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现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具体是指教育者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心理学、教育学及其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技术,通过心育课程、心育活动、学科渗透、心理咨询与辅导以及优化教育环境等有关心理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全面提高和心理机能健康发展的一类教育活动.事实上,心理健康教育并不神秘.……  相似文献   

2.
董芳 《文教资料》2009,(14):119-121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小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和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着力点,着眼于每个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和潜能的开发.强调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人格发展教育,从培养人的健康心理出发.培养人的思想道德品质,正确的政治观点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是一种“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心育德,以德育心的过程”。我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尊重孩子。用智慧和爱心开启他们心灵的大门,塑造他们完整的人格。  相似文献   

3.
论心理素质教育的目标构建及要求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论心理素质教育的目标构建及要求湖南教育学院肖汉仕一以提高心理素质为直接目的的心理教育(简称心育,下同)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作为一项相对独立的教育内容应有其独特的目标要求。科学地构建心育的目标体系无论是对于心理教育学的理论建设,还是对指导、规范我...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镇江崇实女子中学以积极心理学为支撑,以"博雅教育"课题为引领,针对女性特点,构筑心育环境、打造心育队伍、坚守心育课堂、搭建心育平台、延伸心育时空,实施积极心理教育,努力开创和建立现代心理教育的新范式,实现"优化心理机能,提升精神品质,促进人格和谐,服务人生幸福"(班华教授语)的心育功能与目标,让学生的生命优雅绽放,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的发展和成长。  相似文献   

5.
德育重点解决的问题是人的社会倾向性,即“个体品德的社会化”。德育的内容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心育,即心理健康教育。心育重点解决的问题是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即“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心育的内容包括学习心理辅导、青春期教育、情感教育、人际关系指导、健全人格教育、耐挫力教育、职业准备教育等。现代认知发展理论的创始人皮亚杰曾说:  相似文献   

6.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旨在打造"十育人"体系,"心理育人"作为十项重要环节之一,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熟练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知识,发挥心理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提出新的要求。在当前社会的多重结构中,深入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学的融合,将心理育人紧扣知、情、意、行四个环节,是高校心理育人"育心育德"的求真之道。"育人"是本,"心理"是用,发挥心理育人"育心"和"育德"的作用,是构建心理育人体系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7.
一、语文课程心育功能的界定语文课程的心育功能需要在概念上予以明确界定,就是从定义上对相邻概念的区别与联系进行辨别,进而把握事物的本质,并用适当的话语体系表达出来。下文拟从本质辨别和话语表达两个方面界定语文课程的心育功能。语文课程的心育功能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最为密切。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课程已日益受到重视,从本质上讲是人们对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健康与发展逐渐提高要求的结果。学校心理教育,是以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为主要依托,并结合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根据学生生理特点、心理发展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包括…  相似文献   

8.
王国荫 《文教资料》2005,(4):99-100
心理健康教育已被国家教育部列入<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得到了全社会的重视.加强对学生德育心理的教育,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就要以科学理论为先导,以心育为基础,以素质教育为目标,将德育与心育密切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促其全面发展.着力构建科学有效的心育模式,科研先导是基础,领导重视是保证,教师培训是关键.……  相似文献   

9.
教育学与心理学都滋生于哲学的土壤,同样经历了"伪科学"的命运.选今为止,教育学与心理学工作者为使教育学、心理学成为一门科学进行着不懈地努力.关于教育学与心理学的学科性质问题,教育学主要存在着自然科学化和社会科学化的两种趋向;心理学主要存有自然科学化、社会科学化和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化三种倾向.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学与心理学结合的产物,可据皈依的对象不同分为"姓教"的教育心理学与"姓心"的教育心理学,前者强调将心理学的原理应用于教育,实为"心理教育学"后者强调研究学校教育情景中的心理现象,是名副其实的"教育心理学".  相似文献   

10.
“优化心理机能,提升精神品质,促进人格和谐,服务人生幸福”是班华教授提出的心育宗旨。南京市第五高级中学心育团队以此为理论指南,结合五中的教育理念,创生了福流心育生态模式,成为班华教授心育思想在高中阶段的活态转化。福流心育以班级为基本心育单位,以自觉的教育者和学习者为培养目标,通过“大国母亲”和“21天双陪伴”的心育实践,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合育的心理教育生态系统,助力教师、学生和社会成员实现幸福人生。  相似文献   

