力分布测试系统,研究正常人在走、跑、跳过程中足底各区峰值压强特点、压力一时间变化特点、压力中心移动特点,分析走、跑、跳过程中足底各区压力分布规律,揭示足运动过程中的生物力学特征,为运动训练中预防足部运动损伤及运动鞋的设计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女性穿不同鞋行走时步态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通过SIMI-MOTION录像解析系统对青少年女性穿不同鞋行走时的步态进行运动学分析.结果表明:青少年女性裸足或穿球鞋行走时,步态特征表现为:步长长,步速快,步态周期短,重心起伏幅度小,单支撑时相占支撑时相比例高,踝关节、膝关节和髋关节灵活性好;青少年女性穿高跟鞋或松糕鞋行走时的步态特征表现为:步长短,步速慢,步态周期长,重心起伏幅度大,单支撑时相占支撑时相比例低,说明青少年女性穿高跟鞋和松糕鞋行走使下肢肌肉机能减弱.提示青少年女性穿高跟鞋或松糕鞋行走对青少年女性的生长发育有重大不利影响,建议青少年女性日常生活少穿或者不穿鞋跟较高的鞋.  相似文献   

5.
借助足底压力测试系统,获得60名7岁男童静止站立和自然行走时足底压力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无论是站立还是行走肥胖儿童在足底某些区域的足底压力、足地接触面积以及压强等要显著高于正常组,尤其是在足跟、足弓以及第3-5跖骨头处冲量变化和压强时间变化率也显著增高,这大大增加足病痛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本文随机选取15名健康老年女性为研究对象。采用比利时RSscan公司生产的Footscan 7.9压力分布测试系统采集与分析受试者正常行走、跨越15cm和25cm障碍物三种活动方式的跨障碍前支撑脚(左脚)和跨越障碍后跨越脚(右脚)的足底压力变化数据。研究表明老年女性跨越障碍物前后的支撑腿和跨越腿的足底压力中心轨迹与正常行走明显不同;在跨越15cm和25cm障碍时,支撑腿和跨越腿足底压力的第一和第二峰值都比正常行走小(p<0.05),说明老年女性跨越障碍物时着地和蹬伸力有减小的趋势,以便使身体平稳跨过障碍物;随障碍物高度增加,支撑腿足底足跟内侧、第二、三跖骨和第五跖骨的压力减小明显,跨越腿足底足跟内侧、足跟外侧,第二、三、四跖骨和大脚趾的压力减小明显。  相似文献   

7.
应用新兴的足底压力分布测试系统Footscan对吉林省武术队优秀运动员腾空飞脚踏跳时的足底压力部分情况进行准确采集,分析踏跳过程中压力-时间变化特点、压强-时间变化特点、峰值压力、峰值压强出现的时间和区域,以期为揭示腾空飞脚踏跳时的足底各区压力分布规律,提高训练效果及防损伤预防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运用footscan 7.9压力分布测试系统,对济南市山师附小15名和文东小学10名学生进行足底压力分布的测试。以BMI>26为肥胖判定标准,将学生分成两组(正常组与肥胖组)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正常儿童足底各区压力峰值均显著性低于肥胖儿童。2)肥胖儿童足弓区域接触面积较正常儿童非常显著增大。3)肥胖儿童足底各区压强峰值偏高,其中HM、HL、MF、M4、M2区域,差异性具有高度显著性(P<0.01)。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评价疲劳后运动员蹬跨步动作运动表现的变化,并探讨疲劳对羽毛球运动员完成不同方向跨步动作下肢生物力学特征的影响。方法:8名羽毛球专业大学生在疲劳前后分别进行向左和向右的蹬跨步动作,对比疲劳前后跨步腿着地阶段下肢运动学数据和足底压力数据。结果:疲劳后,完成蹬跨步动作的最大速度降低;在着地时刻,疲劳后髋关节屈曲角度减小,外展角度减小,外旋角度增大,膝关节外旋角度减小,踝关节由外翻着地变为内翻着地;在跨步腿整个着地阶段内,髋关节最大屈曲角度减小,膝关节最大屈曲角度减小,最大外旋角度减小;疲劳后前足内侧和中间区域最大压强显著高于疲劳前。结论:疲劳后完成蹬跨步动作的动作表现下降;在疲劳后,下肢以一个更加直立的姿态落地,会增加下肢关节冲击力,同时增加膝关节尤其是前交叉韧带的负荷,增大损伤的风险;疲劳后足底压力分布的变化可能增加足部尤其是前足内侧跖骨区部位及膝关节损伤的风险,在设计羽毛球鞋时可以考虑这一因素。  相似文献   

