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高等教育国际话语权既表征着国际社会对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与水平的认可程度,也反映着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国际影响力。构建与提升中国高等教育国际话语权,既是争取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战略之源,也是为世界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贡献中国方案的必然之举,还是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基础支撑。然而,当前中国尚未掌握作为世界高等教育第一大国与自身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高等教育国际话语权。相对于传统高等教育发达国家而言,中国高等教育国际话语权依然处于弱势地位。中国高等教育国际话语权的构建与提升是一个复杂而艰难的过程,需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坚持夯实国内根基、布局发展中国家和着眼发达国家“三位一体”协同推进,加快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话语体系,保持坚定的战略定力。  相似文献   

2.
国际大学评价的价值与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小洲  梅伟惠 《教育研究》2006,27(12):40-44
随着高等教育全球化的推进,国际大学评价日益显示出现实导向作用。“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世界大学排名”和“国际大学创新力排名”在中国具有较大的影响,其评价目的、指标及权重设计各有特色,评价结果同异共存。随着高等教育全球化的推进,国际大学评价因其为各类群体提供办学信息而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未来国际大学评价应逐步总结经验,不断完善评价理论,推动大学建设。  相似文献   

3.
特稿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引领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吴启迪(161.01.01)增强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能力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李元元(161.01.16)高校科技创新要主动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张炜(161.01.19)高等教育要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肩负起重大历史使命——2006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综述李燕范笑仙(161.01.22)聚焦时代热点探讨理论前沿——2006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博士生分论坛论文综述卢彩晨(161.01.27)如何建设和谐的高校领导班子卢铁城(162.02.01)论高校和谐领导班子的构建易银珍(162.02.05)向管理要效益确保办学良…  相似文献   

4.
认识世界是改造世界的前提。正确理解“双一流”建设的要义对于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至关重要。近年来,伴随相关政策的实施,“双一流”建设既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也面临许多的困扰。实践中,如何处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关系,如何理解“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涵义,如何通过制度学习和政策创新形成高等教育发展的中国模式等重大问题都需要从理论层面上作出回答。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高等教育的“全面教育”与“和谐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期实现中国高等教育的“全面教育”、“和谐发展”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要求,也是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战略目标的根本要求。实施高等教育“全面教育”与“和谐发展”的同时也是创新新时期中国高等教育、培养千百万创新型人才的要求。通过加强高等教育战略规划、实施战略管理、课程设置的全面化、建设全面社会实践的教育机制以及创新实施科学的高等教育评价等途径来实现高等教育“全面教育”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美研究型大学学生规模层次结构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水平大学的建设目前正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一种引人注目的现象。《2003-2007年教育振兴计划》中指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是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对于增强高等教育综合实力,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展略意义”。同时《计划》还提出要“继续实施985工程和211工程,  相似文献   

7.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掀起高校扩张高潮,不少高校虽规模上去了,软实力却未真正提升,存在大楼高水平低、摊子大质量虚、外全内空、形大质小等问题。实施品牌驱动战略,推进高等教育向更高层次、更高质量发展,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及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急迫需要。大学制度创新是推进河南省高校品牌建设,解决河南高校现存问题的重要途径。其着力点是,积极推进政府对大学管理制度和高校内部管理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8.
为整合研究型大学、设置跨校研究中心、打造国际一流大学,台湾教育部门提出了"发展国际一流大学及顶尖研究中心计划"。该计划执行5年后,2010年被修订为"迈向顶尖大学计划"。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政策的实施提高了台湾高等教育的质量,对大陆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整合研究型大学、设置跨校研究中心、打造国际一流大学,台湾教育部门提出了"发展国际一流大学及顶尖研究中心计划"。该计划执行5年后,2010年被修订为"迈向顶尖大学计划"。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政策的实施提高了台湾高等教育的质量,对大陆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0.
2014年日本政府推出了“顶级全球性大学计划”(Top Global University Project),旨在通过大学的全面改革,加速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提高日本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该项目在预期目标、成果指标、支持力度、实施规模、评审机制等方面都有创新之处.本文通过对该计划的出台背景、实施内容,以及入围该计划大学的未来十年发展规划的评析,探讨全球化背景下日本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未来一段时间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主要议题。教育部《关于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进一步提高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建立研究生科研创新激励机制,营造创新氛围,强化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  相似文献   

