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黑龙江省重竞技运动员膳食营养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黑龙江省重竞技运动员膳食营养水平,为指导运动员合理、平衡膳食,分别于2005年、2006年采用称重及调查问卷的方法,对黑龙江省重竞技项目18名国家级健将运动员(男10名,女8名)的膳食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运动员对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普遍不足,而脂肪和蛋白质摄入过多,普遍存在维生素A、B1和C,矿物质的摄入不足等问题,在分析原因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使运动员膳食结构趋于合理化。  相似文献   

2.
在备战十运会的过程中,对山东省优秀举重运动员的赛前膳食进行了调查,并且利用“运动员及大众膳食营养分析与管理系统软件”进行分析,发现赛前运动员膳食中的问题并且及时解决,为运动员赛前减控体重和调整赛前状态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运动员存在膳食摄入结构不合理现象,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蛋白质脂肪摄入过高,部分维生素、矿物质摄入不足。  相似文献   

3.
张群  王晨 《体育科研》2015,(2):64-67
通过对备战第12届全运会期间上海U18青年女足运动员进行全面的膳食营养调查,分析上海青年女足运动员膳食营养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调查发现:(1)上海青年女足运动员三大营养素供能比不合理,主要表现在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蛋白质及脂肪摄入过多;(2)上海青年女足运动员维生素A及B族维生素摄入不足,体内B族维生素不足现象较普遍;(3)上海青年女足运动员矿物质及微量元素摄入尚可;(4)上海青年女足运动员膳食纤维摄入不足、胆固醇摄入过高;(5)上海青年女足运动员膳食结构存在不合理问题;(6)食堂在烹饪时间、烹饪步骤及食品品种选择方面还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湖北省赛艇队的膳食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指导合理膳食。方法:用称重法对赛艇队全队24名男女运动员进行了为期6个训练日的膳食调查。结果:运动员的每日总能量摄入不足,能量来源中的脂肪摄入量过多而碳水化合物不足,三餐的能量分配不合理;优质蛋白质摄入严重不足;VA、VB1和VC摄入不足。结论:湖北省赛艇队队员各种营养素的摄入量不均衡,膳食存在很多不合理的现象,应予及时调整。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速滑运动员膳食营养调查报告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运用24小时回顾法和食物称重法对黑龙江省速滑运动员的膳食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发现其膳食结构存在以下问题:总能量摄入不足,脂类摄入过多,部分维生素和无机盐摄入不足,三餐能量分配不合理等,这些膳食不合理的状况影响其训练效果。为了高效率地提高运动员的训练成绩,对运动员的膳食结构和营养配比提出具体改进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梁鸿 《辽宁体育科技》2011,33(3):59-60,65
为促进我国短道速滑队优秀运动员膳食营养水平,并为运动员提供合理、平衡膳食的指导依据,对备战第21届温哥华冬奥会的6名优秀短道速滑运动员进行了膳食营养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全体运动员均摄入低热能高脂肪食物以利于高原训练,三餐配比符合运动项目的特点,膳食营养基本能满足运动员的日常训练消耗。存在问题主要是运动员维生素A、B1摄入不足,锌摄入量普遍低于推荐值。不足的营养可通过加餐和营养补剂强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了解湖北省赛艇队运动员膳食结构和膳食营养状况,为指导运动员合理平衡膳食提供依据。方法以湖北省男子轻量级赛艇队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应用称重法对6个训练日连续进行膳食调查并分析。结果总能量、碳水化合物摄入基本满足要求;但是蛋白质和脂肪摄入过多;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不均衡;三餐热能分配不合理。结论应对运动员进行科学合理的膳食指导,调整运动员饮食结构,使各种营养素的摄入达到推荐摄入标准,合理分配三餐能量。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速滑运动员的营养需求高于普通青少年,也有别于其他项目运动员。从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无机盐、膳食纤维等方面加以分析,应用饮食营养干预和运动营养补剂全面调整其营养水平,保证其生长发育和日常训练需要。日常饮食供应充足碳水化合物,增加优质蛋白质摄入,限制脂肪供应比例,均衡适量补充维生素和无机盐,及时充分补水,适度摄入膳食纤维;应用运动营养补剂弥补饮食摄入不足,供应运动饮料满足训练需求,补充优质蛋白质促进疲劳恢复,按需补充钙和铁等补剂;同时加强运动营养知识的宣传教育,加强相关工作人员培训,建立完善的膳食营养管理体系。提升青少年速滑运动员营养水平,夯实其体能基础,进一步提高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湖北省重竞技项目运动员的营养知识知晓、饮食态度和饮食行为的现状,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达到合理营养。方法据营养"知-信-行"行为模式,设计营养KAP问卷,对冬训期间湖北省重竞技项目全体在训运动员进行调查。结果重竞技项目运动员营养知识平均得分4.23±1.92,营养知识处于普遍缺乏状态;81.6%运动员按自己的口味习惯选择食物,仅有17.1%考虑到营养搭配,2.3%考虑到营养合理;部分运动员不吃早餐,水果、牛奶摄入频次少,饮食行为不规范;但有着较好的接受营养知识教育的态度。结论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对运动员加强营养知识教育,使运动员的膳食行为健康合理。  相似文献   

