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范丽群  周祖城 《软科学》2006,20(4):117-121
通过实证研究,对企业伦理气氛和不道德行为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分析,得出企业伦理气氛影响不道德行为的发生;并且遵循道德规范伦理气氛和遵循法律制度伦理气氛与不道德行为呈负相关关系,利己主义的伦理气氛与不道德行为呈正相关关系;最后根据本文的结论为企业实际管理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近十年来,在数量不多的探索导致员工反生产行为的主要因素的西方文献中,其焦点基本锁定在个体差异及其内部心理,却忽略了组织情境层面的影响因素.本文通过对来自厦门、泉州、成都、武汉、北京和深圳的30多家企业的总计356个调查样本的实证分析,以社会控制理论为基础从组织伦理气氛的视角探讨组织文化对员工反生产行为的影响作用.回归分析和优势分析的结果表明,自利导向、关怀导向和规则导向的组织伦理气氛对员工的反生产行为的主要维度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3.
高科技企业非伦理技术行为不仅局限于企业与冲突方之间的关系相背离,还影响着社会、自然等生态圈平衡。而技术伦理原则寻求的是平衡和谐,实现整个环境的融洽稳定。本文从技术伦理原则的十二个指标研究高科技企业的非伦理技术行为,具体分析核伦理、太空伦理、生态伦理、基因伦理等方面,最后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提出了发展型伦理意识。宏观层面从整体上关注企业与自然、企业与技术、企业与未来之间的关系;微观层面具体地考察企业与人之间的技术伦理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我国医学期刊稿约中医学伦理和出版伦理规范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方法】 选取我国医学综合类和临床医学类40种优秀医学学术期刊作为研究样本,对其稿约中有关医学伦理和出版伦理的条目进行调研分析。【结果】 我国医学学术期刊稿约仍然存在稿约陈旧、稿约内容简单、停留在指导作者撰稿与投稿层面等缺点,没有根据医学伦理和出版伦理发展的需要及时进行调整。【结论】 稿约作为约定作者与期刊之间权利和义务关系的依据,具有法律效应,同时也是期刊的审稿依据,因此医学期刊应更加重视稿约对作者伦理学态度和行为的导向作用,以防范学术不端行为,加强医学伦理和出版伦理建设。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我国高校教师的科研伦理意识和科研伦理行为状况,并探索高校教师科研伦理意识与伦理行为之 间的关系,对全国范围内621名教师,以自编高校教师专业伦理状况调查问卷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各种科研论理项目抽样基本都有超过50%的结论,甚至有超过80%,科研行为的发生率在所有18个科研行为中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表明高校教师的科研伦理意识和伦理行为既有不足,也有合乎伦理要求之处,且其科研伦理意识与科研伦理行为有统计学相关,可以通过提高教师的科研伦理意识来改善其科研伦理行为.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社会认知的视角探讨中国企业员工反生产行为(CWB)的组织控制策略,采用跨层次分析的方法对27家企业的426名员工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虽然中国企业员工的尽责感和神经质人格特质对其CWB具有显著影响。但是,由于自利和规则导向的组织伦理气氛以及领导公正和信息公正作为重要的组织情境,不仅可以直接对CWB产生显著影响,而且还对人格特质与CWB之间的关系起到复杂的调节作用。因此,中国企业可以综合采用员工人格特质测试、组织伦理气氛培育以及组织公正环境建设等策略来进行员工CWB的组织控制。  相似文献   

7.
在虚拟世界中调节人们信息关系的主要手段是信息伦理和信息法律,但信息礼仪作为调节主体信息行为重要手段的作用被人们所忽视了,信息礼仪还没有被人们充分认识、研究和实践.文章首先阐述信息礼仪、信息伦理和信息法律各自概念,然后从集合关系视角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从而为各类信息主体信息行为“合礼”“合理”和“合法”提供了一个行为定性框架.  相似文献   

8.
从信息伦理看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伦理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伦理学研究中存在或可能发生的问题与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伦理建设具有相关性,对图书馆在从事信息活动中所遭遇的道德困境起着一定的借鉴作用.图书馆应从加强信息资源建设、完善规章制度、对馆员及用户进行信息伦理教育等方面完善自身的伦理建设.  相似文献   

9.
我国企业伦理气氛及不道德行为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企业伦理气氛状况和不道德行为的差异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处于行业不同地位的企业、上市企业与非上市企业、不同规模的企业、不同性质的企业在企业伦理气氛和不道德行为方面均有显著差异。分析结果表明,企业的管理者在实际管理活动中应该注意这些方面对企业伦理气氛和不道德行为的影响,根据企业自身的性质和特点,进行伦理建设,提高伦理层次。  相似文献   

10.
企业信息伦理政策的现状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企业信息伦理政策的现况与问题,从政策的规范内容、形成、执行、对企业的影响、实施时所遭遇困难、对其他企业推行政策的看法、实际案例等七个层面进行调查。希望对企业信息伦理政策现况进行完整调查,同时对制造、金融、与服务三大产业的信息伦理政策进行比较,并对未来企业制订与执行信息伦理政策提出建议,以期为企业信息政策的和谐发展提供科学的路径指引。  相似文献   

