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9 毫秒
1.
借鉴元搜索引擎的原理,设计一个基于Multi-Agent的跨库检索系统。利用界面Agent、协作Agent、汇总Agent和检索代理Agent来实现系统的智能部件,多个Agent之间的通信通过协作Agent进行协作和交互,共同完成检索任务。同时对跨库检索系统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和讨论。  相似文献   

2.
基于移动Agent的特点,提出了一个个性化、智能化的信息检索系统。用户通过个人智能Agent把搜索信息提交给信息移动Agent,信息移动Agent按照旅行计划表移动到目的地与上面的信息服务Agent进行交互,信息服务Agent根据移动Agent携带来的信息在信息数据库中检索相应的信息,并把它交给移动Agent,移动Agent或者移动到下一个目标或者回原主机。这样的一个Agent社会可以为用户提供更高效的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3.
基于Agent的网络教育学习信息智能分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一个基于Agent的学习信息智能分析算法,并实现了一个系统原型,该原型利用Agent的特性动态获取学习者的信息,并利用知识库对学习者的信息进行分析,从而实现对用户的自动指导。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基于用户模糊兴趣度建立的多属性科技文献推送模型,通过利用智能多Agent主动向用户提供所需信息的特点形成科技文献智能信息推送系统,并详细分析了系统结构以及使用模糊方法实现学习Agent的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5.
基于XML的智能元搜索引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种基于XML和Agent技术的智能元搜索引擎系统。该系统采用元搜索引擎的结构,以Agent作为架构系统的基本组件,利用Agent的自治性和协作性来完成用户个性化信息的搜索;利用XML和XSL分别在结构化信息表达方面,在信息显示、转换方面的优点,来实现元搜索引擎的扩展性以及搜索结果的个性化输出。最后探讨XML和XSL在查询请求和搜索结果转换上的应用以及基于XML的Agent通信。  相似文献   

6.
检索Agent的搜索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燕平  张玉峰 《情报学报》2002,21(5):537-541
基于用户需求驱动的智能检索Agnet的特点 ,本文提出了以用户兴趣为中心的启发式搜索模式 :递归搜索模式和用户兴趣漫游模式。论述了多检索Agent之间的协调策略 :客户—服务器方式、会合方式、黑板方式和反应式数组方式。  相似文献   

7.
基于智能Agent的用户个性化检索系统的实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前信息检索系统的功能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信息检索需求,尤其不能适应用户的个性化检索。个性化搜索是将搜索建立在个性化的搜索环境之下,通过对用户的不断了解、跟踪和分析,使搜索更符合每个用户的需求。本文的用户个性化检索系统是基于智能的多Agent系统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8.
基于本体的多Agent智能检索系统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搜索引擎在信息检索过程中存在的局限性,提出基于本体的多Agent智能检索系统模型,给出模型的体系结构、工作流程和功能描述。系统中智能Agent借助本体知识对检索请求信息进行规范化描述,以提高检索的准确率和覆盖率;各个Agent分工协作完成信息检索与自动更新服务,体现系统的智能化与个性化等特点,为实现高效智能检索系统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基于Agent的数字图书馆信息咨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基于Agent技术的自适应性讨论了数字图书馆开展智能信息咨询的可能性,并给出了该咨询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探讨了模块的主要功能及运行机制,指出该系统能实现社会公共知识向用户的认知结构的有效转换。  相似文献   

10.
智能检索Agent系统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布式智能检索Agent系统的体系结构 ,其第 1层是用户接口Agent ,学习和表示用户个性化模型 ;第 2层是控制Agent,处理各种调控任务 ;第 3层是检索Agent,集成各类智能和非智能技术 ,构建多种检索模式与策略。图 1。参考文献 7。  相似文献   

