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实现"培养完整的人"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能够弥补现代大学教育中专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上的不足。本文通过对农林类高校通识教育中人文类通识课程设置问题的研究,从学生需要、社会生活需求、学科知识发展以及学校发展需要四个方面分析人文类通识课程的目标,进而确定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与评价方案,以此优化农林类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结构,完善高校人才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2.
高校通识教育是克服专业教育的狭隘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如何在高校教学中优化通识教育课程是个值得探讨的话题.立足于我国现实的社会环境,理性思考通识课程教育教学的必要性,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行通识课程教育,合理规划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提升通识课程教育实效性,实现通识课程教学的优化.  相似文献   

3.
社会热点类通识课程是当前高校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然而,由于社会热点往往具有形式案例化、背景综合化、传播网络化、动机复杂化等时代特征,传统的教材式授课模式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文章在详细分析社会热点类通识课程特点和多年教学实践基础上,阐述了此类通识课程中实行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和优点,总结了案例教学的教学和考核模式以及对于现行高教改革的积极促进意义,论证了案例教学法是社会热点类通识课程的理想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4.
高校自然科学类公共课教学环节是贯彻通识教育理念的重要途径之一。文章对通识教育的理念进行了概述,阐述了公共选修课《药物常识》开设的意义。在此基础上,选择了课程中具有代表性的教学内容,从理论教学模式和实践教学环节等两个方面进一步探讨如何在自然科学类公共选修课教学中有效贯彻通识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5.
通识教育在高校培养人才中占有日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已经成为纠正狭窄的专业化教育体系造成的一些严重弊端,顺应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识课程作为高校通识教育的载体,在高校通识教育中占有主导作用,而教师作为通识课程的讲授者对通识教育有什么看法?在通识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有什么体会?就此问题通过对两名某高校通识课程授课教师的访谈,了解他们的通识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6.
论高校通识教育的课程改革与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校的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如今“加强基础”已经成为一些高校进行课程改革实实在在的行动,通识教育正是这一行动的具体表现。尽管对通识教育的理解并不完全一致,实践中的实施现状也各具特色,但实施通识教育都是对传统教育过分注重专业的回应。在此基础上,本文对通识教育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及其利弊的剖析,试图为高校实施通识教育课程改革与教学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以帮助高校更好地实施课程改革与教学。  相似文献   

7.
通识课程讲究平等、博爱的人文价值理念,避免专业教育的狭隘性,促进高校课程综合性改革。跨学科背景下,通识课程育人目标,不能局限于人文教育,更重要的是培养既洞悉科学思维,又兼顾人文主义精华,既注重科技发展与应用,又强调对真善美的永恒追求。围绕高校美育类通识课程教学现状,对其教育理念、存在问题及改进方向展开阐述。  相似文献   

8.
高校通识教育方兴未艾,而历史学类通识教育当居主干地位。然而,高校历史学类通识教育存在诸多问题,诸如缺乏统一认识,缺乏统一的课程体系与标准,课程内容与讲授方式混乱,不同类型的学校在推进历史通识课程上的力度、层次与水平上存在巨大差异,缺乏有效的管理,缺乏指标体系和评估办法。针对这些问题,必须寻求有效的路径并采取积极的措施,推进高校历史通识课程真正成为现代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重要教育内容。当务之急需要明确历史通识教育的内涵与理念,需要制定统一的历史学类通识教育方案,需要统一并兼顾差异性要求,需要通过通识课程设置的有效布局,把通识课程的内容与方法有效地结合。  相似文献   

9.
开展通识教育成为国内高校的共识,艺术审美类课程因其开设时间长、贴近通识教育理念而成为各校通识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独立学院中开设最为广泛的通识课类型,艺术审美类通识课在课程体系、教学理念、教学效果和评价体系等方面存在种种问题,文章试图从管理、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层面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0.
通识教育质量制约因素分析——从课程实施角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约通识教育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从课程实施的角度看,教师对通识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师素质和学术背景、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内容等都影响通识教育质量,高校需要抓好通识课程的教学环节,逐步提高通识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1.
通识教育理念对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素质和修养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本文从我国地方高校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的现状入手,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地方高校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2.
通识教育也称博雅教育、文化素质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大学生优良的道德素质与通融识见。文学通识教育在应用型本科高校中发挥着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辅助专业教育的重要作用。文章分析了应用型本科高校文学通识课程教育的重要性,结合对应用型本科高校文学通识课程教学现状的思考,提出了应用型本科高校文学通识课程体系改革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1台湾"数学与文化"通识课程概况近年来,台湾高校开设一些关于数学与文化的通识课程.以2010学年为例,据不完全统计,台湾一百六十多所高校有60所共开设相关通识课程一百二十门左右.这说明数学与文化通识课程,已经成了台湾高校通识课程的重要成分.台湾的通识教育除了极少数高校规定必修核心课程之外,多数通识课程都是分类自由选修,各校自行规划分类选修的类别(多数是三、四类,也有多达8类),数学与文化  相似文献   