11.
The heated rhetoric surroundingdigital copyright in general, and peer-to-peerfile sharing in particular, has inspired greatconfusion about what the copyright law does anddoes not prohibit. Most of the key legalquestions are still unsettled, in part becausecopyright defendants have run out of money andgone out of business before their cases couldgo to trial. In that vacuum, some copyrightowners are claiming that their preferred rulesof conduct are well-established legalrequirements. But those claims are strategic;those rules have never been endorsed by thecourts. They are made-up rules. There's adifference between our obligation to followreal rules, and our obligation to followmade-up ones. There may be an ethicalobligation to follow real rules, even when theyseem unreasonable. But we don't have anyethical obligation to follow made-up ones. Indeed, in this context, we may have an ethicalobligation to resist them. Some copyrightowners believe the law ought to enable them tocontrol essentially all significant uses oftheir works. The law has never said that, butit gets closer and closer every day. If webehave as though the made-up rules wereactually the law, we will make that day comemuch sooner.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社会变革正处于攻坚期,人们价值观多元化,在对自身的利益肯定和诉求下,企业责任失控、利益失衡、经济失信等事件层出不穷。因此,如何改善组织和员工的伦理行为是企业管理者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对伦理氛围、主动伦理行为及其关系深入研究,从而帮助组织营造积极的伦理氛围。  相似文献   

13.
Ethical protocols desig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paper offers a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of specifying computational systems that behave in accordance with a given set of ethical principles. The proposed solution is based on the concepts of ethical requirements and ethical protocols. A new conceptual tool, called the Control Closure of an operation, is defined and used to translate ethical principles into ethical requirements and protocols. The concept of Generalised Informational Privacy (GIP) is used as a paradigmatic example of an ethical principle. GIP is defined in such a way as to (i) discriminate specific cases in which an individual’s GIP can be infringed without accessing the individual’s data; (ii) separate unauthorised accesses to data that do not respect the right to GIP from access that do; and (iii) distinguish different degrees of GIP. Finally a camera phone is used to illustrate the proposed solution.  相似文献   

14.
科学精神与伦理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如科学与伦理是人类文化总体中两个相互区分却又相互联系的重要方面一样,科学精神与伦理精神虽然具有不同的本质和内涵,但却具有相互关联和统一之基础———自由。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以及科学与社会联系的日益紧密,科学精神日益融入伦理精神,伦理精神也向科学精神渗透,二者在现实的社会实践中逐步由分离走向契合。  相似文献   

15.
人类已经进入“基因时代”。在这个时代 ,分子生物学的革命性成果被广泛应用于医学以及其他的领域 ,引起了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的伦理问题。本文主要探讨涉及基因设计、基因歧视、基因专视、基因隐私权的伦理问题 ,也探讨伦理思考与基因研究之间的关系问题。并认为基因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应遵循一定的伦理规范 ,不能让基因技术成为脱缰的野马。  相似文献   

16.
When we desig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e risk building specific metaphors and models of human activities into the technology itself and into the embodied activities, work practices, organisational cultures and social identities of those who use it. This paper is motivated by the recognition that the assumptions about human activity used to guide the design of particular technology are made active, in use, by the interaction design of that technology. A fragment of shared design work is used to ground an exploration of different solutions to one of the technical problems that arise when technology is used to support similar work over distance. The argument is made that some solutions to design problems are better than others because they enable human interaction in different ways. Some solutions enhance the possibilities for human agency, others diminish it. This means that there can be a moral basis for choosing between alternative interaction design decisions that might otherwise be considered equivalent in terms of the functionality and usability of the technology.  相似文献   

17.
一、关注信息传播的道德问题 所谓信息传播,是指信息的发布和扩散。在信息领域,信息传播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甚至可以认为,不讲传播,空谈信息,是没有多大意义的。没有传播的信息,就像没有进入流通的产品一样,不会产生现实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8.
吕耀怀 《情报理论与实践》2006,29(6):657-660,673
个人的数据隐私问题或信息隐私问题,已成为信息社会中凸显的最引人注目的隐私问题。不同的西方学者,为信息隐私保护给出了不同的伦理辩护。这些不同的伦理辩护可以归纳为两种类型:基于绝对价值或内在价值的伦理辩护和基于相对价值或工具价值的伦理辩护。在当代中国,与人们隐私观念的变化和对于隐私的法律保护的进展相比较,有关隐私和隐私权的伦理思考相对滞后。中国的学者应当在集体主义的框架中,进一步增加个体利益的权重,赋予个人自由、个人权利以更为重要的地位。以此为信息隐私的伦理辩护提供更为有力的根据,并为大众隐私意识的发展提供正确的伦理向导。  相似文献   

19.
关于机器人应用的伦理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机器人应用越来越广泛的时代背景下,机器人可能引发的种种伦理问题也日益紧迫地摆在我们面前。本文简要分析了军用机器人、儿童看护机器人和助老机器人导致的比较有代表性的伦理问题,并认为应该对机器人进行伦理规制,而不能任其自由发展。机器人是一种重要的工具,但并不能完全取代人。  相似文献   

20.
技术创新不仅产生了工具意义上的技术革命,同时也引发了人、自然、社会三者之间结构关系的巨大变化,这种变革是沿着适应自然、群居合作——征服自然、劳动分工——尊重自然、倡导责任——融入自然、天人和谐这样一种路径来演进和发展的.沿着这一途径,可以研究技术创新与自然及社会伦理秩序更替之间的关系.技术创新对自然的伦理冲击,可以从结构维度上去尝试分析,依照地表、水系、大气层、生物圈这样一个结构来进行研究,着眼点是揭示技术创新对自然法则的改变及其伦理影响.技术创新对社会伦理的影响主要作用于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伦理秩序三个方面.技术创新与道德伦理之间的关系不是单向度的,在面临制约的同时,也促使道德伦理发生重要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