10.
7岁健康男童裸足行走足底压力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足底压力测试系统,获得20名7岁男童裸足行走时足底压力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儿童足底压力曲线与成人略有区别,第2峰峰值略大于第1峰值,最大压力大部分出现在足跟,左右足表现压力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足弓部位的着地面积偏大,且足趾部位着地面积相比偏小等特征。  相似文献   

11.
慢跑鞋功能测评方法的探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鞋的功能特性是运动员非常关心的问题.采用德国Novel公司的Pedar鞋垫式(in-sole)足底压力测量系统,对15名男运动员和10名女运动员分别穿着4款慢跑鞋、2款马拉松鞋和体操鞋(模拟赤足状态)进行3个速度(1.5 m/s、3 m/s和5 m/s)下的足底压力测量.通过步态周期(GC)、最大地面反作用力(MF)、最大足底压强(PPP)、压力-时间积分值(PTI)等参数的分析,以及通过鞋底材料的压缩实验,测试鞋底不同部位的弹性模量和力-位移曲线,对评价运动鞋功能特性的方法进行了有益探索,并得到了测评结果和结论.  相似文献   

12.
探讨3种篮球鞋在不同速度下的足底压力分布特征,为指导业余体育爱好者和专业运动员选择适合的篮球鞋和健康运动提供科学、可靠的参考依据。采用德国Novel公司的Pedar鞋垫式(in-sole)足底压力测量系统,对6名篮球专业的大学生穿着不同品牌的篮球鞋(NIKE FLIGHT96、ADIDAS TSPROMODEL和ANTA"霸道"三代)在步行(1m.s-1)、慢跑(1.5m.s-1)和中速跑(2m.s-1)3个速度下进行足底压力测试。结果发现:在3种速度下的整足和分区的最大地面反作用力、最大足底压强、均值足底压强和力量—时间积分值这4个参数显示有差异或显著性差异。结论为不同篮球鞋在足弓区和足跟区的差异较大,适合不同类型的专业运动员和业余篮球爱好者。  相似文献   

13.
慢性踝关节不稳者的踝关节容易反复损伤,而其足底压力特征还不甚明了.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并进行分析总结,对慢性踝关节不稳者足底压力特征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足底压力测试研究能够反映人体在安静和运动状态下的足部动作结构变化,有助于踝足损伤诊断和康复评定.关于慢性踝关节不稳者足底压力的分布特征还没有定论,因此慢性踝关节不稳对足底压力分布的影响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为慢性踝关节不稳的诊断以及康复评定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短跑鞋鞋钉分布的合理性进行生物力学分析与评价,为科学选择或设计钉鞋提供参考;方法:18名专业短跑运动员分别穿三种不同鞋钉分布的钉鞋全力跑,经过上面铺有塑胶跑道的测力平板,测试足底和鞋钉尖端部位区域的压强分布与变化,通过高速录像分析运动员右脚着地前瞬间的重心水平速度;结果与讨论:两排7钉鞋在第一跖骨位置没有安装鞋钉不符合足底受力分布规律,鞋钉2和3位置设计重复;三排7钉鞋和8钉鞋设计合理性好于两排7钉鞋。两排7钉鞋在第二排的鞋钉4,如果安置在靠近脚掌内侧第二、三跖骨位置,效果会更好;8钉鞋第二排最外侧的鞋钉5作用不大,可以考虑去掉。结论:8钉鞋的加速性能最好,三排7钉鞋其次,两排7钉鞋最差;8钉鞋最符合足底受力分布实际情况,其次是三排7钉鞋,最差的为两排7钉鞋,在设计上有明显不合理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