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罗丽铭 《新闻爱好者》2008,(11):123-123
根据赛立信媒介研究对听众收听习惯分析及其媒体接触调查显示,从老年听众收听广播的时间来看,早上7:00—7:59是黄金时段,48.1%的老年听众习惯在这个时段收听广播;早上5:00-6:00、中午12:00-12:59、晚上9:00—9:59是听众收听的次黄金时段。  相似文献   

2.
所有的电视节目制作人员,都希望自己的节目能上黄金时间播出。而每天24个小时的播出中,属于黄金时间的,首当晚间的19:00至22:00。这个时段,多半是播出《新闻联播》和电视剧,偶尔还有各电视台自己打造的重点栏目。能上黄金时间的栏目,少而又少。在24个小时的播出时段中,大部分时间都属于一般性的时段,更有深夜以及下午观众开机率比较低的"垃圾时段"。  相似文献   

3.
陈叶红 《视听界》2011,(5):75-78
广播的收听率调查已为多数电台接受并采用。在广告推介申,电台主要使用的是节目或时段的收听量、吸纳的听众人数等数据,再进一步会涉及到主要节目或时段的听众特征数据,如收听节目的听众是哪些人,以此来判断节目或时段的广告价值,吸引广告投放。广告主也主要根据节目或时段的听众收听量,来衡量节目或时段的广告价值,指导广告投放。  相似文献   

4.
施欣淳 《视听界》2010,(3):95-96
近年来,21:00一23:30成为黄金时段后的又一收视高峰期,其价值被越来越多的电视媒体认可。打造"后黄金时段",延长黄金时段,实现大时段传播,有利于提升电视整体的收视份额。  相似文献   

5.
调查·观点     
《视听界》2011,(3):8-8
电台全天出现4个广告投播峰值时段 根据CTR媒介智讯的广告监测数据显示,电台全天出现了4个广告投播的峰值时段:5:00—6:00时段广告播出量为全天最高.  相似文献   

6.
陈叶红 《视听界》2012,(5):87-91
在综合了节目收听率及其他衍生指标,以及节目在各个维度的表现的基础上,本文从六个方面来衡量节目的收听竞争力,即:以听众到达规模衡量节目的市场影响力;以听众收听规模衡量节目的综合竞争力;以收听忠诚度衡量节目的内容吸引力;以时段市场份额衡量节目的时段匹配性;以听众资源利用衡量节目的综合收益率;以时段贡献率衡量节目对频率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刘聪慧 《中国广播》2007,(12):86-86
《淘气城堡》栏目是甘肃人民广播电台2005年1月1日开办的以广大未成年人为主要收听对象的少儿节目。每天15:00~15:40播出。  相似文献   

8.
经过几年的跑马圈地,晚间时段的新闻节目数量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在18:00-22:00这个时段,电视民生新闻节目达到数百档之多,竞争异常激烈,呈现出强者更强,弱者生存空间被挤占的“马太效应”。  相似文献   

9.
2012年元月起,常州电台开播846俏夕阳广播,这是全国同类城市中首家专业老年广播。每天从5:00到24:00,直播19个小时,节目以生活资讯、健康养生和文艺娱乐为主,做73万常州老年人的贴心伙伴。网络信息时代,广播在传递信息方面的优势逐渐弱化。但是,广播作为老年人获取信息、娱乐和消闲的媒介,仍然有着明显的传播优势。CSM媒介研究2011年调查结果显示:5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占常州所有广播听众的比例为19.2%,是广播的第三大收听群体;老年听众每天收听时间最长,  相似文献   

10.
韩冷 《新闻传播》2010,(1):82-82
广播广告在媒体广告中具有普及面广、收听人群固定、收听便捷等特点。在目前广告市场竞争激烈、纸媒体广告和网络广告冲击势猛的情况下,广播广告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广播时段资源,实现利润最大化?  相似文献   