12.
加快高校品牌建设步伐,推进高等教育向更高层次、更高质量发展,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及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急迫需要。大学制度创新能够为高校品牌建设营造适宜的外部与内部体制环境,缔造高校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也是解决河南高等教育现存问题的重要途径。其着力点是,积极推进政府对大学管理制度和高校内部管理制度的创新,塑造崇高的大学精神与文化,为品牌大学建设与发展营造体制机制环境与精神文化支撑。  相似文献   

13.
“5-100计划”是俄罗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首次尝试。通过分析2016年至2020年21所“5-100计划”入选高校9个方面绩效指标的预期值和实际值可知,这些高校在国际论文发表数量和质量、他校学生引入数量、招生质量提升方面成效显著,而学校的联邦预算外财政收入、科教人员的人均研发产出额、外国留学生以及国际教师引进等方面完成度较低。虽无一所“5-100”高校跻身世界大学排行榜前100,但远超5所高校进入世界大学学科排行榜。在“西方规则”的驱动下,俄罗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不乏矛盾与困境,而灵活、开放且务实的高等教育改革理念又在一定程度上助其突破局限,实现组织管理体制、校级改革发展等方面的创新。  相似文献   

14.
高等学校要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大力支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重大战略举措。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关键是要培养高水平的创新人才。高等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推进科技创新以及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等方面担负着重大历史使命。为此,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与天津市教育委员会于今年10月联合召开的“2006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的主题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本刊从本期开始,将连续刊登此次论坛的重要论文,请读者关注。  相似文献   

15.
建设人才资源强国和高等教育强省,都必须全面把握国际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趋势。当前国际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存在六大趋势:一是把发展高等教育作为实现国家战略目标的重要基础;二是调整优化政府与大学的关系;三是实施以政府资金推动为主的一流大学计划;四是构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五是强化高校的质量保障与问责机制;六是积极发展高校与行业企业及社会各界的合作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16.
王伊雯 《上海教育》2023,(35):70-73
<正>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培养高等教育优质人才和提升国家综合实力的关键。自2015年起,我国开始实施“双一流”计划,依次通过《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等政策文件,以加快我国“双一流”项目的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7.
“高质量大学教育推进计划”是日本文部科学省对大学、短期大学、高等专科学校的“优秀教育改革方案”进行重点财政援助的制度,其目的在于提高高等教育的教育质量和国际竞争力。该计划是在日本社会发展、大学生源变化和《大学设置基准的修正》基础上制定的。日本对“高质量大学教育推进计划”的管理体制、申请条件、涵盖领域以及审查评价等都做出了具体的规定。“高质量大学教育推进计划”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具有较大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文章基于若干指标和数据把中国高等教育置于横向的世界高等教育体系和纵向的本国高等教育历程中审视。文章提出,从横向看,中国高等教育的历史方位已经从世界高等教育的“第四梯队”跻身于世界高等教育的“第一方阵”;从纵向看,经过10年发展中国高等教育取得了突破性历史成就;面向未来,中国高等教育仍处于“战略机遇期”;从经济角度看,中国高等教育同时兼具“大国办强教育”和“穷国办大教育”的特征。立足于现有国情和历史方位,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应实施四大战略:首先要实施稳定与控制公办高等教育规模的战略,分类调控高等教育规模并支持新型高校的探索;其次,中国的经济条件与发展压力决定了必须实施集中和共享资源战略,优先保障国家战略人才和关键项目,以避免资源稀释带来的质量危机;第三,实行评价先行战略,继续深化高等教育评价制度改革,发挥好评价指挥棒的作用;第四,实施战略定力“制度化”战略,走好高质量发展的新道路。  相似文献   

19.
高等教育大众化已成为一种社会共识,但是如何把好质量关,是中国的教育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关键。导师队伍建设是提高研究生质量的保证。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一流大学建设进入新时期。教育评价改革是牵引新时代一流大学建设的重中之重,厦门大学全面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坚持以“人才”为关键,以“学院”为主体,以“创新”为靶向,推进“三位一体”教育评价改革,与时俱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