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现代大学管理制度的建立离不开现代管理理念,而现代管理理念越来越注重个人价值,这在客观上决定了现代大学组织将向非科层模式方向发展。大学的组织性质与功能决定了高校管理环境应具有松散特征。当前大学管理中强化科层管理模式,在实际中造成许多不利于大学的发展。非科层模式(反科层模式)的非人格化主张,有利于克服现有管理体制弊端并激发学术活力,这是现代大学管理制度的另一种可能。  相似文献   

2.
自由与绝对服从——科层体制下大学知识分子的两难困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科层体制下,天性喜好自由的大学知识分子陷入了追求自由与绝对服从的两难选择中.要想使大学知识分子走出这种困境,争取自由必须与有组织的权力博弈相结合,同时,不能简单地否定科层体制,而是要建立起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相互制衡状态的学校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3.
现代大学内部高度分化、异质化的组织文化构成大学管理的重要文化背景,往往会引发大学管理中的文化冲突。这种文化冲突通常表现在大学行政管理主客体以及领导层与下属之间的科层主义文化与民主自治文化之间,以及学术文化内部不同学科亚文化之间的文化冲突。大学的管理者需要从努力建构人文主义的学术文化、选择和落实"外儒内道"的行动策略、打造"和而不同"的大学组织文化格局等方面着手以促进大学文化的调谐。  相似文献   

4.
作为规模庞大、职能众多的学术性机构,大学具有一般组织的科层属性,但更具有学术组织所特有的学术属性,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具有鲜明而复杂的特征。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大制度创新力度,通过观念的更新和组织行为的变革建立起高效、灵活、创新型的大学学术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即在学术管理体制上,建立起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校的新型领导体制,实现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二元一体的配置模式以及校、院、系三级建制以院为主的学院治理模式;在学术管理运行机制上,建立起严格筛选、合理流动的教师选聘机制,竞争择优、合理高效的师资优化配置机制,公平公正、合乎学术发展规律的教师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5.
大学组织冲突包括科层管理与学术自治间的冲突、市场价值与学术期望间的冲突和大学组织各利益相关者间的冲突。大学的冲突管理应当以一种整合的思路和理念,建立制度和规范机制保障,包括树立正确的冲突管理观念、建立和完善大学组织中的冲突预防和应急机制、凸显法治和制度在冲突管理中的双重效力和选择有效的冲突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6.
刘阳  马如宇 《高教研究》2008,24(1):57-59
科层管理理论为现代社会的组织管理提供了有力的工具。但科层管理在大学组织管理活动中表现出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呈现出难以克服的局限性。通过诠释科层管理理论的内容、剖析科层管理在大学组织中存在的必然性和局限性的基础上,提出优化大学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机械式科层结构作为一种理想化的组织形式,它具有严密性、合理性、稳定性、普适性的优点,但也会约束人的思想;大学的组织结构属于专业化的科层结构,机械式科层组织结构在大学的误读和误用会导致组织内部关系不协调。大学是追求真理,探索高深知识的地方,它需要宽松的学术氛围。管理就是找平衡点,大学管理要充分吸纳专业化科层制的优点,通过制度上的弥补与完善,确保大学内部专业人员的学术自由权得到充分行使。  相似文献   

8.
现代大学的科层管理及其改造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科层制是一种行政和生产管理的组织形式,现代大学是一个正式的社会组织,大学实行科层管理有其不可忽略的合理性。然而,大学作为学术性组织,其内在属性即目标的模糊性、多元化的价值观、活动过程与效果的不确定性、对分权管理的诉求、学术权力的合法性基础是魅力型权威等,又使得大学的科层管理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因此,必须在遵循现代大学自身内在逻辑的基础上,对科层管理进行改造。  相似文献   

9.
大学内部存在科层组织和学术组织两个组织体系,相应地产生了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教育与文化的冲突、大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加大了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之间的冲突。加强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规范性建设,实施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适度交叉,拓宽民主决策、管理和监督渠道,充分发挥校长在两大权力系统中的枢纽作用,这些都是解决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矛盾与冲突问题的可行性措施,也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大学里的组织,包括两种基本类型:学术组织与科层组织.每种组织都必须遵循各自不同的组织规范,还要有各自不同的运行机制.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表明,与其它社会组织相比,大学里的学术组织与科层组织也都有很多的不同之处.那么,大学里的教育研究组织(教育学院、高教所、高教研究中心、高教室、教科所等)是学术组织,还是科层组织?抑或既是学术组织又是科层组织?抑或两者都不是?这是至今没有认识清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英美国家在大学自治方面各有其特色。英国大学自治的特点是传统大学和现代大学自治体制并存;美国大学自治的特点是高度的地方分权制下的大学自治体制。中国大学自治可以从英美国家大学自治的特色中得到启示,即调节大学与外部社会的关系;改革大学内部管理机制;使大学特色化、产业化不失为形成中国大学自治特色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Universities in a capitalistic society have been expected to produce graduates for the labour market which in turn contributes to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 In today's environment where the social spending on education grows faster than the economy, it becomes increasingly difficult for the education system to maintain an existing level of provision. Hence, institutions are required to legitimate themselves through the value they provide. The capitalistic process in Hong Kong has generated the demand for lifelong learning in the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The resulting evolution of the system has compelled the policy makers of higher education to redefine the purpose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re-evaluate the university management. This paper discusses Liu's (1997) holistic approach of evaluating and planning for the university academic programmes as well as building an ‘enterprise culture’ at the institutional level with a Hong Kong case analysis. When strategically planning for the future in a volatile and transient environment, university managemen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ntegrating continuing professional education (CPE) and mainstream academic programmes and in cultivating a market-oriented ‘institutional enterprise-culture’ which responds to environmental changes more proactively.  相似文献   

