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30年代英国学者首先提出媒介素养教育问题,70余年来,媒介素养教育已经在许多国家普及.发达国家,如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挪威、芬兰、瑞典等国,已将媒介素养教育列为全国或国内部分地区中、小学的正规教育内容;发展中国家,如菲律宾、阿根廷、墨西哥等,也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媒介素养教育活动.中国的香港和台湾地区,在20世纪80-90年代开始推广媒介素养教育计划,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就中国大陆的媒介素养教育而言,从学者卜卫1997年发表<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①第一次引入媒介素养教育的概念,至今不过10年历史.  相似文献   

2.
加拿大媒介素养的研究和媒介教育实践在近20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形成了具有加拿大国家特色的基本媒介素养教育理念,设置了加拿大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与推广结构,这为媒介素养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国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3.
唐筱童 《新闻窗》2011,(6):100-101
媒介素养(media literacy),是个舶来词,在国内也有"传媒素养"、"传媒素养教育"等提法。1992年,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给媒介素养作出如下定义: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映能力、使用宽泛的信息技术来制作各种媒体信息的能力。而媒介素养教育是指导大众特别是学生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模式的借鉴与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媒介素养教育起源于英国,美国紧随其后。到目前为止,西方传媒发达的国家,如澳大利亚、法国、加拿大、芬兰等,都已经将媒介素养教育正式纳入到正规的教育课程体系之中。亚洲传媒发达的国家,如日本和韩国,也已经普及了媒介素养教育。中国的台湾和香港地区,媒介素养教育也比较完善,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因此,学习和借鉴这些国家和地区媒介素养教育的先进经验,建构起  相似文献   

5.
欧美媒介素养教育值得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挪威、芬兰、瑞典、日本等国已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全国或国内部分地区中、小学的正规教育课程。从欧美国家的实践来看,媒介素养教育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正确认识媒介的性质和功能。媒介提供的所有信息都是一定的媒介传播体制运转的结果,是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不是为某一受众特别设置的。因此,当我们有效地利用大众传媒时,首先要在对媒介认识的基础上,发现信息对自己或对社会的意义。一个成熟的受众总能从容地面对汹涌而来的信息,因为他有一种思想的过滤…  相似文献   

6.
路敏 《青年记者》2017,(26):32-33
1992年,美国媒介素养中心这样定义媒介素养:人们面对不同媒介中各种信息时所表现出的信息的选择、质疑、理解、评估、创造和生产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①媒介素养教育是指导学生正确地认识媒介,进而建设性地使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目的是使学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  相似文献   

7.
亚洲开展媒介素养教育较早的国家是日本。60年代以后,日本国内开始有学校试行“屏幕教育”,内容包括电影评析和电视评析,目的是帮助儿童了解大众传播的特性和现实,培养他们对大众传播的正确态度。实施这类教育的学校有时还邀请家长到学校和教学人员~起讨论影视节目。70年代中期,“儿童与公民电视论坛”等民间团体通过筹办会议、组织专题研究等形式大力倡导媒介素养教育,并将加拿大的《安大略媒介素养教育资源指南》译成日文,介绍给国内从事教育和媒介研究的各方人士。最近,日本已经开始有了媒介素养教育方面的教师培训,出版了若干…  相似文献   

8.
刘璐 《新闻世界》2012,(10):205-206
本文通过对加拿大大西洋省份的初中媒介素养课程设计的分析,得出了以下可供借鉴的建议。如,可将我国部分省份视为一个整体,设计出媒介素养课程的体系;可将媒介素养课程整合到已有的课程之中;设计课程时应着重考虑学生所读所写的内容和学生日常接触的媒介内容;要注意将初中阶段的媒介素养视为“提出好的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加拿大媒介素养教育透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近年来 ,媒介素养已成为传播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 ,相应的媒介教育也逐渐成为一项世界性的社会运动。加拿大媒介素养的研究和媒介教育实践在近 2 0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开展媒介教育的参照范例。本文对加拿大媒介教育的发展和它的媒介教育理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归纳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教育,是指导青少年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教育的目的是鼓励学生"认清并抵制"不良大众媒介的影响,帮助  相似文献   