11.
王丽君 《四川教育》2009,(12):43-44
心育(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师运用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的有关理论,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教育的特点,通过课堂教育教学、游戏、活动、辅导等各种教育途径,帮助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的认知,唤起学生自我认识、自我保健的意识,并对已经出现心理偏异或形成障碍的学生提供一些简易有效的心理服务,以促进学生身心正常发展,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的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2.
具有中国特色的校园心育理论已经趋于成熟,心育需要向纵深探索,着力提高心育的普及率与科学化、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等多方面内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积极助推。心育工程,是指学校管理者通过引领心理学研修、心理辅导、心理素质训练活动,提升师生心理健康水平,对师生心理的各层面施加积极影响的系列化的教育实践。提出心育工程是当下各“龙头”高中在内涵上实现高位发展的高标,有利于把学校、教师与学生发展统筹起来。心育工程包括在全体教师中普及心理学知识、实施教师心理健康援助计划、建设高水平的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心育工程的实施要校长精细策划,需要学校教职工广泛参与。  相似文献   

13.
耿晓颖 《林区教学》2013,(3):106-107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期在美国新兴的心理学研究体系与方向,以促进人们的积极心理体验、塑造积极的人格品质、发展积极的社会环境为研究内容。以积极心理学为视角,探讨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并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思想,提出了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心育主体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心育"即心理教育或心理素质教育.心育是"以人为目的"的教育本质的回归.心育要培养受教育者的心理素质,使之成为有主体意识、主体能力、主体人格的和谐的完整的人.心育注重实践,注重过程;强调对全体受教育者进行全面的心理素质教育;强调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的紧密联系及全面渗透.所以,心育具有主体性、实践性、全面性和整体性.心育的这些特征决定了它在教育教学中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  相似文献   

15.
德育与心育     
薛永宽 《班主任》2004,(8):9-10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德育重点解决的是人的社会倾向性问题,即"个体品德的社会化".德育的内容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心育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的心理施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使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发展其个性的教育.心育重点解决的问题是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即"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心育的内容包括:学习心理指导、青春期教育、情感教育、人际关系指导、健全人格教育、耐挫力教育、职业准备教育等.尽管德育与心育在教育的侧重点与内容方面不尽相同,但二者是有内在联系的,弄清二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以及在实践上如何把握二者的联系与区别,有助于增强德育的实效性,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个性.  相似文献   

16.
公共心理学教材体系应以普通心理学为基础,以教育心理和社会心理为重点,兼顾发展心理和心理卫生.以整块组装的方式来组织教材,丰富教材容量并区分讲授、讲读和自读内容.注重心理学理论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并侧重在教育和专业方面.  相似文献   

17.
省心理学会普通心理与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高师教育学心理学专业校际教研组及省教育学会儿童教育心理研究会筹备组于8月4—8日在青州市联合召开会议,主要进行心理学学术交流;高师教育学、心理学教学经验交流;既成立省教育学会儿童、教育  相似文献   

18.
对于心理辅导的认识和实施 ,专家和学者各抒己见。我们认为学校心理辅导 ,是指教育者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行为科学乃至精神医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与技术 ,通过集体辅导、个别辅导、教育教学中的心理辅导以及家庭心理辅导等多种形式 ,帮助学生自我认识 ,自我接纳 ,自我调节 ,从而充分开发自身潜能 ,促进其心理健康与人格和谐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从这一定义出发 ,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 :1.心理辅导是帮助学生“自我学习”的一种教育活  相似文献   

19.
<正> 审美人格研究,是哲学、美学、心理学、教育学以及伦理学共同关注的课题。本文通过对审美人格与非审美人格的比较研究,以期揭示审美人格的内在机制,为培养和塑造审美人格、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理论的支持。 在对审美人格与非审美人格作出区分之前,我们需要对人们的一般人格心理有个了解,现代人格心理学家阿尔波特曾归纳过历史上五十种关于人格的解说,这里择其中几种为例: “人格是个体内部心理物理系统的动力组织,它决定着一个人的行为和思想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20.
创造性教学关注学生的发展,尤其是个性心理品质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实施创造性教学是以创造教育理论、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为指导,引导和帮助学生在接受、理解知识的基础上领悟前人获取知识的方法,经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塑造创造性人格,促使学生整体素质得到全面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