11.
从企业收集、监测互联网信息的实际需求出发,介绍基于Multi-Agent的分布式信息采集系统的结构模型;重点阐述中心控制Agent在组间层次上、调度Agent在组内层次上基于优先级的任务调度算法;为达到系统中运行任务Agent的各节点主机负载均衡,给出调度Agent与任务Agent间的组内协商机制;对系统原型的测试结果表明,基于优先级的负载均衡任务调度模型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沈思 《图书情报工作》2009,53(23):111-114
为提高网络信息激增中个性化信息推荐的有效性和智能性,将关联规则技术和Multi Agent技术应用到个性化信息推荐中,设计一个通过对用户日志挖掘以产生个性化信息推荐的系统PIRS。该系统包含6个不同层次具有独立功能而又相互关联的Agent任务模块,引入多个Agent收集和分析用户信息来学习用户的兴趣和行为,体现个性化信息推荐的智能性;利用PIRAgent在用户日志中进行挖掘时,采用的关联规则挖掘方法是基于位对象技术和改进的FP Tree构造方法,提高系统推荐效率。  相似文献   

13.
智能搜索引擎信息过滤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智能搜索引擎是人工智能技术和传统搜索引擎技术相结合的产物。面对信息无时无刻不在进行更替的网络环境,智能搜索引擎具有自然语言过滤智能化、多文档处理智能化、用户服务智能化等信息处理机制。为促进智能搜索引擎发展,应重视用户建模技术研究,加强基于多Agent智能搜索引擎系统的研制与实践,加大智能搜索引擎关键技术研究力度。  相似文献   

14.
数字图书馆信息门户中的相关机制和技术的分析与实现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在信息门户的分析和设计过程中,重点阐述所用到的若干机制和关键技术的机理及实现方法,包括全文与关系库混合检索、与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在用户信息上的集成、定制信息的自动提取和推送、利用LDAP实现统一认证等,并在此基础上,给出北邮数字图书馆信息门户的相关功能和界面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5.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有关Agent与Multi-Agent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描述了Agent与Multi-Agent的结构体系,提出了一个基于Multi-Agent模型结构的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检索结构图,并通过对结构体系中各个功能组件的功能策略的分析,说明了智能Agent之间的整体关系。  相似文献   

16.
宋念 《图书情报工作》2007,51(12):131-131
本文研究了用户的情感控制水平及查询任务类型对其网络查询效果及查询行为的影响。28名拥有丰富网络使用经验的本科生参与了本次研究的实验。研究发现,情感控制及查询任务对查询行为有着显著的主要作用,而对查询效果的影响并不显著;此外,情感控制和查询任务对查询行为还有着显著的交互作用。本文揭示了用户一定程度的情感倾向(如情感控制水平等)在其网络信息查询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并对信息素养教育和信息系统界面设计等的完善提出了一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当前图书馆联盟研究中既缺乏对内在管理机制、运行机理的研究,也缺乏基于大数据和数学建模的研究的现状,建立适用于联盟资源引进决策的Multi-Agent仿真模型,有助于科学、理性决策。[方法/过程]引入Multi-Agent建模方法,利用Matlab软件仿真图书馆联盟内成员馆、资源厂商等Agent的动态多次交互演化过程,研究各种指标环境下不同Agent的决策策略。[结果/结论]在充分的信息和资源条件下,图书馆联盟可以根据发展环境和阶段的不同,通过时间序列分析选择合适的资源引进策略,采取必要的综合手段,推进联盟内外的合作,实现成员馆和商家的长期共赢。该模型和方法对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图书馆联盟的基础理论,提高图书馆建设效率,推进面向实际问题的图书馆联盟协同发展将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汉语框架网络问答系统问句处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句处理是问答系统的首要问题。汉语框架网络问答系统旨在以汉语框架网络本体为基础,选择法律领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句处理的研究,探索新型的问答系统设计技术,来满足用户准确检索信息的需求。本论文利用依存关系表示查询问句的句法关系,并将查询问句与问句模板库中的模板进行匹配,最终确定查询问句的配价模式,实现对查询问句的框架语义标注,为下一步基于问答的框架语义检索系统的设计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信息服务系统信息传递模式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为信息服务系统具备社会系统的特性,是以信息和知识的传递与交流为主要任务的社会交流系统;信息传递的基本模式是传递、交互与反馈;用户在信息传递活动居于主导地位。从传递、交互和反馈三个维度分析信息服务系统信息传递机制设计需要考虑的基本信息传递模式,指出分布式环境下应该重新定位信息系统在信息传递中的角色以及用户在信息系统和信息传递中的角色,充分研究信息、用户、系统在信息传递、交互、反馈过程中的角色和作用,设计合理的传递、交互与反馈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