14.
通识教育的质量提升是目前高校教研的焦点,选择占据通识教育课程核心地位的经典鉴赏类课程作为本文研究对象。运用调查法、比较法与案例法等研究方法,探讨经典鉴赏类课程的课程群的规划与设计。从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堂设置、教学模式、评价体系等五个方面进行类课程群建构的研究。以期能对整个通识课程的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能引领我国通识教育走向更加成熟。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以国内外7所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为案例,对社会科学领域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发现,在培养目标方面,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注重跨学科性,兼顾学术性和应用性,在尊重学科知识逻辑的基础上形成各自办学特色;在课程设置方面,通识类、公共类、专业类、发展类课程紧密结合,国内相对注重专业教育,国外相对关注通识教育,课程设计表现出课程模式多样化、课程内容差异化、课程设置特色化特征;在培养过程方面,国内外高校注重构建体系化、常态化的学业学风机制,国外高校课程与教学管理制度相对更加规范化、精细化和专业化;在实践性教学环节,交叉学科人才培养已形成特色化的实践教学设计.未来,我国高校应平衡三种高等教育哲学观,重构交叉学科人才培养定位;关注通识素养与通识教育,构建嵌套型课程体系结构;健全教学质量管理制度,呼唤从"教"到"学"的范式转换;拓宽实践平台与活动模式,构建有机融通的要素链.  相似文献   

16.
高等院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通识教育。我国普通高校在开展通识教育时面临着师资力量短缺、教学及管理经验不足等困惑。文章认为把MOOC教学模式引入通识教育中,利用公开课视频、精品资源共享课视频等全球共享优质视频资源,解决高校开展通识教育所面临的困难是可行之法。文章首先在分析MOOC与高校通识课程契合性的基础上,提出MOOC用于通识课程的对策和模型,并设计了基于MOOC的高校通识课程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7.
以通识课程为载体的通识教育对培养卓越法律人才的法律职业道德和思维能力,锻炼其健康体魄有重要价值,因此法律卓越人才培养必须给予通识课程应有的重视。而通识课程包括必修课与选修课。从培养卓越法律人才的实际需要出发,传统通识必修课中的大学英语课程、自然科学类课程需要进行重新定位,应增设创新能力培养类通识必修课,特色类通识必修课不宜过多,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需要调整;各高校应建立通识选修课课程群,并指导学生选修通识课程。  相似文献   

18.
刘杰 《中国成人教育》2012,(16):116-118
在知识经济到来的时代,通识教育愈来愈受到我国高等教育界的重视。本文根据国内外通识教育理论,结合菏泽学院通识教育课程《人文地理学》教学实践,论证了地方高校通识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讨了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地方高校应该在通识教育模式下,实施专业教育,才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提高其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高校通识课程体系构建目前面临多种误区,其中课程设计者对课程对象判断失实及课程内容设计通俗化是最常见的两个误区。优化高校通识课程设计必须着眼于课程对象与课程内容,借助阐释学及心理学相关理论分析,尽可能规避课程体系构建中的相关误区,进而从通识教育目的角度阐释通识课程的教学理念,构建融通博雅人文教育理念,从而有效地实现通识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20.
课程思政是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实行全课程、全方位、全员育人的新探索。通识教育是高校"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内容与核心目标。通识课程中课程思政的融入,是高校在深化改革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并将意识形态教育渗透到各类课程的新举措。本文以医学类通识性课程肿瘤生物学概论课为例,分析了医学类通识课程实行课程思政教育的必要性,从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等方面介绍了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体现了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有机融合的教育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