11.
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与其对现有传媒生态的冲击,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本文基于1050个广播受众样本的实证分析,发现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在内的移动互联终端上的广播受众呈现明显的年轻化、收听时段随意化、收听时长碎片化、收听内容个性化、娱乐化等特征。本文认为,传统广播应制作“短小精悍”的节目覆盖“碎片化”的收听时段,用“私人订制”的内容满足“个性化”的收听需求,用基于“地点”的信息推送替代“黄金档”的时间安排,用基于移动端口的“专业生产”规避传统节目的简单平移。同时,广播在移动互联终端的拓展应尽可能借助现有的成功平台,以实现最小投入的最大传播。  相似文献   

12.
项勇 《新闻实践》2013,(6):45-47
2012年3月,浙江电台城市之声正式推出了一档名为《娱乐大爆炸》的大综艺节目。在汽车广播的黄金收听时段,这档以“每天一台春晚”概念呈现的大综艺节目,在工作日傍晚4点到7点的下班路上,每天三小时大时段播出。  相似文献   

13.
早间广播节目中新闻与广告的矛盾 早7:00~9:00是广播节目收听的黄金时段,也成为广播电台争夺收听率的重点.在早间黄金时段安排重头新闻节目成为广播电台普遍的做法.时下,早7:00~9:00国内大多数省级电台都采取“新闻联播+新闻早高峰”的板块模式.只有极少数省级电台如山东台、安徽台、陕西台、黑龙江台等,在一小时新闻播报后,安排“行风政风热线”、法制节目或其它节目.  相似文献   

14.
《百姓30分》是河北经济广播早间6:30-7:00播出的一档新闻节目,也是全国省级电台中较早地高举“民生新闻”的旗帜走向大众的节目。该栏目于去年初开播.目标收听群体是石家庄市民阶层。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它迅速走红.在河北省会石家庄掀起了一股收听旋风。  相似文献   

15.
《大刚说新闻》是南京广播电视台于今年3月1日开播的一档直播电视新闻栏目,最初播出时段为18:00-18:20.现在的播出时段为17:48-18:20。  相似文献   

16.
广播新闻脱口秀并非一个业已获得公认的概念,因此,本文也仅限于问题的提出,即:作为传统媒体范畴的广播新闻节目,在收听诉求多元的背景下,能否适度引入"脱口秀"元素,在内容趋同的困境中以"个性"风格带动关注度、影响力的提升,进而在同业及广义传播下的媒体"跨界"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7.
通常电视台和观众都把注意力集中在每天的18:00-22:00这样一个时间段,并称之为黄金时间。由此而来的就是电视台对其余时间段的相对轻视,而午夜是相当受忽视的一个时段。下表是随机抽取的一天(2004年3月8日)中23:00-01:00之间我国内地一些电视台的午夜节目表:  相似文献   

18.
陆晓 《新闻实践》2012,(9):84-84
2005年前后,许多地方的电台以"倾听百姓呼声,为民排忧解难,促进行风建设"为宗旨,在政府、媒体、百姓之间搭建一个交流沟通的虚拟平台,成为各地推动机关效能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它就是《行风热线》栏目。经过多年的发展,《行风热线》大多成为各电台频率的时段主打节目,拥有了一定的听众人群和收听口碑;与此同时,身处全媒体时代,如何保持《行风热线》的热度并寻求更大的提升,也成为业界同仁关心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王颖 《视听纵横》2009,(4):99-100
点歌节目还有市场吗? 最近,浙江电台流行音乐广播给出了非常肯定的答案。该频率于2009年3月22日起在每天下午三点推出点歌节目《想点就点》,收听率表现令人欣喜。根据央视索福瑞公司的数据,点歌时段的收听市场份额出现飙升:  相似文献   

20.
正夜间电视新闻是属于从时段角度进行界定的新闻节目形态。本文所指的夜间时段是指22:00至24:00的播出时段。我国最早的夜间电视新闻节目是1981年上海电视台推出的《晚间新闻》,后来各地夜间电视新闻不断兴起。但真正从打造夜间第二收视高峰(第一收视高峰时段为19:00至22:00)的战略高度出发,办好夜间电视新闻是近几年的事情。"长尾时代"的到来、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和受众的分化成为推动夜间电视新闻节目发展的核心动力。随着电视时段市场开发的日益深化,夜间电视丰富的受众资源被高度重视起来,抢占夜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