10.
世居高原男子排球运动员营养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1名云南省世居的男排运动员进行了5天的营养调查,结果显示:膳食结构不合理,动物性食品和油脂类摄入量偏高;热源质分配比不适宜,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偏高(分别为16.11% 和42.5% ),碳水化合物偏低(43.39% );部分维生素和无机盐摄入不足。体格检查显示,有50% 的运动员的BMI< 20。生化检查显示,有75% 的运动员体内维生素B1营养不平不足或缺乏,有25% 的运动员体内维生素C营养不足。提示:长期膳食营养不合理将影响运动员身体素质和训练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高校排球队赛前对手信息需求的现状进行研究。力求探讨我国高校排球队在技术运用效果上上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并提出相应对策,为高校排球队提高运动成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吉林、辽宁、北京、天津、上海等12省市30余所高校的高水平田径队的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得知目前我国高校高水平田径队的发展速度与竞技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生源状况及训练水平,物质条件、场地器材等都存在一些问题。在分析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供行政领导决策时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中美两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管理机构和运动员管理的比较研究,得出两国有许多值得相互学习与借鉴的方面。如何借鉴美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在管理模式方面的先进经验,结合实际来完善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管理模式,对于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高校高水平竞技体系,发展我国高校竞技体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和国外大级别运动员比赛中技术动作的运用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国外运动员多项技术动作的成功率明显高于我国运动员的结论。建议我国大级别运动员加强冲拳、鞭腿、摔法的训练,以提高其在比赛中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以及数据统计法等对上海市近十年来市级跳远比赛成绩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对上海市二十余所拥有青少年田径运动队的学校进行走访调查。据此了解了青少年跳远训练的现况,并进行深入的思考,旨在探究今后上海青少年跳远训练的发展方向,为提高上海青少年跳远运动员的科学化训练水平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测试法、实验法、对比分析法、归纳统计法等对湖北省高校女生的体质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湖北省高校的女生体质在握力体重指数、前庭机能稳定性指数、肺活量体重指数和自我控制能力指数等方面处于<大学生女子体质健康标准>中相关指标指数的较低水平,且各项体质指标指数与运动训练的针对性呈正相关.文章通过研究发现体操技巧翻转类动作对改善高校女生的握力体重指数、前庭机能稳定性指数、自我控制能力指数等方面有积极作用,对其它体质指标指数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高校学生的道德教育对全社会的道德建设起着导向作用,是社会道德进步的动力。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要求全面更新道德教育内容,其中引导高校学生正确认识文化多样性和各民族文化传统的特征,正确认识全人类利益和民族利益的关系,是信息时代对高校学生道德教育提出的迫切要求,强化体育课堂德育教育是当前普通高校体育教师重任之一。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比较分析法,对参加2012年8月全国排球高水平后备人才培训基地训练营活动18支高水平后备队伍223名运动员的年龄、训练年限及部分身体形态特征进行分析,旨在找出其身体形态的现状与发展规律,为我国女排高水平后备人才的训练提供参考。研究表明:我国女排高水平后备人才年龄小,训练时间短;不同专位的后备人才身体形态符合一般意义上排球运动员的专位身体形态特征。因此要抓住排球训练的"黄金定律",紧密结合青少年运动员的生长发育特点,采用科学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向更高层次的运动队输送更多优秀的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