13.
高校教育管理高效运行需要行政与学术两种权利制衡,但行政凌驾于学术是高校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学术服从行政或者行政兼职学术现象非常普遍。行政与学术是两种差别很大的思维方式,用学术引导学校发展是高校的理性选择。单纯的行政管理往往将教育管理混同经济管理。教育过程应遵循教学规律。管理效率的提高关键在于人才选拔机制,不同选拔制度下不同年龄的教师施展才华的机会有差别,不能单纯用某个标准导致制度断层,让许多的优秀教师失去为学校发展贡献才能的机会,构造弹性、客观、牵制、奉献的管理制度会使更多货真价实的优秀教师走在前面并在此过程中形成更加完善的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4.
论大学内部权力的制约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权力制约是权力运行的内在要求,是现代社会组织治理的需要,对大学人才培养和学校健康发展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建立大学权力制约机制,明晰大学的组织结构和权力结构是前提。大学组织中主要存在党组织系统、行政系统、学术系统、社群系统,相应地,它们分别具有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力和民主权力。针对当前我国大学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大学权力制约需要建立分权制约、制度制约、程序制约、权利制约和文化制约等机制。  相似文献   

15.
大学章程建设是高校实现"去行政化"的前提,高校"去行政化"是回归学术本真和教育体制改革的关键。结合"去行政化"与大学章程的内涵以及"行政化"弊端等问题,需要处理好政府和高校的关系,进一步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倡导教授治学,回归学术本真;增强教代会、工会等民主机构话语权,实现民主管理;探索建立董事会制度,健全社会支持和监督学校发展的长效机制等四种有效途径加强大学章程建设,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进而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加快高校"去行政化"改革进程。  相似文献   

16.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有关精神要求我们重新审视现代大学内部制度建设的内涵、价值和路径。现代大学内部制度是大学内部管理与运行的规则体系,是凸显大学学术性本质并确定大学生存与发展规则体系的总和。现代大学内部制度建设的价值在于维护大学本质属性,彰显大学现代性和构建和谐大学校园,其路径在于激发大学学术活力,弘扬组织制度文化,协调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实行自下而上的变革以及构建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7.
This study focusses on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patterns of institutional change influenced by the TEMPUS I (European Community/European Union) assistance programme in Bulgaria during 1990‐1994, specifically at the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Sofia. The theoretical model of the research has used as its point of departure Burton Clark's concept (1983) of institutional relations and has examined the roles of state, government, market, and academic oligarchy in the dynamics of university administration and management during the transition period. The data collected demonstrate that the role of TEMPUS I JEP grants was a major factor in favour of change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new institutional policies and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s. The study opens for discussion a number of issues related to the role and the policies of multinational funding agencies in a national university setting undergoing institutional change, forms of academic governance, and the conditions and requirements related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market‐oriented approaches in academe.  相似文献   

18.
大学内部治理模式中,“教授治校”和“教授治学”在历史渊源、内涵界定、权力侧重以及价值诉求等方面都存在差异,既呈现理论上的分野,也有着制度上的耦合。实现“教授治校”与“教授治学”的制度耦合,是当代中国大学内部治理改革的基本逻辑和必然发展,也是立足国情、化繁为简、平复争议的有效路径和可行方案。在“治校”和“治学”制度耦合的整体设计上,不但要保持两种模式灵活转化的张力,也要在维护教授权力的基础上避免行政化管理惯性,促进学术的民主与自由。在“治校”和“治学”制度耦合的路径策略上,可以从完善行政管理体制和改革学术管理组织出发,整合学校教授群体的资源,构筑教授权力的实现平台,建立教授主体参与的保障机制,以增强教授治校和教授治学制度耦合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This article shares the findings of a study investigating institutional policy definitions of plagiarism at twenty English-speaking Canadian universities. The types of primary sources consulted for this study included: (1) university academic calendars for 2016–2017, (2) institutional policies on academic misconduct, and (3) student academic codes of conduct. Sources were analyzed in comparative tabular and narrative form. Results show wide variation in institutional definitions of plagiarism as a specific subset of academic misconduct. The conclusions call for a coordinated effort among Canadian universities to develop a common framework of academic integrity that includes clear and explicit definitions for plagiarism, as well as other forms of academic dishonesty, that are consistent across provinces.  相似文献   

20.
行政化倾向使我国大学权力结构呈现出一元化的特征,它不符合学术组织本质的要求,不利于大学学术的良性发展.推行“去行政化”改革,建立基于科学理性的多元共享治理体制,调整大学权力结构与关系,不但是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加强大学科学管理的需要,更是重塑大学精神、回归学术本质的需要.调整行政权力关系,要求调整行政权力的内部关系,转变行政工作性质,建立专业化的行政团队;调整学术权力关系,重在落实教授治学,建立多元学术主体共担权力、共治学术的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