11.
随着媒介社会的来临,媒介素养成为世界各国高校通识教育的重要部分,而对于未来的媒体从业人员--编辑出版专业学生,媒介素养更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从媒介素养的视角出发,分析了媒介化社会中编辑出版专业教育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媒介素养视角下编辑出版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所谓媒介素养教育,就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通过这种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英国学者开始倡导媒介素养教育,其目的是为了反对传媒中的流行文化价值观念,训练青少年抗拒大众媒介中提供的“低水平的满足”。20世纪60年代以后,学者对媒介素养教育的观点发生转变,即由抗拒转变为培养辨别能力。至20世纪70~80年代后,由于官…  相似文献   

13.
美国媒介素养教育的特色与经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毅  张志安 《新闻记者》2007,107(10):66-69
作为世界上传媒业最发达的国家,美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却远落后于英国、澳大利亚甚至加拿大等其他国家,直至20世纪60年代才开始起步。当时,美国民众普遍将肯尼迪总统遇刺身亡、校园暴力事件等一系列事件及现象的重要原因归咎于电视媒体的不良教化。美国著名的媒介素养专家David M.Considine认为,美国的媒介素养教育"植根于澳大利亚、英国和加拿大"等国,从别国汲取了大量理念、经验,又根据自身实际探索出独立的模式。但美国的媒介素养教育仍相对落后,尚处于"婴儿期"(Infancy)。①本文试图在追溯媒介素养教育三大模式基础上,重点剖析美国媒介素养教育的特色以及经验,以给同样落后、但正在兴起的中国媒介素养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教育学对媒介素养教育的解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玲 《现代传播》2005,(6):119-121
20世纪80年代以后,一场全球性的媒介素养教育运动开始从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等发达国家向全世界蔓延。世界媒介素养教育运动的兴起,给传统教育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媒介素养教育,在媒介环境下全面提升中华民族的新文化素养,无疑是这场运动赋予中国教育界的重大使命。当前,媒介素养教育的本土化问题已经提上日程。毫无疑问,在发展和探讨具有中国特色的媒介素养教育的过程中,中国学术界需要有自己的理解和把握。一、教育学对媒介素养教育概念的解读由于媒介素养教育是一件舶来之品,因此对其基本概念做出适合中…  相似文献   

15.
解读“媒体素养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般认为,媒介素养教育起源于英国。英国学者ER·利维斯(ER.Leavis)和他的学生丹尼斯·桑普森(DenysThompson)在1993年出版的著作《文化和环境:批判意识培养》中,首先提出了“文化素养”的概念。该书首次就英国学校引入媒介素养教育问题作了系统阐述,并就如何实施媒介素养教育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建议①。此后,媒介素养教育在加拿大、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迅速发展起来。综合看来,媒体素养就是指公众面对各种媒体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体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具体包括对媒体信息选择、理解、评价、质疑、创造…  相似文献   

16.
高岩  匡文波 《网络传播》2005,(10):78-79
在信息社会,媒介素养教育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这项发轫于20世纪30年代欧洲的教育项目,后来迅速扩展到北美洲、大洋洲、拉丁美洲以及亚洲的部分地区。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始有媒介素养的论述见诸报端,近些年来中国媒介素养研究得到长足发展,不但论文数目剧增,而且有了媒介素养的书籍。但是,相对于其他很多国家,我国媒介素养的专著远远不足。比如美国纽约以色佳大学(Ithaca College)所列出的关于媒介素养的书单中,相关书藉多达三百多种。  相似文献   

17.
本文调研了山东省传媒类专业学生的媒介素养和媒介教育现状,从构建媒介素养课程体系、营造媒介素养校园氛围、媒介素养的多维教育等方面探讨传媒专业大学生媒介素养培育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8.
影视媒介素养教育是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影视实验教学对大学生进行影视媒介素养教育是一项新的举措。在影视实验教学中,教师把影视技术传授给学生的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媒介素养教育。  相似文献   

19.
广告素养是媒介素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相应地,广告素养教育也成为媒介素养教育实践中非常重要的领域.本文所谈的广告素养,可以被描述为公众对各种媒介发布的广告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广告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所谓广告素养教育,也即指导公众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广告资源的教育,通过这种教育,培养公众具有健康的媒介广告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广告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处于由专到本的过渡期,办学条件同老牌本科不尽相同,其学生的媒介素养特点也不同。本文通过对新建地方本科高校的大学生媒介素养状况进行调查,发现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学生的媒介素养和老牌本科高校存在差异。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可以通过加强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建设、增加学生的媒介实践机会、营造媒介素养教育的氛围等途径提高学生媒介认知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