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审读制度与杂志质量的提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云学 《编辑学报》1995,7(3):152-153
国家科委和中国科协对科技期刊的审读都有明确的规定,并已列入科技期刊的管理办法之中。 坚持审读制度类同于坚持产品的检验制度。科技期刊是科技信息交流的精神产品,也是编辑出版的物质产品。既然是一种产品就应该有严格的检查制度,这种检查是编辑流程的最后一个环节。其重要意义有三个方面:一是发现重大错误或遗漏,可及时更正或补充;二是发现办刊中存在的问题,以便随时研究解决,不断改进和提高杂志质量;第三,坚持审读也是上级主管部门和主办单位对编辑出版工作的一种监督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2.
期刊出版事后审读的定位与审读体系的规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清海  张楚民 《编辑学报》2009,21(5):385-387
在分析已有的有关期刊审读工作分类的基础上,论述期刊出版事后审读工作的定位和创建规范的审读体系.认为:应当区分至少9种不同的审读目的,对不同的定位建立相应的审读体系;审读体系的内容包括人才、经费、审读规范、审读方式、制度、结果反馈等.  相似文献   

3.
医学期刊的审稿大都遵循“三审”制度,即内审、外审和终审。它是期刊学术质量的重要保证。“三审”中尤以外审即送同行专家审稿最为关键,外审的结果是决定  相似文献   

4.
5.
这些年通过上下共向努力和报刊社内外监管力度的加大,全国报刊审读工作较好地把握住了正确的舆论导向,营造出了昂扬向上的舆论氛围,但我们也不得不看到,报刊审读工作还存在着以下几方面不足。  相似文献   

6.
7.
李洁 《出版广角》2021,(16):59-61
从现实需求和制度要求来看,出版社设立审读部是提高图书质量和多出精品的保障措施.审读部的工作内容和范围分为印前审读和出书后审读两类.审读的工作方法以分散审读为主,集中审读为辅.出版社设立审读部要做好计划,统筹安排.  相似文献   

8.
建立第三方学术期刊专业审读机构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连观 《编辑学报》2014,26(6):565-566
审读是对学术期刊质量评价与综合管理的重要途径。我国现行的学术期刊出版单位阅评制度其自我约束力缺乏,行政系统内组织的审读往往把守在"不违规"底线,对期刊的学术水平、学术质量评判不力。建立独立的第三方学术期刊专业审读机构,可以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实现对学术期刊的科学监管;可以提高学术期刊审读的科学性、专业性和公正性,更好地实现评价的价值与效益;可以助推学术期刊提高办刊水平,促进学术繁荣,推动科技文化进步。第三方学术期刊专业审读机构的建立需要政府的制度创新,专业机构的标准创立,被评估方的积极主动配合。  相似文献   

9.
10.
11.
文章回顾了高校图书馆教学用书保障方式的演进历程,对大复本量政策、小复本量政策、教学参考书数据库、电子图书数据库、移动阅读设备、教参阅览室等方式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提出移动阅读时代应继续实行大复本量政策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研究深入调查欧盟及其成员国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建设,以及欧盟相关法律的执行状况,总结了欧盟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四个特点,并且比较中国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欧盟的第1049/2001号规章的差异,最后为中国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齐国翠  石应江  李哲 《编辑学报》2017,29(2):175-177
基于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头像的调查情况,总结并分析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头像选择与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头像主要取自于4个方面:期刊封面、独立设计的logo、刊名和主办单位标志.分析了以上4种情况的利与弊.认为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头像的设计与选择应体现品牌,删繁就简,美感与艺术并存,并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4.
46种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的审稿与退修程序分析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李贵存  刘小梅 《编辑学报》2002,14(3):176-177
为了解委托办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在审稿方面存在的问题,探讨改进措施,以规范审稿制度与规则,抽检46种期刊的46期,发现不少共同性的问题.建议:参加终审定稿会的人数不得少于5人,要有记录,要有签字;退修并不是次数越多越好,编辑要尽可能地将专家审稿意见、编委会的终审意见消化吸收,加上自己的意见一次性转告作者,以便作者通盘考虑,全面修改.  相似文献   

15.
科技学术期刊传播特点研究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杜利民  陶立方 《编辑学报》2006,18(3):164-166
为能更好地传播科技知识,达到知识的社会化,各种传播媒体都对采集到的科技信息进行充分的整合和转换,表现出各自的传播特点与规律.科技学术期刊是众多传媒的载体之一,在传播科技信息时有其自身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互动性、创新性、简约性、即时性以及局限性.研究这些特点,旨在扩展科技期刊的传播功能,在提高传播效益的同时,进一步完善科技期刊学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归纳出儿童展览阐释的四种表达方式,即用于参与的体验设计、用于参与的探索设计、用于感知的符号设计和用于观察的视觉设计,尔后挖掘影响表达方式选取的儿童认知特征,并试图深入解读认知特征背后的教育动机,即0~3岁儿童重感官教育,3~6、7岁儿童重感性教育,6、7~11、12岁儿童重具象逻辑教育,11、12岁儿童重抽象逻辑教育,通过反逻辑过程推演出不同年龄段教育动机指导下适用的表达方式,以提升儿童展览的专业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河北农业大学早期刊物编辑职业精神解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进一步发掘河北农业大学早期刊物的研究和借鉴价值、促进学报编辑事业更好发展,在文献考证的基础上,对出版这些刊物的先辈编辑的职业精神进行解读。认为其开通民智、振兴农业、富民强国的办刊宗旨和办刊理想令人景仰,其精益求精的编辑作风和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既当编辑又当作者、甘于清贫、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值得学习、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18.
卜雪敏 《图书馆论坛》2006,26(4):261-262
充分发挥图书馆的社会功能,宣教工作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文章从开展宣教工作要围绕社会的热点、针对青少年的特点并转变和更新观念等方面,阐述图书馆的宣教工作要面向社会、面向未成年人、面向未来。  相似文献   

19.
对于组成晚会的各个作品,在晚会舞台表演之前,就已经客观存在了,并不是晚会组织者创作的,组织者在晚会的摄制播出过程的选择和判断是非常有限的,难以达到著作权法中独创性要求,很难使晚会在整体上构成影视作品。但组织者在对晚会备选节目进行筛选、编排、串词、衔接以及摄制播出过程中,体现了组织者对晚会内容选择和编排上的独创性,具备了著作权法要求的认定汇编作品所必需的全部要素。将晚会定性为汇编作品,更有利于保护各个节目涉及的著作权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学术论文出现明显向SCI等数据库收录期刊及核心期刊的现象。本文探究了这种流向的原因,指出发表论文的客观要求、科研人员的自利性因素、科研评价的导向与推动、科研人员的投稿偏好性等是影响学术论文发表的重要因素,并提出有效完善科研评价制度、客观分析科研人员自利性因素,制定学术道德的相应规范、提高期刊质量和完善学术出版规范是吸引高质量论文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